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80|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中华民族三千年对外征战全史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4:3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   秦帝国统一中国本部

1.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魔术――商殃变法



历史发展到现在,本世纪(前四)已过去三十余年,位于西方蛮荒的秦国还默默无闻,没有人看出这个落后而贫穷的小国有什么前途,能维持现状,不被魏国并吞,已算上等运气了。


    两位伟大的政治家使历史改观,一位是秦国国君赢渠梁,一位是吴起的同乡、祖籍卫国的法家学派巨子公孙鞅。赢渠梁主持的虽然是一个贫穷的小国,但他雄心勃勃地想恢复三百年前纪元前七世纪时他祖先赢任好的霸业。他在即位的明年(前三六一年),就发出征求贤能人才的文告,欢迎能使秦国富强的知识分子光临秦国。在那个时代,各国延揽政治人才,犹如二十世纪各国延揽科学人才一样积极。赢渠梁确认-----人才决定国家的命运。



    公孙鞅虽是卫国人,但卫国太小,不能作为凭借。所以很早就到魏国,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很了解他,正要向魏国国君魏囗推荐他,而公叔痤一病不起。魏囗亲自前往探望,向他询问后事。公叔痤说:“公孙鞅的才干,高我十倍,我死之后,请把国政交给他。魏国前途,在他身上。”魏囗不禁大吃一惊。迟了一会,公叔痤又说:“大王如果不能用公孙鞅那么请把他杀掉,不要让他出境。一旦被别的国家延揽,将成为魏国第一大患。”魏囗告辞出门后,对左右说:“公叔痤病势沉重,已经语无伦次了,竟然教我把国家大权交给公孙鞅。而且一会工夫,又教我杀了他。”大臣魏昂深知公孙鞅的才能,也向魏囗推荐,魏囗一笑置之,魏囗只是一个普通的庸才,不是一个革命性人物。


    公孙鞅在魏国亦彻底绝望,他适时地前往秦国。


    赢渠梁跟公孙秧促膝长谈,这是姜小白跟管仲促膝长谈历史镜头的重演,赢渠梁对公孙鞅相见恨晚。公孙鞅告诉赢渠梁说:“对一项学问怀疑,绝对不能成功。对一件措施怀疑,也绝不能成功。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必被世人排斥。不可跟愚昧的人讨论进取开创,只可使他们看到丰富的收获。高度智慧的见解,跟世俗不同。成大功的人只跟少数人相谋,不去征求多数人的意见。要国家强盛,只有彻底地改革。”于是这块魏国扔掉的石头,成了秦国墙角的磐石。赢渠梁把大权交给这个素不相识的客卿,命他依照他的计划和步骤,进行彻底改革——当时的术语称为“变法”。

    公孙鞅在颁布变法令之前,先把一根十米长的木棍立在首府栎阳(陕西临潼)南门,下令说,“把它拿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黄金。”当大家惊疑不定时,他又提高赏金为五十两。一个好奇的青年姑妄把它拿过去,竟然如数的得到赏金。这是公孙鞅的第一步,他先要人民信任并尊重ZF,ZF在得到人民信任尊重之后,才能有所作为。


    公孙鞅所作的改革,可归纳为下列十一个主要的具体项目:


    一 强迫人民学习最低程度的礼仪。父子兄弟姐妹,不准同睡一个炕上,必须分室而居(炕,用土坯或砖砌成的大床,设有灶门,冬天可以在其中燃火。北方冬天严寒,一家老幼全睡在上面取暖)。


    二 统一度量衡.。强迫全国使用同一标准的尺寸、升斗、斤两。

    三 建立地方ZF系统。若干村组成一乡,若干乡组成一县,县直属中央ZF。


    四 建立社会基层组织。十家编为一组,互相勉励生产和监督行动,一家犯法,其他九家有检举的义务。而检举本组以外的其他犯罪,跟杀敌的功勋一样,有重赏;藏匿犯人,跟藏匿敌人一样,有重罚。

    五 强迫每一个国民都要有正当职业,游手好闲的人,包括世袭贵族和富商子弟,如果不能从事正当职业,一律当作奴隶,送到边疆垦荒。


    六 用优厚的条件招请移民。不分国籍,凡到秦国从事垦荒的,九年不收田赋。以求人口迅速增加,而人口就是兵源。


    七 鼓励生产。人民耕田织布特别好的,积存粮食特别多的,免除他的赋税和劳役。


    八 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强迫分居(这是增加生产和增加人口的手段)。

    九 人际间争执,必须诉诸法庭裁判,不准私人决斗。私人决斗的人,不论有理无理,一律处罚。


    十 对敌作战是第一等功勋,受第一等赏赐。



    十一 必须作战有功才能升迁。贵族的地位虽高,商人的财富虽多,如果没有战功,不能担任ZF官职。


    从这十一个项目,可看出秦国那时还处在半野蛮状态,落后、穷困、腐败一片混乱。也可看出变法意义不仅是单纯的改变法令规章,不仅是单纯的只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地改变,军事改变,政治改变,ZF组织和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改变,甚至道德价值标准和人生观念都要改变。“变法”是人类智慧所能做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把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只用了十九年时间,秦国继魏国之后,崛起为超级强国之一,但它比魏国的实力雄厚百倍。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辉煌变法,只有在大黄金时代户才会有这种伟大的成就,但公孙鞅也付出跟吴起所付出的一样使人沮丧的代价。丧失既得利益的既得利益阶层,永远把改革恨入骨髓。纪元前三三八年,赢渠梁逝世,他的儿子赢驷继位,怨声载道的愤怒垃圾群,包括赢驷的皇家教师公孙贾和赢虔,他们乘机反扑,指控公孙鞅谋反,公孙鞅遂受车裂的酷刑处决。儒家学派一直用这个悲惨结局,告诫后世的政治家,万万不可变法。


    ——二千二百年后,日本帝国效法公孙鞅,实行变法,即著名的“明治维新”,使一个跟当初秦国同样落后的古老日本,也魔术般地崛起。历史已显示一个定律,处在巨变的时代,有能力彻底改变的国家强,改变而不彻底的国家乱,拒绝改变的国家则继续没落,只有灭亡。

