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654|回复: 4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理] 花卉管理大全!

[复制链接]

901

主题

2272

帖子

17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0:4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合科:
文竹
文竹,又名山草、云片竹。枝杆细柔,高低有序,翠叶轻盈,层次分明,是客厅、居室、书房摆设的著名花卉。如切剪数枝水养与月季、康乃馨同伍,更显得秀丽潇洒,雅致悦目。
文竹,百合科,天门冬属,为多年生常绿草木植物。原产南非,现在我国广泛栽培。根部稍肉质,茎长,呈攀状,叶枝纤细而簇生,圆柱形,叶小形云片状;花小,两性,花白色,花期9~10月;浆果球形,紫黑色,果熟期翌年3~4月。
文竹喜暖、畏寒、好生于半阴、湿润的环境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土壤。忌干旱。如生长条件适合,3~4年生的茎可达3~5米。
(1) 光照与温度。文竹是耐阴植物,喜凉爽环境。在散光下生长较好。应放置在通风半阴处,忌强光照射。入冬时移入室内保暖,3℃以上即可越冬。
(2) 施肥与浇水。文竹好肥,生长期应多施肥。一般春、夏、秋季每半月施以氮为主的肥料1次,如用奶汁掺水50~100倍,当水浇,生长更加翠绿喜人。入冬,室内温度适合生长,也可少施肥,保持青翠葱郁。
在春、夏、秋生长期,盆土可偏湿一些,盆栽文竹应放置湿润通风的半阴处。冬天在室内温度5~15℃时,也应保持一定的湿度。
(3) 修剪。文竹生长速度快,应及时剪去枯黄的茎叶,保持形态美观。还可通过修剪, 将植株压低为低矮盆景。
文竹的系列采播种法,一般在4月间进行。将3份沙子7份土混合成的壤土,放于盆内,可进行点播,每穴1~2粒,间距2~3厘米,覆盖1厘米的过筛细沙土,保持土面湿润,2~3个月以后,幼苗长到3~6厘米时,可置一于凉棚下,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注意避风,下雨要遮盖,水多则烂根。夏季为防风雨,最好不出室,但要有充足的阳光和通风环境,以保证苗株的正常生长。如管理不好,秋后即可开花。
防止文竹枝叶变黄方法
    盆栽文竹,如养护不当,常会出现枝叶发黄现象。现将引起文竹枝叶变黄的原因及其防止办法归纳如下:
    (1)光照过强:文竹喜半阴半阳,忌强太阳光直射,否则即会造成枝叶发黄。所以要给文竹遮荫。
    (2)浇水不当:文竹喜湿润但怕涝,故宜选用通气渗水的砂质土壤栽培。浇水要适当,多了会烂根,少了会使叶片枯黄。天气炎热干燥时,要每天向枝叶喷清水,以增加环境湿度,补偿枝叶的水份蒸发。
    (3)养分不足:盆栽文竹,若多年换盆,会造成土壤养分不足。若平时只浇清水,不浇肥,也会造成营养不足。盆栽文竹,应每周浇一次稀的腐熟液肥,并及时浇水和松土。
    (4)施肥不当:如施用过浓或非腐熟肥料,会伤根,使叶变黄脱落。应采用水冲洗盆土盆土,稀释肥液浓度,或立即换土办法挽救。
    (5)冬管不善:文竹喜温暖,畏寒,冬季应放置于室内向阳温暖处,室温保持在8-12℃以上,长期背荫,处于8℃以下室温,会枝叶变黄。还须控制浇水。
    (6)烟尘污染:文竹怕烟尘及有毒气体,应放置于空气流通处,避免污染。还经常向枝叶喷水,冲洗掉灰尘。
文竹繁殖技术
文竹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南部,喜半阴和温暖、温润的环境,忌炎热气候,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播种或分株繁殖。
  通常采用播种法,当文竹浆果颜色变为紫红色时,及时采收。因其种子寿命短,采后应及时播种或进行沙藏。常播于温室或大棚苗床,也可播于浅盆中。苗床土由园土4份+草炭土(或腐叶土)5份+腐熟基肥1份混合配制而成。播种前先将土壤平摊暴晒10天左右进行消毒。播种时,去掉种皮,取出种子,以3厘米左右的株行距播于苗床,每穴 2粒至3粒,种子不宜过深,按入土中即可,然后上面覆盖一层(约0. 5厘米左右)细沙,用细眼喷壶浇透水。为保持水分和温度,床面也可覆盖塑料薄膜。若播于浅盆中,种子可以2厘米的株行距点播,将种子按入土中,覆土2毫米至3毫米。浅盆上盖玻璃,并予以遮阴。文竹种子发芽缓慢,在15℃至20℃下,约20天至30天发芽出苗,在出苗期间要防止蝼蛄为害,可撒施拌药的麦麸或其他毒饵诱杀。文竹出苗后应遮光养护,苗床土应见干见湿,不能浇大水,可用细眼喷壶浇水。当幼苗长到5厘米左右时,可将其带土团移植于棚内地栽,地栽文竹生长迅速,枝繁叶茂,便于及早成型观赏。也可直接移入内径7厘米左右的花盆中,盆土为腐叶土及沙土各半,并适当加入腐熟的厩肥,盆底多放碎瓦片,以利排水。缓苗后,每周追施稀薄液肥一次。当植株长至10厘米以上时,可定植于10厘米至17厘米盆中,盆土以壤土4份+腐叶土5份+沙1份+腐熟厩肥1份混合而成。文竹幼苗生长适温15℃至20 ℃,生长季节应给予散射光照,光照过强,会引起叶状枝枯黄和脱落,夏季应遮阴。文竹对空气湿润要求较高,生长过程中,应常向周围地面喷水。
  分株繁殖:生长3年以上的文竹,可在早春进行分株,尽量少伤根系。因此法繁殖系数低,且分株后,新株株形不整齐,故很少采用
郁金香
  郁金香又名洋荷花,百合科、郁金香属。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我国的新疆也有分布。在我国唐代就有"双燕又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的诗句。说明我国新疆和西藏曾是郁金香的故乡。郁金香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花茎刚劲挺拔,叶色素雅秀丽,荷花似的花朵端庄动人,耀眼夺目,惹人喜爱。在欧美视为胜利和美好的象征,荷兰、伊朗、土耳其、匈牙利等许多国家珍为国花。近些年来,我国郁金香不熂南移,使神州大地更添美意。
郁金香喜暖、喜阳光或半荫、忌高温。好生于湿润、凉爽、稍干燥的气候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耐寒性强,可耐-35℃低温不枯萎。
郁金香的栽培,一般分为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三种。
