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7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宣德官窑鸟食罐及其制作(五)

[复制链接]

188

主题

530

帖子

49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99792

创作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16:1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宣德鸟食罐系列专稿在本期推出其完结篇。作者通过对过去几期资料的综合分析,依据各项特征,将宣德鸟食罐划分为早、中、晚三期,该提法令人耳目一新。 ——编 者
《萱草园杂谈·序》本系列在《艺术市场》连载三期,因种种缘由欲自此期暂停连载,待读者对永宣瓷有足够认识后再做打算,无奈责编力阻,年轻言语中不无丝毫道理。虽本文连载照常,但深知内容超前,恍惚中略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味道。
如果仅依靠数件宣德官窑鸟食罐来判断、总结该类器物各项时代特征,结果会产生很大偶然性及片面性。在此,为全面总结其特征,本文综合前四期所介绍的,选其特征明显器进行比较、对比,所发现的宣德官窑鸟食罐基本时代特征则较前者更全面。

观察以上列表中宣德鸟食罐胎土、制作工艺、绘画等特征,再根据珠山宣德官窑发掘结果,大致可把宣德鸟食罐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代区。
第一时代区:景德镇珠山宣德官窑遗址1982年及1984年的出土遗址区制品。
第二时代区:景德镇珠山宣德官窑遗址1993年的出土遗址区制品。
第三时代区:暂无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品资料的制品(凭器5、10、17,即绘画、制作等更精致的鸟食罐来分析)。
器5、10、17的瓷器绘画较其它宣德制品更加精细,胎土也越发细腻,理论上应为晚于前两个时代区制品,款为标准宣德官窑款,非景德镇出土的成化官窑仿宣款,因此可推断其为宣德晚期产品(相对于早、中期而言)。根据这些制品可推测景德镇宣德官窑御厂附近还存在一个考古工作者至今没有发现的宣德晚期产品遗址处。从现有资料来推测判断:该时期产品主要特点是胎土更加细腻、绘画更加严谨、釉水均匀,许多制作风格更加细腻。从与这三对鸟食罐(即器5、10、17)制作风格相似的宣德瓷器传世不多来判断,该期产品生产量可能相对不大,制作器形偏向于小巧玲珑。
根据三个时代区器物来看,可以基本得出如下结论:宣德鸟食罐从开始制作、逐渐发展、渐至成熟,表明其绘画图案由简单逐渐复杂,循序渐进,工艺愈来愈高,制作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最后在宣德晚期达到制作工艺最高峰(特指宣德官窑鸟食罐制作而言)。
为了系统、清晰认识宣德三个时期的各个制作特点,下文主要对比、观察各时期鸟食罐制品工艺特征,算是将本系列前四期文章做一全面总结。
2、三时期胎土细腻程度对比
图5-4:青花如意云纹鼓形鸟食罐背部图特写。晚期产品。所以胎土非常细腻,釉面均匀,绘画精细。
图8-5:青花转枝花纹六边形鸟食罐底部特写图。中期产品。与早期产品比较,能看出较前三者细腻。
图9-5:青花月季花纹鼓形鸟食罐底部特写。中期产品。与早期产品比较,胎土较早期细腻。
图10-3:青花八宝纹鼓形鸟食罐底部火石红图。晚期产品。
图11-4:青花蓝地浮雕卷草纹鼓形鸟食罐背部特写。早期产品。明显看出修胎略粗、不规整,且偶有缺胎处。
图12-5:青花蓝地浮雕人物纹鼓形鸟食罐底部图。早期产品。明显看出修胎略粗,有裂缝,以及旋纹。有旋纹的官窑器并不多,且较多存在于永宣时期。
图17-4:青花应龙纹罐形鸟笼花插底部火石红图。晚期产品。
图18-5:青花葫芦叶纹葫芦形鸟笼花插底部与口部特写图。早期产品。明显看出胎略粗,胎底有裂缝。
上面系列照片的胎土细腻差别应该说非常明显,一般读者都能注意其间所存在的细腻程度差别。其实,三时代的制品不仅仅胎土上有很大差别,从青花绘画风格看,区别依然非常明显。
3、三时期绘画风格对比
早期与中期的绘画风格差别不是很大,基本都是较粗笔点抹,画面一般不太拘谨。另外这两个时期的青花发色多不稳定,偏深、接近甚至成为黑青花产品较多,包括其它如漏釉、釉层不均匀、橘皮纹等都是这两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早、中时期与晚期的特征相差很大,一般来说,早、中不易分辨,但早中与晚期的差别很大,较易分辨。
图2-4:青花竹节折枝纹双槽鸟食罐发色偏黑者正面图。“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发色不稳定,在宣德瓷器中常见,时代特征非常明显,至少现在仿者还无能为力。早期产品。线条不拘谨。
图5-5:青花如意云纹鼓形鸟食罐口部图。晚期产品。绘画严密,釉面均匀。与早、中期差别很明显。