2.列国联合抗秦


    纪元前三五○年,公孙鞅把秦国的首府从栎阳(陕西临潼),迁到咸阳(陕西咸阳)。纪元前三四○年,即魏国马陵道大败的次年,公孙鞅率领大军,作变法后最重要的一次武力展示,向疮痍未复的魏国进攻,魏军再度大败,魏国总司令魏昂被公孙鞅俘虏。魏国国君魏囗捶胸打跌说;“我懊悔不听公孙痤的话。”以魏囗的平庸和当时对公孙鞅的痛恨,他不可能懊悔失去这个人才,恐怕是懊悔没有杀掉他。魏国这次受的打击十分沉重,把吴起辛苦开辟的河西疆土(陕西北部)全部丧失给秦国。首府安邑(山西夏县)跟秦国只隔一条黄河,失去安全保障,只好向东迁到三百公里外的重镇大梁(河南开封)。


    这一战距公孙鞅纪元前三五九年开始变法,只十九年,秦国已强大到迫使超级强权魏国一蹶不振、割地迁都,这种声势立即引起各国的震恐。

    国际上从此出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长期紧张局面,旧传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知识都不能应付这个雷霆万钧的压力。于是以秦国为对象,产生了两种崭新的但也恰恰针锋相对的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一是合纵对抗政策,即围堵政策,主张从北到南,各国缔结军事同盟,共同抵御秦国的侵略,秦国如对某一国发动侵略,即等于向所有的盟国侵略,各国同时出兵作战。另一是连横和解政策,即和平共存政策,主张从西到东,各国同时跟秦国签订友好条约,保持双边的和平关系。



    这两种政策,由两个平民出身的学人苏秦、张仪提出。


    苏秦是周王国人,家庭贫苦,他曾向秦国国君赢驷推销过统一中国的策略。赢驷刚刚杀了公孙鞅,正在讨厌所有的外国人,苏秦碰了一鼻子灰,把旅费耗尽,几乎是乞讨着回到故乡。正在织布的妻子看见久别的丈夫落魄归来,连身子都没有移动。苏秦向他正在煮饭的嫂嫂索饭充饥,他嫂嫂好像没有听见。苏秦惭愧之余,改变主张,提出对秦国采取合纵对抗政策。再下功夫研究国际局势跟着主们的心理,疲倦的时候,他用铁锥猛刺自己的双腿,血流遍地。纪元前三三三年,他再度出发,先去见燕国国君姬文公,这一次他获得突破性的成功。姬文公介绍他去见赵国国君赵语,赵语万分高兴这个建议,于是连锁介绍,苏秦一连到了韩国、魏国、齐国,最后再到楚王国。六国完全同意签署这个盟约,并一致任命苏秦为他们的宰相,使他担任“纵约长”——南北合纵对抗盟约组织的秘书长,围堵政策完成。


    ——最戏剧性的一件事接着发生,当苏秦从楚王国返回赵国报命时,经过洛阳,周王国的国王姬扁,诚惶诚恐地隆重接待他,沿途扫除街道,准备官舍。苏秦已不是上次回家那种可怜兮兮的模样了,他以六国宰相之尊,鲜衣怒马,随从如云,他的祖国同胞真是又敬又羡。那位使他挨饿的嫂嫂,也匍匐路旁。连头都不敢抬。苏秦问她:“你从前怎么那样轻视我?而今天又怎么如此恭敬?”那位嫂嫂老老实实说:“只因为你今天位尊而多金。”这位嫂嫂在纪元前四世纪就一语道破一个属于人性上的秘密,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尤其是想得到这种嫂嫂型势利眼的尊敬,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地位高而又有钱就够了。


    张仪是魏国人,苏秦的同学好友,也是一位贫穷的学人。当他在楚王国游说时,曾因为太穷的缘故,被认定偷了东西,几乎被殴死。后来到了秦国,推销他的连横和解政策,秦国国君赢驷正在懊悔失去了苏秦,以致国际上被苏秦孤立。一旦得到张仪,就像得到了珍宝一样。张仪的谋略是,把参加合纵对抗盟约的盟国,各个击破,使他们个别的跟秦国和解。


    ——站在当时东方各国的立场,合纵对抗政策是唯一的生存之路。可是,只有大政治家才能看到十年之后,只有历史学家才能看到三十年之后。各国有各国眼皮底下的现实利益,他们不但不能团结,反而互相残杀。



    第一次合纵对抗盟约,于纪元前三三三年签订。秦国立即采取反应。明年(前三三二),秦国向魏国表示让步,愿把从前侵占魏国的襄陵(山西襄汾)地区七个城市归还。那七个城市距魏国前首府安邑(山西夏县)八十公里,是防务上最需要的屏障,如果能把它们收回,安邑就可安枕。魏国不能抵抗这个诱惑,于是同意脱离合纵。而且为了扩张土地,还向赵国发动攻击。齐国在秦国的鼓励下,认为可以从赵国瓜分到土地,就也参加魏国这一边。两国军队虽然被赵国击退,但第一次合纵对抗盟约,只维持一年便告瓦解二苏秦在赵国无法解释魏齐两国的叛盟的行动,只好前往燕国,专任燕国宰相。秦国等到合纵对抗盟约瓦解了之后,却拒绝归还襄陵七城,魏国在大怒下攻击秦国,又被秦国击败。


    合纵对抗盟约固然瓦解,但这种观念仍被认为是正确的指导原则。所以十五年后的纪元前三一八年,这时各封国都已改制为独立王国,魏、楚、韩、赵、燕五个王国痛恨秦王国乘着盟约瓦解,不断向东扩张,于是再缔结第二次合纵对抗盟约,推举楚王华槐担任纵约长,集结五国联军,进攻秦王国东方边界重镇函谷关(河南灵宝东北)。这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军事行动,人人都预料将爆发一场大战。可是,秦王国守关大将樗里疾大开关门,出兵迎战。五国联军震于秦军的声威,竟面面相觑,谁都不敢先行攻击。僵持了几天之后,楚兵团粮道被秦王国切断,在惊恐中第一个撤退。其他五国军队也跟着仓惶拔营回国,合纵对抗盟约又一次瓦解。


