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64|回复: 9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中国姓氏地图

[复制链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百家姓》中第一姓前言

    姓是标志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首要条件,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个成员。通过这个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无疑就是一个姓氏悠长、神秘而又扣人心弦的寻根隧道,探讨这种联系的过程不仅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寻根之旅,更是对中华姓氏文化的一次学习和巡礼。而且,对于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而言,我们今人能够直接“看到”并触手可及的那些,除了猿人化石、甲骨文字、秦砖汉瓦、典籍文献等实体文物和载体文物之外,还有一个至今仍然生生不息地繁衍延续着的活化石,那就是人人皆有的姓氏。   
    据统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姓氏总数已达近12000个。这些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个个都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来历,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正因之,以其为内核的中华姓氏文化才理所当然成为一种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现象,才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寻根问祖是人的天性,因而古往今来,对于中华姓氏文化的研究一直史不绝书,尤其是近些年来,“寻根问祖”已经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涌潮,而寻根的捷径就是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另外,通过姓氏了解他人、了解社会是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途径。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也是打开交流通道的最好媒介;探究姓氏蕴含的奥秘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兴趣,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和理解往往也是从姓氏开始的。为了满足海内外朋友对于姓氏文化的这种迫切需求,我们组织大量专家学者,在借鉴参考同类图书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分析论证,最终推出了这部《中国姓氏地图》。   
    顾名思义,《中国姓氏地图》的最大也是最突出特点即是以地图的理念立体诠释姓氏的源流、播迁。作为一般地图,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明确无误的指南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地图轻而易举地查找到需要查找的东西,本书的“地图”当然也具备这个基本功能。姓氏的独特魅力,文化的博大精深辅以地图般的精确指示,展开一幅五千年姓氏的长卷,让你饱享文化大餐。另外,本书还拥有完备丰富的资料性,尽可能提供给读者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精选近千幅图片,从名姓、名人、名地、名事入手,几乎囊括与姓氏有关的方方面面,给读者全新的视觉感受。按图索骥,每一姓氏的肇源地、播迁路线、主要分支、始迁祖、历史名人等跃然纸上,一目了然:无异于带你穿越时空隧道,让你在进行一次饶有趣味的寻根之旅的同时,身临其境地感悟姓氏文化的精髓。   
    在体例编排和版式设计方面,本书也不无独到和创新之处。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百家姓》为底本,结合姓氏发展的最新趋势,精选100多个姓氏,既增补了新涌现出的大姓,又照顾到历史上的“名姓”,兼容并蓄、古今咸宜,力争再现姓氏文化的全貌。第二部分考辨姓氏源流变迁,将有关姓氏文化的趣闻轶事娓娓道来,让你耳目一新,既学习了知识,又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体验。我们相信,中华姓氏文化还是第一次以如此面貌呈献给读者。   
    作为“中国文化地图系列丛书”的一种,本书虽然拥有上述诸多优点,鉴于能力和水平之限,不足和遗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888 收起 理由
寒夜听竹 + 1888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7:1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分:《百家姓》中第一姓赵《百家姓》中第一姓(1)