图8-6:青花转枝花纹六边形鸟食罐侧面图。中期产品。因宣德青花发色不是很稳定,所以两者青花发色略有不同。但是绘画布局较、器形都较早期制作规整。
图9-6:青花月季花纹鼓形鸟食罐款部图。中期产品。表面有明显橘皮纹。
图10-4:青花八宝纹鼓形鸟食罐局部特写图。晚期产品。绘画严密、细腻、一丝不苟,釉面均匀。与早、中期形成鲜明对比。
图17-5:青花应龙纹罐形鸟笼花插侧部柄处特写图。晚期产品。与上面两件一样制作严谨。
图18-3:青花葫芦叶纹葫芦形鸟笼花插局部特写图。早期产品。画面不拘谨,用笔较随意。
以上照片简单对比,就能很清楚发现三个时期的绘画差别。其实,仅仅观察照片,除胎土、绘画之外,仍然还有许多其它细节存在差别,需要读者仔细品味。如果能深刻认识了这些细节差别,然后再去鉴别瓷器真伪,断代鉴别就并不是像有些人传说的那样玄妙。
宣德官窑瓷器的许多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也是现在难以模仿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宣德青花瓷的鉴别是所有明代青花官窑瓷器中最简单的。这里再追加几张宣德瓷器特征比较明显的局部特写照片,希望能促进提高读者的鉴别水平。
图3-6:青花竹节灵芝纹双槽鸟食罐连接处结缝局部图。早期产品。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1.青花发色变黑的不稳定特征;2.釉面厚薄不一的漏釉特征;3.气泡浓密的“唾沫液”特征;4.胎土发色特征;5.绘画风格特征;6.其它。
图3-7:青花竹节灵芝纹双槽鸟食罐连接处结缝局部图。早期产品。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1.釉面的橘皮纹特征;2.器体结缝不理想特征;3.绘画风格特征;4.款的书写特征;5.其它。
其它,还有许多表现其时代特征的照片,如:
图6-4:青花瓜棱纹柿形鸟食罐底面图。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1.釉面暴釉处特征;2.釉水流淌、凝聚特征;3.造型特征;4.其它。
图7-5:青花松竹梅纹长鼓形鸟食罐侧面图。中期产品。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1.釉面橘皮纹特征;2.胎土发色特征;3.绘画特征;4.其它。
图13-5:青花蓝地浮雕螭龙纹鼓形鸟食罐内部特写图。早期产品。有坼裂、漏釉现象。
4、宣德鸟食罐早、中、晚三时期制作特点
真正搞懂以上照片,宣德官窑鸟食罐的详细断代就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早、中、晚三时期制作特点都比较明显。总结以上器物,各时期主要特点是:
早期:明代初期官窑制作特征明显。例如:1.胎体不非常细腻,常有坼裂现象;2.刷釉而导致釉面不均匀、漏釉现象时有发生,橘皮纹现象明显;3.苏青发色不稳定,容易产生深蓝甚至变黑等现象;4.绘画多用粗笔,比较随意,不拘谨;5.器形(包括底足修胎)略微粗糙,不如中晚期精巧;7.其它。
中期:接近早期产品,但制作更成熟,有典型宣德特征。例如:1.胎体明显细腻,坼裂现象减少;2.刷釉而导致釉面不均匀,漏釉现象明显减少,橘皮纹现象有的不明显;3.苏青发色依然不稳定,容易产生深蓝甚至变黑等现象;4.绘画多用粗笔,比较略显拘谨;5.器形(包括底足修胎)较早期很有改善;7.其它。
晚期:制作较早、中期更为细腻,并略显明中官窑特征。例如:1.胎体非常细腻,坼裂现象不见;2.釉面比较均匀,漏釉现象几乎没有,橘皮纹现象不明显;3.青花发色基本稳定;4.绘画用细笔,较宣德早、中期更加精妙,且用笔明显拘谨;5.器形(包括底足修胎)相当标致;6.其它。
三时期还有许多其它各自特征,这里不一一列举介绍。本文以上所介绍这些特征都是围绕宣德时期鸟食罐这个特定产品而言。在宣德官窑中,鸟食罐从开始制作至发展成熟,具有很大特定性与片面性,不能完全代表宣德朝其它官窑产品制作。读者在鉴别其它宣德官窑产品(或仿品)时,可以适当参考本文的宣德制品的釉面处理、绘画、胎土等特征,但不能绝对依照本文,防止本文的一些特定性(即仅指鸟食罐产品)引起误导。另外,本文许多资料公开,必然推动景德镇仿者提高仿品制作水平,希望藏友注意。
注:1.本文中所介绍的宣德三期划分至今学术界似乎没有提出过,仅为个人观点,还需要在未来发现确凿的发掘出土资料才能完全证实。
2.景德镇发掘出土相关资料表明:同年中,发掘物并非局限于同一地点、同一地层,因此同年度发掘出土品也因出处而异,不能因同年出土而断为同一时期产品。在某种意义上讲,该发掘工作是无计划性的。(全文完)
图8-5图5-4
图7-5图8-6
图10-3图22-4
图17-4图10-4
图18-5图2-4
图17-5图3-7
图12-5图5-5
图11-4图6-4
图3-6图9-6
图13-5图9-5
图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530

帖子

49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99792

创作大师勋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16:13:17 | 只看该作者

宣德官窑鸟食罐及其制作(四)