    楚王国虽然失去吴起,因之也失去当超级强国的机会,但它仍是领土最广大、人力最雄厚的大国,秦王国不敢轻视它,尤其恐惧楚王国跟东方的另一个强国齐王国联合。函谷关那场类似儿戏的战役中,齐王国没有参加,秦王国宰相张仪对此有深刻印象,他决心使楚齐两国更加分开。


    函谷关战役后第五年(前三一三年),张仪到楚王国访问,向楚王华槐建议:“只要贵国跟齐王国断绝邦交,秦王国愿把从前占领你们的商於(陕西丹凤至河南西峡一带河谷)六百华里地区归还。”囗槐,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糊涂虫之一,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天下最便宜的事了,立即宣布跟齐王国绝交,为了表示他态度坚决,还派人到边界上对齐王国的国王大肆辱骂,然后由使臣随同张仪到秦王国接收土地。再也想不到,张仪交出的只是他自己的封地六华里。使臣吃惊说:“我奉国王之命来此,言明六百华里。”张仪也吃惊说:“你们国王一定听错了,秦王国每一寸土地都从血战中得来,岂能平白送掉六百华里。”


    囗槐不能忍受这种骗局,命大将屈丐向秦王国进攻,结果大败,屈丐被俘,汉中地区(陕西南部)三百公里疆土,反而全部丧失。囗槐更气的发疯,动员全国兵力,向秦王国作最猛烈的一击,这一次锐不可当,一直进攻到距秦王国首都咸阳(陕西咸阳)只四十公里的蓝田(陕西蓝田),秦王国岌岌可危。可是楚王国错误的外交政策发生恶果,当秦王国向齐王国求援时,齐兵团立即攻入楚王国本土,韩、魏两国也分别集结军队,准备乘机南下,瓜分楚王国这个肥佬。楚军不得不忍痛撤退。


    秦王赢驷很大方地宣称不采取任何报复行动,而且仍愿继续和解,并且提议用商於地区(陕西丹凤至河南西峡)的六百华里,交换楚王国黔中地区(贵州)的六百华里。囗槐把张仪恨入骨髓,他回答赢驷说:“我不要交换商於,只要交换张仪。”赢驷拒绝,但张仪表示他愿意交换。赢驷说:“囗槐会杀了你。”张仪说:“杀了我而国家可得到黔中地区六百华里,死也值得,何况囗槐并杀不了我。”张仪一到楚王国,囗槐就把他投入监狱,准备选择一个好日子行刑。而张仪的谋略——主要的还是贿赂,适时发生力量。囗槐最宠爱的美人郑袖向华槐哭泣说:“张仪是秦王国的宰相,秦王最得力的智囊,你轻率地把他杀掉,秦王国岂肯罢休。一旦大军临境,我跟孩子死无葬身之地,不如早一天向南逃生,免得受秦军凌辱。”囗槐最亲信的宦官靳尚也秘密建议说:“人臣各为其主,本身并没有什么恩怨。杀了张仪,秦王国不过少一个人罢了,我们却要失掉黔中地区六百华里。”囗槐考虑的结果,决定把张仪释放,而且跟张仪做了好朋友。


    秦王国一再得到甜头之后,对东方诸国的侵略,更加凌厉。纪元前三○六年,楚、齐、韩三国第三次缔结合纵对抗盟约,可是盟约刚刚签订,华槐又第一个变卦,秦王赢稷(赢驷的儿子)邀请囗槐在黄棘(河南南阳南)相会,当面把从前占领的上庸(湖北竹山)土地,归还楚王国。囗槐十分满意这一次外交上的胜利,合纵对抗盟约就第三次瓦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999 收起 理由
孤飞鹤 + 1999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422

帖子

828

积分

精灵王

川西绵州鸟友  交流养

积分
828

创作大师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49#
发表于 2008-3-27 19:16:07 | 只看该作者
[s:8] LZ 太辛苦了,第一大帖子。
[fly] 宽宏大量会使你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6:15:59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6:15:39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6:15:28 | 只看该作者
对蒙古帝国最后一推的是朱元璋和他所建立的明帝国。



    朱元璋是韩宋帝国的将领之一,他生于一个极度贫苦的家庭,父母双双死于瘟疫,他以一个孤儿,投入他故乡钟离(壕州·安徽凤阳)皇觉寺当小和尚,供大和尚当役使。然而遍地混战又把庙院毁掉,他只好铤而走险,去当“盗匪”,投奔变民领袖郭子兴。郭子兴欣赏他的才干,把好友的女儿马氏嫁给他,用他作自己的卫士,以后又任命他当军官,逐渐擢升到重要地位。韩宋帝国建立后,郭子兴这支武装力量即行归附。郭子兴不久逝世,韩宋ZF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当司令官(都元帅),朱元璋当副司令官(副都元帅),渡长江南征。朱元璋这时野心勃勃,决定排除他的思主之子。在进攻集庆(江苏南京)时,朱元璋的好友陈野先叛变,把郭天叙杀掉。然后朱元璋再把陈野先杀掉。韩宋ZF无法作深入地追究,只好任命朱元璋接任司令官兼江南省省长(江南行省平章事)。朱元璋攻陷集庆(江苏南京)后,改名应天,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当时全国都在对蒙古人苦斗,只朱元璋不然,他的作战目标不是蒙古,而是中国人的其他抗暴力量。当韩宋帝国三路出兵向蒙古总攻的时候,朱元璋却在南方扩张——表面上看起来是韩宋帝国扩张。



    就在同时,立国十年的变民政权天完帝国内乱。一三六○年,宰相陈友谅政变,把皇帝徐寿辉杀掉。陈友谅上台,改称陈汉帝国,建都武昌(湖北武汉)。驻扎在成都(四川成都)的天完大将明玉珍得到消息,宣布独立,于一三六二年,迁驻重庆(四川重庆),建立明夏帝国。至于早期起兵的李二,早已战死。而张士诚和方国珍,在接受蒙古元ZF的官爵后,表面上臣服蒙古,实际上仍保持自己独立王国的割据局面。



