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村广播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尚圈] 某局长在网上对网友为人处世的精辟建议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0:37:34 | 只看该作者

机关升迁的四大效应

“畅通”效应。机关讲求的是意志和主张的贯彻实施,讲求的是上下通畅、政令一致,这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这一要旨下,价值同一、感情相通、“谈得来”“好使唤”,将是领导决定是否提拔重用一个人的关键因素。如果这个被领导器重的人恰是很能干的人,则可能皆大欢喜;能力一般也说得过去。因为,能力是相对的,选择一个能力一般的人总比选择那些“自己不了解”“远离自己”或者桀骜不驯的人更踏实更保险更可靠吧。另一方面,都是能干的人也未必就一定可以组合成一个最能干的集体,也不一定就可以成为最有效的机关。机关是讲求结构、讲求整体功能的,从领导科学上说,能否取得最佳结合效果,是各种不同性格和才能的人搭配在一起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能力第一”“能力至上”的主张,实在是对机关的一个很大的误解。
  
  “第一圈”效应。任何组织都是由少数人在决策。在企业里,这种现象叫做“核心团队”,其基本的含义是企业老板和自己的少数核心骨干把持着组织的资源分配。大家都比较能够接受的“明面”的“核心团队”是领导班子“一班人”。但正像其他明暗两条线一样,机关里边所谓的“核心团队”也不会总是和组织名义上的“一班人”完全重叠,因各种利益交叉缠绕、盘根错节,围绕着一个组织的权力核心往往会形成“暗地里”的“一班人”,他们是权力的真正持有者,决定着利益的分配,这个现象可以称为“第一圈”。进入了这个“第一圈”或者和“第一圈”搭上瓜葛,就会驶入仕途的快车道,反之,则不容易被提拔重用。在西方管理学中,这个“第一圈”被称为核心权力体系,本是无可厚非。但如果这样的东西在中国存在太多,就将演绎出太多的故事了。
  
  “近官者官”效应。现实中,那些靠近领导的人往往得到更快的提拔重用,很多人很不服气,甚至把“靠近领导”等同于“品格低下”“不择手段”。其实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对下关系很重要,平级关系很重要,但对上的关系绝对最重要。由于领导占有的信息在客观上是不完全的,一个领导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了解得很清楚,一个特别能干的人如果不懂得把自己的条件传递给领导,并且不耻靠近领导,那么领导怎么会发现你、了解你、重用你呢?从另一个方面讲,人都是有感情的,我们不能要求领导者就是一个剔除了七情六欲并被输入了“德、能、勤、绩”标准程序进行机械运行的机器。中国人总是有个习惯,你越不让他干的事,他可能越干得起劲儿,所以,人们仍然在批评中进行着心理的“划线”,而且一定是越批评越要划的。
  
  “无后为大”效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机关所谓的“无后”,就是没有自己的接班人,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干部。一位领导曾经说过,新老交替乃是自然规律,反正总会有人来接班的,我为什么不能培养出自己的人来接班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公私交错的典型事例。从正向来讲,“做决策、用干部”是从毛泽东时代起就铁定了领导的职责,一个领导者如果不能够带出一批干部,不能培养出自己的接班人,将是组织所不允许的,也是自己“无能”的明证;另外一方面,如果不能够从本机关内部培养出人来接班,再让组织派人过来,也将对本机关跟着自己干的人无法交代,对整个组织都是一个打击。因为大家都拥挤在组织中等待着机会,自己走了或者退休了,却把机会让度给了外部人,底下的人自然不会舒服,从情理上是无法接受的。这是正面的含义。从隐情来说,有谁退休或者走了不想让“自己人”来接班呢?还不要说让接任者来关照自己或者安排后续事项,单就是“保平安”这一项就够严重的。“无后为大”是一个包含着感情和道理的精彩证明,它典型地论证了这样一个事实:情感和利益的因素决定着权力的分配,是机关一个不争的事实。
  
  上述隐藏着的规则的存在,常常把一个组织搞得十分复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关键是要有足够的智慧去主动认识和琢磨机关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悟性”,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适应和驾驭这些规则。对于那些不合理乃至容易引发腐败的东西,则要注意规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0:38:09 | 只看该作者

挫折有时是上级重用你前的“假象”

