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埋藏在岁月长河里的紫砂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7:4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50米高的蜀山,500米长的老街,20多米宽的蠡河,这里不仅是宜兴紫砂的发祥地,也是明中晚期至上世纪60年代宜兴紫砂的生产和销售中心。山上是泥土与火焰的世界,山下商贾云集,烧成的紫砂器从蠡河码头启程,进入太湖后被运往全国各地……蜀山的热闹延续了近500年,直至改革开放后,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紫砂生产中心转移到丁山,蜀山才沉寂下来。

  南京博物院考古队经过3年的考古勘探、发掘,渐渐揭开了埋藏在岁月长河里的紫砂故事……

  考古确认:紫砂起源于明中晚期

  宜兴紫砂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有唐、宋、明三种说法。唐代说的根据是文献,唐僖宗时在唐朝做官的朝鲜人崔致远在《桂苑笔耕集》中有“坐演紫泥……掌陶钧而不晚”的记述,持此说的人认为“紫泥”就是指紫砂。有人以北宋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等诗句,认为紫砂源于宋代。更多的人倾向于明代说,考古队领队杭涛认为,中国茶文化有“唐煎宋点”说,唐代是煎煮茶叶片,宋代是冲点茶叶末,明代才有了我们现代喝的散茶(炒青)。朱元璋第17子朱权所著《茶谱》是明代第一本茶书,上面记述的饮茶方式还是点茶,茶具为银、锡、铜之类。此后近百年无茶书,明晚期突然出现一大批茶书,记述紫砂已经成为全国流行的茶具。《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按“近百年”推算,紫砂被从陶土中挑选出来加以利用,当在明代中期。

  据《阳羡茗壶系》记载的传说,紫砂壶的创始人叫供春,他是个书僮,明正德年间陪伴主人吴颐山到金沙寺读书,并学着寺中老和尚的样子做茶壶,金沙寺僧和供春同被列为紫砂壶的“开山鼻祖”。

  目前能确认的最早紫砂壶出土于南京吴经太监墓,墓葬时间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此次考古发掘在一个探方的最下层发现了一批特殊的紫砂壶陶片,其壶嘴的形制和“铆接”制法、高领带鋬罐的口沿形制等不仅与吴经墓紫砂壶如出一辙,而且与金坛明代中晚期井内出土的紫砂壶、罐造型上基本一致,这为紫砂起源于明代中晚期提供了可靠证据。

  烧窑盛景:白昼窑烟共碧天

  蜀山是座小山,高仅50米左右,占地不过千亩,山上草木繁茂,只有爬山锻炼的人踩出了几条小路。

  考古发掘是在蜀山西麓和南麓进行的,当年烧窑的残次品就堆在窑的四周,天长日久,窑就陷入了碎陶的包围之中。现在看到的每一个山谷,都是一个窑址,可以说,现在蜀山的边缘地带,就是碎陶片堆出来的。

  3年中,考古队共对6片区域进行了发掘,其中规模最大的是6号探方。杭涛说,这里的地层多达23层,跨度从清初到民国,每一层的碎陶片都是各个年代烧出来的残次品,被丢在了龙窑附近。

  在6号探方附近,还发现了一处清代窑址,令人惊奇的是,窑壁和地面有一层厚厚的白色釉状物。据杭涛介绍,这叫“窑汗”,是用松枝烧带釉的陶器,釉和松油迸溅、挥发附着在窑壁形成的。粗略估计,蜀山下埋藏着数十座古代龙窑,此次考古一共发现了8座。随着品胜窑在1959年春天的停烧,蜀山400余年漫天的窑火熄灭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有历史的遗迹,那么历史上的蜀山,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紫砂大师徐秀棠给我们讲述了烧窑的故事。自称“玩了一辈子泥”的徐秀棠从小就在蜀山南街长大,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还常在龙窑里做辅助活。烧紫砂的窑叫龙窑,窑身长70米至80米,自山脚沿山坡向上修筑,窑顶是一个高耸的烟囱,窑身有三四个窑门叫作窑户口,可供装货出货,窑背呈弓形,背两侧每隔70厘米左右各有一个孔洞,用来投燃料,叫鳞眼洞。整个窑的形状就像一条附在山坡上抬起头的长龙,烧窑时热量自下向上流动,便于充分利用能源。