    经过三十一年的改朝换代混战,胜利最后属于朱元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6:15:17 | 只看该作者
对蒙古帝国最后一推的是朱元璋和他所建立的明帝国。



    朱元璋是韩宋帝国的将领之一,他生于一个极度贫苦的家庭,父母双双死于瘟疫,他以一个孤儿,投入他故乡钟离(壕州·安徽凤阳)皇觉寺当小和尚,供大和尚当役使。然而遍地混战又把庙院毁掉,他只好铤而走险,去当“盗匪”,投奔变民领袖郭子兴。郭子兴欣赏他的才干,把好友的女儿马氏嫁给他,用他作自己的卫士,以后又任命他当军官,逐渐擢升到重要地位。韩宋帝国建立后,郭子兴这支武装力量即行归附。郭子兴不久逝世,韩宋ZF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当司令官(都元帅),朱元璋当副司令官(副都元帅),渡长江南征。朱元璋这时野心勃勃,决定排除他的思主之子。在进攻集庆(江苏南京)时,朱元璋的好友陈野先叛变,把郭天叙杀掉。然后朱元璋再把陈野先杀掉。韩宋ZF无法作深入地追究,只好任命朱元璋接任司令官兼江南省省长(江南行省平章事)。朱元璋攻陷集庆(江苏南京)后,改名应天,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当时全国都在对蒙古人苦斗,只朱元璋不然,他的作战目标不是蒙古,而是中国人的其他抗暴力量。当韩宋帝国三路出兵向蒙古总攻的时候,朱元璋却在南方扩张——表面上看起来是韩宋帝国扩张。



    就在同时,立国十年的变民政权天完帝国内乱。一三六○年,宰相陈友谅政变,把皇帝徐寿辉杀掉。陈友谅上台,改称陈汉帝国,建都武昌(湖北武汉)。驻扎在成都(四川成都)的天完大将明玉珍得到消息,宣布独立,于一三六二年,迁驻重庆(四川重庆),建立明夏帝国。至于早期起兵的李二,早已战死。而张士诚和方国珍,在接受蒙古元ZF的官爵后,表面上臣服蒙古,实际上仍保持自己独立王国的割据局面。



    经过三十一年的改朝换代混战,胜利最后属于朱元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6:15:06 | 只看该作者
就在同年(一三五一),群众领袖之一的徐寿辉称帝,建立天完帝,占领长江中游,派军进入江南,扫荡蒙古势力。刘福通于一三五五年,迎立白莲教故教主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称帝,建立韩宋帝国,占领淮河流域和黄河以南地区,整个中原进入掌握。    白莲教是佛教中的一个神秘支派,以反抗暴政为重要宗旨,就是韩山童开创的。韩山童曾宣称:“白莲花开,弥勒佛降世。”设立白莲会,吸收信徒。
——关于汉人的抗暴革命,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据说,刘福通最初在颖州(安徽阜阳)发动民众暴动时,因蒙古“甲主”监视严密,汉人既不能聚会宣告,又不能派人逐家传递消息,无法约定同一时刻举事。于是刘福通请“甲主”准许向家人分送像月亮一样的圆形甜饼,称为月饼,以便汉人为大汗祈福。“甲主”允许了,而月饼中夹有中国字写的字条:“八月十五日杀鞑子。”汉人准备妥当,当晚夜半,所有“甲主”和他的家族,都死在汉人棍棒之下。

——金帝国和蒙古帝国崩溃时,凡在中国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几乎全部被汉人屠杀,连怀中的婴儿都被摔到石阶上,脑浆迸裂,作母亲的还没有哀号出声音,已死于乱刀之下,凶惨不忍卒睹。然而这是可以理解的,汉人所负的是民族深仇。女真和蒙古统治阶层的残忍屠杀,举世皆知,对被称为“蛮子国”的汉人,更加轻蔑。像兴化(福建莆田)不过一个小城,上世纪(十三)蒙古兵团攻陷它,全城男女被屠之后,就血流有声。侵略者必须付出代价,即令本身没有付出,后裔也要付出。这种付出使人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发生联想,会禁不住悚然叹息。
韩宋帝国宰相刘福通是反抗蒙古统治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毫无私心地用他新兴的武装力量,打击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蒙古帝国。一三五八年,他于攻陷开封(河南开封)作为首都后,即向蒙古发动总攻,分三路进兵。东路由大将毛贵率领,攻山东省;西路由大将白不信率领,攻陕西省;北路由大将关先生率领,攻上都开平(内蒙古正蓝旗)。东路兵团于扫荡了山东省蒙古人的势力后,直指大都(北京),挺进到距大都只五十公里的柳林村蒙古第十八任大汗脱欢帖木儿,一个标准的亡国型君主,手足失措,准备放弃大都,向北逃亡。但宰相拓拔太平(即汉人贺惟一)坚持固守。毛贵攻击不顺利,孤军不能久留,仍退回山东。西路兵团深入关中(陕西省中部)后,战败溃散。只北路兵团势如破竹,穿过山西,摧毁蒙古所有抵抗,攻陷开平。开平距作为首都的大都只二百八十公里,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南下攻大都,先行把蒙古大汗擒获。北路兵团没有这样做,却向东推进,攻陷辽阳(辽宁辽阳),进入高丽王国(朝鲜半岛),高丽向北
路兵团投降。可是,这批所向无敌的革命部队,经过长途远征,军纪已全部败坏,引起高丽人民极大的痛恨。高丽有计划地出动大批美女,跟战士们交往缠绵,男子们则乘机把他们的战马和武器藏匿。一切妥当后,发动反击,包括关先生在内,大部分被杀。只剩下万余人辗转脱险,逃回中国,又被盛怒等待他们的蒙古人,一网打尽。



