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具一格话贴黄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4:2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有一爱好者拿了一方压尺来鉴定,该尺底板为黄花梨,上面粘贴着一层象牙黄的薄片,其上镌刻看阴纹山水,意境清新,包浆厚泽。笔者告诉他,这是传统竹雕刻中的一个品类,叫“贴黄”。

  贴黄,又称“竹黄”、“文竹”,因其是将竹材内壁竹黄翻转过来施艺,故又有“翻黄”或“反黄”之称。竹黄作为一门独立的竹雕刻艺术,始于清初而盛于乾、嘉时期,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不少这个时期的贴黄,大多为一些仿制青铜器、瓷器与玉器的观赏器。贴黄器富有装饰性,将其镶贴在器物上,接口处可粘拼得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可不受竹材的限制而做成任何形状的器物。贴黄器的精制品很难得,其文物价值与一件同时代的官窑瓷器相当。

  中国的竹雕刻艺术发祥于明中叶,并诞生了著名的“嘉定”与“金陵”两大艺术流派。贴黄工艺是在传统的竹雕刻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艺人们将竹材去节、去青后,留下内壁竹黄,经过煮、晒、压平后,粘贴与镌嵌在木胎上,制成各种器皿、文具与古玩,然后磨光,再在上面刻雕各种人物、山水、花鸟,以及金石纹饰,可浅刻,也可镂花,色泽光润,疏密有致,具有牙雕般的精湛与典雅,贴黄所表现的器物,较为广泛,有屏风、箱柜、瓶炉、花插、盒匣、扇骨,尤善制作文房雅玩,如笔筒、墨床、笔格、镇纸、臂搁、界方、砚盒、印盒等。

  在历史上贴黄的产地较多,主要有四川江安、湖南邵阳、福建上杭、浙江黄岩等,其中以福建上杭制作的尤精,在乾隆时达到高峰,充作贡品。纪晓岚曾说:“上杭人以竹黄制器,颇工洁。”并题竹黄箧诗二首,诗云:“凭君熨贴平,展出分明看。本自汗青材,裁为几上器。周旋翰墨间,犹得近文字。”湖南邵阳的贴黄也很有名,清咸丰年间,我国驻英公使在馈赠英国的礼品中就有邵阳的贴黄。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曾请邵阳艺人李新麟、李胜麟兄弟为其制贴黄扇,作为慈禧生日礼品进奉朝廷。上海嘉定也是著名的贴黄产地,张鸣年《竹人录》跋:“吾瑀刻竹,名播海内,清季道咸以后,渐尚贴黄,本意浸失。”瑀,就是嘉定的古称。清光绪年间,嘉定竹刻艺人时大经就是贴黄雕刻的高手,他是乾隆时期竹刻世家时学庭的五世孙,他创办的“时文秀斋”竹刻店,位于旧县治南,专售贴黄作品,名盛一时,宣统二年,“时文秀斋”的作品获得南京劝业会督抚一等奖。时大经的儿子时湘华,继承父业,亦精于贴黄。在嘉定精于贴黄的还有程祖庆、潘行庸等。另外,苏州也曾产贴黄,乾隆《虎丘志》有这方面的记载。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 14:52:39 | 只看该作者
贴黄工艺是在传统的竹雕刻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99

帖子

47

积分

骑士

积分
47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 19:30:03 | 只看该作者
进来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社区居民

地板
发表于 2011-2-11 16:04: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19 05:47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