  据徐秀棠回忆,1958年时蜀山上仍有6座龙窑,其中紫砂窑2座。龙窑分3种,分别用来烧大缸、坛罐和紫砂壶,前两者烧松柴,后者烧茅草。宜兴作陶的原料称作甲泥和嫩泥,紫砂泥只是甲泥等混合矿泥中的优质泥,占其中的5%左右,若单独取泥是无法开采的,如果没有大量日用陶的生产,也就没有紫砂的发源与兴盛。

  龙窑体积大,一烧就是几万件东西,因此都是几十家窑户合伙烧一窑。紫砂壶不能接触明火烧制,因此首先要把紫砂壶等装进匣钵,用扁担挑到窑口,这叫“挑窑”;然后装窑师傅像架蒸笼一样把不太规正的匣钵一层层摞高,这活难度很大,因为窑底是倾斜的,因此装窑师傅的工钱在所有窑工中是最高的。烧窑的时间要持续两天两夜,从装窑到出窑,则要花上10天左右。

  烧紫砂时窑内温度接近1180℃,窑工掌握温度全凭观察窑内火光颜色,从暗红、鲜红、黄色直至无烟无焰的耀眼白色,但是随着四季、晨昏、阴晴、风雨雪等情况,窑中火光多有变故,非多年经验不能掌握。实际上龙窑的成品率平均只有30%—40%,火里求财相当不易,稍有不慎,一窑全是废品的情况也不鲜见。徐秀棠说:“开窑前的几天,妈妈总会提醒孩子们要‘识相些’,大人正为这一窑烧得好不好担心,烧不好一家人便生计无着,这时孩子再淘气那就是讨父亲的打了。”

  在过去,蜀山烧窑的景象是很壮观的,白天,一座座龙窑吐出翻滚的黑烟,飘浮在万里长空;夜晚,窑火逸出洞眼,龙身金鳞闪闪,照亮夜空,给人带来一种古老而又奇妙的美感。

  然而,窑工的生活却是艰辛的。当地有一首民谣这样说:“上龙窑,上龙窑,不是腿断就伤腰,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碰碰窑砖就起泡。窑内火焰山,窑外雪花飘。一年到头上龙窑,人像猢狲难到梢。”

  蜀山南街:最早的紫砂交易中心

  蜀山南街是一条明清古街,虽叫南街,但它不在蜀山的南面,而在蜀山的西面,背靠蜀山,面朝蠡河。蜀山当时是宜兴紫砂的烧造中心,山下的老街便成了最大的交易中心,前店后厂,交易方便快捷。

  走在蜀山南街,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这里的建筑还保留着白墙黛瓦的传统风格,不过黑瓦已泛白,白墙已泛黑。街边的院墙,有的是用陶罐、陶缸砌成,有的则是用匣钵的碎片砌成,颇具当地特色。巷子很逼仄,只能容三人并排行走,脚下是一条条被磨得光光滑滑的青石板。随着老街的衰落,年轻人多已搬离,留在此处的当地人多是老者,他们照老法生活着,去老虎灶冲开水,在河边洗马桶;而年轻人,则多是来自安徽、苏北、贵州、湖南和四川的打工者。

  如今的冷落使我们很难想像当年的繁盛,但是明代记载中就有

  “商贾贸易缠市,山村宛然都会”的字句,据徐秀棠所著《中国紫砂》所述,蜀山南街是前清到1957年间紫砂陶的窑户集中烧造、销售的基地,街上的南北杂货店、药房、粮行、陶货店密集,是蜀山一带居民采买生活必需品和做小买卖的地方。窑户多在南街有自己的门市,在这里收坯、加工,然后在蜀山南坡的龙窑里烧造,再由木船经蠡河,驶入太湖运往全国各地。