(1)严格调控温度。郁金香的球根可耐-35℃低温,它的花、茎、叶生长温度为5~23℃。其中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17℃左右,若超过20℃,叶就徒长;花芽分化适温为20℃,若超过35℃,花芽就停止分化。因此,促成栽培的温度调控方法是:把挖出的鳞茎经34℃温度处理一周后,放在20℃温度条件下贮藏一个月,待花芽分化完,保持13~15℃预备冷藏2~3周、2~5℃低温正式冷藏7~8周,然后种植。半促成和露天栽培中的球根处理温度和定植后生长温度的调控,都要严格按照郁金香的生理需要进行。
(2)种植鳞茎时间为9~10月份,地栽、盆栽均可,种后覆土为鲜茎的2倍,注意浇水防干。
(3)保持土、气潮润。郁金香定植或盆栽后,要求土壤含水量为:砂土20%,壤土35%,粘土50%。土壤过湿,通透性差,容易发生灰霉菌病;土壤太干燥,又会发生"盲花",降低花的品质。在进入开花期以后,需水量较多,这期间浇水应做到"少量多次"。郁金香生长期间,空气湿度以保持在80%左右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温室栽培或塑料大棚栽培,这样,易于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在最适范围内。
(4)防止大风和烈日。郁金香喜凉爽、爱日照。但是,春风劲吹,日晒过头,易使空气干燥,气温升高,以致严重影响郁金香的正常生长。因此,在露天栽培条件下,定植点应选在避风向阳处,并具有适宜的风吹日晒条件。
(5)施足基、追肥。栽植土壤以PH值6.0~6.5的砂质壤土最好。栽植前要施足基肥,每平方米可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6公斤、五氧化二碳8~10克、氧化钾14~16克(或适量草木灰),基肥施好后,深翻表土20~30厘米,使肥、土充分混匀。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一般需追施两次肥料,即从芽刚出土至展叶期,每平方米施纯氮5~7克;现蕾初期,每平方米施纯氮9~12克。追施化肥时,要严防化肥与球根直接接触(最好在球根间打洞穴施)。
(6)及时防治病虫。球根冷藏前,必须先放在洛比龙1000倍液中浸渍20~30分钟进行消毒,尤其是连作土壤,需要用氯化苦全面消毒。在郁金香生长期间应根据病虫发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如:当由于高氮肥、低磷肥、光不足等原因,造成植株柔嫩化而易于感病生虫时,应及时根施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要十分注意观察蚜虫危害,及时防治。
郁金香的繁殖是采用当年栽植的母球(即种球根),经过一季生长后,便干枯死亡;但在母球周围同时又能分生出1~2个大鳞茎和3~5个小鳞茎。其中大鳞茎营养充足,翌年的郁金香植株健壮,花叶肥大。如果需要准备多产优质鳞茎,为下年保种,大田栽培和盆栽的郁金香必须及早摘除花朵,不使其结实在,以利集中羒促进鳞茎发育增大。当地上部枯黄时,挖起鳞茎, 阴干后贮藏于凉爽干燥处。
一叶兰
  一叶兰,百合科,蜘蛛抱蛋属,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南部,目前全国均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单叶丛生,呈宽侧披针形,一苗只长一叶,四季常青,叶形秀美,是一种著名赏叶的花卉。
一叶兰性喜阳光和通风、湿润的环境,耐较久的天旱。
夏季生天早上浇水一次,每隔半月追施肥一次。每天早晚要喷洒叶片,以保护叶的茂盛和色泽光亮。夏季应置于荫棚内养护,并时常向地面洒水,以保持空气的湿度。霜降以前,可移入温室,室温在15℃左右即可。翌年四月下旬出室。
一叶兰的繁殖用分株法。每年春季或秋季,将株旁萌发的幼苗,顺其自然劈为数丛,另行分植。盆土用40%熟土,40%腐质土,20%的沙(过筛后使用)用瓦片将盆底的小孔遮盖好,再将盆土捣实,以防跑水。
葱兰
  葱兰,又名葱莲、玉帘、白花菖薄莲。属石蒜科,葱兰属,为多年生常绿草木花卉。原产南美,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北方常盆栽观赏。鳞茎小,颈部细长。叶基生,圆形似细葱。花单生于花莲顶端,白色,外略具紫红晕,花期7月下旬至11月初。
葱兰植株低矮整齐,花繁叶绿,姿态优美,花期长,常用于花坛镶边,或散置于草地,点缀大草坪。也宜盆栽,置于门庭、案头,给人淡雅、清幽、宁静之感。
葱兰生长强健,性喜阳光,喜肥沃而略具粘质的土壤,较耐寒,亦耐半荫和低湿环境。
在开花前和谢花后,各追施氮磷结合的肥料1~2次。盆栽夏季应注意浇水,防干即可。冬季入低温室越冬。盆栽只需正常肥水管理,不需特殊养护。
葱兰的繁殖主要是春季子球。霜降前后掘起鳞茎,充分干燥,贮于温暖处,立春分栽即可。
铃兰花
  铃兰花,又名君影草、草玉铃。属于百合科,铃草属。铃兰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分布较广泛。欧亚及北美均有足迹。我国东北、陕西秦岭有野生品种。现在全国多有栽培。性耐寒,冬天不需移动。因它的根系较大,种于盆内者,到了冬于地温变低,影响它的成长,可放于低温室。如作花期控制,可为旱期观赏。铃兰花花株矮小,栽于盆中,装饰室内,具有浓香。全草可以入药。
铃兰花性喜潮湿及半阴环境,怕炎热,要求疏松、肥沃的中性土壤。
要求肥水管理比较简便,可在每年开花前施入追肥即查。铃兰花的繁殖主要是用分根法,培育速度很快,可做大面积栽培,分根的时间可在9月或10月间进行。
吉祥草
  吉祥草,百合科,吉祥草属,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原产于我国,目前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叶簇生于基部了,狭长线形,根茎匍匐,节处生根;花莛由叶丛中生出,总状花序,花色紫红,略有香味,花期9~10月;浆果球形,熟时紫红色,果熟期9~12月。
吉祥草性喜阴凉、湿润的环境,耐寒,怕涝。因根茎均为节状,生根容易,较易栽培。不宜在强烈的阳光下直晒,可置于凉棚下养护。
夏季,每隔月可施液肥一次,每天浇水一次;春秋季,隔一天浇一次水,每月施液肥一次;冬季应停止施肥。由于吉祥草耐阴性很强,宜置于室内栽培观赏,以取吉祥之意。