    翻开《百家姓》,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赵钱孙李”,赵姓为什么能在《百家姓》的五百多个姓氏中位居首位,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姓呢?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编订的,而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创立的,既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赵姓居《百家姓》中的首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由此可见,赵姓作为帝王之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极为显赫的。但是,赵家天下的结局似乎过于悲惨,先有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被金人俘虏,北宋灭亡;后来南宋又被蒙古人所灭,整个赵宋王朝彻底崩溃。   
    一、周穆王赐赵城,因邑为姓   
    赵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据历史记载,赵姓的血缘祖先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的女儿女修因吞玄鸟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的宠爱。后由于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护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赐给造父赵城(在今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世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姓氏,形成赵姓。由此,中华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赵姓形成。   
    此外,在赵姓发展史上,因帝王赐姓、冒姓,或因避祸、姻亲、过继、入赘等原因改姓赵的也不少。   
    二、两度立国,名人辈出   
    周朝末年,造父的第七世孙叔带因受排挤,率领部分宗族投奔晋国,而没有迁往晋国的赵氏宗族仍居住在赵城。从此,赵姓不但在晋国扎下根来,而且逐渐昌盛壮大,“三家分晋”后所建立的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被秦灭亡后,赵姓出现了两大分支——天水赵氏和涿郡赵氏。赵国末代君王赵嘉被秦始皇迁往西戎,赵姓一部分随之迁往甘肃,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赵氏;赵悼襄王之子赵迁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其后裔在汉时又自房陵迁居到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形成赵姓另一支派——涿郡赵氏。此后赵氏又不断向外扩展,甚至到了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到了宋代,随着赵姓王朝的建立,赵姓的地位更为显赫,且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宋朝时300多年,有18位赵姓皇帝。   
    赵姓中不但出帝王,而且贤士名人也不少,是一个声名显赫、人才济济的姓氏。帝王有赵武灵王雍、南越国王赵佗、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等;名臣有平原君赵胜、宋宰相赵普等;将帅有战国时的名将赵奢、三国时蜀国被先主赞为“一身都是胆”的赵云等;文人有著名的书画家赵昌、赵孟、赵原等。此外,赵姓中还有一些特殊人物,如“纸上谈兵”、祸害赵国的赵括,“指鹿为马”、搅乱秦政的宦官赵高,以色媚人的汉宫皇后赵飞燕等。   
    三、赵姓名人   
    1.汉宫飞燕   
    赵飞燕是歌舞伎出身,被汉成帝看上后进入汉宫,备受宠爱。传说赵飞燕自幼聪明灵巧,精于气术,体态轻盈纤细,行动轻柔飘逸,可掌上起舞,故称之为“飞燕”。   
    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随后也进入汉宫,也被封为婕妤,两人的显贵程度超过整个后宫。赵飞燕恃仗成帝的宠爱,在汉宫专横跋扈,祸害其他嫔妃。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六月,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更加骄奢。成帝还专为其妹合德修建了一座昭阳殿,对她极为宠幸,称其为“温柔乡”,并说:“我就老死在温柔乡算了,决不能像武皇帝还要去寻求什么白云仙乡!”昭阳殿耗费巨资,用朱红色粉饰庭院,殿中用赤墨漆涂饰,四壁均镶嵌黄金,台阶为汉白玉。殿内陈列着蓝田璧、明珠、翠玉等名贵饰品,这在后宫是前所未有的。   
    赵飞燕长期未能生育子嗣,害怕自己皇后的位置受到威胁,因此急于求子,开始与多子女的侍郎、宫奴私通,整个汉宫一片淫乱。成帝有所耳闻,但在赵合德的解释下,很快就当没事发生。赵飞燕更加荒淫无度。她还时刻关注后宫,发现有后妃怀孕就将其杀死。一时间,后宫之中不少妃嫔离奇死亡,人心惶惶,谈“孕”色变。   
    成帝40多岁时,仍无子嗣,便立侄子定陶王为太子。公元前7年,成帝在未央宫突然去世,民间传说是赵飞燕二姊妹的淫乱使成帝纵欲身亡的。皇太后派大臣调查,赵飞燕二姊妹无奈,自缢身亡。   
    2.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   
    赵匡胤是北宋王朝的创立者,即宋太祖。他祖籍河北涿州,属涿郡赵氏后裔,是一位文韬武略兼而有之的铁腕式明君。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所说“唐宗宋祖”之“宋祖”指的就是赵匡胤。   
    公元960年,契丹入侵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奉命带兵迎敌,驻扎在陈桥驿。因“主少国疑”,民间传言“出兵的日子册立天子”,所以军士们全副披挂,来到赵匡胤寝门前呼喊:“诸位将帅无主,愿意拥立太尉做天子。”赵匡胤未及开口,众人就一拥而上将他抬出来,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喊“叩见万岁”,拥立他为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故事。   