  蜀山南街的尽头就是东坡书院。苏东坡曾多次游历宜兴,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等诗句。传说蜀山原名独山,苏东坡经过此处时称这座山像他老家四川(蜀)的山,后人因此把独山改名为蜀山。苏东坡曾在此买田筑室,称“蜀山草堂”,他逝世后,后人在原址建起东坡祠堂,明代在此建了东坡书院。苏东坡在这里留下许多传说,其中与紫砂最为密切的,当属他在此制壶,因此提梁壶被称为“东坡壶”,虽然这只是后世的附会,但却反映了紫砂和文人精神的天然联系,紫砂质朴高洁、素面素心而绝无浮艳的性格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正是历代文人的参与,才使紫砂从茶具演变成颇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

  蠡河:紫砂从这里发往全国,远及欧洲

  蜀山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蠡河,正因为蠡河通太湖,交通便利,利于贸易,才使蜀山成为烧制中心。

  蠡河的名字取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重臣范蠡,相传范蠡功成身退,与西施泛舟江湖,隐居在宜兴善卷洞一带,他发动当地人民制陶致富,因此被称为“陶朱公”,被奉为制陶业的祖师爷。据记载,蠡河就是他带领百姓开凿的。

  据徐秀棠介绍,从蠡河出发的紫砂不仅运往全国各地,还运往全世界许多国家,紫砂行内,把做日本生意的称为“东洋生意”,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生意的称作“南洋生意”,做泰国的称作“暹罗生意”,运往英、法、德、意和美国、智利、墨西哥的,则被称为“西洋生意”。

  海上行舟风云莫测,一些商船因为风浪或触礁永远沉没在海底。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林业强馆长作过统计,有外销紫砂的海上沉船地点共有7处,分别位于福建沿海、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和南非,其中年代最早的为明天启年间的“万历沉船”(约1625年),最晚的为清道光年间的迪沙如沉船(约1845年)。

  根据霍华的研究,早在17世纪,东印度公司把东方茶叶运往西方时,瓷器和紫砂作为茶具就开始远销欧洲,那时的西方绘画中已经可以见到宜兴紫砂壶。据东印度公司记载,1680年前后有数千件的紫砂壶销往欧洲,并和瓷器一起被欧洲上流社会作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配上金套嘴、金链子,陈列在壁炉上。

  外销紫砂的生产是紫砂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在明代,紫砂流行于中国的上流社会,但是随着明清政权更替带来的战乱,国内销路锐减,宜兴紫砂转而寻求海外市场,在17世纪下半叶,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外销紫砂代表了紫砂工艺的最高水平,并且引发了欧洲仿制宜兴紫砂的风潮,出现了类似紫砂的“波格炻器”。

  而在1700年以后至乾隆早期,代表紫砂的最高水平的是宫廷陶,在1720年左右,紫砂有了珐琅器;而在1800年前后,代表紫砂最高水平的是文人紫砂,紫砂工艺达到了最高峰,代表人物有陈鸣远、陈曼生等,“曼生18式”被认为集紫砂艺术之大成的创作,西方研究者最多提出了“曼生72式”。到了晚清,紫砂从文人间的唱和变得商品化,其影响直至今天,现在人们仍把收藏紫砂当成资产保值增值的手段。

  文人参与:为紫砂注入文化内涵

  紫砂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还在于它蕴含着我们欣赏甚至钦佩的品质:“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浪如词客,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符合很多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