吉祥草的繁殖以分根法为主,早春结合换盆进行。将老株挖出,分成3~4丛,进行分植,栽培极易成活。
万年青
  万年青,百合科,万年青属,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原产于我国和日本。根状茎粗壮,有多数粗纤维根;叶基生,宽倒披针形,叶质厚硬;侧生穗状花序,花淡绿色,花期5~6月;浆果球形,红色,果熟期9~10月。万年青常年翠绿,果实鲜红,绿衬红映,别具风趣,如置于案头,则更富有诗意。
万年青性喜阳光,适应性很强,对肥料要求不严,因气候差异,在北方不宜露地栽培,多为盆栽。
忌烈日曝晒,冬季要置于向阳处,适宜沙质和腐殖质土壤,不宜水量过大,保持经常湿润,才能生长茂盛。浇施少量的氮磷结合肥料。易受介壳虫害,每隔10天喷一次1000~1500倍的敌敌畏稀释液,便可灭除。
万年青的繁殖采用分株法。万年青产于我国南部,气温较高,移植于北北,种子不易成熟,故无法采用播种繁殖。每年4月结合换盆,将幼苗分出定植即可。
萱草
  萱草,又名忘忧草,黄花菜、金针菜。属百合科,萱草属,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我国南部。花期5~6月。株高约50厘米,叶细长,呈线状,生于根的茎部,每年春季在叶丛中抽生花苔。花色为金红色,5枚尖瓣深裂成喇叭形花朵。
萱草柔枝飘逸,华而不艳。性凉味甘,可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帮人解除忧愁,又叫疗愁花。故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杜康能解闷、萱草忘忧愁"。西方人把康乃馨称为母亲花,而在几百年前我国就把萱草作为母亲花。
萱草性喜阳光和湿润的环境,喜肥、喜水。
入春后,苗株开始萌动时,可追施稀肥一次,以后每隔一月追肥一次,夏季每天下午浇一次水,以手指压不动为需要浇水的标准。池栽者可以露地越冬;盆栽者,入冬后应移入室内,室温2~3℃为宜。
萱草的繁殖以分株法为主。每年在春季萌动前,将旁侧的幼苗取出,进行分栽,成活率很高。分栽后的幼苗,二年后即可开花。
麦冬草
  麦冬草,百合科,山麦冬属,为多年生草本。原产我国及日本,现全国各地广为栽培。叶丛生,线形,稍革质;须根多数,块根肥厚,呈纺缍形;花莲自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花色淡紫或近白色,共期7~9月。浆果圆形,蓝黑色,成熟期9~11月。
麦冬草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阴。
因其耐寒,地栽可以露地越冬,盆栽应移入室内。尽管麦冬草喜温暖,但要稍加遮阴,不能置于强烈的日光下,否则叶片发黄,影响生长。砂质土壤对麦冬草的生长最为适宜。麦冬草喜肥喜水,生长期内应每半月施追肥一次。开花期间,要追施磷肥。
麦冬叶丛常绿,植株低矮,故是良好的地被材料,可作花坛镶边。麦冬草全草可入药。
麦冬草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把母株分成2~4株,随分随栽,以防须根干枯。栽于盆中的幼苗,要连续浇水两次,每个月追施肥一次,以保证生长旺盛。
玉簪花
  玉簪花,百合科,玉簪属,为多年生草本。原产我国及日本。花期为6~7月。叶片呈椭圆形,花色分紫、白两种,香气浓郁,每朵花开放时间约6~7天。
玉簪花性喜阴湿,不喜阳光,适宜在背阴处种植。一般栽种玉簪花多在露地,也可植于盆内。盆土用素土即可。为了加快苗株的发育,可先在地上培育,待苗株成形后,再移入花盆内。
玉簪花不喜大肥大水,15厘米以下的苗株,应每隔一月施浇稀薄肥水一次;成株则半月施浇一次。浇水应以手指能按下盆2为宜,不可过量。施肥、浇水过量都可导致叶片枯黄而脱落,影响植株的生长。
玉簪花的繁殖一般以分株法为主,也可播种,时间在2月或9月进行。
百子莲  
??学名:Agapanthus africanus   
??科属: 百合科百子莲属  
??别名:紫君子兰、蓝花君子兰、百子兰、非洲百合  
??百子莲,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有鳞茎;叶线状披针形,近革质;花茎直立,高可达60厘米;伞形花序,有花10朵~50朵,花漏斗状,深蓝色,花药最初为黄色,后变成黑色;花期7月~8月。原产南非,中国各地多有栽培。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喜温暖、湿润和充足的阳光。盆栽用土应疏松、排水和透气良好,可用腐殖土或泥炭土。生长季节注意经常保持盆土潮湿,每2周左右施一次肥。 相对休眠期的冬季盆土应保持稍干燥;越冬温度不低于8℃。北方需温室越冬。 温暖地区可庭园种植。有白花和花叶品种。
??生长习性:性强健,容易栽培。其性喜温暖湿润,喜半阴环境,喜肥喜水,但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的沙壤中生长更繁茂。较耐寒,进入冬季应少浇水,以防烂根。
??园林用途:适于盆裁作室内观赏,在南方置半阴处栽培,作岩石园和花径的点缀植物。
??繁殖培育:常用分株和播种繁殖。为株,在春季3—4月结合换盆进行、将过密老株分开,每盆以2-3丛为宜,分株后翌年开花,如秋季花后分株,翌年也可开花。播种,播后15天左右发芽,小苗生长慢.需栽培4—5年才开花。喜肥喜水,但盆内不能积水,否则易烂根。每2周施肥1次,花前增施磷肥,可花开繁茂,花色鲜艳。花后生长减慢,进入半休眠状态,应严格控制浇水,宜干不宜湿。  
??病虫害:常见叶斑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
??应用:百子莲叶色浓绿,光亮,花蓝紫色,也有白花、紫花、大花和斑叶等品种。6—8月开花,花形秀丽。
蔷薇科:
碧桃
  碧桃,是观赏桃花的一种。春天来临,满树花簇,令人赏心悦目。如唐朝白敏中写的"凭君莫厌临风看,占绝春光是此花";还有崔护写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绝句,都对其不胜赞美之心。
碧桃,蔷薇科,李属,为落叶小乔木。我国中部及北部均有分布。茎干红褐色,有光泽。单叶互生,椭圆披针形。花色有白、粉红、红;花形有单瓣、重瓣之分。花期3~4月。
碧桃性喜阳光充足和排水良好的环境,耐寒,耐旱,不宜浇水过多。好生于疏松、肥沃的偏酸性土壤,忌碱土或低洼、粘重土壤。地栽者,10月下旬可挖沟施一次含量丰富的有机肥;盆栽者,可施2~3次饼肥水。
