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1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闻轶事] 大鹰(转)

[复制链接]

90

主题

2485

帖子

373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73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4:0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 驯鹰

       驯鹰始于买到鹰之日。

       “小山”鹰,网家打到即送与鸟市去卖。“大山”因路远,耍凑够 一挑才进城。每挑前后的两个草圈上,可以拴八头鹰。鹰户乐意整挑卖给鹰店,好立即回山继续钉网。老年间北京鹰店不少,三十年代只剩下东四大沟巷一家,门外 三根长杠,鹰都戴着帽子一字儿排开,挂在上面。买妥后先问明落网时重量多少,往往还要称一下,看所说的是否可靠,此鹰日后熬到多少分量下地捉免,这原始重 量是一个重要依据。例如落网时重三十两,熬到二十六两,也就是说约减去其体重的五分之一,下地较为适宜。重于二十六两鹰有逃逸之虞,轻于二十六两又将因体 亏而无力搏免。称的方法用秫秸扎一个三角形架子横架承鹰。

       分手不回家,往往接着熬后夜,一个人顶了。出门已经几个钟头,走了几个钟头,走了十几里路,能不饿吗?走进 大酒缸,不喝酒也要来碗馄饨,四个烧饼。我认识养家西城较多,离开大酒缸,多半去西城。反正熬鹰遛的越远越好,所以喜欢绕远儿。从前门到天安门的石头道, 又平又直,踩着落叶,簌簌地响,怪有意思的。走西长安街,拐西单,奔西四,到面对太平仓的夜茶馆,又是我们熬鹰的聚处。鹰怕热,不能进屋,门外的条桌条凳 全是给我们预备的。沏一包叶子,来两堆花生,一边剥,一边聊。因为右手举着鹰,仅有左手闲着,只好咬开花生往嘴里倒,往往连皮儿也吃了下去。东方一挑哨, 鹰又来劲儿了。地下一发白,它又乱飞了,只好掏出帽子给它戴上。我们又出发了,上德胜门晓市去。过新街口往东走,天越来越亮,路上又碰上几位架鹰的朋友。 太阳上了后海的柳梢,支白的人来了,把鹰接过去,我回家睡大觉,傍晚再接前夜。照上面所说的熬过五六天,鹰的野性磨掉了一些,白天在胳膊上不乱飞了,帽子 可以不戴了,行话叫“掉帽儿”,这是人和鹰打交道的第二个回合。

       由于熬鹰总往人多处走,故不论白天或夜晚都要注意一件事——鹰拉屎,北京叫“打条”(鹰屎自古就叫“条”,见《肉攫 部》)。只要它稍稍向后一坐,尾巴一翘,一泡稀屎就窜出老远。老养家的胳膊对打条能有预感,连忙蹲身沉臂,让条打在地上。初学乍练的措手不及,便会滋周围 人一身,人家自然冒火。荣三告我某年某月十五日,酱菜洼傅老头,一位世代养鹰的老行家,带着家人架鹰来到东岳庙山门外。那天天气晴和,摊贩生意兴隆,游人 正多。他家人一时走神,一泡鹰条打在豆汁挑子的大锅内。傅老头抄起勺子在锅内一搅和,说了声“治病的”。卖豆汁的一 愣,随即有所会心而没有吭声。喝的人也没有理会。这锅豆汁一直卖到见锅底。按《本草纲目》称鹰屎曰“鹰白”(其色白,故 名),可以“消虚积,杀劳虫”。尽管傅老头言有所据,鹰屎也吃不坏人,他也未免太恶作剧了。我初架鹰时也露过怯,打条脏了人家衣裳,赔礼还不答应,把衣服洗干净登 门道歉才了事。

       生鹰开始喂的是鲜红的羊肉,两三天后羊肉泡水后才喂,越泡时间越长,直至全无血色。这是为了降低养分,使鹰 消瘦。俗云“饥不择食”,鹰饿了才肯吃白肉,并连颜色浅淡的“轴”(音zhou)也吃下 去。这是人和鹰打交道的第三个回合。

       说起“轴”,需要作些解释。这是鹰必须吃下去的一样东西,养家无不知 之。但这个字如何写,问谁也说不出来,我也未能找到一个音与义和所喂之物沾点边的字,只好暂用读作zhou的“轴”字了。
       “轴”,北京用线麻来做,水煮后经捶打再入口口且嚼,务使柔软,然后做成如两节手指 大小,略似蚕茧,喂晚食时裹肉让鹰吃下去。不同地区制轴用料各异,或用苘(音qing)麻,或用 布、谷草、鸟毛为之,求其柔软不伤鹰喉则一。