来自:《艺术市场》2004年第05期 文/萱草园主人

宣德鸟食罐专题从2004年第2期推出至今已经四期了,虽然作者自谦对宣德官窑鸟食罐的制作种类依然没有全面介绍,但事实上,宣德鸟食罐的全貌已经比较完整地勾勒在读者面前了。面对大量谈萱草园读后感的读者来电来信,编者也期待其中能有读者具文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将择优刊登。本刊将在文末附历年鸟食罐的部分成交价目表,以为补充 ——编 者
《萱草园杂谈·序》本系列在《艺术市场》连载三期,因种种缘由欲自此期暂停连载,待读者对永宣瓷有足够认识后再做打算,无奈责编力阻,年轻言语中不无丝毫道理。虽本文连载照常,但深知内容超前,恍惚中略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味道。
元末明初,虽然景德镇屡次遭受战乱,但明初开始,官窑制瓷产业就得到不断发展。洪武后期,制瓷业已经得到相当发展,从景德镇官窑发掘和传世品情况来看,洪武、永乐时期的官窑制作品种很多,但是都未见鸟食罐制品。从历史原因分析,可能与当时明朝新政权初建,统治者尚无暇过多顾及赏玩事宜,因此鸟食罐等赏玩性瓷器还没有制作。从景德镇的明初官窑瓷器生产看,基本都是只局限于日常用瓷、赏赉瓷以及对外贸易瓷器的制作,涉及赏玩瓷器则几乎不见传世与出土。永乐之后宣德时期与匈奴势力逐渐消弱、外患逐渐消失的成化时期政权基本稳定,两个时代比较太平,并且宣德帝与成化帝又皆爱好文雅、嗜玩成性,有精力投入到较多的享受玩乐中,于是这些原因都直接影响了宫内养鸟活动,催促繁荣了两朝官窑鸟食罐的制作与发展。
虽然本文没有介绍成化时期的鸟食罐,但在此也稍做涉及。从自己对宣德、成化二朝现存(包括景德镇发掘出土品)官窑鸟食罐比较看,宣德鸟食罐以种类多、妙趣天成取胜,即使是宣德后期,制作工艺、绘画质量较其前、中期显著提高,但依然在绘画、制作工艺上难以超越成化期制品。成化鸟食罐以制工完美、绘画卓越取胜,但种类却不多,仅数种。由于宣德、成化鸟食罐几乎都是青花制品,所以,二者的差别就是两个时代的青花瓷区别,对玩瓷者来说,各有味道,这里也不过多累赘。
历朝鸟食罐的共同特点是在器身旁部几乎都有小柄(包括大多数鸟笼花插),以便将鸟食罐固定在鸟笼中。经年累月使用,小柄容易损坏,既破坏了器物本身,也给以后的固定带来许多不便,于是,就在鸟食罐的小柄上套一更大木柄,并用胶等物质将木柄牢牢粘上器壁上,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保护了木套内的小柄,也使以后的鸟食罐固定更加结实安全。类似套制木柄的鸟食罐在本文中有数对大家可以注意观察。
另外,研究官窑瓷器时,常常有人议论某些官窑瓷器属“部限”瓷还是“钦限”瓷?这里也顺便牵扯这个枝节问题,即鸟食罐应该属于“部限”还是“钦限”瓷?所谓“部限”是指由工部每年指定给御厂烧造任务,一般有具体定额、固定造型图案,主要以大内日常用瓷及赏赉瓷为主,永乐时期的外贸瓷也基本属于“部限”。“钦限”则是宫廷临时需要,加派烧造,多与统治者的兴趣、意志有关,造型常新颖别致。
从历史资料保留比较详细的清代相关史料来分析看,雍正、乾隆时期要求唐英制作的许多御制诗轿瓶、之后追加制作的交泰瓶都应归结为“钦限”瓷,例如《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江西》中记载:
乾隆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司库白世秀,副催总达子来说太监高玉交御制诗一首。传旨:将此诗交与唐英烧造在轿瓶上,用其字并宝玺酌量收小,其安诗地方并花样亦酌量烧造。钦此。
于本年十二月十七日,司库白世秀,副催总达子将唐英烧造得御制诗轿瓶十二件持进,交太监高玉呈进,讫。
《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中类似制瓷资料很多,许多指“钦限”瓷,这里不多举例,资料里所提及的御制诗轿瓶应该是典型的“钦限”瓷了。“钦限”瓷的主要制作特点是由统治者不通过工部、而以直接或间接下旨与督陶官,说明制作要求、在工部所命令的“部限”任务外,临时追加制作。宣德时期所制作的蟋蟀罐与鸟食罐和清雍乾时期的上述御制诗轿瓶、交泰瓶等器物有很大类似点,不太可能归属“部限”瓷中。以上观点纯属个人猜测,因为历史资料中并没有可靠定义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所以,区别二者之间的关系暂时还带有一定难度及模糊性。