(1) 栽植。宜在早春或秋后进行,幼苗需带宿土或泥浆、泥团。选高亢干燥处地栽。
(2) 施肥与浇水。开花之前和谢花后施入追肥1~2次,前者以磷肥为主,后者以氮肥为主。
(3) 修剪。冬季落叶后要进行修剪,除剪枯枝、病枝。弱枝、内心枝或短截徒长外,需修剪成开心形或碗状形,有利于光照和通风。整形常用疏枝、死弯、活弯三种形式。活湾碧桃,从芽接到整形需经4年时间,而死弯则5年才能成形。
(4) 防治虫害。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和蛀心虫,要及时观察,抓紧防治。
碧桃的繁殖以劈接法和芽接法为主。劈接以山桃枝条为砧木劈开,与接穗插实、扎紧,用土埋好,便可生长;芽接在5~6月前后进行,但不易接活
蔷薇
  蔷薇又名野韈。变种较多,每逢春夏之季,盛于公园、街头、庭院篱笆,花团锦簇,令人喜欢,是垂直绿化的优良花卉。
蔷薇属蔷薇科、蔷薇属,为落叶藤本灌木。原产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湖南等地均有栽培。日本、朝鲜等国也有分布。枝条细长,多生锐刺,长达8~10米,花有单瓣和重瓣之分,花色有白、粉红及玫瑰红等,花期为5~6月。果实球形,暗红色,果熟期9~10月。
蔷薇宜地植,也宜盆栽,是墙面、篱笆和棚架绿化、美化的优良藤本花卉。也是月季嫁接的理想砧木。
蔷薇喜阳光、耐半阴、耐寒冷、耐干旱。一般不择土壤,在粘重微碱性土壤中均可生长,但以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为宜,忌低温积水。
(1) 移栽。一般早春或秋季进行,幼苗露根移栽,中大苗都要带宿土或泥团,短截过长枝条,再栽植。
(2) 施肥。宜在开花前的4月份,施入氮磷结合的肥料1~2次,入冬落叶后应施入基肥,以使来年枝茂花繁。
(3) 修剪。谢花之后,适当短截枝条,疏枝,以利通风透光。落叶后进行重点修剪,剪去枯枝、弱枝,截短徒长枝。
(4) 病虫危害。主要有蚜虫、白粉病、叶斑病等,应注意观察,及时防治。
蔷薇的繁殖一般都采用扦插法。7~8月最易成活,苗床要深翻,整平,灌水打泥浆。插枝剪20厘米长,插10厘米深,株行距15~20厘米。插后遮荫到9月。保持苗床。翌年可开花。入冬前盖草肥、苫子防寒。
樱花
  樱花,又名山樱花、福岛樱。盛开之际,满树繁英,芳香四溢。一片烂漫,令人陶醉。
樱花,蔷薇垀,樱属,为落叶乔木。原产我国、日本、朝鲜。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唐代就已栽植。日本栽培也有千余年的历史,且品种繁多,占世界总数的50%。为该国国花。茎干栗褐色,有光泽,叶椭圆形,顶生或腋生伞状花序。花色白和淡红,花期4~5月。果实球形,黑色,果熟期7~8月。
樱花性喜阳光,耐寒,耐旱,适宜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忌盐碱、低洼土壤栽植,忌积水,花期怕风,应栽到背风处。
(1) 移栽。宜在2月或11月,选健壮、带泥团植株地植、盆栽、缸栽都可以。
(2) 施肥浇水。地栽樱花,最少在一年中的10月份施一次肥,施肥时,小树离根60厘米,大树离根80厘米,挖沟施草肥、粪干等,不宜施化肥。开花前后要浇透水。盆栽樱花,可以带盆埋在院中露地越冬。如春节用花,提前40天,移入15~20℃的温室内,放在通风向阳处,两天喷一次水,春节便能开花。4月份以前,只浇水不施肥。5月份以后,可一周施一次稀薄肥水,夏季一天浇一次水,高温时,应向叶面、地面喷水降温。
(3) 修剪。注意修剪整枝,及时剪去枯枝、病枝、弱枝、短截徒长枝和根部蘖芽。
(4) 防治虫害。及时观察防治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
樱花的繁殖采用切接法、靠接法和芽接法。切接在3月进行,芽还未萌动时嫁接,将接穗插入砧木刀口内,对准形成层,用塑料绳扎紧,外加麻皮缠紧,用湿土埋封。苗长至20厘米,把嫩苗绑在木杆上。芽接和靠接以5~6月进行最好。
榆叶梅
  榆叶梅,蔷薇科,李属,为落叶灌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长江下游也有栽培。叶互生,椭圆形,重瓣花,单生或丛生于叶腋,花色粉红和紫红;花期3~4月;果实卵圆形,果熟期7月。
榆叶梅性喜阳光,耐寒,耐碱,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地栽植株,冬季可露地过冬。
一年施一次肥,10月左右在根部周围挖沟施入绿肥或有机肥料。若春节看花,需进行催化。应于头年7~8月进行一次断根,在根的三面,离主根6~8厘米处切断,然后施上基肥,浇水,封土。十月份带土球挖出。盆土用10%的堆肥,90%的黄砂土混合,把植株放在泥浆中,封土,带盆埋于室外。于春节前30~40天扒出,放入温室或置室内通风透光处,室温应保持15~20℃。植株现蕾后,应把室温降低到3~5℃,凉一周后,春节便可开花。
榆叶梅的繁殖采用分根法和切接法。分根在2月下旬进行,把母株从根部切开分植,移栽上盆,两年后开花;切接在3月上旬进行,用杏、桃树作砧木切接。出苗后加强管理,翌年开花。
木香
  木香,蔷薇科,蔷薇属,为落叶攀援性灌木。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各地园林中广为栽培。羽状复叶,小叶互生3~5枚,花成簇腋生,花色有白、黄两种,重瓣,有香气,花期5~6月,果熟期9月。
木香因较为耐寒,春花有香气,在园林中适于作篱壁、棚架或花障等,是垂直绿化的好品种。
木香性喜阳光和温暖气候,耐旱,怕酷热,怕涝,不择土壤和肥料。
木香的枝条一年可长2~3米长,要搭架。盆栽时,中间竖一木棍,横绑两短棍,将长枝条盘绕作成扇形,也可作成圆架。生长期,十天左右施一次肥水,盆土保持湿润。地栽植株,一年施两次肥,3月和10月间,在根部周围开沟施腐熟的有机肥,浇透水,以后每周浇一次水。
木香的繁殖可采用压条法、劈接法和扦插法。以压条为主,选较粗的隔年生枝条,在压下去的部位用针锥从中破开,夹一木片,埋7厘米深,封土、砸实,上压一块砖,一边立一砖,逼迫下枝向上生长。压条的盆土要保持湿润。
珍珠梅
  珍珠梅,又名花楸叶珍珠梅、东北珍珠梅。蔷薇科,珍珠属,为落叶灌木。原产我国华北、内蒙古、河南、山东等地。夏季绿叶白花,给人清雅之感。羽状叶互生,重锯齿锐尖;大型顶生圆锥花序,花色洁白,蕾如珍珠,故名。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喜生于园林荫处,地植于草坪边缘,庭院角隅,大树之下,丛植成片,列植成行都可以。其分蘖性强,易分株,成活率高。是绿化、美化的优良花木。
