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乾隆朝奇才张裕昆:被朝鲜文人赞为“王羲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3:5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裕昆,清乾隆时期沈阳人,本名张又龄,字裕昆,号万泉居士。迄今为止,在现存所有清代官书以及东北地方文献中,都无法找到张裕昆这个名字。如果不是我在韩国首尔大学从事研究期间于奎章阁图书馆收藏的《入沈记》一书中读到他的事迹,怎能相信乾隆年间的沈阳城中竟有这样一位旷世奇才!请看朝鲜文人李成仲在书中写下的这段文字:
“余观万泉翁三十岁写真,韶颜英风,蔼然芳华。方其品题图书,分列花石也,必有词朋墨徒、高释道流为之左右,如兰亭之群贤、竹溪之六逸也。又若梧桐月上、芰荷风来,鹤避烟而鱼吞墨也,必有玄谈穷道德之妙,佳句得风雅之余者矣。乃不使东海李成仲置身其间,而见翁于二十七年之后。”
文中将57岁的张裕昆赞美为“兰亭”群贤中的王羲之,“竹林”七贤中的阮籍。试问在中韩(朝)两国五千年的文化交流史中,哪一位中国学者得到过来自东邻文人的如此褒奖?以笔者之寡闻,恐怕无人超过张裕昆!
李成仲本名李晚秀,字成仲,他写下这篇文字的时间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九月。当年乾隆皇帝出关祭祀祖陵,朝鲜派出以左议政李福源为首的“圣节及沈阳问安”使团,前往沈阳接驾。李成仲是朝鲜使团正使李福源的次子,考取了进士尚未补官,以李福源随员的身份前往沈阳。
张裕昆祖籍山东登州(今属烟台市),其先人在清初被编入汉军八旗。由于父亲早逝,他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弃学从商,在30岁时过上了“品题图书,分列花石”的富裕生活。由于张裕昆一没有取得科举功名,二没有出仕做官,三没有文学著述,四没有巨额财产,所以在清代地方文献中见不到对他的任何记载。
由上述可知,他们两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差极为悬殊。张裕昆出身普通的旗人家庭,不过是沈阳城中一个衣食无忧的满族商人,而李成仲却是邻国高官显宦之子,前途无限的年轻进士。因此,他们两人能够在沈阳城中万泉河畔(今沈阳市大东区小河沿路)相识,充满了偶然性。
欲识名士真面目
按照乾隆帝的谒陵计划,拟在七月末到达沈阳,并在城中度过他的73岁生日。因此,朝鲜政府派出的“圣节及沈阳问安”使团于六月十三日离开首都汉城,尽管在途中接到清朝礼部乾隆帝谒陵日期推迟至九月的通知,仍然于七月十九渡过鸭绿江,八月一日到达沈阳外城,入住清朝安排的三义庙内。李成仲与同行的从弟李君稷(李福源之侄,本名李田秀,字君稷)便利用充裕的等待时间,拜访沈阳城中名士。然而,从八月初一到二十二日,李氏兄弟连续拜访四位文士,均失望而归。
查桐是他们拜访的第一位名士(据阿桂等修《盛京通志》卷41记载:查桐为浙江海宁人,监生出身,时为辽阳州吏目)。岂知到沈阳后的一周内,尽管他们逢人就问,打听的结果却是:查桐本人在辽阳做官,不是沈阳人,由于官小,不可能来沈阳接驾。
宣聪是他们拜访的第二位名士(据阿桂等修《盛京通志》卷41记载:宣聪,乾隆乙未科进士,候选知县)。李成仲兄弟在数日内接连三访宣聪家,每次都碰壁而回。
张凤鸣是他们拜访的第三位名士(据阿桂等修《盛京通志》卷41记载:张凤鸣为湖北黄冈人)。但是,身为奉天府治中的张凤鸣以“此处多上官,不便见外人”为由,拒绝和李成仲见面。
周锦是他们拜访的第四位名士。因李成仲当天有事,由他的从弟李君稷与单姓生员一起去拜访周锦,岂料归来说:见周锦倒是非常顺利,就是一问三不知,“且令学堂先生代谈,颇失所望”。
张裕昆是他们拜访的第五位名士,时间是八月二十三日上午。李成仲兄弟根据周锦提供的线索找到张家:“门临万泉河,十数间屋子,仅蔽风雨,可知寒士生涯。 ”院中有一老妇人,对来客说主人不在家。李成仲请她取来纸笔,给主人留一个拜帖,以便再次前来。老妇人进入屋内去取纸笔,过了一会儿,屋内走出一位“颁(斑)白颜发,中人身材,颇有林下气”的男子,这是张裕昆留给李成仲的第一印象,似乎并无多少好感。
经商教子有华章
