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关于岳麓书院的千年误解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27 09:2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在一本《休闲读品天下》的杂志上看到一篇抨击湖南大学是千年学府的文章,
其作者指出,古代书院并非大学,所以几千年前坐落在现在湖南大学里的宋代岳麓书院也称不上是大学,而且湖南大学只是建在岳麓书院的地皮上而已,根本不是他们向众人所道的千年学府。作者观点确实新颖,令人刮目相看。也许是几千年来第一个想推翻湖南大学是千年学府之说的第一人。下面我将文章节选下来,孰是孰非,大家自去评判吧。

什么是书院?
书院就是学校,甚至就是中国古代的民办大学。
这几乎是目前所有关于书院的文献中众口一辞的说法,至少,仅就我们翻阅过的数十部研究专著和数百篇研究论文中都是这么说的。于是,就有了无数基于这种定论之上的深入研究结论,如中国古代的大学比欧洲大学早出现几百年古代书院的办学经验对现代大学的启示之类的。
但是,这些说法都与书院的实际性质相去甚远,自然,那些基于书院是大学这一前提上的种种发挥附会的所谓深入研究就更是建立于沙滩上的楼阁,无法立住了。
书院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正确的问法应该是:某个朝代的书院是什么?
因为各朝代的情况不一样,汉、唐时的书院基本上就是学者私人的书斋;宋、明时期的书院是那些雅好学问的官员聚集同道的会所;清朝时,书院才被政府收编成为官家的学校;清末民初,随着现代教育的出现,依托一批原来书院的地皮和建筑,建立了现代的小学、中学和大学。
所以说,在清代之前,书院根本就不是学校。清代以后的书院,倒是可以称为学校,但是,只是官方学校的一部分,主要执行的科举考试辅导班的功能,也和欧洲或现代的大学完全不同。非要把清代的书院和现代的某种教育机构对应上的话,它不仅不是大学,甚至还不是现代*大学之前的高考辅导班,而是现在公务员考试的考前辅导班。依主办书院的官员本人的兴趣点的不同,宋代的书院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虽爱好学术,但更热衷政治的官员所办,他们办书院的目的主要是聚集政治追随者,以壮大自己的政治势力,比如张栻所主办的岳麓书院,这类书院其实是个政治俱乐部。另一类就是纯粹爱好学术,为读书而读的人所办的书院,如朱熹所创办的白鹿洞书院,这类书院可以称作是学术俱乐部。无论政治俱乐部还是学术俱乐部,它都是有共同爱好者借以聚集的活动会所,而不是学校。
学校是什么?学校是为了某种技术上可以把握的目的,通过系统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以使受训练者掌握相关知识或技能的教育机构。因而,只要是学校,就必须有明确的课程设置、明确的学期规定、明确的考试手段,通过一定时间的教育,学生才能毕业出校。中国古代的各级官学和民间私学都具有这些特征,欧洲中世纪以后出现的大学也具有这类特征,但书院没有这些特征,所以,书院算不上是学校,它们没有明确规定的课程设置,没有明确的考试制度,更没有学期、学制的规定。由于有较充足的经费,来书院的人的生活费用都由书院负担,所以,进书院就等于找到了一份工作,能干多久就干多久,没有考试和毕业的概念。(有些研究者声称书院里也有考试,但那种考试只是主讲人与听讲者针对某一问题的对答讨论而已,没有统一的答案标准,结果也不具任何约束力。)当然,不是想干多久就能干多久,一般情况下,随着这位主办官员的离任(无论是升职、调动,还是被贬、病故),后来的继任者又没这个雅好,该书院很快就人去院空。实际上,今天那些闻名天下的书院真正持续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都是时断时续的存在着的,如果只算其连续存在的实际时间,别说千年,就是百年恐怕都达不到。
如果非要在古代欧洲也找出一种与中国书院类似的机构的话,倒也可以,那就是欧洲的修道院,因为修道院的目的是修炼人的德性与修养,形式是读经和做礼拜。中国书院也一样,张栻、朱熹他们办书院的目的是明人伦、讲道德,通过持续一生的修炼,做一个符合儒家圣贤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标准的人,他们所使用的方法也是读经典、祭圣贤。所以说,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中国的书院都更近似于欧洲的修道院,而不是大学。它们都是为了改造人、使人性向善而设立的机构,都有一定宗教祭祀仪式,当然,也都有一定程度的迷信色彩。
不过,说书院不是学校,而且主要靠花官府的钱,并不意味着书院就没有独立的价值。因为创办书院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兴趣,而且也都能比较充分地表达了个人意志,所以,宋代的书院,最能反映出中国读书人从政和做学问的真实性情和心态,用稍微学术化的语言来讲,就是更能显现出中国思想和知识本身的性质,这才是中国书院最有研究价值的所在。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6639

帖子

1420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142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2-28 16:27:19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
致虚守静、为而不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5 21:50 ,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