    韩宋帝国三路出征,把自己的力量完全消耗。但蒙古帝国的墙基,却被掘空,只需最后轻轻一推。

19.明王朝兴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6:12:14 | 只看该作者
18.汉人激烈反抗
蒙古暴君不久就跟辽帝国第二任皇帝耶律德光一样,发现中国人并不像他们想像中那么容易奴役。就在蒙古帝国鼎盛的上世纪(十三)八十年代,江南即爆发抗暴革命二百余起。蒙古用残酷的杀戮来.,但再多的流血都堵不住全民族愤怒的火山口,汉人的反抗,跟蒙古人的统治相终始。
本世纪(十四)二十年代之后,随着蒙古帝国内部日增的腐烂,各地民变更不可遏止。四十年代时,仅山东、河北地区,就有三百余起农民暴动。——这比六世纪北魏帝国领土的民变,超过十倍,可看出蒙古统治者比鲜卑统治者的残暴程度更要严重。遍地战乱一定引起灾荒,旱灾果然大规模发生,赤地千里,最惨重的是黄河下游,饥馑逼人发狂,互相袭击烹食。一三四四年,黄河又在白茅堤(河南兰考东北)决口,向东倾泻,六百公里狭长地带上的村庄和人民,全被淹没,直入黄海。河水泛滥所及,又增加数十万无处投奔的饥民,成为武装群众无尽的兵源。正当汉民族革命排山倒海而起之际,蒙古帝国ZF却在决策上犯了一项错误,即引使黄河恢复故道。工程由宰相脱脱亲自主持,一三五一年,征调民夫十七万人,用五个月工夫,把白茅堤(河南兰考东北)决口堵塞,使黄河仍向东北流入渤海。这本是一件建设性的伟大工程,但它选错了时间,尤其是用错了方法;在人心沸腾的年岁中,把十七万满怀怨恨的劳工,从他们的家乡强逼征调,集中在一起。完工之后,又没有妥善安置,而任他们向四方流散。刘福通早就命他的教徒,刻一个一只眼的石人,背上写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埋在黄河故道黄陵岗(河南兰考东北)附近。当民夫在施工中把这个石人掘出来的时候,人心大为震动。工程完毕后,除了少部分还乡外,大多数都集结在刘福通的红巾之下,成为主力。红巾,跟二世纪的黄巾一样,是刘福通抗暴力量所使用的一种标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6:10:51 | 只看该作者
17.蒙古对中国的统治






    马可波罗所见的杭州市廛,是中国都市的外貌。马致远笔下的元曲,是士大夫地主阶层在象牙塔中的安闲生活。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人都在水深火热中,接受亡国奴的待遇,包括马可波罗所称道的杭州那些衣服华丽的男女人民。



    蒙古人在上世纪(十三)曾发挥出他们可惊的军事才能,缔造一个空前庞大帝国。但他们的政治才能却远为落后,这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更为落后之故。蒙古人向外扩张,并没有任何政治理想,如中国儒家学派所倡导的吊民伐罪,也没有任何高级情操的动力,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传播福音到天涯地角。蒙古人向外扩张的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掠夺财富;一是满足征眼欲望。了解蒙古帝国的野蛮本质和立国精神,就容易了解汉人所受迫害的沉重。



    蒙古人根本轻视汉人,所以列为第三等和第四等国民。在蒙古人眼中,汉人除了供给他们固定的田赋外,没有别的用处。而中亚人(色国人·回回)则不然,他们在商业上的贡献,要超过汉人很多倍。蒙古人上自亲王公主,下至小民,都愿意把银币借给中亚人,以收取利息。一两纹银的利息,十年后能高达一千零二十四两,这是一种恐怖的剥削,当时称为“羊羔儿息”,只有中亚商人付得起。——方法很简单,必要时,中亚商人只要向地方ZF报案,说他在途中被盗匪抢劫,地方ZF就得如数赔偿。所以汉人自然要比中亚人低一等或低二等。第一任大汗铁木真即曾规定,杀蒙古人的偿命,杀中亚人的罚黄金四十巴里失(一巴里失大概折合二两银币),而杀死一个汉人,只要缴一头毛驴的价钱就可以了。遇到征伐战争,差别待遇较平时更甚。像上世纪(十三)一二八六年,为了明年进攻安南王国,征用全国马匹,中亚人三匹马中只征两匹;而汉人的马,无论多少,全部征收。以后不断征马,每次如此,汉人的马就成为珍品。



    蒙古统治中国,从基层起就有严密而彻底的控制。每二十家编为一“甲”,首长称“甲主”,由ZF委派蒙古人充当。这蒙古人就是这二十家的总管,这二十家就是这蒙古总管的奴隶,衣服饮食,他可以随心索取,女子和财产,他更可以随心所欲。元ZF有严厉规定:禁止汉人打猎,禁止汉人学习拳击武术,禁止汉人持有兵器,禁止汉人集会拜神,禁止汉人赶集赶场作买卖,禁止汉人夜间走路。



    “甲主”以上的地方ZF首长,全由蒙古人担任。当蒙古人不够分配,或中亚人贿赂够多时,则由中亚人担任。蒙古官员大多数是世袭的,每一个蒙古首长,如州长、县长,他所管辖的一州或一县,就是他的封建采邑,汉人则是他的农奴,他们对汉人没有政治责任,更没有法律责任。蒙古婴儿和幼童,往往很早地就继承了州长县长的位置,他的家人和侍奉他的奴仆,构成一个小型的宫廷。蒙古人都不会汉话,不识汉字,地方官员如此,中央官员也如此,蒙古大汗更很少会汉话和汉字。一百年间的政权,也只有两个汉人出任过宰相,一是上世纪(十三)帝国初创时的史天泽,一是本世纪(十四)帝国瓦解前夕的贺惟一,而贺惟一早已蒙古化,改名拓拔太平,忠于蒙古超过忠于中国。正因为这种缘故,蒙古大汗是以奴隶总管的身分,控制中国,所以对汉人毫无感情,对中国文化,自尊心也不允许接受。