三、鸟笼花插类

宣德时期的瓷器种类很多,即使是养鸟有关的系列瓷器中,除官窑鸟食罐外,也有一些并非用来做食槽喂鸟的器物。从形状来判断,这些器物不适合盛放食料以及饮料,应是用来放在鸟笼中插放花草、装饰鸟笼所用,本文为了整理方便,就把它们归结为鸟笼花插类。宣德官窑鸟笼花插类制作种类较官窑鸟食罐种类少许多,一般器内较深,器口略小,类似插花所用花瓶,适宜在鸟笼中并装饰花草枝条。
17、青花应龙纹罐形鸟笼花插
该器在本文定稿时也还未在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过类似产品。从釉面处理、绘画等处,应为制作成熟时产品。与上文介绍的器5、器10等都应属成熟时期的制品、即宣德后期制品。
明代著名史学家焦《玉堂丛语·文学》中记载:
“景陵(代宣德)一日禁中阅书,见龙有翼而飞者,讶之。遣问之阁中,三杨辈皆不能对,上顾诸史官曰:‘有能知之者否?’陈继时在下列,出对曰:‘龙有翅而能飞,曰应龙。’问所在,曰:‘见尔雅。’命取尔雅视之,信然。”
由此推测,宣德瓷器上出现应龙纹应该是这段故事发生之后的事情了。事实上,应龙纹在宣德之前官窑瓷中的确不见制作,应用该纹起自宣德官窑。应龙纹与夔龙纹很相似,不明白的人容易混淆,宣德、成化官窑瓷器中都大量应用应龙纹与夔龙纹相关文饰。对比这两个时期二者区别:
应龙纹的主要特征是:1.象鼻(又称猪嘴);2.二足;3.三爪;4.卷花尾;5.有翼;6.有角;7.有鳞。
夔龙纹的主要特征是:1.象鼻(又称猪嘴);2.二足;3.三爪;4.卷花尾;5.有翼;6.有角;7.无鳞;8.有时口中含花(又称含花龙)。
对比以上二者主要特征,能发现其主要区别为是否“有鳞”与口中是否“含花”了。其实永宣、成化时期中还有飞象等海兽,也与二者有相似处,易于混淆,关于该系列内容以后会在其他文中详细涉及,这里不做累赘,希望读者理解。
18、青花葫芦叶纹葫芦形鸟笼花插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120页图F-10有介绍,为1982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类似产品。值得一提是该书中制品没有成功复原,所以没有复原品全图。该器为葫芦形,器身绘葫芦叶装饰,类似用葫芦、石榴、柿子、枇杷等为器身,以该植物叶为纹饰的宣德官窑鸟食罐制品很多,前文都有介绍。由于该器属于宣德早期产品,所以用笔较随意,胎底处理略粗糙、有裂缝现象。
19、青花卷草纹鸟笼花插
该器在本文定稿时也还未在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过类似产品。台北故宫有类似传世品(参考《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第66页图6)。覆烧。该器曾见过数件仿品,制作逼真,说明有些仿者很注意观察该器特征。因此收藏者在看到类似品要格外慎重。
20、青花竹节海水纹圆形鸟笼花插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6页图57-2有介绍,为1993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覆烧。下面两器发色都偏深,不是很理想青花发色。应为宣德中期制品。
21、青花海水纹半圆形鸟笼花插
该器在本文定稿时也还未在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过类似产品。覆烧。器形类似于上面器20,只是横截面为大半圆形。从绘画及器形来推测,可能与器20属同一时期产品。下面两件发色理想。后人为了既牢固又防止器物损伤,所以也增添木柄加以保护装饰。
22、青花蕃莲纹贯耳瓶式鸟笼花插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7页图57-3有介绍,为1993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属中期产品。

总结以上(一至四期)所介绍的宣德官窑鸟食罐与鸟笼花插,其中包括鸟食罐十六种、鸟笼花插六种。与景德镇出土的复原品(以《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为主)对照比较,至少该书中有鸟食罐二种、鸟笼花插二种暂时作者没有见过传世品;而以上文中介绍的宣德鸟食罐中至少有鸟食罐五种、鸟笼花插三种至今没有在景德镇御厂的发掘出土过程中出现;《明清瓷器鉴定》中也介绍几种器物,但至少有四种鸟食罐本文中没有涉及,以上说明本文对宣德官窑鸟食罐的制作种类依然没有全面介绍。同时,景德镇御厂遗址发掘由于没有全面完成,遗址的发掘调查潜力巨大,相关发现与研究令人期待不已。(未完待续)
图19-3图19-1
图20-2图21-3
图21-1图20-1
图21-2图19-2
图18-3图20-3
图17-3图17-2
图22-2图17-1
图22-3图22-1
图18-2图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530

帖子

49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99792

创作大师勋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16:16:31 | 只看该作者

宣德官窑鸟食罐及其制作(三)

