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大紫胸鹦鹉的人工繁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20:0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本文报导1998年成都动物园一对大紫胸鹦鹉饲养管理、产卵、人工孵育以及雏鸟生长发育等系统观察资料。经观察,大紫胸鹦鹉的孵化期约23天,孵化率达100%。全人工饲育期65天,成活率达100%。

  关键词:鹦鹉 人工 繁殖

  A Study Of Arjificial Breeding Of

  Derbyan Parakieet

  Jiang Hua Chen Hongwei Wang Xingliang

  Chengdu Zoo (Chengdu 610081)

  Abstrct:The egg-laying,artificial incubation of eggs and feeding of a pair of derbyan parakeet observed in 1998 we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grovth of squabs had been detailed as well.The incubation period of derbyan parakeet is about 23 days,and the hatchbilicty of eggs is up to 100%.During the period of 65 days of artificial feed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squabs is 100%.

  Key Words:Derbyan parakeet Artificial breeding▲

  大紫胸鹦鹉[Psittacula derbiana(Fraser)],又名四川鹦鹉、丹巴鹦鹉,为我国特产鸟,被列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西北部及云南、西藏等地区。由于大紫胸鹦鹉体型适中(体长370~480mm),羽色艳丽,能模仿人语,作为宠物驰名中外。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的大量捕获,野外资源破坏严重。因此,对大紫胸鹦鹉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的繁殖研究,特别是人工孵育的研究,不仅有较大的科研价值,而且对保护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饲养条件 成都动物园的一对成年大紫胸鹦鹉饲养于3m×4m×4m的鸟舍中。内以树枝为栖架,并经常更换。食物组成为:玉米25%、谷子25%、小麦25%、葵花籽25%。此外供给蔬菜、果物、贝壳粒或墨鱼骨。每年2月在鸟舍内侧上部安置350mm×350mm×400mm的繁殖巢箱。在巢箱前面上部有一个供鸟进出的洞口,直径为100mm。巢箱内铺设较粗的木屑。

  1.2 产卵情况 该对大紫胸鹦鹉于1994年、1996年二次共产卵6枚,自然孵化出雏6只,成活4只。1998年将产下的卵及时取出进行人工孵化,见表1。

  表1 1998年大紫胸鹦鹉产卵日期与卵的度量  单位:g.mm

  卵 号 产卵日期 重 量 卵 长 卵 宽

  9801 4月10日 13.3 32 26

  9802 4月12日 13.8 32 26

  9803 4月13日 13.9 33 26

  9804 4月16日 13.2 32 26

  1.3 孵化设备 采用自制孵化器,热源为电热丝,由电子控温仪恒定孵化温度。内置一水盘,调节孵化湿度。

  1.4 孵化方法 孵化前将温度设置在38℃,相对湿度60%。入孵前用紫外线照射法消毒鸟卵,即将卵离紫外线光源400mm处照射1分钟,最后背面照射一次,入孵后每2小时转卵一次,同时记录温湿度。各枚卵入孵后分别每5日称重1次,记录卵的失重,并验卵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

  1.5 育雏方法

  1.5.1 育雏温度 雏鸟出壳后置于恒温培养箱中、0~24日龄,温度设置在37.5℃;25~34日龄温度为36.5℃,35~44日龄 35.5℃;45日龄后将雏鸟移置500mm×400mm×400mm装有40W白炽灯的木制育雏箱,待其自己选择温度适宜的地方。

  1.5.2 饲喂方法 将配制的人工食糜(配方见表2)吸入注射器(不使用针头),左手刺激雏鸟喙部,将食物缓缓注入口腔,其嗉囊有2/3程度充盈时即可。待嗉囊中食物完全下移后,再进行第二次饲喂。最初需选用1ml注射器。1~25日龄每日饲喂6次,25~65日龄饲喂4次。65日龄后雏鸟开始学食,此时可用带麸小麦粉60%、玉米粉20%、熟黄豆粉20%。添加适量熟蛋黄、骨粉及维生素A、D,再加水调和均匀后捏成团粒填喂。据雏鸟自己采食的情况,逐渐减少喂量,直到完全停喂。