    北宋建立后,一天晚上,赵匡胤特地留下掌握禁兵的石守信和一些实力派将领等宴饮。酒过三巡,太祖说:“身为天子在众人眼中是何等风光,有多少人日夜惦记着这个宝座,朕一念及此,食不甘味,睡不安寝啊!”石守信等心领神会,连忙跪下请罪。太祖又说:“你们为何不解除兵权?还是回去多买些土地,为子孙留下万世的基业。”石守信等清楚赵匡胤害怕他们篡权,假若不把兵权交出,自己一定不会有好下场。因此第二天,众将领个个都借故称病,请求辞官。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弱了藩镇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赵匡胤久病不愈。随着病情的加剧,赵匡胤自知时日无多,于是在一天夜里召自己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嘱托后事,左右侍从都在帐外,只望见烛影摇曳下,赵光义不时起身离座,好像在推让什么事情。一会儿,赵匡胤起身,拿起壁上挂着的大斧,敲得地面“咚咚”作响。一夕长谈后,赵匡胤驾崩,兄终弟及,赵光义即位,这是巧合还是谋杀,或是另有隐情,“烛影斧声”成了一个千古谜案。   
   


第一部分:《百家姓》中第一姓赵《百家姓》中第一姓(2)

    3.风流皇帝赵佶   
    赵佶,即宋徽宗,他不仅是帝王,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他对书画的喜好远远胜过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他格外注重绘画的“法度”和“形似”,形成不同于以往的“宫廷院体”画派;其书法也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自成一家,创立了“瘦金体”。由于对书画的热爱,他还将“画学”列为科举考试科目。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京城汴梁,宋钦宗亲往金营和谈,被金兵扣押。应金国要求,宋徽宗与群臣、妃子等3000余人前往金营。徽、钦二帝最后落得个“青衣侍酒”、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   
    赵佶虽政绩平平,但其风流韵事却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帝王。为寻欢作乐,他竟异想天开设置了行幸局,在其所宠幸的女子中,最为著名的是汴京名妓李师师。因迷恋李师师的姿色,他常微服到其家中。徽宗还将京城樊楼为其藏娇之金屋,屋内装饰华美,经常灯火通明,徽宗与李师师宴饮于此,专门听李师师唱歌跳舞。   
    4.大书画家赵孟   
    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是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之后。宋亡国后,赵孟受到元朝君主的器重。   
    赵孟五岁学书,习遍名家书体。《辍耕录》作者陶宗仪见过《千字文》一卷,以为是唐人的字,看过题跋,才知是赵孟写的,因为书中的一点一画都与原稿一般无二。而这些都得益于赵孟无帖不习,每帖都细心揣摩,临摹数百遍,所以他的书法才能独步一世。   
    赵子昂擅长画马,且他作画前常身作马形,模仿马的动作。一次他靠床学马滚尘的状态,其夫人从窗外真看到了一个“滚尘马”。由于有亲身实践,他画的马栩栩如生,就连马的细微姿态也描画得维妙维肖。   
    赵孟的夫人管道升能书善画,是一位绝代佳人,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善于书画,所以赵孟一家可谓是书香家世。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7: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分:《百家姓》中第一姓钱:彭钱同祖,由“钱”成姓

    钱姓也是百家姓中的重要一员。宋代编的《百家姓》中,钱姓排在第二位,因此被人们熟知。   
    相传,周代有个叫彭孚的人,是传说中的寿星彭祖的后代,在朝廷中做管钱财的官,称为“钱府上士”。彭孚的家族非常兴旺,他的后代以先辈钱府上士的官职为荣,就以“钱”为姓,世代相传,钱姓由此而来。由于钱姓是从彭姓分化出来的,与彭姓有着共同的祖先,所以历史上的钱姓和彭姓常常自认是一家。   
    钱姓人最早居住于下邳一带,秦汉时期逐渐发展到徐州、乌程、长兴、高密等几个相对集中的地方。隋唐以后,钱姓家族蓬勃发展,遍布江南地区,后来又向台湾和海外地区迁移。如今,钱姓人已不仅遍布大江南北,而且在海外华人聚集的地方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其人口总数已接近270万,成为百家姓中排名第89位的大姓。   
    一、钱姓无豪富   
    钱姓人虽然以“钱”为姓,但在历史上并未财运亨通,也未在政治舞台上扮演过轰轰烈烈的角色。不过,钱姓人士在文采武功上多所建树者却不乏其例,可谓文武并举,独具特色。   
    据考证,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钱姓人士为钱丹和钱产两人,钱丹是著名的隐士,而钱产则是秦代的御史大夫。汉代的钱逊、钱林都一度为官,但因不满王莽的篡权活动,最后辞官归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许多钱姓人士都以军功见长,钱宠、钱端、钱广、钱象等都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南朝后期的钱道戢辅助陈霸先建立陈朝后,又多次领兵平定叛军,成为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唐末五代时期的钱更是以武立身,多次征战沙场,屡建奇功,最后被封为吴越王。稍后的钱守俊自幼勇猛果敢,后投笔从戎,归赵匡胤,屡建战功。几乎同时的钱惟、钱惟演、钱惟济兄弟也都是当时征战沙场的名将。明代海州钱氏的开创人钱整英勇善战,追随明成祖屡建战功,他的两个儿子亦皆骁勇善战。鄞县钱氏的开创人钱奂曾参与平定大滕峡等地的叛乱活动,以军功驰名天下。明朝末年的钱肃乐坚决主张抗击清军,多次带兵作战,无奈南明政权腐败无能,最后忧愤而死。   