《萱草园杂谈·序》对一个玩瓷者来说,宣德青花很值得玩,或喜欢其深遽稳重的青花发色,或喜欢古朴大气的艺术造型。其实,一件宣青的最大魅力是在玩瓷者不断把玩中,逐渐发现与体会其所藏匿的、该器独有的众多时代特征,仿佛酒愈酿愈醇,宣青需要人慢慢去探索认识。
在赏玩数件同时期制作同样宣青器时,会发现它们又各不相同,如同“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它们各自拥有其它同类品所没有的独自青花发色以及釉面特征等,这样的情况在宣德后期起,随着制作工艺逐渐提高就开始明显减少,至雍乾时期已经不多见了。类似宣德瓷器情况很多,本文中所介绍的每对鸟食罐几乎都是一个例子,除宣德后期制作工艺成熟的鸟食罐的类似情况不明显外,以制作量较多的宣德早期与宣德中期鸟食罐几乎找不到一对能够在外部特征上相差不大,即使是同一对瓷器也要各自在或青花发色、或修胎、或绘画、或釉面处理……,总是要在某些地方显得与众不同。
于是,经常在玩瓷者习惯宣青后,雍乾青花会黯然失色、很难引发太大兴致。也正因此,宣青历来为玩瓷者推崇,特别是由于宣青制作距今接近六百年,能完好无损流传下来的数量不多,更加物以稀为贵。也恰恰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宣青价值不菲,世代仿造。随着景德镇宣德官窑遗址发掘出土,不少仿者相继模仿制作宣德鸟食罐。自己近年曾经见过数件仿品,有些制作很能显示仿者功夫,不仔细观察容易被愚弄。现在普通收藏者最大问题是身边大多缺乏足够鉴定资料,不少藏友在鉴定宣德瓷器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认清宣德瓷器应有特征,涉及到宣德鸟食罐等在专业书中不多涉及的制品,对其认识就更加模糊不清。
应该坦诚说,现在的造假水平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有显著提高,大家在鉴定时如果不具备较全面的鉴别知识、对原瓷认识不深,有时很难识破真赝。而一件仿古瓷的仿造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制作者制瓷水平以及其对被仿陶瓷的正确认识(包括其鉴定水准)。可以说,仿瓷器容易,但要仿一件接近原器作品决非易事,不仅要超越鉴定者的眼力,还要使仿品达到原时代的制瓷标准,而制瓷标准含量又太多,包括绘画、胎土、造型、釉水、烧制、彩料等等,其中任何一项都难以逾越。
不少人由于对永宣瓷器的认识太浅,所以过高评估了仿者水平。其实,至少现在的仿者在永宣瓷器上表现得无能为力,两者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许多仿品有时叫人看了啼笑皆非。在仿古瓷上表现无力的不仅仅是永宣瓷器,其它如雍乾瓷器中许多领域也是一样,有关这些问题以后逐渐涉及,这里由于版面原因不能多做议论。这里不否认自己对现在景德镇仿古瓷业认识不全面,并且观点中个人色彩浓厚。自己只是一个好瓷者,凭个人看瓷心得及经验提醒大家,在对付永宣瓷现在仿品时,凭传统鉴别方法足以,还并没有达到非要化验分析等科学手段(声明:自己非常相信科学,这里大家不要曲解为排斥高科技瓷器断代)。如果大家依然觉得永宣瓷器真假难辨,则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对其认识水平了。
从景德镇御厂发掘的宣德官窑瓷器中,当时官窑鸟食罐的制作种类很多,但是以藏宣德瓷闻名的台北故宫也只有两件(其中一件为鸟笼花插),北京故宫的宣德鸟食罐藏品也寥寥无几,令不少宣德瓷研究者难以接受,其中缘由现在无法考证,所以不能解答。大学士李贤,宪宗、孝宗时人,所著《天顺日记》中记载:“宣庙崩,太后即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革中官不差。”说明宣德帝驾崩后,宫内玩好之物悉皆罢去,因此鸟食罐也在所属之列不足为奇。另外,鸟食罐属养鸟器,品味不高、难登大雅,宫内不作重视,但是喜好宣青者甚多,或为养鸟,或为赏玩,容易为宫外接受而逐渐流失。所以宣德鸟食罐在宫内存量几乎不见。以上观点都还有待于将来发现确凿相关历史资料来证实。
12.青花蓝地浮雕戏婴纹鼓形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3页图55-6有介绍,为1982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双柄。宣德时期应用戏婴纹的制品并不是很多,成化时经常使用。该器底部修胎略显早期工艺,如胎底出现小裂缝,并伴有旋纹,以及青花出现局部苏青铁斑纹等等,都是现在仿品不太注重或者不能模仿的特征。
13.青花蓝地浮雕螭龙纹鼓形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2页图55-3有介绍,为1984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原器发色偏黑。下面两器发色皆理想,一件内部有漏釉现象。螭龙为传说中的龙九子之一,无角,明清官窑瓷器与古代宫廷家具中常用此图形。
14.青花折枝花纹石榴形鸟食罐
该器在本文定稿时也还未在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过类似产品。下面两器发色一件理想,一件偏黑,称黑青花或釉里黑。胎土也比较细腻,本器从绘画特征来看,与宣德中期产品绘画风格相似。


明初期黑青花官窑产品很多,因为都是青花的不正常发色,且釉面厚薄都基本一致,所以青花发黑不存在与釉厚薄有直接关系的问题,也可以排除青花因浓度不同而导致发黑的问题(从部分青花器的局部发色变黑来推测),根据当时的钴料中含铁量较高来推测,青花发黑应该与烧制时钴料中含铁成分以及钴料与铁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很大关系,因为氧化钴显黑灰色,氧化铁有时也呈黑色,烧制时,假如空气、温度等化学反应条件符合时,足够氧化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可能导致青花颜色呈黑色。对比黑青花和发色理想青花之间釉面发色,黑青花瓷器釉面较发色理想青花器多略显牙黄色,从本文实例中,器3两件、器7两件、器14两件、以及后文的器22两件,仔细对比观察都就能说明类似釉面发色问题。有关黑青花问题(即釉里黑),自己曾在不少文中提过,这里不多做重复累赘。
15.青花浮雕枇杷纹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3页图55-5有介绍,为1993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覆烧。青花发色的铁锈斑现象明显,局部呈黑灰色,仔细观察其特征,很有助于宣德仿品的鉴别断代。
16.霁青地浮雕螭龙纹鼓形鸟食罐
该器在本文定稿时也还未在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过类似产品。器纹绘画与器13非常类似,都为螭龙纹,霁青地宣德产品数量不多,成化时期也有制作,也称“琉璃地”等。霁青地鸟食罐比较罕见,同类品以个人阅历,仅见此件
到此为止,本文中与宣德官窑鸟食罐相关器形已介绍完毕,其实宣德鸟食罐种类很多,仅目前所知有确凿出土依据的也不止上文所介绍这些,苦于资料有限,所以部分鸟食罐没有涉及并介绍。这里希望读者在欣赏到以上鸟食罐时能更多发现文中没有叙述的宣德官窑瓷器时代特征,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将对以后的瓷器断代带来很大方便。另外,本文将在下期主要介绍宣德官窑鸟笼花插部分,希望读者继续关注。(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地板
发表于 2010-2-21 16:17: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1 16:18: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530