三年前,经过努力,我成为公务员序列里炙手可热的一个部门——市委组织部干部科的副科长。
对机关运做比较了解的人,应该会知道,这个职位的级别虽然不高,但可以说,这个职位的分量不亚于一个小局的局长。
  在我工作一段时间后,已经比较顺手了,当时正好我们的科长又身体不好,经常要休息。虽然上级没有正式任命,可是我已基本上代理了科长的工作,而且效果不错。我正当我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另我大吃一惊的文件:《关于某某同志调任。。。(很多人说那是适合老同志养老的单位)的通知》,一下子把我从风风火火的“前线”调到了无所事事的“后方”。我觉得太不公平了。
  当时我的心情可以说低落到无可比喻的地步,于是我去向我的老领导,干部科科长。在深入交流后,他给我一句话|“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不要多管”。当时我虽然不理解,但是也没有办法。再说我的个性不是一个服输的人,我要用我的工作继续证明我的能力。
  经过两年时间,我在那个大家认为是养老的岗位,做出了很多前几任领导没有做的事情,被省领导批示表扬。终于,在一年前的竞争上岗中,我很自然的竞争到现在的职务——某大局类似于主持工作的副局长。
在后来领导给我的任前谈话中,我得知,把我调离干部科副科长,其实就是上级对我的考验,看我是否能正确的对待所谓的不公平,后来事实证明我通过了考验。如果我在工作调整后,自暴自弃的话,组织上就准备把我放在还要长期继续考验的序列里。我暗自能为我可以得到老领导教诲而暗自庆幸。
  所以,我想对各位正在抱怨上级对你不公的朋友们,我不敢说都是在为了提拔你而考验你,至少有这样的可能。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0:39:10 | 只看该作者

志向要高远,做事要忍耐!

很喜欢在网上看一些公务员朋友对工作的理解,今天发现一篇不错的,应该说对新人和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都适用,推荐给大家看看:
  我所做的工作是材料类的。这在我以前的帖子里有所交代。入公门以来,一直是干这个活。这个活基本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类。为什么这么说?细说之。比上不足,你比不上那些处长,甚至比不上权威处室的干事。比下有余,至少有一点,你能经常见到领导,相对于其他同事,领导可能更熟悉你,这意味着你的机会比别人要多那么一点点——虽然这不是绝对的。
  写材料绝对是个苦活累活。这个事可能很多人干不来,尤其是写一些大材料,比如说领导讲话、向中央汇报的材料等等。这不仅是套路问题,没有一定的功底是不行的。有很多初入公门的人以为写材料只是套路而已,这大错特错。我觉得,写材料必须有三方面的准备,一是对工作要熟悉,没有这个基础,可能就会乱写。二是要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哪个放前,哪个放后,语句之间的搭配,没有一定的训练是不行的。三是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有些人写材料写得很顺畅,有些人的材料读起来很别扭,这实际上就包含了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写材料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日夜*练之外,还必须阅读大量的东西,比如自己单位的历年总结,经典领导讲话、《中央办公厅通讯》《人民日报》之类。必须要有所积累,才能写出好东西。这几年,我曾经看到许多很能“写”的人,一到我们单位,就被我们领导“呛”死,主要就是因为功底不够。不是工作不熟,就是逻辑不清,自然不能过关。
  写材料是个充满委屈的事业。那些权威处室的一些人,自己写不好材料,但却经常认为写材料不过如此。就是有些领导,也会充满误解。认为写材料的人,不过玩文字而已。但是你付出的,肯定要比其他处室的人多得多。别人的夜晚是属于家人的,属于朋友的,但你的夜晚是属于办公室的。即使如此,你还会经常遭到领导的骂詈。我就刚从办公室出来,也刚刚受到一顿莫名其妙的责骂。可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信:龙总要找到大海,鹰决要冲向天空。但这一过程是曲折的。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底层的人,一步步走到现在,所维系自己的,就是这一己信念。这不是偏执。有次在北京,有幸与一位部委的领导深谈。他说:“志向要高远,做人要低调。”这句话我牢牢记在心里。受点委屈又算什么呢?回首这些走过的路,有多少骂过你的人已经被抛在了身后?所以,一定要坚守。即使不胜利,我们总生活在一种向上的氛围中。就像里尔克那俗气而实用的诗句: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0:39:46 | 只看该作者