    钱姓人氏不仅以武功闻名天下,也有许多引领风骚的文人墨客。唐代的钱起博学多才,诗作尤其出色,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参加科举考试时,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震惊四座,被称为绝唱。钱的后代楚国公钱铧精通音律,为时人称颂。宋代的钱惟演不仅武功卓著,而且博学能文,其文辞以清丽著称,开创一代诗风,为西昆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元朝初年,又出了以绘画著称的钱选,工于人物、山水、花鸟,意境高远,为时人所不及。清代“吴中七子”之冠的钱大昕,博览群书,虽然在乾隆年间中过进士,但绝意仕途,潜心著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高士。   
    二、钱姓名人   
    吴越王钱   
    钱,字具美,杭州临安人。其父钱宽出身低微,以农耕为生。钱少年时家境贫寒,无以为生,贩私盐为业,被相士惊为“贵人”。果然,他投身军旅以后,屡建战功,终至裂土称王,据有吴越十三州土地,成为一方霸主。   
    钱统治吴越的时候,钱塘江堤年久失修,无法抵御潮水冲击,两岸百姓深受其害。吴越王钱下令整修,但海潮汹涌,根本无法正常进行施工。钱认为这是鬼神作怪,便下令工匠赶造竹箭三千支,一齐向潮水发射。说也奇怪,海潮竟然真的消退了,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7:5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分:《百家姓》中第一姓孙 孙姓起源

    孙姓是当代中国第十二大姓。孙姓由来已久,姓源诸多,据史书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   
    一般认为,孙姓的渊源主要有三个。一种说法是源于周文王的后代惠孙,其孙为纪念惠孙而取其名中的“孙”字为姓。另一种说法是说孙姓源于孙叔敖后人。第三种说法也是最重要的说法,就是孙姓源自田完后裔。田完由陈国逃到齐国,由于他品德高尚,齐桓公欲立他为卿,但他不慕高位,只是请求当个管理百工的小官吏。田完的后代在齐国屡立战功,齐景公赐姓孙氏。以上三个孙姓起源,以齐景公赐田完后代“孙”姓一说影响最大。   
    自春秋战国以来,孙姓发生了几次大的迁徙,其特点是自北而南,甚至出现了跨海域、跨国度的迁徙。   
    据史料记载,卫康叔的后代孙林父父子败于政敌宁喜,后孙林父之子孙嘉分迁至河南卫辉,形成孙姓第一次分迁。此后,孙姓族人分别在战国及东汉末年进行了两次南迁。明末清初,有大批沿海居民到台湾谋生,其中以福建孙姓居多。   
    一、孙姓多书香门第   
    在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训》说:“古人读书,取科第犹是第二事,全是明道理,做好人。”也许正因为如此,孙姓家族中多贤人君子,他们注重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孙武著《孙子兵法》,创立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后世称“兵家之祖”。孙膑晚年隐居起来,全力著述《孙膑兵法》。南北朝时期有写《琵琶赋》的太守孙该,“漱石枕流”的文学家孙楚,映雪读书的孙康,一生学术思想多有创新的玄理学家孙盛,大文学家、玄言派诗人孙绰,撰写《尔雅音义》的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孙炎;唐代,孙位有珍品《竹林七贤图》残卷存世,孙过庭有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著作《书谱》存世,音韵学家孙撰《唐韵》,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药王”的孙思邈不仅医术高明,著有《千金方》闻名于世,而且精通术数掌故,著有多部书籍,如《老子注》、《庄子注》等;宋元以后,更有花间派词人孙光宪,以及与石介、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的孙复,奉敕校定赵岐《孟子注》的孙,与黄宗羲、李并称清初三大儒的孙奇逢,晚清著述颇丰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孙诒让。此外,孙姓名人还有春秋时秦国的孙阳,善相马,被人称为伯乐;东汉时有“头悬梁”而读书的名儒孙敬;三国时有孙坚、孙策、孙权三父子,在江东建吴,称帝59年;明有兵部尚书孙承宗;清代学者孙星衍。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8:15 | 只看该作者
二、孙姓名人   
    1.战无不胜的孙将军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军事家,被古今中外奉为“兵家之祖”。   
    孙武的曾祖父、祖父都是立过赫赫战功的名将,他受家教熏陶,自小喜研兵法,而当时齐国又有极为丰富的军事学遗产,这些有利条件也促使孙武成为博学的军事人才。   
    孙武18岁来到吴国都城。吴王阖闾继位后,孙武的挚友伍子胥不嫉贤才,一连七次向吴王推荐他,孙武一片苦心写就的《兵法十三篇》(即《孙子兵法》)觐见吴王。吴王知其精通军事、才智过人,遂任命他为将军。孙武与伍子胥一同协助吴王阖闾伐楚,五战五捷,攻占楚国,又攻破越国。后来吴军在艾陵大破齐军,吴王在黄池会盟诸侯,使吴确立了霸主地位。随着吴国霸业蒸蒸日上,吴王夫差渐渐变得刚愎自用,不纳忠言,非但不听伍子胥苦谏,反而逼其自尽。   
    伍子胥的惨死使孙武心灰意冷,于是便悄然归隐,潜心修订他的《孙子兵法》。   
    孙武留给后人的最大贡献是《孙子兵法》,现已被翻译成10多种文字流行世界。   
    2.孙子膑脚,马陵复仇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孙武后裔,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指挥家,著有《孙膑兵法》。   