帖子

49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99792

创作大师勋章

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16:20:25 | 只看该作者

Re:宣德官窑鸟食罐及其制作(二)

上期的鸟食罐专题中,萱草园主人在回顾中国养鸟历史的同时介绍了三件双槽类鸟食罐和两件单槽类鸟食罐,本期萱草园主人在简单谈及宣德帝生平的基础上继续介绍了六件单槽类鸟食罐供大家鉴赏。
  ——编 者
  《萱草园杂谈·序》辟此萱草园,耕耘其间,只寻清闲幽静,可品茗读书、修身养性。不求“门庭若市”,期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种超然情调。
  宣德帝姓朱名瞻基,为太祖洪武帝朱元璋曾孙,成祖永乐帝朱棣孙,仁宗洪熙帝朱高炽嫡长子,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九日,卒于宣德十年一月三日,在历史上可称得上是一个极其风光的帝王,除英年早逝、执政时间只有十年之外,其他条件都可谓得天独厚。
  据《明史 本纪第九 宣宗 》记载,宣德帝:“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 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比长,嗜书,智识杰出。”且“每语仁宗曰:‘此他日太平天子也。’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点明宣德帝未出生时,就已经得到永乐帝的器重喜爱,自小就开始受其祖父永乐帝熏陶,跟随其左右,接受正统宫廷教育,长成后智识杰出、文武兼备。在历来皇位斗争非常激烈的封建社会,祖父即位时就已经基本确立自己的皇位,实在鲜见罕闻。即使是清代的乾隆帝也未有如此殊遇。
  朱瞻基从小学习保家治国、帝王心术,为以后即位正统而打下深厚基础。即位后,几度亲征叛乱,一再显示出其雄才大略。宣德帝朝中历史名臣甚多,如蹇义、杨士奇、杨荣、夏原吉、杨溥、张瑛、金幼孜等,皆能深受重任,各掌其职,表明宣德帝深得用人之道、治国有方。宣德朝的统治是建立在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稳定基础上,当时国力相对稳固,宦官势力尚弱,宣宗继续发展国势,使得“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可算是明朝鼎盛时期。
  宣宗书法、绘画、诗文无不精湛,可与北宋徽宗媲美。宣宗的诗文著作也有《宣宗御制诗集》流传。现在台北故宫及北京故宫等许多博物馆中都藏有宣宗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另有明正德时期韩昂所著《图绘宝鉴续篇》中也记载:“宣庙御笔有山水、人物,有花果、翎毛,有草虫,上有年月及赐臣名。”都能说明宣宗艺术造诣很高。
  宣德帝不仅常赐御笔与爱臣外,其它器物也有记载,《杨文敏公集》中记载宣德元年,赐杨荣“……赐公端砚,御用笔墨及白磁酒器,茶钟,瓶罐,香炉之类。”宣德四年九月甲辰朔,赐杨荣“……赐白金,珍珠,钞币,白磁器苏合香丸等物。”等等。甚至,明黄佐《翰林记·卷六·侍游禁苑》中记载:宣德三年三月庚辰,宣德帝与蹇义、杨士奇、杨荣等十八重臣游览禁苑万寿山时赐给每人鹦鹉一笼。在宣德养鸟资料所存不多的情况下,很有历史意义。其实,我们还可以从现存宣宗绘画中鸟类品种很多来间接说明宫中养鸟情况。除此之外,景德镇珠山宣德官窑遗址中大量发掘出土的鸟食罐更加证明宣朝养鸟种类丰富。
  
  从人生经历、人物性格等方面来比较看,清朝的乾隆帝的许多地方都与宣德帝相似,比如自小深受祖父宠爱、早日确定帝位、文武双全、兴趣广泛、艺术才华出众等特点,但是乾隆帝的艺术绘画尚不及宣宗。这里之所以拿乾隆帝来与宣德帝相比较是因为大家对乾隆更加熟悉,这样可以加深对宣德帝的进一步了解。
  本期简单介绍宣德帝本人。但有关宣宗详细情况,论文著作较多,这里已属累赘,下面转入正题,继续介绍单槽类鸟食罐。
  6、青花瓜棱纹柿形鸟食罐
  该器在本文定稿时还未在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过类似产品,属覆烧,形状如同一个削掉上部的柿子。由于制作比较成熟,可能属于宣德中期制品。两件发色都很理想,为先涂抹钴料,然后上釉烧制。因为器体较大且厚重,为了弥补柄部容易损伤等缺陷,该器特别制作了两个并列小柄,使其更加坚固。类似双柄的鸟食罐下文还有其它式样,多属于体型较大鸟食罐,防止单柄不牢固,难以支撑负荷。
  7、青花松竹梅纹长鼓形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5页图56-2有介绍,为1993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属覆烧。应属宣德中期产品。由于该器较长,重心不稳,所以也使用了并列双柄,保持稳定性。松竹梅的纹饰在历代官窑中都昌盛不衰,主要是文气很足,宣德官窑瓷器中,杯、碗、壶、盘、玉壶春、梅瓶等都广泛应用三君子,属于传统纹饰。下面两器中,一件发色深黑,可谓黑青花,另一件发色接近黑青花。两件宣德特征都非常明显,如青花发色深蓝,釉面橘皮纹现象明显等,其中一件有坼裂,属于宣德瓷器的时代特征。
  