    蒙古官员的贪污腐败,跟他们的初期武功一样,在历史上也属空前。本世纪(十四)初一三○三年,第八任大汗铁木儿曾大力整顿官吏,一次就有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个贪官撤职。然而他不能坚持下去,他的后任大汗复行放任,以致每一个蒙古官员都是一个百万富翁。而蒙古帝国特征之一是官员特别多,一块玉石的发掘或一张弓的制造,都会有若干官员管理,所有官员都靠贪污勒索维持高级享受。帝国的繁重赋税,也是促成贪污腐败的要素之一,他们最初是采取包商制,上世纪(十二)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时,曾打算把元帝国的赋税,以一百四十万两银币包给中国籍巨商刘廷玉,大臣耶律楚材极力反对,才算作罢。可是不久中亚维吾尔籍巨商奥都喇合蛮出价二百二十万两时,窝阔台怦然心动,终于包给了他。以后每一位大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财税上,他们不知道鼓励生产,只知道盲目而凶恶地剥削。本世纪(十四)三十年代全国各项赋税,平均额较上世纪(十三)七十年代,几乎增加一百倍,这都出在中国人身上。



    然而,仅只上述的这些压榨,痛苦还是轻微的。更大的迫害是赐田.,蒙古大汗可以随时把汉人视如生命的农田,连同农田上的汉人,赏赐给皇亲国戚——亲王公主或功臣之类。宋帝国破灭后所举行的一次赏赐中,少者赏赐数十户数百户,多者竟赏赐十万户。每户以五口计,一次就得到五十万个农奴。汉人忽然间失去他祖宗传留下来的农田,而自己也忽然间从自由农民沦为农奴,没有地方可以申诉。除了大汗的威力无法抗拒外,任何一个蒙古人,都可以随意侵占,他们经常突然间把汉人从肥沃的农田上逐走,任凭农田荒芜,生出野草,以便畜牧。



    蒙古帝国暴政中最特殊的一项是吐蕃宗教国的僧侣,世人称他们“喇嘛”、“西僧”、“番僧”。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所谓活佛,却是汉人的灾难之一。大汗既然尊称“法王”为国师,无论这种尊崇是政治性的,或出于真诚的信仰,结果都是一样,即喇嘛在蒙古帝国所属的元帝国中,具有强大力量,虽然还未到干涉政治的程度,但对汉人逞暴,却绰绰有余。像江南佛教总督杨琏真伽,驻扎杭州,把宋帝国皇帝和大臣所有的坟墓,全都发掘,挖取陪葬的金银珠宝;并且至少有五十万户农民(约二百五十万人)被他编为寺院的农奴。喇嘛所过之处,随从如云,强住汉人住宅,把男子逐走,留下妇女陪宿。第九任大汗海山对喇嘛教尤其狂热。本世纪(十四)一三○八年,海山下诏说:“凡殴打喇嘛的,砍断他的手。凡诡骂喇嘛的,割掉他的舌头。”幸而皇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极力反对,才收回成命,但喇嘛仍受到形势的鼓励。他们在街上很少买东西,只径行夺取。一个柴贩曾向大都(北京)留守长官(留守)李壁伸诉,李壁正在处理时,众喇嘛已手执木棍,呼啸而至,把李壁摔倒痛殴。李壁向大汗控告,大汗立即



下令赦免喇嘛。又一次,喇嘛跟一位王妃争路,竟把王妃拖下车辆,拳脚交集,大汗的反应仍是下令赦免喇嘛。对高阶层统治者还是如此,居于最下层的汉人,可以推断出所承受的蹂躏。



    汉人知道,苦难不仅来自暴政,而更是来自鞑子——鞑靼。鞑子,是汉人对蒙古人轻侮的称谓。除非铲除鞑子,解除颈子上亡国奴的枷锁,暴政不会停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16:10:26 | 只看该作者
15.宋帝国末路






    蒙古帝国对宋帝国的攻击,于一二六九年进入新的阶段,放弃游击战,改为攻坚,遂进围襄阳(湖北襄樊)。



    宋皇帝赵贵诚逝世后,侄儿赵孟启继位,把贾似道当作国家民族的唯一救星。不仅皇帝如此,道学家也如此,贾似道鉴于韩侘胄跟道学家为敌的恶劣后果,所以对道学家采取怀柔政策,道学家也报之以阿谈地推崇,认为国家非贾似道领导不可。贾似道遂把有才干的将领,一一排除,确实掌握全国军权。又建立秘密.问,隔绝皇帝的耳目,.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他对襄阳被围的消息,一开始就严加封锁。一年之后,赵孟启才恍恍惚惚问贾似道:“仿佛听说襄阳被围很久。”贾似道回答说:“蒙古兵早就被我们击退了,怎么会有这种谣言?”赵孟启说:“一个宫女这么讲。”贾似道不久就查出宫女姓名,用别的罪状把她逮捕,死于监狱。从此再没有人敢忧虑国事,而只敢赞扬贾似道英明。



    贾似道并不是不赴援襄阳,事实上他不断派出援军,只不过他派出去的援军像羊群一样,一批批被蒙古吞食。最后他打出王牌,命他最亲信的大将范文虎前往。问题是范文虎只肯用谄媚效忠,而无意用生命效忠,他在包围圈外扎营,偶尔截击一下蒙古的巡逻部队,大部分时间都在跟美女欢宴享乐。襄阳在如此情况下被围五年,粮尽援绝。到了一二七三年,蒙古兵团运来回回巨炮,一炮就把城楼轰碎,声如百万霹雳俱发。这是战争史从没有见过的可怕怪物,跟七百年后二十世纪原子弹的一击一样。守将吕文焕望着首都临安(浙江杭州)痛哭,开城出降。



    襄阳陷落的明年(一二七四),蒙古大汗忽必烈下令对宋帝国全面进攻,宣布宋帝国叛盟和扣留使节郝经的罪状。蒙古兵团在大将伯颜率领下,攻陷鄂州(湖北武汉),顺长江东下。就在此时,宋皇帝赵孟启逝世,他的四岁儿子赵显继位,由孩子的祖母谢太后主持ZF。孤儿寡妇,面临着国亡家破的恐慌,唯一的倚靠是贾似道。全体官员和国立大学学生(太学生),一致要求贾似道亲征。大家认为,只有贾似道亲征,才能旋乾转坤。