       原来鹰不论大小,捉到猎物都大口撕食,连鸟羽兽毛一起吞下。血肉筋骨都能消化,惟独羽毛不能分解吸收,也无 法排泻出来,只有在嗉、肠里被紧成一团再从口中吐出,这一昼夜的食物消化才算完成。鹰在大自然中即如此,故山林中也能拾到鹰吐出的球状物体,养家称之日“毛壳儿”。鹰落人手,开 始只喂肉,吃不到羽毛,故须给补上一个轴。待驯鹰成功,捉到兔子,虽能吃到一些皮毛,但终不及野生时多,故麻轴须继续喂下去。

       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对自然现象观察敏锐缜密,他发现鹰不能消化毛羽并写进了《补笔谈》。更早的是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收有“旭”宇:“鸷鸟食已,吐其皮毛如丸,从丸禺声,读若戬,于跪切。”旭”字的始创自然远在 东汉之前。“旭”就是北京所谓的“毛壳儿”。李焰在《调养杂记》则将“旭”作为一节的名称,内容都是关于轴的材料、制法等。实际上他已 经把鹰在野生中吐出的旭和人工泡制的轴等同起来而视为一物了。

       北京养家流传着一句话:“熟不熟,七个轴。”意思是生鹰喂过七 个轴,不熟也差不多了,可以开始捉兔子了。魏彦深《鹰赋》有“微加其毛,少减其肉”两语,意思是把做 轴的毛加多一些,喂鹰的肉减去一些。可见自古以来养鹰即用轴和肉来控制其摄入的营养数量,维持消化系统正常运行,以期达到驯养成功,为人捕捉的目的。不过 据我所知,北京绝大多数养家认为轴的作用只在舌去其膛内的油脂,消耗其体重,使鹰饥饿,供人驱使。如此理解恐怕不够全面,因而也就不够正确。因为忽略了吃 毛吐轴原是鹰本能的、天然的消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记得1932年前后在美国学校读书时,校长请来了一位美国鸟类专家做演讲,题目是 《华北的鸟》,讲到了大鹰。讲后我提问:鹰吃了它不能消化的毛怎么办?养鹰为什么要喂它吃一些不能消化的东西来代替毛?他因闻所未闻而瞠然不知所对。由此 看来,我国千百年前的古人比二十世纪的某些外国鸟类科学家,对猛禽的知识究竟谁知道得更多一些呢?

       喂白色肉并控制分量,使鹰体重逐日下降,它自然越来越饿,这时开始训练“跳拳”。办法是将鹰放 在杠上,或由另一人举着。喂者左手拿着五尺子,右臂套袖上搭。小片鲜羊肉,凑到距鹰一尺来远的地方,一边晃动套袖引起鹰的注意,一边“嘿”、“嘿”地叫它,让它跳 到套袖上来。跳过来即喂它,如此多次,每次距离拉大一些,直到把五尺子由双折打开成单股,距离超过了一丈,鹰还是很快地跳过来,“跳拳”算是训练成功。 这是人和鹰打交道的第四个回合。

       下一步训练“叫遛子”。遛线足有十来丈长,风筝线框子成了驯鹰的用具。双折的五尺 子下端套个铁圈,穿在线上。叫鹰人和举鹰人的距离从三四丈开始,加大到十多丈,每次都按下面的方法叫它从举者的臂上飞到叫者的臂上。

       叫者将遛线围腰系好,脸背着鹰,来个蹲裆骑马式,把穿套袖、搭羊肉的右臂横向伸直。举者左手拿好线框子.侧 身弯臂,将鹰隐在胸前,暂不计它看见前方。直待叫者摆好架式,喊山“嘿”、“噬”的叫声,才转身 将鹰亮出,使它看清叫者,展翅飞去。

       叫遛子要求鹰飞得又正又低,擦着地皮,待临近叫者才向上一扬,稳稳当当地落在套袖上, 一心出吃上面搭的肉(彩图69-71)。不 许它在中途摇头晃脑,左盼右顾,或偏离遛线,侧翅而飞,更不许到中途一下子冒了高,想要逃离绳子,远走高飞。好在有遛线管着,要跑也跑不了,只能以噗地一 声跌落在地而告终。一切不符合要求的轨外行动都说明它野性未除,居心匣测,训练必需回炉,考虑是否再减些肉量,降些体重,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因为放大鹰不 同于放小鹰,小鹰可以系着线捉麻雀,名曰“挂线”,而大鹰下地,脚腕只有一怍来长的两开。如果真个跑了,还是真没辙,只好手拿五尺子,”目进飞鸿”了。因此下地前 必须经过叫遛子的严格考验。叫好遛子是人和鹰打交道的第五十回台。