  8、青花转枝花纹六边形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4页图55-8有介绍,为1993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原复原品器发色接近黑青花。下面两器发色都很理想。两件宣德特征都非常明显,如上釉不均匀,青花发色不稳定等等。由于是宣德中期产品,所以,制作工艺比早期有一定改进,例如造型较早期规整许多等等。
  9、青花月季花纹鼓形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4页图55-9有介绍,为1993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台北故宫仅藏一件宣德鸟食罐藏品(参考《明代宣德官窑青华特展图录》第64页图5)。下面两器青花发色都略显深蓝。
  
  10、青花八宝纹鼓形鸟食罐
  该器在本文定稿时也还未在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过类似产品。两器制作、绘画精细,发色理想。该器与上期文中器5之青花如意云纹鼓形鸟食罐工艺相似,可能为相近时期产品。因为此器与其它宣德早(1983-1984年出土品)、中期(1992-1993年出土品)制品比较,绘画风格绝然不同,采用细笔描绘,绘画熟练精细、胎土非常细腻,较接近于成化时期,这些特点都鲜明体现出该器制瓷工艺好于宣德早、中期制品,应当是绘画、制作工艺都相当成熟时的制作,即宣德后期产品。
  11、青花蓝地浮雕卷草纹鼓形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2页图55-4有介绍,为1984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双柄。由于属于宣德早期产品,所以胎土略显粗糙,底部修胎处能看出工艺不很成熟。
  注:
  1、由于上期中的器5、本期器10以及后面的器17都还未见出土资料,所以不能像宣德早期及中期产品那样依靠发掘等资料断代,这里所推测其为宣德后期制品并没有确凿历史依据,仅仅是从其制作工艺、绘画等成熟程度来推测,所以个人观点浓厚,希望读者指正。
  2、本文中所说宣德鸟食罐早、中、后三时期之间也并没有确切年代差距,仅是相对各自制作时间而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530

帖子

49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99792

创作大师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16:23:06 | 只看该作者

宣德官窑鸟食罐及其制作(一)


鸟食罐作为盛放鸟食的小罐,历来受到很多藏家的喜爱。最早见于江苏镇江东汉永元十三年(101年)墓曾出土的黑釉器。传世品中偶有唐宋时期遗物。从器形方面看,明宣德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种类最丰富,有钵式、瓜式、横向竹节式、筒式、罐式、水盂式等等,在鸟食罐的工艺历史上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此后各代所烧制的鸟食罐多仿宣德款式。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刊登萱草园主人的宣德鸟食罐专题,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编 者
《萱草园杂谈·序》着手本文之前自己曾再三权衡公开本文利弊点。由于许多资料首次公开,可能对瓷器[收藏界带来一定冲击。利点是可以提高瓷器爱好者对宣德鸟食罐的认识及鉴赏水平;弊点则为仿古者带来参考资料,如果仔细研究、对症下药,必定提高其仿造水平,届时,可能给[社会带来较严重不良影响。
然而,自己只是一个幸运的玩瓷者,所玩瓷器都如同过眼烟云,虽无可怨悔,但常想,假如没有如此机会,看看其他玩瓷者的文章或能欣赏类似照片,是否也能心满意足?况且,古人云:“独悦乐、与众悦乐,孰乐?不若与众。”于是决心整理这篇文章。至于本文利弊,全由大家分说了。
中国养鸟历史相当悠久,现存古代史籍中多有相关记载,《礼记·曲礼》中有:“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而《庄子·至乐》中明确说明养鸟故事、即《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鸟也,非以鸟养鸟也。”以上这些文献资料都能说明养鸟在我国历史之久,至少有两三千年了。
慢慢,养鸟成为一种传统文化,所养鸟的观赏标准也逐渐多样化,例如以鸟的鸣声、美丽程度、是否善于飞舞、是否善于争斗、接受训练而是否能学会各种技艺、以及是否能模仿人语等行为等等,都说明养鸟的欣赏目的多种多样。正是因为养鸟乐趣很多,并能陶冶情操,使人更接近大自然,使得不仅仅在平民百姓中养鸟活动久盛不衰,同时在历代达官显贵、皇亲国戚中也广为流行。
朱庆余(越州人,登宝历进士第而官不达。)所作《宫中词》中有:“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说明唐宫中养鹦鹉已经善于模仿人语,令宫女不敢随意交谈宫中事情。又《明皇杂录》中也记载:“开元中,岭南献白鹦鹉,养之宫中,岁久,颇聪慧,洞晓言词。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且“上令以近代词臣诗篇授之,数遍便可讽诵。”以及“上使贵妃授以《多心经》,记诵颇精熟,日夜不息,若惧祸难,有所禳者。”等等,虽然文章有些夸张,但是鹦鹉学舌却是不争事实。其实,宫中养鸟种类繁多,并不只限于模仿语言的鹦鹉。综合其它观赏鸟类,宫中所养鸟类品种及数量则实在不可小觑。明代谢肇(文学家。万历进士,官广西右布政使。)曾在笔记《五杂俎》中记载:明宫“禁苑中,四方鸟兽毕备,其不可驯也,盛以樊笼。有鸷高六七尺,诸禽兽皆畏之,不知其何名也……”文章明确形容了当时明宫中养鸟种类之多。
爱屋及乌,随着人们对鸟的喜好,注意力也逐渐扩展到养鸟笼以及鸟食罐等的发展制作。避开养鸟笼,本文只简单涉及鸟食罐。历代制作鸟食罐所用材料种类很多,其中,瓷器鸟食罐从现有传世品及发掘品可以确凿考证的至少起自宋朝,历经元、明、清,至今依然大量制作使用。同时,制作时间久远且精巧的鸟食罐也常被收藏爱好者所珍惜庋藏。
宣德官窑鸟食罐种类很多,本文为方便起见,以造型来分类介绍说明。宣德官窑鸟食罐主要分为双槽类鸟食罐、单槽类鸟食罐,另有鸟笼花插,虽然不属于鸟食罐类,但是由于同属宣德官窑养鸟瓷器系列,就在本文下半部分中一并介绍了。