  表2 大紫胸鹦鹉雏鸟人工食糜配方

  品名 营养米粉 奶粉 煮蛋黄 苹果泥 水

  比例 10% 4% 8% 8% 70%

  注:先将奶粉溶于70℃沸水中,再加入营养米粉,调成糊状,最后加入蛋黄和苹果泥调和均匀即可。

  2 结果

  2.1 孵化温湿度及卵的失重,根据孵化记录,4枚卵的平均孵化温度为37.99℃,平均相对湿度为61.71%,见表3。

  表3 大紫胸鹦鹉4枚卵的平均孵化温湿度  单位:℃ %

  卵号 9801 9802 9803 9804

  温度 37.99 37.99 37.99 38.0

  相对温度 60.94 61.28 61.87 62.73

  在该孵化温湿度条件下,4枚孵的平均重量最初的13.55g减少到破壳时(孵化21天)的平均12.1g,平均重量损失为最初的10.7%。见表4。

  表4 孵化21天后卵的失重率

  卵号 9801 9802 9803 9804

  失重率 9.8% 9.4% 10.8% 12.9%

  2.2 孵化期及出雏过程 大紫胸鹦鹉4枚卵的平均孵化期为22天17小时8分。卵在孵化到21天后可听到雏鸟的啄壳声或卵已破裂,而雏鸟叫声是在啄壳声后听到,然后经过1天多的时间开始环啄。环啄时雏鸟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通过喙的张闭,用破壳器沿气室边缘将壳顶破。一般转至2/3周时,即可将气室部分的卵壳顶开,最后破壳而出。见表5。

  孵化过程胚胎各种活动的时间

  雏号 9801 9802 9803 9804

  入孵到卵壳破裂 21天8小时 20天12小时 21天9小时55分 21天2小时

  入孵到有啄壳声 21天8小时 21天12小时 21天14小时5分 21天2小时

  入孵到听到叫声 21天12小时 21天14小时 21天20小时10分 21天10小时15分

  有啄壳声到环啄 1天4小时 1天1小时5分 1天6小时30分 1天10小时40分

  听到叫声到环啄 24小时 23小时5分 24小时25分 26小时25分

  开始环啄到出壳 2小时30分 2小时5分 1小时5分 3小时33分

  卵从入孵到出壳 22天15小时30分 22天15小时10分 22天21小时40分 22天16小时13分

  2.3 雏鸟的饲喂量及增重 由于大紫胸鹦鹉属晚成鸟,其饲喂量人为控制,饲喂量以及饲喂次数取决于其嗉囊的充盈程度和食物下移时间。随着雏鸟的生长,饲喂量逐渐增加。在0~65日龄的全人工育雏阶段,其平均进食量,由最初的平均每日1.5ml增加到55日龄的80ml,进食量基本稳定。其体重由平均出壳重9.7g增加到65日龄的207.9g.

  经统计分析雏鸟在0~65日龄的生长阶段进食量(y)与体重(x)的回归关系为:y=-0.157+0.406x

  2.4 生长发育 刚孵化的雏鸟眼未睁,身体裸露,喙与脚粉红色,有稀疏的灰白色绒羽。16~20日龄开始睁眼。睁眼时是先睁开一只(左眼或右眼)隔日再睁开另一只。15日龄,喙转为淡桔红色20日龄,喙桔红、脚浅肉色,翅、背及后颈皮下羽鞘明显;25日龄,背、体侧、后颈、前胸灰色再生绒羽长出,头、颈可见皮下羽鞘;30日龄,后枕、颈部、腿长出灰色绒羽,其它部位,绒羽较密集;35日龄,后背绒羽密集,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羽鞘长出,喙颜色转深;40 日龄,身体绒羽密集,前额,耳羽羽鞘长出,并有破樱,脚颜色开始转灰;45日龄,头部羽色清晰、翼部飞羽及覆羽、尾羽羽鞘破樱。50~55日龄,翼部飞羽及覆羽、尾羽继续生长;60日龄,身体几乎被绿色片羽覆盖,翼部飞羽及覆羽、尾羽继续生长;60日龄,身体几乎被绿色片羽覆盖,胸部紫灰色羽毛长出。65 日龄后羽毛基本丰满。

