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牛街 相比早先,北京有“牛”的地名,已经所剩不多。不过,每个地方,却都或多或少地沿袭下种种故事与传说。在不少百姓的心里,不管如何事过境迁,也不管那街、那巷、那胡同如何变化,这些往事,依然是记录故街的最难忘的历史。 走在大小街道,喜庆的灯笼总是让人感到四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而宣武区的牛街却有些与众不同,这里最多的不是红灯笼,不是中国结,而是争相购买牛羊肉和清真小吃的队伍,为的是在春节期间吃上一口来自牛街的地道美食,在牛年讨个大吉大利。 牛街的来历多少与吃有点关系。宣武区牛街地方志上记载,牛街地名的来历说法有二:一是很早以前牛街还是一个荒凉的村落——柳河村,在村东的高地上建造了一座伊斯兰的礼拜寺,从此有很多回民居住在此,日子久了,就形成了街道;二是这一带曾种植许多花果树木,牛街原是种石榴树的街道,所以曾被称为榴街。不管是柳河村还是榴街,后由于回民在这里设铺宰杀牛羊,做出的牛肉又是出了名的好吃,再加上“牛”、“柳”、“榴”谐音,于是人们干脆改称为“牛街”了。让牛街的名字载入史册的,是清康熙二十五年的《日下旧闻》。自此至今,沿袭了牛街这一称谓。 牛街最牛之清真小吃 应该说,牛街是北京小吃最早的发源地。过去说牛街的回民,“两把刀,八根绳”,就可以做小吃的生意了,说的是本钱低,门槛不高。所谓“两把刀”,是指当“屠夫”和“糕饼小贩”,就是有一把卖切糕或一把切羊头肉的刀。“八根绳”指的是当挑夫,扁担的两端各用四根绳绑东西,总共八根绳,意思是拴起一副挑子,就能够走街串巷了,入门简单,便很快普及,成了当时居住在牛街贫苦回民的一种生存方式。当年逛牛街的小吃摊,可以形容为“民俗小吃之旅”,爆肚、年糕、卷果……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如今爆肚冯、羊头马、年糕杨这样的北京名小吃几乎都是回民创制的,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北京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大栅栏里的门框胡同,有很多来自牛街的回民,可见牛街的清真小吃在北京小吃中的地位实在不一般。 牛街最牛之牛羊肉集散地 为北京市内最大的牛羊肉集散地,位于输入胡同的牛街清真牛羊肉市场不得不提。每天凌晨2时许,市场门口装卸新鲜牛羊肉的卡车就会聚集在此,一直到天亮,熙熙攘攘送货的人群才渐渐散去。作为有着近20年历史的牛街清真牛羊肉市场,每天零售、批发交易量达5000公斤以上,很多北京人远道慕名而来购买,而且在牛街很多出售牛羊肉的摊位上,也能看到排队争相购买牛羊肉的情景。 牛街最牛之民族情 解放前的牛街,都是灰旧的平房,破旧而荒凉,今天的牛街则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宽阔的道路,林立的高楼,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安居乐业。 现在,在牛街地区集中居住着回、汉、满、蒙等23个民族。这些居民习惯不同,风俗各异,彼此间和睦相处。在这里,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各民族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民族情义。
黑牛寺
“黑牛寺”这个地名,最后一次出现在北京测绘院的蓝色塑料皮地图册上,还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的副所长包世轩清楚地记得,当年他就是看着这张地图,找到了“黑牛寺”的遗址——门头沟区西板桥以北七八里的山坡上。 包世轩和“黑牛寺”最早结缘可以追溯到1984年文物普查的那一年。当年,他翻山越岭,来到黑牛寺,遍访过附近村里的老人,向他们打探黑牛寺的消息。 村里年过八旬的老人们说,本地人用乡音念“黑牛寺”中的“黑”字,并非念第一声,而是第三声。他们听祖辈们说过,清末时期,处在山坡上的黑牛寺,在一场泥石流中被冲毁。 这一点得到了六旬老人安全山的证实。安全山年轻时曾负责黑牛寺沟附近的森林防火,自然听当年村里的老人和他提过,黑牛寺就是当地山坡上一座寺庙的名字,后毁于泥石流,现在一点痕迹也找不到了。那么,老人嘴里的黑牛寺到底是什么样子?包世轩转述说,这是一座不超过三层高的佛教寺庙,砖瓦结构,佛堂庙宇的地基是石头做的,之所以叫“黑牛寺”,源于佛经中和“黑牛”有关的典故。 包世轩翻遍古籍,终于找到了“黑牛寺”的蛛丝马迹:明代宛平县令沈榜在他的《宛署杂记》中,曾提及“黑牛寺”,但只是点名,没有更多的细节,由此包世轩推断,明朝时期,这座庙宇已经衰落。 包世轩还曾在元朝初年建成的白瀑寺塔文中找到记录,圆正法师这位高僧曾在黑牛寺修持过。由此,他推断,黑牛寺早在金末元初就已建成。 尽管古籍中,对于“黑牛寺”的记载并不多见,包世轩还是听老人们口口相传,得知“黑牛寺”在民国时期是一个只住了三五户的小山村。抗战时期,由于日本人实行并村政策,这三五户人家也迁到了山下的村庄。从此,黑牛寺四周开始人迹罕至。 包世轩说,经年雨水的冲刷,使得原本通往“黑牛寺”的山路已经湮没了。在雨水的润泽下,灌木荆条也开始漫山遍野地生长。这成为当地一大特色:荆条可以用来编筐篓; 开出的荆花经蜜蜂采后酿成蜜,也是门头沟当地不容错过的特产。 现如今上网搜索“黑牛寺”这个关键词,出现的网页大多都和山友组织的登山活动有关。这片静悄悄的山沟敞开怀抱迎接的是勇于攀登探险的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