一、双槽类鸟食罐:

双槽类鸟食罐的特点是一件鸟食罐存在两个独立食槽,中间完全隔开,不互相连通,方便同一器内盛放两种不同食料。同时,为了固定时保持鸟食罐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一器上配置左右两个小柄。双槽类鸟食罐式样不是很多,至今为止所见的只有三种,即并蒂石榴形和竹节形(又包括两种)。这三种类型在景德镇珠山都曾出土,从出土遗址推测,估计为宣德早期与中期产品。
1、青花并蒂石榴形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59页图54-1有介绍,为1993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属覆烧,器身为石榴状,文饰绘石榴花叶。由于自古石榴有榴生百子的含义,所以在历代官窑瓷器中属于常用图案,无论绘画还是造型都多有涉及,宣德时期也是如此,除以下的青花并蒂石榴形鸟食罐之外还有下文介绍的单槽式石榴形鸟食罐。以下两件都应属于宣德中期制品,发色都比较理想。

2、青花竹节折枝纹双槽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0页图54-3有介绍,为1984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应属宣德早期产品。覆烧。下面两器中,一件发色略深,另一件发色偏黑,接近黑青花,类似发色永宣常见。后文中略有宣德普通青花与黑青花的简单对比介绍。
3、青花竹节灵芝纹双槽鸟食罐
该器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0页图54-2有介绍,为1993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应属宣德中期产品。属覆烧。下面两器中,一件发色漆黑,可谓黑青花,另一件发色较理想。两件宣德特征都非常明显,如表面上釉明显不均匀,使釉层厚薄不一,釉厚处气泡浓密,类似唾沫液,气泡迸裂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棕眼,产生橘皮纹,双槽之间结缝处处理不理想,有明显连接痕迹。

二、单槽类鸟食罐:

单槽类鸟食罐的特点是一件鸟食罐只有一个食槽,适合只盛放一种食料,由于体积不大,一般配置一个小柄,其中也有体积较大者,为了坚固性,并列配备两个柄。单槽类鸟食罐与双槽类鸟食罐相比,式样种类更多,并且在宣德早、中、后期都有大量出土,说明其实用性很大、因此应用广泛,制作量也是宣德鸟食罐中最大的。

4、青花五毒纹蟾形鸟食罐
涉及到青花五毒纹蟾形鸟食罐,就要先简单说明其来历。
明万历年间太监刘若愚,《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中有记载:“时有刘若愚者,故隶陈矩名下。善书,好学有文。天启初,李永贞取入内直房,主笔札。永贞多密谋,若愚心识之,不敢与外廷通。忠贤败,若愚为杨维坦所劾,充孝陵净军。”后来:“帝验疏,墨在上,遂诛永贞,坐若愚大辟。久之,得释。若愚当忠贤时,禄赐未尝一及,既幽囚,痛己之冤,而恨体乾、文辅辈之得漏网也,作《酌中志》以自明,凡四卷,见者邻之。”因刘若愚身为宦官,深谙宫中行事,所以所著《酌中志》中描述宫苑生活非常详实。其中《火集·饮食好尚》中有文记载:“五月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故事。”其中的五毒即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根据文中宫廷内端午节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辟邪除秽,而所养众鸟不能穿衣,于是特制青花五毒纹蟾形鸟食罐供鸟类辟邪除秽。
青花五毒纹蟾形鸟食罐曾在《景德镇出土明宣德官窑瓷器》第61页图55-1有介绍,为1993年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复原品类似产品。该器以蟾蜍为器身,上盘蛇,周身以蝎、蜈蚣及壁虎为凸雕,富有立体感,生动形象。单柄。应为宣德中期产品。
5、青花如意云纹鼓形鸟食罐
该器在本文定稿时还未在景德镇珠山发掘出土过类似产品。从多数宣德单槽类鸟食罐的形状来看,采用类似鼓形制作较多,虽然绘画装饰等文饰各有不同,说明这种造型具有很大实用性。这两件从工艺处理来看,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青花发色理想、器体没有出现坼裂、漏釉等现象,特别是釉与胎结合相当理想、釉面比较均匀,应该是宣德后期鸟食罐制作非常成熟时的制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8#
发表于 2010-2-21 16:30:56 | 只看该作者
学了解宣德官窑鸟食罐及其制作(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万

帖子

90万

积分

元老

积分
904754

灌水大师勋章

9#
发表于 2010-2-21 16:57:22 | 只看该作者
宣德官窑鸟食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10#
发表于 2010-2-21 20:50: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4 01:15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