    孙膑曾拜古代著名的兵家大师鬼谷子为师,与魏国大将庞涓为同窗好友。但庞涓妒贤嫉能,将他诳骗到魏国并施以膑刑,欲使孙膑不能领兵打仗。后来,孙膑千方百计逃到齐国,做了田忌的门客。他运用博弈原理帮助田忌在贵族赛马中获胜,其才能令田忌佩服不已。田忌将孙膑举荐给齐威王,被拜为军师。后来,孙膑两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法使庞涓所带领的魏军元气大伤。在马陵之战之时,孙膑假装撤退,添兵减灶。待齐军退到道路狭窄、地势险隘的马陵时,孙膑挑选万名弓箭手埋伏于此。孙膑计算魏军行程,判断魏军日落后就到,就在路边一棵大树上写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八个大字。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这里,看了八个大字后才发现中计,但已来不及撤退。很快魏军溃败,庞涓中箭,最后羞愧自尽。孙膑在马陵之战大获全胜,也报了膑刑之仇。   
    经过马陵之战,孙膑名扬天下。   
    3.“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又号孙真人,唐朝最杰出的医学家,被后人尊为“药王”,著有《千金方》。   
    孙思邈医术高明。有一次,在路上他遇到一支送葬队伍,死者是一个难产产妇。他发现棺材里滴出鲜血,立刻叫人打开棺材,为产妇诊断扎针。片刻后,产妇苏醒,顺利生下婴儿。   
    孙思邈医德高尚,对病人有同情仁爱之心,不论贵贱亲疏。他不好功名利禄,称病推掉了隋文帝的征召,又拒绝了唐太宗的授爵。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8:3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分:《百家姓》中第一姓李 李姓起源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所建的政权最多,这在中华姓氏中是比较少见的。李姓先后称帝称王的多达60余人,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先谈唐王朝,唐朝自公元618年建立至公元907年灭亡,共经历290年、24个皇帝,前期国势强盛、疆域辽阔,在7世纪后半叶鼎盛时,北界到达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西北界到达里海,东北曾到达日本海。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声威远播的一个朝代,对外,四夷来贡,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对内,政治修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开元之治,名垂史册,创造了李氏天下的贤明之治。   
    除了李唐王朝,还有东汉初李宪自称天子并在庐江郡建立政权,西晋时期李雄建立大成国,陇西李建立西凉政权,隋末李轨割据自称凉王,李子通在扬州称吴帝,瓦岗李密在洛口自称魏公,沙陀族人李存勖建立后唐,李建立南唐,李希烈在开封称楚帝,北宋初李顺据成都称大蜀王,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西夏,李自成创建大顺政权。   
    一、“木子”救命成李姓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族兴旺,人数众多,远在其他姓之上。据说当今李姓人氏大约有1亿,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   
    据史载,李姓原是颛顼帝高阳氏的直系后裔。颛顼有一个孙子叫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理官,专管狱讼推断,有些像当代的法官,当时盛行以官职为姓,皋陶也就以“理”为姓。   
    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火,便把他杀了。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家人,于是便逃往豫西。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经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两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小利贞已经奄奄一息。那里荒无人烟,根本无法找到食物。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还有一些“木子”(野果),于是采下来吃,这才保全了性命。母子俩逃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安家落户。为了表示对“木子”保命的感激,而且理、李同音,可以躲避纣王的追捕,自利贞开始改姓李。这就是李姓的起源。   
    李姓族人形成后主要分成两支,一支在陇西(今甘肃),一支在赵郡(今河北)。陇西李姓出了李渊一家,建立唐王朝后,得到空前发展。赵郡李姓也成为当地望族,不断向全国各地扩展,到全国各个角落落户。大规模的南迁发生在公元880年,由于唐末爆发规模盛大的黄巢大起义,李氏一族为寻求偏安之地而大举南迁。   
    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数不胜数。从春秋时期的李耳(即老子)开始,战国有大将李牧,汉有“飞将军”李广,晋有以《陈情表》闻名于世的太子洗马李密。唐代更多,有大诗人李白、“鬼才”李贺、李商隐、军事家李靖、书法家李邕。南唐有中主李、后主李煜,宋有思想家李、女词人李清照,明代有杰出医药家李时珍、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清有戏曲理论家李渔、数学家李善兰、小说家李宝嘉、洋务派首领李鸿章,近代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老一辈革命家李富春和李先念、爱国人士李嘉诚等。这一大批李姓中的杰出代表,不仅为李氏赢得了荣誉,也为中华民族创建了不朽的功勋。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8:56 | 只看该作者