    贾似道只好亲征,进抵芜湖(安徽芜湖),横江布防。任命范文虎当海陆联军总司令(诸军总统),据守安庆(安徽安庆)。明年(一二七五),蒙古兵团迫近安庆,范文虎魂不附体,全军投降。贾似道如雷轰顶,他知道事态的严重,于是再用曾经使他转危为安的和解法宝,派遣密使晋见伯颜,愿接受任何条件。伯颜根本不相信贾似道,拒绝密使的要求,大军继续挺进。在芜湖江面,把宋军最后一道防线击溃。贾似道逃到扬州(江苏扬州),急下令把囚禁已达十六年之久的郝经释放,企图缓和蒙古的愤怒,但为时已经太晚了。



    ——谢太后把贾似道免职,但没有杀他,只贬谪到循州(广东龙川)。走到漳州(福建漳州)时,住宿在木绵庵,押解他的差官郑虎臣把他拖到厕所,击碎肋骨而死。



    谢太后直接派人向伯颜乞和,愿降为属国。怕颜这一次接受了,蒙古最初的目的并不一定要消灭宋帝国,只不过要求宋帝国像安南王国和高丽王国一样,作一个臣服的外藩。可是,当蒙古使节廉希贤一行前往临安(浙江杭州)谈判,走到独松关(浙江安吉南)时,却被一位爱国心强烈的守将杀掉。这已经使事态恶化,谢太后在惊恐中,急再第二次派特使,到已经陷落了的建康(江苏南京),向伯颜解释误会,保证严惩那个守将。伯颜于是第二次派出使节张羽,走到平江(江苏苏州),又被另一位爱国心强烈的守将杀掉。伯颜怒不可遏,他发现他面对的是一个不可理喻而又狡狯凶恶的野蛮部落,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他的军队前进。



    ——狂热一旦到了靠着流别人的血来表达自己忠贞的地步,这种狂热便成为两头尖的剑,固然伤害别人,也同样伤害自己。强烈的爱国心是可敬的,但只用别人的生命表达它,这个爱国心就不纯洁,有邪恶的成分在内。



    蒙古兵团在毫无抵抗的情形下,进抵临安(浙江杭州)。宋ZF已经瓦解,包括宰相在内的当权官员,以及日夜都在思念忠君爱国的道学家士大夫群,大都逃走,谢太后和不懂事的孩子皇帝赵显,只有投降。



    然而,九岁的亲王赵囗(赵显的哥哥),随着他的母亲杨太后逃到福州(福建福州),即在福州继位,号召全国继续抗战。但大势已去,蒙古军队不停追击,地方官员不断叛变,母子们在一批仍然效忠的大臣陆秀夫、将领张世杰的保护下,辗转向南逃亡,由福州,而泉州(福建泉州),而潮州(广东潮州),而秀山(广东东莞虎门镇)。最后到了井澳(广东中山南方一百公里海上横琴山小岛),遇到飓风,龙舟翻覆,赵囗跌到大海里,受到惊吓。于再逃到囗州(广东湛江东南)时逝世。大臣们再拥立他的弟弟,八岁的赵昞\,进驻崖山。



    崖山,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约四十公里,是一个荒凉的海滩,面对着波浪滔天的南中国海。这时残余的军民和眷属,还有二十余万人,杨太后每天抱着幼儿,在用绳索相连的巨舟上主持ZF。这样支持了一年,明年(一二七九),蒙古大将张弘范发动海陆攻击,宋军崩溃。陆秀夫把赵昞\负在背上说:“我们君臣,不应受到外国人的侮辱。”投海而死。张世杰率领残舰突围,遇到杨太后,杨太后得知赵昞\已死,她说:“赵家两块骨肉,都已死尽,我还指望什么?”也投海而死。张世杰前往广州(广东广州),准备继续奋斗。可是,他又遇到飓风,堕入大海。



    宋帝国,这个士大夫的乐园,建立三百二十年,到此灭亡。



    ——宋帝国最后一位殉国的大臣是宰相文天祥,他于一二七八年在海丰(广东海丰)兵败被掳,送到蒙古帝国首都大都(北京)囚禁,始终拒绝投降。四年后(一二八二),宋帝国已亡了三年,他拒绝投降如故。忽必烈才下令把他杀掉。文天祥从容不迫接受死刑的态度,受到中国人长久的敬仰。



  宋帝国灭亡,使尘埃落定。



    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大陆,面积约三千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扩张完成。这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在当时以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几乎无法作有效的统治。蒙古人采取地方分权.,把疆域划分为下表所列的六个子国,平等的并列于最高元首——大汗之下。






16.蒙古最后五次征伐






    侵略扩张是没有终点的,永远不会自动停止。



    蒙古帝国并不因已获有广大领土而满足,灭掉宋帝国后,大汗忽必烈又列出一张狩猎名单,名单上是一些还没有完全降服的邻邦。干是,就在本世纪(十三)最后二十年中,他共发动了五次征伐:一、征日本。二、征缅甸。三、征占城。四、征安南。五、征爪哇。不过忽必烈并没有动员蒙古帝国全部力量,而仅由于国之一的元帝国担任主角。



    蒙古帝国于一二五九年完全征服高丽王国后,听说在更东方的大海上,还有一个日本帝国,便于一二六六年,派遣使节前往招降。日本当时是龟山天皇在位,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蒙古帝国这回事。对这种来历不明的使节,自然不予理会。这种冷淡态度,引起两次无妄的灾难:



    第一次,一二七四年,元兵团一点五万人,在蒙古大将忻都、高丽大将洪茶丘率领下,乘战舰九百艘,从朝鲜半岛合浦港出发,攻陷对马岛,在日本肥前沿海登陆。日本集结十二万人抵抗,死伤惨重,但坚守不退。后来元兵团的箭用尽,无法补充,只好撤回。