珍珠梅耐寒,耐阴,耐旱,耐修剪及稍耐弱碱。喜向阳、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因其为半阴性树种,移栽易成活。
移栽时,树穴中施腐熟有机肥。裸根栽植时,疏剪枝梢,栽后浇两次透水,即能成活。花期雨水多时,可不浇水,如遇干旱则浇水,以确保开花繁茂。花谢后剪除花序,促进抽出新花芽。
珍珠梅的繁殖有分蘖法和扦插法,以分蘖繁殖为主。每个枝条留2~3个芽,每3~7枝为一丛,随栽随培土,栽植深度使二芽露出地面为宜。栽后浇透水.
梨花海棠
  梨花海棠,蔷薇科,木瓜属,为落叶小乔木。原产于我国西北部及中部地区,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叶卵圆形,叶柄长,花色洁白,形似梨花,故名。花成簇顶生。花期3~4月,果熟时黄色,球形,成熟期8~9月。
梨花海棠性喜温暖,喜阳光,耐寒,喜湿润,但又相当耐旱,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如果想让梨花海棠春节开花,可提前两个月从地里扒出,放入温室或置室内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室温提高到15℃,每隔3天喷一次水。花蕾形成后,要把室温降到5~8℃,这叫晾花。5~7天后,便可开花。如果想急用花时,可把室温提高到15~20℃,一天喷一次水,25天就可开花。
梨花海棠的繁殖采用嫁接法。可在2月枝条萌芽时进行切接,砧木用2年生的沙果条或苹果条,操作方法和蜡梅切接相同。接好后封土,上面留3~5厘米。翌年移栽上盆时,再扒开封土。
红叶李
  红叶李,蔷薇科,李属,为落叶乔木。原产亚洲西南部。目前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均有分布。叶互生,卵圆形,单瓣花,花色水红,簇生于叶腋,花期4月。核果球形,暗红色,果熟期7月。花期半月左右,花谢后结出暗红色果实。
红叶李是地植、盆栽、美化庭院、公园的优良花木,传统上与桃混栽借喻"桃李争春"、"投桃报李"的寓义。红叶李嫩叶鲜红,老叶紫红,终年可观红叶,与其他树种配植,则红绿相映成趣,适宜栽植于广场、行道、草坪角隅,美化效果极佳。
红叶李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肥沃的土壤。每年早春,可在树旁开沟施足有机肥,一般不再追肥,浇水应在干旱时进行,平时不宜浇水过多。
红叶李的繁殖采用嫁接法、压条法和扦插法。嫁接多用中央劈开,再把红叶李枝条剪下,下端削成与劈缝相应的斜度,插接后用麻绳捆好,置荫处。接口不可沾水,保持盆土湿润。此法简便易行,成活率高。
棣棠
 棣棠,又名地棣、金棣棠梅等。蔷薇科,为落叶灌木。原产于我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苏等地,日本亦有分布。叶长圆状卵形,花单生侧枝顶端,花色金黄,花期4~5月。棣堂花,叶枝俱美,黄花绿枝,别有情趣,花朵怒放,金光闪闪,相映照人。可丛植于草坪、道旁、庭院中。
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耐阴,耐寒。对于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很强,适于植于砂质壤土中。
宜在早春发前栽植。每年在晚秋或早春施一次肥,遇干旱须浇水,使花叶茂盛。因其枝条繁密、细弱,易老化,因而,2~3年要更新修剪一次。主要害虫有介壳虫、大蓑蛾,应及时防治。
棣棠的繁殖有分株法、扦插法和播种法。分株多在晚秋至春季发芽前进行,有掘分法和地分法两种方式:主要介绍地分法,地分法是在植株一侧或两侧挖开土,用利刀将要分割部分与母株劈开。新分的植株以2~3株一丛分植。扦插、播种都易成活。
我国园林中,以重瓣棣棠为主,此外,还有金边棣棠和玉边棣棠等。野生棣棠多生于山涧、山岩旁或灌木丛中
麻叶绣球
  麻叶绣球,又称石棒子。春季白花如雪,满布枝头,为园林中的淡雅点缀佳品。蔷薇科,绣球菊属,为落叶灌木。原产我国,长城以南广有栽培。日本、欧美也有栽培。枝细长,叶菱状披针形,叶面暗绿色,叶背青蓝色,花白色,顶伞状花序,花期4~6月。果熟期10~11月,
麻叶绣球耐寒,耐旱,半耐荫,喜排水良好、疏松、湿润的土壤,较耐贫瘠。生长强健,适应性强。
每年早春要进行修剪,促使多发新枝,多开花。施肥应在植株旁开穴,穴中施少量基肥,施后浇透水。春夏季,每10天浇水一次。第一年开花较少,第二年即花繁叶茂。每年冬季施肥一次,即可确保植株健壮。
麻叶绣球的繁殖有播种、扦插和分株等方法。一般5~7年分株一次,晚秋至早春均可进行。掘出植株后,抖去泥土,用手掰开,每5~7枝为一束,即可定植于庭院中,2~3年就形成丰满的株丛。当年采种可进行播种育苗,嫩枝、成熟枝扦插均可在温室中进行。
忍冬科:
锦带花
  锦带花,忍冬科,锦带花属,为落叶直立灌木。原产于我国的河北、山东一带,现已分布世界各国。单叶对生,椭圆形,叶表及叶背均生有茸毛;花多三、四朵顶生或腋生于短枝上,呈聚伞花序,花色呈鲜紫玫瑰色。花期4~6月,果熟期9~10月。现在新育成的新品种有白花种、紫红种等十余个。
锦带花性喜阳光,耐寒,耐瘠薄,不择土壤。但最适宜在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怕水浸。
锦带花除定植时施足基肥外,不必再施肥。为促使其多开花结果,应在早春3月将老枝、弱枝和枯枝剪除。如果不留种子,应在花谢之后将花序摘除,以促进枝条的生长。
锦带花的繁殖一般采用扦插法,可在夏季六、七月间进行。选当年生的健壮、稍带木质化的嫩枝作插条,将叶大部除去,仅留上部2~3片叶,插条长15厘米,插入苗床中约三分之二,插前浇足处,不要施肥,一般扦插后20多天即可生根,二、三年即可移栽定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800 收起 理由
鸟的家园 + 1800 好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444#
发表于 2012-11-10 20:18:32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我这盆,怎么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262