在机关做事必须严谨

机关是个整体,运行机制在于其自上而下的指令传递。所以,在机关做事,领导的事,特别是“一把手”交代的事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机关,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岗位,对自己所处的指令系统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哪些工作是“一把手”重视的,哪些工作是自己的直接领导要求的,哪些工作是自己组织和开展的,要区别清楚。为了实现这三者的一致,“大局意识”和“中心意识”是需要强化的。领导交办的事才是正事,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这样做,完全不是什么卑躬屈膝、溜须拍马,而是在明确机关特点前提下的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
   家有三件事,先拣急的做。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同时碰到好几项工作,为避免自己陷入被动,就必须善于分析和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不但是工作排序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精力、时间、财力等资源的调配和统筹。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当然是先做自己的事;自己的事,领导安排的事,当然是先做领导交办的事。“头发胡子一把抓”,不但会暴露自己在工作方法上的缺陷,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
   时刻对突发性、临时性的事保持积极态度。机关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突发性的、临时性的工作,经常会打乱原有的工作部署。这些工作大都来自上级指示或者紧急情况,有些还鲜明地涉及到立场和责任。可能你把自己的日常工作放在那里三个月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在这样的工作面前反应迟钝或者态度消极,你可能损失惨重。突发性、临时性的工作在机关有着特殊的含义,你必须把它作为一个“天赐良机”。
   在机关做事情,是必须有“宣传意识”的。宣传要讲求火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工作,具有探索性质,你必须把它完成之后,有了扎实的成效,才好宣传;有些工作,涉及发动群众,需要别人配合,你就要一边做,一边宣传鼓动,以形成有利于你开展工作的舆论氛围和支持体系;有些工作,涉及到集体福利或者内部建设,你就没必要把它说出去,以防止招来不必要的非议;有些工作,看上去就是表面文章,但必要的形式还要有,你只需表表态,而不必“认认真真地走一回过场”。
   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肚量容忍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有智慧区分各种事的区别。人与环境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的,在机关尤其突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凭着性格、凭着原则、凭着感情,你可能作出此种选择,但迫于环境压力,你必须表明彼种态度。这种斗争,不能是一味地退让和妥协。所以,你要有智慧区别对待不同的事情。
   一般来说,人是难以和大环境、大政策抗衡的,有些事情、有些办法,只能是相对公平、合理的。但是,人是可以改善甚至创造小环境的。在面对一时难以改变的事情时,保持良好心态和稳定情绪是相当重要的。意气用事甚至破坏性的情绪,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容易失掉全局。
   都说好的事不一定就真的是好事,都说坏的事肯定是坏事,有说好有说坏的事才是正常的。在机关,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不一定表达出来,但是,要储备好。在机关诸多事务上,都要有自己的观点,谨防浑浑噩噩地“随大流”,人云亦云。这些观点不一定是用来避俗争名的,也不一定以新奇为特征,但要有自己的角度,有超越一般人的深度。别人就事论事,你却能从系统的角度看待问题;别人只看到问题的两个层次,你却能看到问题的三个层次,这样就可以了。
   人们看待问题,都受自身利益的左右,如果你能够克服掉自己的私利来考虑一些问题,你就可以高人一筹。在机关,做任何事情,都可能夹杂着非议,充满着不同意见,这是机关的常态,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要明白的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在大家观点和态度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展开的。如果有,那多半是有人“雪藏”了自己。这个时候,是值得警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0:40:2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做到办公室主任兼科长朋友写的经验

做公务员头几年都会遇上这种困惑。2005年是我感觉最痛苦的一年,理想、现实纠缠,究竟取哪一头?是坚持不媚俗?还是适应环境?痛苦之后我选择了后者,同时调整好心态,洗去功利之心,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好工作,也不再计较得失。没有患得患失之心,反而因此从工作中收获到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因为在整整一年时间的思考过程中,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欲则刚。机关工作虽然勾心斗角很厉害,但如果你没有真本事,又总是遇事想着怎么投机取巧,不仅心累,在左右权衡的过程中往往还会错失机会。那不如怀一颗平常心,先把自己做好。
    
    机会只会垂青于一部分投机份子,还会垂青一部分实干的人,实干比钻营要累,但积累下的经验和业绩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个就是资本、是无形的财富。
    
    以前当新人时我也是比别人做得多,错得自然也多,还有很多的闲人在旁边等着挑错,那是很难受的。为此也闹了几年情绪,遇事就躲,但就这几年,我没有一点进步,业务能力没有因此提高,因为躲事领导对我还有看法。在我调整好之后,知道该我做的事情既然躲不过,牢骚发得再多事情最后还得做,那就不如怀着敬业之心尽自己努力做好工作,别人不愿意做的我去做,别人做不好的我能做好,而且毫无怨言。
    
    随着对工作越来越熟悉,出错的机会越来越少,处理问题能力越来越强,看事情的眼光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工作中也逐渐积聚起人脉(当然也都些实干的人),就这样从一个单纯做“苦活”的人慢慢转向为领导出谋划策的人。
成熟需要过程。对大多数公务员而言,三两年内很难真正锻炼成材,因为全局观念、危机处理意识、上下关系平衡必须依靠实践才能积累经验,这个没多少捷径可走,只有实干+思考,并且逐渐培养出全局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在多做事的过程当中,不要怕出错、更不要怕别人挑错,因为犯过一次错误之后下一次你就不会再出这种漏子。工作中还会接触到更多的人,比如我们设区市这一级的就要接触到省厅业务处室、县局的领导或具体办事人员。对上,你能按他们的要求做好,周围的人再怎么挑剔你、为难你,上面对你形成的好印象不会受多少影响,办得出色你还能进入省厅领导的视野;对下,尽自己能力协助县里做好工作,多出主意,县里的人对你形成的印象也不会差,这样通过工作能逐渐建立起工作友谊,并且彼此信任。
    