       架鹰下地去抓第一只兔子,名叫“安鹰”。这一定耍等它性 起,斗志杀机无法按撩才行。仅仅驯熟,见到猎物是不会出击的。说也奇怪,只要熬得认真迢得透,食量得当,体重适宜,出轴正常,快则十多天,慢也不消一十 月,鹰自然会“上性”。上性的表现十舒明显。倘身边有小猫、小狗经过.它会耸身凝眸,跃跃欲试。开门关门,嗖的一声,它会猛地抓紧套袖,仿佛猎物就在脚 下。甚至嘴爪并用.撕扯套袖,如架者不及时将胳膊抽出,竟有被抓伤的可能。

       捉到第一只兔了,或叫“安上了鹰”,算是初战告捷, 是人和鹰打交道的第六个回台。此后进入日常放鹰的阶段,而熬与遛仍不可少,轴仍须喂,体重仍须称,和鹰的交道还要继续打下去。如养放得法,鹰会越米越驯 熟,攫捉本领也越来越大。随着严冬束临,天气日寒,鹰的体重也应随着增加,直到接近落网的分量。到那时它体力充沛,猛勇矫健,每天能捉四五只乃至更多的兔 子。过去北京有以此维持一冬生活的,名叫“买卖鹰”。偏远山区,兔子、山鸡(雉)一起抓。北京则避免猎雉,怕抓惯了连家鸡也抓,会带来麻烦。伤了老太太的鸡,碰上难说话的,赔鸡赔钱还 不依不饶,十分尴尬。

       养了八年鹰,使我感到为了驯鹰,熬夜遛远,只要豁得出去,并不难。难在调节食水,控制体重,掌握分寸,恰到 好处,使鹰不致因火候欠缺而背人飞去,又不致因火候过头,体弱身孱而无力捉兔。白居易有首《放鹰》诗,虽别有所喻,却讲到了这个道理: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
              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
              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
              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
              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
              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
              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不过严格说来,放鹰不仅要知道下地时的饥饱情况,还须深谙它被人驯养以来的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正因如此, 善调鹰的老把式自鹰买到手即密切注视着它的体重变化,并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它的动作神情。“我曾经相处的荣 三、王老根、窝候爷三位来说,他们都能在最合理的时间安上鹰,从拒不进食到抓到兔子。这里强调“最合理“三个字,是因为 太慢固然不好,太快会伤鹰、死鹰更不好。在训成之后,每天喂晚食时喂轴,此后还要在胳膊上举一两个小时才拴到杠上。次晨约四时又举起,不久即出轴,随即称 分量,天天如此。人不懈怠.。鹰也好像生活有规律的人一样,进餐、如厕都有固定的时刻。打条、出轴都要留心观察,借知身体是否正常。条打借长而远,白多黑 少,不杂他色,尽端成片则无病。轴团得很紧,色正无异味,说明消化良好;如带绿色膛内有油,内量宜减;颜色发红,内热所致,清火为治。李焰《凋养杂说》有 一节以“安”名篇:
              鹰呼吸与人同节。每食连下,食袋上则柔软,下则坚硬,健拂羽,一足拳,
              左右伸气,肩背羽不动,肛门窄小而冷,一日二三屎,屎茎粗长,末大如掌,
              黑白相间,宿则回头插背,此平安之候也。

       他把健康鹰的判断法传授给了后人。

       《肉攫部》、《鹰鹘片》、《鹰论》还记录了多种诊治疾病的方法和药方,有的药如龙脑、朱砂都十分名贵,说明 前人对鹰的爱护和医疗经验的丰富积累。

       驯鹰养鹰可归纳成两句话: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少年中国之中国少年

回复 引用 TOP

  

最土庄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最土庄 当前离线

UID2 帖子92 精华0 积分0 阅读权限150 来自北京 在线时间32 小时 注册时间2009-7-14 最后登录2010-12-4  
超级版主


3#  最土庄发表于 2010-5-17 09:46 | 只看该作者

四、 放鹰

         本节将使用一个前面没有用过的名词——“猫”。猫者,野兔也。 北京习惯称野兔曰“猫”或“野猫”,尤其在出猎的时候。在某些场合,如下地放鹰,不使用这一名词,就好像脱离了实际生活而感到十分别扭。