  3 讨论

  3.1 对配对的大紫胸鹦鹉适宜的饲养环境与提供良好的繁殖刺激条件是繁殖产卵的前题。经观察,大紫胸鹦鹉在成都是每年2月份进入发情状态。期间经常可以看到其交配行为。交配行为的发生并非意味着会很快产卵。此时需提供高蛋白的饲料,如供给煮蛋等,满足其产卵的需要。适时提供繁殖巢箱是重要的繁殖刺激条件,即起到巢箱引诱的作用。此外,提供新鲜的树枝,也可兴奋其繁殖状态。当观察到雌鸟进入巢箱极少离巢时,表明已产卵或即将产卵。

  3.2 适宜的孵化条件是人工孵化成功的关键。4枚卵在本文所报导的温湿度等孵化条件下,胚胎发育良好,出雏整齐。最长孵化期与最短孵化期仅相差6小时30分,表明该孵化条件对大紫胸鹦鹉的孵化是切实可行的。

  3.3 一定温度条件下,孵化期卵的失重率可判断孵化湿度是否正常。鸟卵从孵化初期到末期都有10%~15%的重量损失。从孵化结果得知:大紫胸鹦鹉4 枚卵孵化21日后,平均孵化失重率为10.7%,出壳前验卵气室部约占卵的1/3,表明孵化湿度适宜。而卵的失重率除与温度相关外,还受卵壳质量(厚度与密度)的影响。因此,可以卵的失重率结合验卵观察气室范围的变化来判定孵化湿度是否适宜。

  3.4 掌握出雏前胚胎的活动规律对日后的孵化工作,特别是人工帮助出壳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鸟卵破壳后并非一定能听到啄壳声,在听到啄壳声后才可能听到叫声。胚胎出现叫声后表明喙穿出卵壳内膜开始肺呼吸。从表5可知,4枚卵的胚胎从听到叫声到开始环啄的时间相差最小。因此,在卵壳破裂后,判断雏鸟的出壳时间以听到叫声来推断最为准确。掌握这些活动时间规律对日后可判断相应孵化时期内的胚胎活动是否正常、是否需要人工帮助出壳及何时采取何种措施。

  3.5 适宜的育雏环境温度、正确的饲料配制与合理的饲喂方法是人工育雏成功的关键。鹦鹉类雏鸟的全人工哺育较其他晚成鸟难度更大。刚出壳的雏鸟娇小无力,全身仅有稀疏绒羽,自然孵育条件下,需靠亲鸟孵雏来维持体温。因此,人工育雏时,需提供适宜的育雏温度,并随其生产发育及羽毛的丰满逐渐降低育雏温度。自然哺育条件下,在初期亲鸟主要是将嗉囊所分泌的“鹦鹉乳”吐喂给雏鸟,随着雏鸟的生长将消化、半消化的食糜或嗉囊内软化的食物吐喂给雏鸟。经观察,4只雏鸟在人工食物饲喂条件下,完全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据亲鸟哺育特点,采用浆状食物饲喂雏鸟,在未采用导胃管时,用注射器注入的量及速度必须与雏鸟吞咽的频率相吻合或稍慢,以免吞咽不及造成食物误入气管。此外,还需精心护理。由于雏鸟排便较为频繁,垫物极易污染,对污染的垫纸等必须及时更换,以保持育雏环境的清洁。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11-17 04:47:0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0-27 20:11: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 .
花鸟鱼虫,就不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3 05:59 ,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