二、李姓名人   
    1.道家始祖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传说是《老子》一书的作者。   
    传说老子是春秋初期周平王时的人,又说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孔子是春秋末期人),那么老子就活了200多岁,有人说他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的。后人纷纷效仿,求仙问道成为历朝历代许多皇帝和大臣的头等大事,道教由此兴盛。老子也被奉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老子》一书是他思想的主要体现。他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对中国哲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   
    2.一代名君李世民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李世民早年随父起兵反隋,战功赫赫,先后镇压和收服窦建德、刘黑闼、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太子李建成很忌妒他,联合另一个弟弟李元吉设计陷害他。   
    李世民得知后,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并诛戮两人的亲眷、僚属多人,事后还迫使高祖李渊交出皇权,史称“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善于纳谏,他有一个名臣叫魏征,经常直言进谏,即使太宗盛怒也毫不退让。魏征死后,太宗痛哭着说:“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太宗举贤任能、量才录用,采取了一些开明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历史上称他统治的时期为“贞观之治”。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非常羡慕唐朝文化,派大相(相当于宰相)禄东赞带着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去长安向皇室求婚,唐太宗为汉藏两族友谊着想,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后,汉藏交流频繁,先进的汉族文化传入吐蕃,对吐蕃生产和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诗仙”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   
    年轻的时候,李白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25岁时他出外远游,在长安遇到当时任太子宾客的贺知章,两人一见如故。贺知章特别欣赏李白的诗,据说他读到《蜀道难》和《乌栖曲》时,欣喜若狂,认为这样的诗可以泣鬼神,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拿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贺知章对李白瑰丽的诗歌和飘逸脱俗的丰采感到十分惊异,戏言:“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后来就有人称李白为“谪仙”。   
    李白嗜酒如命,不拘小节。他在沉醉时撰写的诗歌,尤见神采,并且能与没有喝酒的人议论政事,见解精辟,毫无差错,人不能及。当时的人称李白为“醉圣”。   
    天宝初年,李白得唐玄宗赏识,玄宗常令他撰写诏书、文诰。当时正是十月,天气寒冷,笔被冻住不能书写。唐玄宗下令宫女服侍在李白身旁,拿起笔用嘴呵气解冻,然后供李白使用,称“美人呵笔”。   
    4.皇帝词人李煜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五代时南唐国主,著名词人,世称李后主。   
    李煜不仅擅长诗文、音乐,而且书法极佳,写字用颤笔作扭曲之状,十分遒劲,状如寒松霜竹,取名为“金错刀”。他精于鉴赏,最不喜唐颜真卿书,说颜书有佳笔而无佳作,得王羲之之筋而失于粗鲁,如叉脚田舍汉(庄稼汉)。   
    李煜以词著称于世,却因词惹祸身死。宋军攻破南唐,李煜被俘。他常以泪洗面,词曲中常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一次,他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太宗听说后大怒,用毒酒把李煜毒死。   
    5.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出身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后参加高迎祥的起义军,作战勇猛,被称为“闯将”。   
    高迎祥死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1640年,李自成根据部将李岩的策略,针对中原灾荒严重、河南耕地大半被明朝宗室贵族占有、广大农民不得温饱的状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获得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民众纷纷投奔起义军,部队迅速发展到上百万人。第二年,起义军攻破洛阳,杀福王,以王府和富户的钱粮救济饥民,百姓唱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夹道欢迎李自成的军队。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北京景山)。但起义军领袖犯了骄傲享乐的错误,大将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吴三桂盛怒之下,引清兵入关,后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之说。起义军在清军和吴三桂军队的联合进攻下,节节败退,李自成在湖北通县九宫山兵败被杀。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9: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分:《百家姓》中第一姓周 亡国周家