         被鹰从“安鹰”说起。这是野鹰经过驯养,第一遭下地捉兔,以两三人为宜,多 了鹰会害怕,术语曰“臊”。更因人多蹚地面积大,猫起脚远,新鹰体弱,力不能胜。故只盼运气好。遇上个“脚踢球”(详后),不太 费劲就顺顺当当把鹰安上。

         放鹰,尤其是安鹰,宜在树木不多,人家稀少的平原。平原一望无际,视野丌阔。树木少,兔子无处藏身;人家 稀,免得狗来捣乱。一垄一垄的麦苗,生地夹着熟地(庄稼已收并经犁耙过的为熟地,未经犁耙的为生地),是放鹰的好去处。北京养家流传着不少口头语:“两熟夹一生,猫 儿在当中”,“两生夹一熟兔子在当头”,是说未经整过的地容易找到食韶,所以兔子爱呆。“拐弯抹角儿,地头 地脑儿”,是说越是不起服儿的地方越可能隐藏着兔子。“和尚不离庙,兔子不离道”语似费解,因道多 行人。但事实确实这样。山地上松,兔了跑起来费力。道路地而硬而平,蹬得上劲,它能跑得快。这些口头语是养家的经验总结。

         鹰安上之后,每天出猎,待见过七八个猫,吃到了活食,体力有所恢复,本领渐能施展,和人也有了些默契,行话 叫“鹰放溜了”,下地就“人多为好了。

         我在高中读书时,鹰始终没有放痛快过。家住城里.好容易盼到一个星期天,清晨出城,下地已过中午,掌灯后才 回来,时间大半耗费在路上。待上燕京大学,却有了特殊的放鹰条件。我住在东门外一个二十多亩的园子中,出门就放鹰,周末不用说,平常下午没有课也可以去, 加上逃学旷课,每周都可以去上两三次,真是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时值冬闲,邻近的老乡们都爱看放鹰。成府的吴老头儿,西村的常六,蓝旗营的秃儿、大牛子,还有五六个十四五 岁的毛孩子,凑就是十来个个人。中午前后,他们已吃过午饭,各自拿着柳木杆或荆条棍,到园子等候。只等我和荣三准备齐全,说一声“走”。我举着鹰,穿 着打扮和熬鹰时差不多,只加上一副鹿皮套裤。荣三挎上水壶,背上猫兜子,里面装着水瓢和白菜叶包好的羊肉和麻轴。

         凡是跟我们走的,不论老少,一不求财,二不问喜,只为了玩,肯追肯跑,真卖力气。收围后各自回家吃晚饭.送 他们兔子也不要。顶多隔上五六天,弄几斤棒子面。柴锅贴饼子,炖一大锅猫肉,又烂又香,大家坐在花洞子前卷起的蒲席上,大筷子吃猫肉,饼子焦疙渣咬得出声 儿,直解馋。有人连饼子也不扰,自带窝头或馒头。

         下地后总是一字儿排开、每人相隔约两丈远。我举鹰在中间,稍稍落后,成一个倒人字。为的是猫被任何人蹚出 来,鹰都看得见。举鹰看似密易,也须练个三年五载。因兔子潜伏田野,不知何时何地会跳出来。一刹那间,鹰已抢下胳膊去。举者必须眼快手疾,心应眼,手应 心,鹰在套袖上一蹬,胳膊必须向外一挺,为它添加劲势,还要高声报出一声“猫”,让人家都知道。 倘若稍稍一愣,手指未及时松开两开,等于已经把鹰扥(读den)住了才撒手,鹰必然摔在地上,行话叫“放垂头”。鹰从地上再飞 起,兔子已经窜出去四五十丈了。出围的都是自家人还好,要是被别的养家看见,传出去不光彩,说什么:“别瞧某某玩了几年 鹰,还尽放垂头呢!”冉说手太松也不行。田野里有一种落地万落树的鸟叫“鹅鹩儿”,和上池色,大小 近似鹌鹑。正当你一心一意以为有兔子跳出来,忽有鹅鹩儿飞起,眼前黑影儿一晃,心砰然一跳,加上鹰一抢,不由地把鹰撒了手。如再说报出声“猫”,又不免要落话 把儿了。

