骆驼队穿过石碑坊。20世纪20年代拍摄,德国汉茨·冯·佩克哈墨尔摄影。
1920年代,圆明园西洋楼景观的外围是当地一家陆姓人家的菜地。图中站立在雕檐断壁之中的小男孩或许是家中的小孙子。
胡普·丹比(Hope Danby)女士在1939年左右拍摄的几个老百姓正在盗挖圆明园建筑基址的老照片。这些人为了得到木桩而将原有建筑基址破坏。
民国时期人们人拉肩扛从圆明园挑木料。
被毁后的圆明园,留下影像最多的建筑在西洋景区,最著名的则属大水法,因为只有它一直孤独地站立了下来。本组照片,相对清晰地展示出大水法从相对完整到只剩下几根大柱子的整个变“通透”的历史过程。图1:喜仁龙1922年拍摄。大水法除了筋骨一般的雕花立柱,在火劫了70多年后还有相当一部分“肌肉”的留存——那些大型石砖填充在大水法以及远瀛观的立柱与立柱中间,形成半堵半堵的墙壁。5年后,当在中国海关工作的亚当来拍摄的时候,大水法的“肌体”就被掏空了很多。
又过了几年,大水法周边开始显得“剔透”起来,立柱之间的砖结构完全被掏空了,这些结实耐用的御用砖块,被成群结队的马车拉出圆明园,有的流入建材市场,有的直接去给军阀或旧贵们建宅院
1927年,大水法和今天看到的残景差不多了。不同的是,在此时,大水法的脚下到处是被折散的乱石板和石块,后来这些散乱的石块也没有了,那些东西被人拉走,很合适铺路面。
亚当这张照片是岂今发现的唯一一张带有石鱼的照片(见右下角),因此这张照片成了2006年从北京西单某民居找回石鱼的有力证据。
1920年代左右,西方人在西洋楼景区为中国百姓陆元淳留下了劳作的影像,他正赶着一头牛在辗轧自家的玉米。
奥尔末(Ernst Ohlmer)从谐奇趣主楼南侧楼梯上往东南拍摄照片,可见部分主楼楼梯,连接音乐亭的连廊和东侧的音乐亭,建筑细节都呈现出浓郁的西洋风格。由图中可以看到连接谐奇趣主楼和音乐亭的连廊是一组券门组成的廊桥,连接主楼山墙上的侧门和音乐亭二层,券门上方以洛可可风格的蔓草装饰,券内原有雕花门,如图中所见,显然无一幸存。音乐亭呈八角形,内部有楼梯可以通达二层,外墙多以琉璃装饰,色彩丰富,窗上饰有西式雕花。一层门两侧的立柱饰以典型的西洋涡卷式柱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