    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周姓位列第九。   
    周姓初源,历史多记载,可追溯至曾立朝874年之久的周朝王族。周朝王室本姓姬,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将汝坟划归汝南郡。食采邑于汝坟的周平王后裔姬邕改姓周以纪念祖上功德。周赧王姬延的后代,亡国后人称“周家”,也改了周姓。周于是成为汝南的大姓。   
    唐玄宗李隆基时,为避“基”讳,诏令全国姬姓改周,这是周姓的一大来源。   
    此外,少数民族及汉族外姓改姓为周,也是周姓的来历。如李隆基时为避讳改姓的还有暨姓,亦是改为周姓;北魏时鲜卑贺鲁氏、普氏,元时蒙古喜同、术忽等,亦改为周姓。   
    源自周室王族,当然不比寻常。由于历代分封、迁移,周姓人遍布天下,其中又以汝南为首。周氏播迁,概言之是由西而东、自北向南,正是“孔雀东南飞”。后来又从福建、广东迁入台湾。   
    一、周门多雅士   
    或许是因为出自周室,历史悠久而门庭高贵,更有推演八卦的周文王、制礼作乐的周公旦为其楷模,周姓一门,历多雅士。连以军功名垂史册的周瑜,也是翩翩一儒将,羽扇纶巾数风流。所以就更不用说北宋时词章雅致的周邦彦、理学宗师周敦颐了。汉初有汾阴侯周昌,耿直敢谏,曾当面说高祖是桀纣之君;东汉时有精熟圣贤书经、恪守礼道的周燮,又有至死要在棺内放一本《尧典》的周磐,还有名臣周举,曾巧废禁火寒食一个月的规定,让百姓得以饱暖;三国蜀汉周群精于天文历法,周循精于《易经》;唐有名画家周,五代有画家周文矩;宋有名臣周必大,官拜右丞相,诗文俱佳;明有画家周之冕、周臣,工艺家周翥,篆刻名家周亮工;清有词人周之琦,围棋国手周小松,象棋名士周廷梅;现当代有“马路天使”、著名演员周璇,经史学家周予同,著名小说家周立波和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   
    二、周姓名人   
    1.赤壁之战的主帅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一把大火烧得曹操仓皇南顾,周瑜的战功已是尽人皆知。而在苏轼的盛赞中,这位风流俊雅的儒将得娶小乔,竟也是可与赤壁战绩相提并论的美谈。确实,周瑜与孙策少时为挚友,长时帮助孙策立足江东,二人又分别娶得吴地双姝小乔、大乔。诸葛亮曾骗周瑜说曹操兴建铜雀宫是为了破东吴收二乔之用,以激起周瑜的斗志。唐人杜牧有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足见二乔艳名之盛。   
    赤壁战时,曹操兵船横结,势大难敌。黄盖献策用火攻,正合周瑜之意,于是黄盖甘行苦肉计,诈降曹操。次日,周瑜升帐点兵,黄盖故意出言顶撞,说道若抵不过一月,便该顺应天意投降。   
    瑜故作狂怒,欲杀之,在诸将苦劝之下改打五十脊杖,瑜犹自骂不绝口,说:“先留下五十杖不打,今后若有再犯,定斩不饶!”经过一番巧妙安排,黄盖诈降成功,火烧曹营。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并非只通武略,他还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只恨天妒英才,周瑜寿仅36岁。   
    2.风流词人周邦彦   
    北宋词人周邦彦精通音律,曾自创不少词调。其作品格律谨严、典丽精雅。“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句极得王国维赞赏。   
    周邦彦任开封府监税时,一次去汴京名妓李师师家,恰逢徽宗至,急藏床下,后写成《少年游》一词,记夜间所闻。徽宗听李师师唱起,问知是周邦彦所作,大怒,责蔡京惩治周邦彦不课税之罪。查问之下,周课缴税收却是最多的,但“上意如此”,他还是以职事废弛罪被逐。   
    一二日后徽宗又至李师师处,却知她去送别周监税,归来垂泪锁眉。徽宗怒问周邦彦是否有新作,师师唱起《兰陵王·柳》,徽宗大喜,复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音乐职司)。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9:33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分:《百家姓》中第一姓吴 泰伯让国成吴姓

    吴姓是当今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历史上的吴姓起源于周朝太王古公父的儿子泰伯、仲雍的后代。据史载,泰伯兄弟本来有王位继承权,但他们发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就主动把君位继承权让给季历,自己则断发文身,逃到东吴荆蛮地区。泰伯两人跑到荆蛮地区后,自号“句吴”和“攻吴”。当地人很敬慕他们的德行,纷纷前来投靠。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他们就建立了吴国,定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到十九世孙寿梦时,吴国国势强大,开始称霸。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因为中了越国的美人计,导致身死国亡。在这场大灾难中,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人远走他乡,有的人给越国做苦役,成为了越国的奴隶。愈离散于异乡,愈怀念故土,因而被认为是血缘、地缘标志的“吴”就愈加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吴为姓。后来越国灭亡,在越的吴人又四散出逃,有很多人南迁,最南的一支是在广东阳山。   