帖子

322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22

社区建设勋章

443#
发表于 2009-12-26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经典、实用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主题

1230

帖子

499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99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

442#
发表于 2008-7-25 19:56:2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听说文竹有爬蔓和不爬蔓的两种,是这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2

主题

7101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2147483647

社区建设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创作大师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441#
发表于 2008-7-23 19:32:58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大部头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5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59
440#
发表于 2008-7-23 18:20:31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1

主题

2272

帖子

17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

43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4:44:57 | 只看该作者
如何拍摄盆景作品




    拍摄盆景对相机的要求并不太高,普通的家庭用胶卷、数码相机都能使用,但若有一台能更换镜头的单镜头反光相机则效果更好。此外,还需要一架稳定的三脚架和快门线,以增加相机的稳定性,使作品焦点瓷实,具有较高的清晰度。还应该准备合适的背景布,要求平展无折痕,无污迹,色彩淡雅,颜色以白、浅灰、浅蓝、黑等为佳。不宜用颜色过于鲜艳的红色,以免有喧宾夺主之感,绿色由于与大多数植物的叶色接近,也不宜采用。选择背景时还要注意,如果植物是深色的要选择浅色背景,而浅色的植物应选择深色背景,总之,背景的颜色要与主体盆景的颜色有所区别。若没有背景布,还可用干净的白墙做背景,效果也不错。
  盆景的最佳拍摄季节因树种而异,观花、观果类盆景应在花期或果实成熟时拍摄;常绿树种宜在生长期拍摄;落叶植物则可在新叶刚长出后或生长季节拍摄;而某些骨架优美的盆景多在落叶后或新芽萌动时拍摄;有些树种的盆景一年四季各有特点,都能拍摄,如石榴盆景春季新叶红晕鲜亮,夏季红花似火,秋季硕果满枝,冬季落叶后,枝干苍劲虬曲,富于变化,拍摄时要注意各个季节的不同特征。拍摄盆景多采用自然光,室内室外皆可进行,以薄云遮日的多云天为佳,此时光线强度适中,反差小,能够表现植物的细部。天气晴朗时拍摄要注意光线的均匀性,避免光线明暗对比过强,否则会造成强光部分曝光过度,阴影部分曝光不足,使亮部发白,暗部发黑,没有中间层次。阴天及小雨天的散射光自然柔和,也可以进行拍摄,但要注意稍微增加一级曝光,以使画面明快。光位可用侧光、侧逆光,尽量少用顺光和闪光灯,否则会使画面发白,缺乏层次。逆光能够很好地表现盆景的轮廓,但其光比过大,会导致主体曝光不足,画面晦暗,不能表现其细节,可用反光板等设备进行补光,并注意不要让阳光照射到镜头上,以免在画面上形成“光晕”。
  拍摄前应对盆景做适当修剪整形,剪除影响树形的枝、芽,根据需要在盆面摆上配件、奇石等,用洁净的布将盆擦干净。要根据盆景造型选择拍摄角度,注意左右、前后的位置,既可从正面拍摄,也可从侧面拍摄,甚至从后面拍摄。并注意相机的高低位置,一般来讲,普通的树桩盆景可用平视的角度拍摄,悬崖式盆景则适宜用仰视的角度拍摄,而山水盆景常从俯视的角度拍摄。构图时应根据盆景的造型选择横幅或竖幅,注意盆景的完整性,不光要把植物、山石等主体拍全,还要将盆拍上。
  在盆景展览时,作品是不让随意搬动的,应尽量用原有的环境进行拍摄,可用颜色纯净的展板做背景,也可用纯色的布做背景。若光位不适宜拍摄,可等待一段时间再拍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1