         放鹰有意思,刺激性强,百放不厌,是极好的运动,对锻炼身体大有好处。我现在已过七十九岁生日,赶公共汽车 还能跑几步,按煤气还能骑自行车驮,都受益于獾狗大鹰。

         下地只要一撒鹰,就是鹰追兔子人追鹰,有时要跑二三里,管它荆棵子剐不剐人,玉米渣子札不扎脚,都一冲而 过。跑得气呼呼,只觉得两耳上风,鼻端出火.汗湿衣襟。地形随时有变化,上坡下坎,迈垄越沟,环绕坟场,出入树林踏泥涉水,蹈雪履冰,不胜备述。狡兔利用 一切地形和风向来脱胎,大鹰则施展各种技能来搏击,时时有变,回回不同,很少是过去的又一也重复,有意思也就在这里。如果以为放鹰还不就是伸开爪子抓兔 子,一把就抓住,未免想得太简单了。真是这样,也就没意思了。

下面记几次放鹰的实况:

         先说“脚踢球“。原来兔子夜间在地里觅食,白天就刨一个小坑卧下,名叫“卧子“。坑并不深.背 脊露在外面。头前上高一些。可以遮住头及双耳,名叫“隐头土”。它皮色和上地完全一样,很难察觉。往往是放鹰人走近,快踩 上它了还未发现,而兔子以为人已找到它头上。再也呆不住了,才一跃而起。这时胳膊上的鹰一下子抢下去,兔子尚未伸开腰,鹰已经砸到它身上,翻滚在尘埃。因 兔子仿佛是被人一脚踢出来的,故曰“脚踢球”。这使我想起盛夏雨后.站在屋檐下看滴溜。一滴雨水从瓦垄掉下米,还未到地,下一滴又下来了,两滴差不多同时着地,鹰的这种迅疾准的 动作,真是扣人心弦,使我对古人所说的“兔起鹘落”有进一步的体会。当然以上云云,只有放溜了的鹰才能行。安鹰时遇见“脚踢球”,虽能扒住,但 不会有如此精形的表演的。

         要是兔子起脚远一些,鹰就要花些力气了。只看它飕飕地擦地飞去,翅膀紧扇几下忽然不动了,名叫“掐葫芦”,可是身子还在 空中很快飘着。等它再紧扇时,已来到兔子的上空。猛然一斜.侧身而下,尘土起了个旋儿,却并未抓到。原来兔子停止前进,就地转了一个圈儿,名叫“划魂儿”,接着开腿又 跑。鹰扑个空,起来再追。兔子索性放慢了速度,不是转弯就是后退,名叫”拉抽屉。看吧,鹰上下翻飞,兔子腾挪躲闪,真使人眼花缭乱。 人迫近了,兔子不敢再耍花招,连忙穿向人行道,想扬长而去。人道虽然跑得快,可是鹰更快,眼看它在兔子后腿猛然一檬,扫屁股撒起一尺多高,拿了一个大顶。 落下来时,另一只利爪已把兔嘴箍住。这一手名叫“撩裆箍嘴”。兔子被弯成了弓形,后腿登起,插在鹰膀子里。名叫“插旗”(单腿日“单插旗”,双腿日“双插旗”).别住了,鹰 和免子都动弹不得。这时兔子出了声,呱呱地叫,说明它已逃脱无望。人赶到了,抓住兔子腿,鹰迅速地把撩裆的爪子倒到兔子头上,尚未丌始撕啄,已经是满嘴兔 子毛了。

         如果兔子在远处跑过,名叫“跑荒猫”:鹰照样要抢下胳 膊去抓。这时是否撒鹰,全凭架鹰人做主。一是估量鹰的体力;二看地形好坏,天时早晚;三看人是否跑得动、追得上。不消说,撒手就要跑上三五里,可能还逮不 着。有时出围脚背(不顺利之意),大都没有蹚起猫来,好容易碰见一个跑荒的,怎肯放过?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人没有跟上,不是找不到鹰,就是逮着猫又被狗 冲开了,甚致连鹰带猫被人拣走。架鹰人要在刹那间作出正确决定,并不容易,全靠经验阅历。也有“鹰高人胆大”,跑荒猫照放不 误。本世纪初荣三举着一架大青鹰在杨村一带出围,地势寥廓,鹰的能耐又特别好,多远的猫也撒手。不但没有丢鹰,而且十做九不空。