    七年后的一二八一年,即宋帝国亡后第二年,大汗忽必烈在高丽王国首都开京(朝鲜开城)设征东司令部(征东行省),由蒙古大将阿刺罕担任总司令(行省右丞相)、汉人大将范文虎担任副总司令(行省右丞),分南北两路,在对马岛上会师。会师之后,阿刺罕逝世。大汗忽必烈命副宰相(中书省右丞)阿塔海前往接替。可是范文虎企图由他来完成这件英雄事业,没有等阿塔海到达,即行进军,在日本平壶岛(长崎北)登陆。计战士十万人,战舰四千四百艘,漫天遍海,旌旗蔽日。日本第一次面对着这么强大的敌人,全国震怖,自知不能抵抗,唯有奔走呼号,祈祷上苍拯救。这时候是阴历七月,正逢西南太平洋上台风季节(内陆人民不可能了解台风所带来的可怕破坏力,即令二十世纪,二十万吨以上的船舰,得到台风消息,都要躲避)。当日本慌张失措,朝不保夕之际,台风适时而至。八月一日,突然间海上风浪大作,暴雨倾盆,四千四百艘战舰在怒风骇浪中,四处飘散,像鸭蛋壳一样,互相被撞击粉碎,或被波涛吞噬,几乎全部沉



没。战士尸体,漂满海面。军储粮秣以及弓箭武器,都在舰上,也全部丧失。这次台风历时四天,八月五日,好不容易风雨停住,范文虎发现他已无法收拾这个残局,就把已经登陆驻扎在五龙山下的约十余万人的部属,全部遗弃。自己和一批高级将领,乘上残余的几艘战舰,悄悄逃走。十余万人的登陆五龙山部队,当发觉被他们的统帅遗弃时,好像被遗弃的孤儿,相对大哭。但他们立即组织起来,推举一位张百户(营长阶级)当司令官,伐木作舟,准备逃回。但时间已不许可,八月七日,日本反攻,登陆五龙山部队奋战两昼夜,箭已射尽,粮也食尽,结果是六七万人被杀,未死的二三万人,于八月九日被日军驱到八角岛,凡蒙古人、高丽人、中国北方人(汉人),全部处斩。只留下中国南方人(南人),日本称为“唐人”的,免死,充作奴隶。登陆五龙山十余万部队,只有三个幸运儿逃掉,分别偷乘破烂的渔舟,漂回中国。然而,最悲惨的是,这件全军覆没的悲剧,竟没有引起责任问题。范文虎向忽必烈报告说:“我们到了日本,正准备攻击太宰府时,不料暴风把船摧毁。我们仍然照原计划行事,可是某将领某将领(这些人都被遗弃在五龙山下,死无对证),不听指挥,率军先退,大军只好跟随。全体战士于回到合浦港后解散,已备回本乡。”忽必烈相信他的话,逃回的三个人虽拆穿了他的谎言,死难者的家属虽向ZF申诉,但这声音是太微弱了,忽必烈根本听不到,蒙古帝国高阶层已开始腐烂。



    ——这一阵台风拯救了日本,日本感谢它,称它为“神风”。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组织自杀飞机,即称“神风特攻队”,希望神风第二次降临。结果虽然失望,但可看出这次台风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检查蒙古帝国东征失败的原因,我们认为可归纳为三项:一、将领们统大军渡海作战,却没有一个人对海洋气候了解。二、任用人类渣滓范文虎当统帅。三、在出发时,忽必烈拒绝配备马匹和回回炮,否则登陆五龙山部队可能在巨炮掩护下,支持到撤退使用的新舰造成。



    东征失败后第二年(一二八三),蒙古帝国的使节被缅甸王国驱逐,遂向缅甸攻击,继续作战六年,到一二八九年,缅甸始告屈服,降为臣属。而在进攻缅甸王国的前一年(一二八二),占城王国(越南南部地区)囚禁蒙古帝国的使节,元兵团在蒙古大将唆都率领下,乘战舰一千艘,由广州出发攻击。占城王国坚壁清野,退人丛林山谷。元兵团攻陷它的首都,但归路和粮道却被切断,狼狈撤退,几乎全被歼灭。



    明年(一二八四),蒙古帝国向安南王国(越南北部地区)借路,计划纵穿安南,从陆道进攻占城。安南王国拒绝,它不敢冒这个险。忽必烈命他的儿子脱欢亲王当总司令,攻击安南王国。安南是热带地方,森林连旦,密不见天日,又有地区性的瘴气恶雾,以及北方战士从没有见过的毒蛇猛兽和致使的蚊虫蚂蝗。元兵团首先发生瘟疫,又加上安南军不断伏击,以致死伤狼藉,大败而还。



    三年后(一二八七),脱欢亲王对安南王国作第二次攻击,这一次攻陷安南首都螺城(越南河内)。但安南军切断元兵团的粮道,节节反攻。元兵团只好放弃螺城,且战且退,沿途毒蛇毒箭,雨一般落下,战士将领,死亡殆尽,脱欢亲王只剩下一条性命逃归。不过安南国王陈日(火亘)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绝不能长期触怒这个庞大的邻邦,仍然派遣使节到大都(北京),献出用黄金铸成的自己的跪像,代替自己谢罪。占城王国也明智地请求和解,它也不愿作为北方巨怪的长期敌人。



    蒙古帝国最后一次扩张,是远征爪哇王国(印尼爪哇岛)。爪哇王国不过一个小岛,比日本还要小而且还要远。但蒙古使节也到了那里招降;爪哇国王在他脸上刺字后赶走,以表示对蒙古的轻蔑。一二九二年,元兵团二万人,战舰五百艘,在蒙古大将亦黑迷失、汉人大将史粥率领下,从泉州(福建泉州)出发,越洋攻击,次年登陆爪哇岛。恰巧遇上爪哇国王被他的邻邦葛郎国王所杀。爪哇国王的女婿土罕必(门者)耶是一个有谋略的领袖人物,他投降元兵团,引导大军击灭葛郎王国。然后,他再对元兵团发动奇袭,元兵团大败,勉强撤回泉州,此役共三千余人葬身在那个荒岛。



    征爪哇失败之后,蒙古帝国那种像着了魔似的扩张狂,终于停止。热带土地是他们所不了解的,变化莫测的海洋他们也无法克服。从一二○六年铁木真建立帝国,就一天都不停地对外侵略,到一二九三年爪哇兵败,为时八十八年。蒙古人的扩张力量竟持续如此之久,使人叹为观止,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7 23:58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