李氏兄弟被张裕昆请入内室,“四壁下放古今书籍,多是书铺所未见者。几硕茶香,净洒可喜”。主客落座寒暄数语后,客人以“不娴汉语”为由,请主人拿出纸、砚笔谈。李成仲书曰:“仆等东海鄙人也,初入大邦,愿一与沈中名士会面……昨者,有人袖示《潘梅轩诗集》,卷中有先生跋文,真好文章,读其文,不能不慕其人,今日特来相访。”这段文字既表明了来意,同时也解释了来拜访张裕昆的原因。
张裕昆看后,连连拱手,并且提笔写道:“仆系布衣,并非名士。”客人问:“先生是民家,是旗下?”主人答称是旗下人,又书:“仆是市人,实非命士。”李氏兄弟见张裕昆一再谦称是“布衣”百姓,便接连写下徐乾学、朱彝尊、顾炎武等清初著名学者的名字,以试探张裕昆的学问。张裕昆看出朝鲜客人的用意,回答之后,便主动发问:“贵国有闺秀许素(景)樊,八九岁能咏诗,果然否?”李成仲大吃一惊,忙问:“何以知其人也?”张裕昆答称:“鄙所藏此文集矣。”而就这一答,足以让客人明白主人绝非等闲之辈。试想一下,商人出身的张裕昆不仅知道朝鲜有一个八九岁能咏诗的女诗人,而且还收藏其文集,恐怕当时的进士也达不到他的饱学程度。
接下来,李成仲笔问:“宣聪文章写的到底如何?”张裕昆答:“八股不过应制,诗文稍可。”其弟李君稷见进士出身的宣聪仅得到张裕昆“诗文稍可”的评价,趁机提笔写道:“今来宅下萧然,图书已令顿消鄙吝。先生虽欲谦挹,能辞沈阳名士之称乎!”
张裕昆连忙转移话题,问兄弟两人居何官职?李成仲回答说:自己是进士,兄弟是秀才。张裕昆议论说,朝鲜的科举制度强于清朝:“此中人汩没于八股中,更无可观”。他又拿笔写下:“现今官途甚难,学人出仕,等三十年,犹难作州县官。词林出身虽清高,非家道殷富培植不可。某退居林下,教子务本业,亦足自娱,何必慕名士之虚名,而不能副其实也。”这段文字巧妙地表达了张裕昆不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例如,前面提到的进士宣聪就是如此。所以,张裕昆选择了经商教子,过着隐士的生活。
话说至此,李君稷顺势向张裕昆提出:“先生必有诗文华稿,请一玩。”张裕昆答称多年笔砚荒疏,没有留下存稿,何况即使有也不敢呈览,以免贻笑大方。随后,张裕昆拿出《潘梅轩诗集》,问他们是如何找到这本书的。李君稷说是一个来自海州(今海城)的单姓生员拿给他们的,并且翻到书中《题张裕昆桐阴小照》处,指着题诗中“手把玉版爱谈禅”句问道:“先生果爱此耶?”张裕昆笔答:“禅家顿悟,别有妙解。”表明自己确实很喜欢佛教的禅宗。
李氏兄弟向张裕昆告别时,双方约定:以后张裕昆如果有时间,请到朝鲜使团住地相会;张裕昆若是不在家,则请朝鲜客人到张家后边广发号当铺,或到城里长裕号、长春号店铺找他相叙。李君稷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数十日东寻西找,终未见一人。此子虽未见大可意,亦自肮脏朊略少城市态,谈说亦频频可喜,即其室中图书,足令人开眼。是日与仲兄相顾怡然。
在以后的频繁交往中李君稷才知道,说张裕昆的学识“令人开眼”,只说对了一半而已。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800

帖子

157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57
沙发
发表于 2010-12-14 13:53:0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专业维修核潜艇,核弹头翻新、改装,回收二手航母,拆洗导弹、航天飞机保养换三滤,高空作业擦洗卫星表面除尘,批发歼10、 B2轰炸机、各种核弹。量大从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0-12-14 13:53:45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10-12-14 14:05:14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2-14 14:06:34 | 只看该作者
  
花鸟鱼虫,就不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2-14 14:10:30 | 只看该作者
看帖子,了解历史、长知识!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6 07:13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