         往往田野中间有一大片荒草,二三尺高,赭黄色,黄得埕红,夹着获子和枳带棵,名叫“黄片草”,这是兔子喜欢 藏身的地方。到这里才显出鹿皮套裤的优越性,枳荆剐上一道白印,扎不透,划不破,可以放心在里面蹚。在此举鹰,要高高擎起,猫从哪里出现,鹰都看得见。兔 子决不肯轻易跑出去,老在草里穿来穿去。鹰在草上扇着翅,低着头,随着免子转。忽然到了一个草稀的地方,鹰猛然扑下来,抓着不用说,抓不着,兔子便溜之大 吉。鹰在草中,两爪还紧紧抓着干草,瞪着眼睛发愣,满以为兔子已在它掌握之中。鹰也有被兔了诓了的时候。

         鹰放溜了,带树林的坟圈子也不在话下。在搜索林子之前,必须先相一相地势,哪一方向开阔人家少,举鹰人就在 那一边等候。余下的人都进树林,排开向举鹰的一而推进。一边打草,一边“唰呼”“列呼”地喊。举鹰人要 侧着身,解开棉袄大襟的扣子,拿出叭蜡庙费德公的架式,左手提着衣襟,将鹰遮件,给兔子让开出路。林子里报了“猫”,先不撒手鹰, 要等兔子钻出来而且跑出一段才放下衣襟,挺胸脯,伸胳膊,让鹰追下去。

         狡猾的兔子有时硬是不出林子,出来了还是绕道回去。鹰粘着它不舍,追进了林子,是否能抓着不敢说,可是有看 头。翅膀时张时抿,飞行忽正忽斜,在树空当中穿来穿去。老友吴老头会说:“真好看呀,活赛过大蝴蝶儿呀!”

         遇见上述情况,窝侯爷会不断念道他养过的一架豆黄鹰,在八宝山松树林(当时尚无公墓)出围,兔子在树底下 转,鹰在树梢上飞,一连砸下来七次,终于把兔子抓住。他说这叫“盘着逮”,和桃尖尾的犯哨又不相同,而与兔鹘的逮法相似。求之于大鹰 真是百年不遇,千架难逢。

         放鹰放到跑荒猫敢撒手,密树林敢进去,就告认识到训练“叫闷拳”和系铜铃的必要 性了。
“闷”就是看不见的意思。鹰放溜了,喂晚食时正好训练一次。其法是不使鹰见人,只让 听到叫鹰人的声音,自动地飞起来找人,落到叫鹰人的胳膊上,然后喂它一顿。训练时举鹰人和叫鹰人隔着一个坟头或土坡,或在林内,一在林外,谁也看不到谁。 待喊出“嘿”、“嘿”几声,鹰即寻声而至。练好后,如追鹰未能跟上,一时不知它在何处,凭这几声喊叫也能把它叫回来。