主题

2272

帖子

17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

43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4:44:23 | 只看该作者
浅谈苏州园林造园的立意与写意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有疏郎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圆;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等等,正如童巂教授所言:“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它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四天的实习犹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文化艺术的汪洋中,所到之处受时间之限,然仍可以窥见一斑,徜徉于这个为世人所赞叹的艺术的殿堂。
1. 园林的立意
1.1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色的根基
苏州的特色何在呢?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在于柔和,即吴语所谓“糯”。“糯” 是对苏州风格的简要概括,“糯”字包含柔美、温文尔雅、细腻、潇洒等等,同样苏州的园林也有着“春夏秋冬皆有景,阴晴雨雪都成趣”淡雅的风范,当然传统的存在也受到历史的影响,回避倾轧的官场是苏州园林的起因;寻求返朴归真氛围,是苏州园林的意境;折射文化的韵味,是苏州园林的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构成苏州园林的基因;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染出苏州园林的基调。“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请”,而以园言志,以景寄情,也正体现了苏州园林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诗情画意的意境。
1.2 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是画理,同样也是造园之理。苏州的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古代的造园家在设计时力求园林中每个观赏点,看来都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有不同层次的画。正所谓:“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体察入微,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另外古人善于将宗教的事物动静变化的辨证关系应用于园林创作中,景物有动观静观之分,造园之前,首要考虑。所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人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赏线。例如网师园园子较小是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而拙政园面积较大,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廊引人随,移步换景,这是动观。
江南淡青绿山水,每以赭石及草青为底色,轻抹石青石绿,建筑勾勒间架,衬以淡赭,清新悦目,正是江南园林之粉本,故“立意在先,协调从之”。
2. 苏州园林的写意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其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对后来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和创作思想上以及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造园家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山水花木呈现四季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
2.1 苏州园林的布局
2.1.1 局部布局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往往面积不大,但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曲径通幽,庭院深深,江南园林常以大小空间的巧妙组合,互相对比,产生深曲折的艺术效果,且使主要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正如留园的入口欲扬先抑的空间组合是佳例,而狮子林增添了大船与水面不相称,却是败笔。
2.1.2 整体布局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阔明朗,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山水建筑参差起落,花草林木点缀成景,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如拙政园的自由不对称布局;留园建筑疏密相间。是处理极为成功的佳例。又如网师园是公认的小园,“小而精,以少胜多”,设计上是运用了假山与建筑相对而互相更换的原则。园林景物密易疏难,绮丽容易淡雅难,而拙政园的中部设计是“疏而不失旷,淡雅不流寒酸”,两者兼得,设计者别具匠心,实在难得。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2.2 叠山理水
2.2.1 叠山置石艺术
 古人云“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叠石造山,小则置一二湖石,“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大则峰峦洞壑,绵延成脉,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如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又有“留园三峰”——冠云、岫云、瑞云三峰,其中冠云峰相传为宋朝“花石纲”的遗物,玲珑剔透,没有人工斧凿痕迹,兼具瘦、漏、透、皱的特点,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名园中又以狮子林的湖石假山为多,园中峰峦起伏,洞壑婉转,奇峰巨石,玲珑剔透。假山群有21个洞口,步入其中犹如身处八卦阵,明明山穷水尽,却又柳暗花明,隔洞相视,可望而不可及。
2.2.2 理水
 “虽有人造,宛自天开”即模范山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山与水的关系是“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苏州园林中多以水池为中心,辅以细流,迂回曲折,并合自然,水光云影,相映成趣,而拙政园小飞虹以水为底,堪称佳构。而园中的水池驳岸本来土石相错,如今无寸土可见,宛如满口金牙是败笔。正如陈从周先生言“园林苍古之境,有胜藻饰”。我国园林用水一静止为主,体现静以悟动的辨证观点,“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可见现代园林所强调的“亲水”是有渊源的,也正是体现了现代园林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是在设计上引进了西方的理念,以动态的水体,层次的变化为主,更加完善了现代空间的水景设计体系……2. 3花木植物 
 园林中花木既能观赏又能组景,分隔空间,屋角蕉影、窗外修篁、池边垂柳、雨中睡莲、经霜丹风,雪中梅朵。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且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打芭蕉”,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利用桂花、玉兰交植来比喻金玉满堂等,真是别具匠心。

 苏州园林中用植物以时造景,可见古代造园家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虽有亭台楼阁,山石水池,又能作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正所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而苏州的园林中的种植方法“小园植树多落叶,要疏植;大园植树要适当布置常绿树”是现代园林设计中仍然非常关注的问题。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丰富园林景观,必须讲求园林的意境美,古典园林的植物所创造的意境美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2.3 古建筑……
2.3.1 园林铺地
 苏州园林中以铺地体现园林的又一大特色,如网师园松鹤延年式、金钱十字式铺地;东花园的“八方间,六方式”、“三色海棠纹式”铺地。
2.3.2 苏州园林的漏窗
 漏窗为园林装饰小品,是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花纹,所以又称漏花窗、花窗。苏州园林讲究精致小巧,厅堂等建筑多以曲廊相连,部分曲廊单面或双面均有廊墙。廊墙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灵巧效果,又通风采光,一举两得。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移步观景,画面则更加变化多端,目不暇接。如留园长廊就有三十多种漏窗。而最具意义当推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
2.4 匾额题词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古代的造园者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等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对联之隽永,书法之美妙,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现虽无荷风,人临其境,仍觉得风在其中,发人暇思。而有些题词则是起到了“点景”的作用,如拙政园中“海棠春坞”一景,在一个小的庭院中使人顿觉春意盎然,回味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1