    人是讲感情的,省厅的处长们、县局的局长们因为对你形成了良好印象(要注意,他们不会受你的同事关系和谐不和谐的影响),机会成熟时,并不需要你自己要求,在适当的机会他们会在局座面前流露出对你的认同和欣赏,这个可以严重影响领导对你的印象分。至少我从中受益匪浅,因此深有体会。
    
    在我没有任何权利欲望怀着一颗平常心认真做事的几年中,我的职务一升再升,现在是办公室主任兼一个业务科室的科长,当年挑剔我的老资格们、故意为难我的科长们,已经很难动摇我在单位的骨干位置。局长、局副们要做什么决定或者推行有些难度的工作,一定会先征求我的意见,因为我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比其他科长们多,他们也没有我这么熟悉上上下下的关系,给领导提出的建议基本都会被采纳,甚至能够影响领导决策。对此,我没有娇骄之气,仍然和以前一样。
    
    工作中难免会得罪人,比如我们局的一个科长,过去我是他手下的科员,他从来没有教过我应该怎么去做事,出了差错也从来不承担责任都是一推给我,我没少为他背过黑锅。老局长退二线后,新任局长与他是昔日同窗,受他影响刚来时对我印象并不好,分派给我的都是苦活累活。因为我已调整好心态,抱怨也还得我干,那就不如微笑完成。那一年我几乎天天加班,保证工作都按要求及时完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汇报过程中都给局座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而该科长因为心理不平衡,在需要科室协助时多不配合,这种做人上的“小”最终影响了他自己。第一年推荐后备干部推荐的是他,优秀党员评的他,同事替我抱不平,我一笑置之不予置评。领导的个人交情是个人交情,最终他还要看谁能帮他办事、谁能为他办成事。第二年,局面就不一样了,这个不再多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0:41:06 | 只看该作者

做好自己,笑到最后(谈如何对待机关里的“小人”)

单位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我反而考虑得很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还要想想明天有些什么工作要调度,有什么问题要怎么去解决,这倒不是我有多正直,而是多年来我的工作压力一直很大,实在是没有这个时间、精力去揣测谁谁背后说了我什么话、谁谁可能会升迁提拔对我会不会有影响。把自己从那些小圈子里的勾心斗角独立开之后,反而变得更简单更纯粹。
  
   每个单位都难免有一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如果把心思都用在怎么和他们斗上,怎么去获得他们的好感,那就把自己等同于他们,你的境界也就只有这么高了。这么说可能未必能得到看我的贴的公务员们的认同,但我就是这么想的。要知道,“小人”只能影响一时,不能影响一世。如果我们自己不断在进步,不断在向前走,若干年后回头一看,他们还在原地塌步,还在固执于小圈子里的争斗,那又何必在意他们的看法?
  
   真正需要设防的不是那些成天挑刺的“刺头”,而是那些八面玲珑翻云覆雨的人。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深有体会,他们有和领导交谈时一两句话就把你功劳全部抹杀、杀人不见血的能耐。那你和他们斗么?你会为之苦恼,为之煞费苦心夜不能寐,痛苦的是你不是他们。痛苦之后,你要么被他们同化,要么仍然痛苦。即使被同化,你的修炼也还不够,也还会继续成为牺牲品。怎么办?不亲近,不得罪,做好自己。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领导会调整,人事会变换,他们会老去,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把自己做好了,笑到最后的会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1 10:41:54 | 只看该作者

上MPA(公共管理硕士)的三大好处

1、拿个学位。虽然不如研究生学历,可毕竟也是个国家承认的证书。对于许多不太清楚的人来说,研究生和硕士的分量是一样的。听说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对这个事情调研,也许学位也能上我们自己的档案栏了。
  2、学点知识。毕竟能够有机会和高校的许多专家、教授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学识会有很大提高。特别是最后些毕业论坛阶段,通过对一个专题的深入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搜集、查阅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继续研究,是可以学到知识的。
  3、交些朋友。这也许是上MPA最大的收获了。学位目前没有大用处,知识必经不能直接应用到实践,但是能够和那么多优秀的公务员(有许多都已经是有一定职务的领导)成为同学,进而通过三年的学习成为朋友,不管是多交流必有提高,还是对以后自身发展,都是有益处的,这有些类似于企业老总念MB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28#
发表于 2008-10-31 10:43:11 | 只看该作者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10-31 10:57:54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么多建议啊,那要好好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0

主题

1万

帖子

237万

积分

认证会员

以后带儿子一起养花玩鸟喝茶

积分
237747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30#
发表于 2008-11-5 22:14:58 | 只看该作者
路过 顶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22 20:44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