         系钤是将一块象牙或兽骨制成的葫芦形镂空垫板连同一枚有舌铜铃拴在鹰尾正中的两根尾翎上。拴法用引线穿缝打 结,和给鸽子缝哨尾子相似。但须注意其高低尺寸。过高铃能磨伤鹰尾皮肉,过低又因下坠而影响飞行速度。铜铃和坚硬的骨质颦板接触,轻轻一动,即清越有声, 而且达远,自与垫在茸软的羽毛上效果不同。有此设施,看不见鹰可听到鹰,几次放远了,鹰在黄片草中攫兔饱餐,全仗铃声才把鹰找到。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清华园北大石桥靠近圆明园放鹰,那一带有不少菜园子,地势不好,猫却不少。顺着河边一大片 棉花地,我们五个人,勉强排过来,每人相隔三丈,东西两边距地头还有好几丈远。兔子真鬼,擦着东边往北溜了出去。鹰看见了,我却连影儿也不知道。直等鹰使 劲向下抢,我才看见一道子白,进了坟圈子。我把鹰拉回到胳膊上,站住了脚,用手一指,常五、大牛子点了点头,弯着腰,放轻脚步,悄悄着前进,往北兜坟圈 子,好让兔子往南跑,岂不就离鹰近了。谁知坟圈子无树也无草,藏不住身,没有等到有人抄后路,兔子已经开腿跑了。坟圈子围脖上有个豁口.兔子影子在豁口一 晃,鹰和我都看见了,一挺身,鹰飞过了围脖。往东追下去,有间草房。兔子在前,紧迫是鹰,随后是我.走马灯似的围着草房转。兔子一看大势不好,一个拉抽 屉,缩头一转.又往东一长,进了菠菜地。一畦畦的菠菜,夹着风障,向前倾斜离地面约60米。兔子紧贴着它,一纵一纵地跑。鹰不舍在风障上跟着 飞,却又因有风障而无法抓住。老菜农看见了,扯开嗓子嘁:“放鹰的瞧道儿呀!别睬了我的菠菜呀!”这一喊不打紧,不 开眼的四眼大黑狗从玉米地里跳下来,加入战团。兔了跑到风障点,然后顺着浇水的干垄沟跑,鹰斜身,一爪抓头一爪撩上它的后腿。但兔子大,不回头,爪子倒不 上去,被兔子拉着往前跑。这时人已赶到,我看得真切,拣丁块黄土疙瘩对准了狗腮帮子就是一下,打得它嗷嗷直叫。鹰怕狗,一松劲,兔子又开了。鹰一下上了 树。我掏出羊肉刚要往下叫,鹰看兔子又追下去了。这回离开了菜园子,进人人家场院的篱笆栅。它还是贴着跑,鹰跟着飞。眨眼来到场院尽头篱笆处。兔子使足了 劲,想要蹿越而过。好鹰好像知道兔子要干什么,不再粘着它了。突地翻身人空,起来一两丈高,两翅一夹尾巴朝天,闪电般地俯冲下来。兔子往上跑鹰向下落,两 个碰个正着,滚作了一同。人慌忙赶到,气喘不过来,一手把住兔子后腿:一屁股坐在地上,连边上有位摘棉花的老太太都没有看到,差一点坐在人家的三寸金莲 上。上面说的正是所谓桃尖尾鹰哨”的逮法。“兔起鹘落”,刹那间即使有再好的相机在手也很难将它拍下来。好在有一幅古画可以作为插图,那就是宋赵子厚的《卉禽兽图》。

         不要以为鹰总是胜利者。我遇到一个六斤的老猫,鹰撩上裆而未能箍上嘴,兔子拉进荆棘。鹰张着膀子,翅膀被刺 剐坏了,胸脯还扎出了血,兔子终于跑了。最厉害的兔子能回头等着鹰,待到来突然跃起猛撞,使鹰嗉受伤。《肉攫部》在列举鹰病中就有“兔踏伤”一种。荣三告诉 我过去南苑有一只老兔子撞坏了三四架鹰,谁要去那里都存有戒心。后来一架老破花加两杆枪才除了此害,称一称重达七斤,为前所未有。
下雪放鹰别有一番情趣,空气清新,皑皑白雪,看雪景加逛围,神仙都不换。地上有雪,找猫特别容易,脚印子一 对一对,小桃儿似的清清楚楚印在雪上。猫在雪中趴“卧于”之前,总要远远跳一下才卧下。因此当追踪猫脚印到忽然没有的 时候,正是离它不远了。遗憾的是下雪天不能都放,鹰在雪地上滚扑,翅膀一湿,只好收围了。我借钱才买到的白鹰就是在一个下雪天放丢的。老玩家都笑我,下雪 放白鹰,真是“找丢”!白鹰的本领不大,几把没有抓住,越逮越远,接着雪越下越大,以致白茫茫无处追寻。后来我听到动物学家说,异常的白色动物属于“白化体”,乃畸形变态, 故多低能。窝侯爷也听老一辈说过,“白鹰只是玩个‘名儿’,论本领比一般的鹰软而无力”,只是物以稀为贵而已。

         放鹰最怕刮大风,只好休息。兔子能辨风向,总是顶着风跑。它俯身擦着地皮,所以不甚费力。而鹰在空中张着翅 膀,好像帆船想要逆风而行,是不可能前进的。

         按照清末的规矩,腊月初八那一天,养家集中到南苑放“腊八围”。这一天抓到的 兔子要一律无偿的交给药铺配制“兔脑丸”。这是一种妇科的良药,据说有催生的作用。说起来此为公益义举,无形中却成了养家比武的口子,人要显人的本领,鹰要显鹰的威风。“是骡子是马,拉 出来溜溜”。很遗憾我没赶上当年的盛况。



五、笼鹰

         中秋以后到隆冬,是放鹰的季节,最晚可放到来年早春。此后须将鹰放进一具大笼子,在人工饲养下,脱换羽毛, 长出新生的钩鳞和利爪,秋天又可以下地捕兔。这就是所谓的“笼鹰”。鹰在笼中长达半年以上,须精心照管,天天用小鹰抓鸟雀,为 它打活食,有时还须喂鸡和鸽子。每年养的鹰到不了入笼已经出了毛病、逃跑、病死皆有之。有的本领一般,觉得不值得下大功夫笼它,饱食几天之后,放它飞回山 林。只有鹰的性情、本领都好,舍不得放掉,才不辞辛苦,甘愿费时费事把它笼起来。