主题

2272

帖子

17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

43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4:43:51 | 只看该作者
浅谈树木盆景的配盆




  盆钵对于盆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盆钵是盆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为盆景植物提供生活场所,决定了盆景的构图范围。同时盆钵是一种工艺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我国生产的盆钵种类繁多,款式千变万化,色泽也极其丰富。盆钵就质地来说,有瓦盆、陶盆、釉陶盆、瓷盆、石盆等。各自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其中以陶盆和釉盆较为常用。江苏宜兴的紫砂陶盆和广东佛山的釉陶盆,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广西的“云盆”,形态自然,用于栽种植物,颇有野趣,另具一格。盆钵常见的形状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海常形、梅花形、扇形、长方形、椭圆形,及千筒盆、浅口盆等。 树木盆景的配盆要比山水盆景和水旱盆景的配盆复杂得多。俗话说:“好树还须配好盆”,好盆不仅是指它的商品价值,更重要的是指配得恰当,能取得最佳观赏效果。树木盆景的配盆,在盆钵大小、深浅、款式、色泽和质地等方面都要加以选择。 盆的大小要与树木相配,盆过大则盆面空虚,树木显得低矮幼嫩,不能显示出树木的雄伟气势,盆过小则臃肿迫塞,头重脚轻,而且盆钵的过大或过小对植物生长均不利。一般根据树木冠幅的大小来决定盆钵的大小,通常要求树木的冠幅适当地大于盆面,以感觉舒服,适宜为度。对于主干细而长,冠幅较小的树木,树冠就不一定要超出盆面,但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如盆面显得稍空,可采用点石和栽种低矮植物来补充,不同的树种配盆大小也有所区别,一般地说,松柏类用盆宜偏小;叶片宽大的树木和紫藤、紫薇、桂花、槭类、梅、垂丝海棠等,用盆宜稍大。 盆的款式要与树木姿态相配,传统的规则式造型多用圆盆、方盆、六角盆、海棠盆之类,直干式、曲干式、临水式、垂枝式等也可用此类盆;悬崖式宜用千筒盆;直干式、双干式、多干式、斜干式、卧干式、连根式、附石式、丛林式等多用长方形或椭贺形的浅盆;文人木多用极浅的盆钵,使树木显得高耸飘逸,超凡脱俗。从发展趋势看,现代盆景大多采用较浅的盆钵,以突出表现根部之美,充分显示自然界名木古树的雄伟气势。当然悬崖式例外。 盆的质地和色彩也要讲究。紫砂陶盆透水,透气性较好,色泽素雅,造型美观,大多数树种都适宜。釉陶盆的透气性比紫砂盆略差,色泽明朗,也较为常用,适用于部分花果类和杂木类。石盆坚固耐用,常用于体量较大的老树桩,显得古杆稳重。瓷盆透气性差,色彩华丽,很少使用,部分花果类有时可采用,但应注意盆壁的图案不宜鲜艳复杂,以免喧宾夺主。丽盆质地粗糙,不够美观,只用作栽植树坯。盆的色泽以朴素淡雅为佳,紫砂色对于多数树种都适宜。对于叶色鲜艳的树种及花果类树种,盆的色彩要与叶色、花果颜色有对比而又调和为好,如红枫宜用白色或淡黄色的釉盆,白梅宜用紫砂盆,火棘、天竹宜用深蓝色釉盆。紫藤如胜蓝釉盆效果就不佳,选白釉盆为好。 总而言之,配好盆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反复实践,多作比较,认真研究,不断提高修养,积累经验,才能熟能生巧,信手拈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1

主题

2272

帖子

172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

43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4:43:15 | 只看该作者
浅谈“三远法”在山石盆景中的运用




  山石盆景是园艺学、美学、文学相互融和的艺术造型,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它虽属人作,却源于自然。如何将黄山之雄、华岳之险、雁荡之奇、漓江之秀付诸于尺盈之间呢?“三远法”是最具表现这种艺术情趣的重要手段。 古人云:“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迭,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渺渺”。山石盆景要想小中见大,以少胜多,不要求表现出三远,但至少也要表现出两远或一远来。这样才能展现出一幅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动人画面。 高远法可以表现出“忽乎太行,王屋起于前,而连连若不可掩”的雄浑气势。这种山石盆景的具体做法要使主峰突兀而起,峥嵘高耸;远山则须低矮平淡。四川山石盆景和桂林山石盆景多用于此法。 深远法可描绘出重峦列峰,径路曲折,溪出深虚,水若有声的幽邃意境。同时在山石的具体布局上要处理好“露”与“藏”的关系,最好采用重迭式或疏密式的布局,使人有峰峦层叠之感。此外,对于水旱盆或水盆要使水面呈S形弯曲,这样有助于加强深远感。四川山石盆景中多见于此法。 平远法则可表现出岗变逶施,平坡一抹,小桥流水,茅亭竹树等幽淡的意境。苏州山石盆景和上海山石盆景常鉴于此法。总之,不同风格流派的山石盆景,对此"三远法"的运用有着不同的侧重。这同各地的自然风貌,作者的修养、欣赏者的习惯和材料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千山多入画,只取一青峰”。山石盆景艺术是自然美的浓缩和截取。只要“三远法”远用的得当,就会使一盎盆玩或具泰山河岳之势,或呈山重水复之感,或有秋水长天之思,还可同具高远的雄浑,深远的曲幽。反之,失去了置石布局的巧妙安排,失去了“三远法”的灵活运用,仅仅是片石寸土的随意堆砌,或匠气十足,过于做作,也就很难成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0 12:12 ,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