    一、吴姓名人录   
    历史上的吴姓据说还有其他来源,如颛顼时名臣吴权的后裔,舜帝时有虞氏的后代,以及夏代少康时著名弓箭手吴贺的后代。   
    吴姓人才辈出,军事、政治、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其代表人物。战国时有著名军事家吴起,著兵书《吴子》,初任鲁将,后任魏将,屡建战功,后到楚国,被楚悼王任为令尹,实行变法,使楚国富强起来。秦朝有农民起义领袖吴广;汉代有辅佐光武帝中兴的大将吴汉;唐代有“画圣”吴道子。南宋有名将吴曦;明代有著名长篇小说家吴承恩,画家吴伟,以及明清之际的平西王吴三桂;清代有诗人吴嘉纪、吴伟业;小说家吴敬梓,书画家吴熙载、吴历;当代有物理学家吴大猷,围棋大师吴清源等。   
    二、吴姓画家逞风流   
    研究吴姓人,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画家都姓吴。其中,第一个名垂千古的就是唐代“画圣”吴道子,他对后世的人物画、雕塑以及山水画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著名的画家还有元代的吴镇,擅长水墨山水,笔力雄劲,墨气沉厚,喜作《渔父图》,有向往自然和“隐道避业”的思想。明代画家吴伟,曾为宫廷作画,被皇帝称为“画状元”,笔势奔放,后来学他的人很多,形成“江夏派”。清代吴姓画家最多,有康熙年间擅长画山水的吴历、擅长花卉等描绘而发展成“邓派”的吴熙载,更有晚清的吴友如。吴友如早年以卖画为生,人物肖像画得相当精美,后来在上海主绘《点石斋画报》,又自创《飞影阁画报》,内容多为时事新闻插图和描绘市民社会生活,对以后的年画、连环画有深远影响。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能以篆书、狂草笔意入画,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 12:59:51 | 只看该作者
三、吴姓名人   
    1.反秦豪杰吴广   
    吴广,字叔,秦朝阳夏人,出身于贫寒之家。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900多名贫苦农民被远征渔阳当戍卒,吴广与陈胜担任戍卒屯长。当队伍到达大泽乡时遇到大雨,无法按期抵达渔阳,按照秦朝法律,误期者全部要被处死。于是他们杀死押解的两名校尉,发动戍卒起义,得到了戍卒们的积极响应,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军攻城略地,很快建立了张楚政权,吴广任“假王”,率军西征。后来他被部将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杀害,陈胜也被叛徒谋害。但他们播下的反秦火种却燃成熊熊大火,各地纷纷起兵反秦。不久,秦朝就灭亡了。   
    2.“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出身于贫寒之家,少年时曾随民间画工绘制壁画,耳濡目染,绘得一手好画。后浪迹于洛阳一带,为寺院道观创作壁画,被称为“丹青妙手”。他画的人的衣袂飘飘欲飞,后人有“吴带当风”之评。玄宗年间,吴道子成为御用画家,常为宫廷作画,与著名剑客裴将军和善写狂草的书法家张旭合称“三杰”。   
    关于吴道子的高超画技,有这么一则传说:有一次吴道子出门游玩,路过一寺庙时忽感口渴,便进去讨水喝,僧人对他不太礼貌,他便随手拿起笔,在僧房墙壁上画了一头驴。当天晚上,那墙上画的驴竟变成真驴,大声吼叫,把僧房里的东西践踏得乱七八糟。僧人只好把吴道子请来,让他把画涂掉,僧房才平安无事。   
    3.“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吴三桂,原为明朝宁远总兵,后献山海关降清,官封平西王,镇守云贵。   
    吴三桂骁勇善战,27岁便任总兵之职,可谓少年得志,但他平时纵情声色,常把“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作为人生目标。崇祯末年,关外满洲虎视眈眈,一直想入主中原,但吴三桂驻守山海关,成为满洲入关的最大障碍,明朝上下却把他视为柱石。一次,他在国戚田弘遇家遇到了苏州名妓陈圆圆,十分爱慕,便私下问她在这里生活如何,圆圆见他雄姿英武,也很钟情于他,便说:“红拂虽不喜越公,不得不为也!”意思说自己虽不喜欢田弘遇,但没有办法。于是吴三桂便向田弘遇许诺,如果他以圆圆相赠,大难来临时,将先保田家而后保国家。后来,田弘遇答应了,吴三桂便纳陈圆圆为妾,且百般宠爱。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对大官富户进行拷打索饷,农民军领袖也大兴享乐之风,吴家的家产被抄没,吴三桂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宠妾陈圆圆也被刘宗敏霸占。本来吴三桂想投降李自成,听到这些情况后,十分气愤,便改变计划进攻李自成。李自成知道吴三桂事关大局,赶紧释放吴襄,把陈圆圆接进宫中细心照料,以笼络吴三桂,但一切都太晚了。吴三桂盛怒之下已投降了清军,并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率军在一片石迎战,结果大败。   
    清朝建立后,吴三桂为清消灭李自成起义军以及南明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藩王,节制云、贵两省,一时荣极人臣。康熙年间,朝廷决定撤藩,吴三桂自恃兵多将广,便联合其他两藩起兵谋反,初期吴军节节胜利,攻占了很多地方,清廷束手无策。但吴三桂想保住被康熙扣为人质的儿子的性命,不思进取,幻想讲和,错失了大好机会,以至于被清军缓过劲来后逐步消灭。眼看要失败了,吴三桂匆匆称帝,不久便病死,其家族成员也在兵败后被清军屠杀。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13 15:15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