  紫砂壶自诞生起,就与文人结下不解之缘,历代制壶名家与文人墨客的结合,才造就了紫砂多姿多彩的文化韵味。据考证,明清两代,参与紫砂陶艺的诗人、学者、艺术家不下90人,这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很多人和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在供春之后,时大彬名动一时,在他的手里,紫砂壶的价格可比金玉。他与陈眉公等文士交往,不仅开创了调砂的颗粒效果,而且把茶壶缩小,把茶壶“精雅化”。时大彬早年常请人代笔名款,后发愤苦学,终于可以以竹代笔,以坯为纸。据传时大彬创作态度极为严肃,不满意的作品即毁弃,留下的作品十不及一,也有人说他是酒徒,无钱买酒便做壶,做壶得钱便买酒,人生经历颇为传奇。

  时大彬带动了紫砂的第一个鼎盛期,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壶式千变万化,有仿古铜器的,有汉方、菱花、僧帽、扇形、圆珠梨式,以及花卉、竹节、橄榄和提梁等型式。

  而在清代的康乾盛世,紫砂进入一个繁荣期,陈鸣远技艺的精巧和创新使他的盛名直追时大彬,“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便是真实写照。这一时期,文人不但定制壶样促进了紫砂的人文气息,还把紫砂名匠请到家中。陈鸣远便经常辗转于浙江的文人学士家中,留下了不少佳作。文人除定制外,更多的是撰写砂壶铭,这样书画和篆刻也融入了紫砂壶艺。而紫砂艺人见到文人家中金石书画、铜玉鼎盘等收藏,也有了借鉴之物,使得紫砂壶书卷气渐浓而匠气逐减,紫砂艺人的社会地位达到和士人并肩相友的地步。

  集大成的陈曼生,并不会做壶,他是一位学者,精于书画和篆刻,在宜兴当县令时,不仅聘请杨彭年兄妹、邵二泉等制壶名家,而且请士人设计刻在壶上的装饰纹样。他曾设计18款紫砂壶新式样,请一流陶艺师制作,被称作“曼生18式”。按他的意见,一件茶壶的制作需要三人:壶手捏制茶壶、书画家施以书画、再请人刻画,然后进窑烧制,而一把壶上可能附四个印章,包括壶手、画家、雕刻家和订制茶壶者的室名。这种融洽无间的合作创作出非常精美的艺术品,以至于壶价暴涨数倍。

  有一则传说是说苏州某巡抚得邵大亨壶,非常珍惜,不料中秋乘船赏月时船身摇晃,侍女失手打碎茶壶,被巡抚鞭笞。正在附近的邵大亨动了恻隐之心,便请巡抚到自己船上,任其从自己16把好壶中挑选一把。巡抚选壶离去后,邵大亨立即把剩下的15把壶砸碎,忿忿说:“因为我的壶,竟有人玩物丧命,再不做壶了。”

  可以说,文人参与紫砂陶,为紫砂注入了文化内涵,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中央工艺美院杨永善教授在谈到紫砂文化时说:“紫砂陶实际上是热衷文化的艺人和热爱工艺的文人共同创造的。”近年来,宜兴紫砂再度兴盛,国内外的拍卖和收藏都持续升温,顾景舟、蒋蓉、徐秀棠、汪寅仙、吕尧臣等都是各负绝学的制壶高手,宜兴先后有11人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如今,宜兴的紫砂从业者多达数万人,紫砂文化已深深植根于当地人的生活中。霍华对记者说起蜀山脚下颇具古风的一幕:一个满脸皱纹的卖菜老人,守着一把紫砂壶,配着白瓷杯——这正是明人周高起所著《阳羡茗壶系》中所说的紫砂壶配白瓷杯的饮茶古法——面前是两篮青菜,蹲在电线杆下,边抽烟,边饮茶,边卖菜,悠然的笑容让人感动。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板凳
发表于 2011-12-18 19:04: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9037

帖子

3139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3139

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财富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6 20:37:5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经验分享!
[fly]人生如梦一瞬间,乐在花香鸟语时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27 16:05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