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埔里出发,行程约30公里,40分钟后到达闻名遐迩的日月潭。日月潭位于群山之中,海拔760米是台湾的“天池”。潭面辽阔,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以此岛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似月钩,故名日月潭。。「雙潭秋月」潭水碧蓝清澈,苍翠青山环抱,天光山色倒映水中,风光无限。古人有试赞曰:“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但觉水环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 这里属南投县,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相传日月潭发现归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嘉义县有40个山胞集体出猎,发现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白鹿在山林中失去踪影。山胞们又在山中搜寻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面前豁然开朗,只见千峰万岭、翠绿森林的重重围拥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静静地闪耀着宝蓝色的光芒,就像纯洁的婴儿甜蜜地偎依在母亲怀中酣睡。山胞们又发现:碧水中有个树木茂密的圆形小岛,把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于是他们把这大湖称为“日月潭”,那小岛叫做“珠仔屿”。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他们全社迁居此地,带头的部落首领就是今日邵族酋长“毛王爷”毛信学的祖先。 来到湖北面的游船码头,等待游船。多云天气,山中云笼雾罩,湖边的远山笼罩在云雾之中。随着天空云层变化,湖上阴晴不定,色彩变换无穷,更显出日月潭的婀娜多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