         我必须声明没有笼过鹰,只向三位老养家询问过,他们是荣三、窝侯爷、潘老伯。潘翁除善养鹰外,更以能训练比 麻雀略大的山胡伯喇捉麻雀闻名。久居崇文门外白桥,受到玩鸟家的尊重,是一位人物。只不过感到谈大鹰而不及笼鹰,未免有些欠缺,故就所闻,记之于下。因非 亲身经历,难免有误。

         笼鹰始于何时,有待考证,至唐则十分盛行,有文献可证。如张莒有《放笼鹰赋》,柳宗元有《笼鹰词》,白居易 有“十月出笼”,王建有“内鹰笼脱解红絛”诗句等等,不胜枚举,而《酉阳杂俎.肉攫部》言之尤详:

         鹰四月一日停放,五月上 旬拔毛入笼。拔毛先从头起,必于平旦过顶,至伏鹑则止。从颈下过毛,至尾则止。尾根下毛名毛。其背毛并两翅大翎覆翮及尾毛十二根等并拔之,两翅大毛合十四 枝,覆翮翎亦四十四枝。八月中旬出笼。再看该《部》三十七条中有十七条讲到鹰退毛后花色纹理的变化,这些都是逐年笼鹰后才能获得的结果。我们相信唐代养 鹰、笼鹰之盛远远超过本世纪初的北京。

         北京笼鹰,在向阳的地方用竹竿扎一间似小屋的笼子,名曰“栅子”。载两颗柳树, 上面架一根横杠,杠上捆青篙或稻草,需要经常更换,尤其在长出新趾爪的时候,必须要保护爪子的尖锐。潘老翁则主张砍粗细合适的柳树做杠,一端套一个装有泥 土的簸箕,不断浇水,使皮色长青并萌发枝桠,具有活木之气,谓优于枯木的杠。栅子内必须放水盆,盛清泉供鹰应用并洗澡。

         鹰三月停放,即可入笼,随即减少食量,使其清瘦,至夏至前后拔毛。如不减食量,则肉满皮紧,拔毛疼痛,竟致 死亡。德胜门的养家恩三有两次笼鹰拔毛后死去,窝侯爷认为是未减肥之过。北京笼鹰只拔小毛,从头顶及颔开始,顺着往下拔,至腰部而止。底层不动。膀翎及尾 翎均不拔。此与《肉攫部》称“并两翅大翎覆翮及尾毛十二根等并拔之”大异。我对此表示怀疑。或大翎可拔,须分若干次进行,但《肉攫部》未交待清 楚。总之,尚未听北京养家说过翅尾大翎可以一次拔完。可能为古人所误,慎之慎之。
少年中国之中国少年

回复 引用 TOP

  

   
返回列表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300 收起 理由
谭究竟 + 1600 好帖子
京城晓苏 + 1700 好帖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2485

帖子

373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73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1:29:5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2楼芳惠于2013-04-16 00:23发表的  :
联系我13863857658
你是哪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13#
发表于 2013-4-16 00:23:10 | 只看该作者
联系我13863857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12#
发表于 2013-4-16 00:21:57 | 只看该作者
有大鹰吗、、今年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2-23 12:51:26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看见人家玩鹰,非常羡慕。没有想到,还有如此的学问!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10#
发表于 2012-12-20 14:32: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观点。膜拜~
阴jing增大 www.zhangquanblog.com
阴jing增大 www.yxddxw.com
阴jing短小 www.yushenjt.com
基因育根 www.qingren214.com
基因育根 www.ycydxl.com
上海按mo www.mytb8.com
电shi棒 www.xflmhg.com
超级P57 www.JISHIYAOFANG.COM
朵朵神速大 www.shvickiclub.com
时时彩 www.bygit.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2485

帖子

373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73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19:18:4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各位鸟友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346

帖子

67

积分

骑士

积分
67
8#
发表于 2010-12-10 19: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723

帖子

604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60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7#
发表于 2010-12-8 20:20: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0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6#
发表于 2010-12-8 20:12:08 | 只看该作者
每次看见关于大鹰的帖子
都会想起王世襄老先生的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22 19:07 ,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