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会的北京平民菜品——芥末墩 大概是东方人的含蓄,又蕴藏着皇城根贵族的豪气,还有国际化大都市带来的世界性融合,北京的慢餐文化,很难有种特性的界定。不过,这些低调地藏在胡同里、写字楼深处的餐厅,却有种低调的大气,看似城府极深的地方,推开门却是满怀的热情和一种顺理成章的生活方式。
在尚未诞生“慢食”这个词的时候,京城的皇宫贵族们早已将这种万事万物尽提精粹的生活发挥到了极致,一小碗清汤燕窝,也是耗费数十种调料和文火清炖好几日的鸡汤调制,功夫和营养可见一斑。
慢食文化的概念在中国开始兴起的时候,北京正处于fusion餐厅(融合菜式餐厅)、私房菜雨后春笋般林立的时候,纷纷标榜和包装自己的这些冷漠的餐厅,往往连最基本的“美食”这一元素都不具备。不过,倘若将以前皇宫贵族的餐饮生活大统地归结为“慢食文化”的一种,显然是误解了它。抹去了封建社会的奢侈铺张的标签后,慢食文化中的6M要素:精致的美食、华丽的菜单、高雅的氛围、迷人的音乐、优雅的礼仪、愉快的会面,在精致的官府宅门菜那里却一样不缺。
布鲁宫餐后有法国经典小甜点madeleines伺候
作为北京菜市场中的一个另类,三源里菜市场几乎是个众所皆知的秘密宝地。因为地处使馆圈,外企聚集地,附近多是外国人居住的小区,专职家庭主妇们随处可见,供这些太太们买菜的市场,环境自然井井有条一些、干净整洁一些。谈不上要赶什么早市,市场开放的任何时候,这里都有新鲜水果、蔬菜、肉禽供应,比起超市里用保鲜膜裹得严严实实的货品自然更加童叟无欺。而它最大的特色,还并不于此,在于其中西合璧的风格。在这里,想要在应季的时候买到一些时箩、百里香、朝鲜蓟都不是难事,所以很多家庭方式经营的小西餐店也会来这里采购一天的所需食材,比起从供货商那里的大批量囤积订货,这样的方式自然更加能提供出新鲜而高质量的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