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百科] 茶缘、茶韵系列之五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5:2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品茗赏景 体验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以下是中国各地名茶录:

浙江名茶

1.杭州--西湖龙井

2.余杭--径山茶

3.湖州--顾渚紫笋

4.开化--开化龙顶

5.金华-- 婺州举岩 双龙银针

6.天台山--华顶云雾

7.天目山--天目青顶

8.安吉--安吉白片

9.千岛湖(淳安)--鸠坑毛尖 千岛玉叶

10.景宁--金奖惠明

11.永嘉--乌牛早茶

12.雁荡--雁荡毛峰

13.普陀山--普陀佛茶

14.宁波--望海茶

15.余姚 河姆渡--四明十二雷 四明山--四明龙尖

16.绍兴 -- 平水珠茶 日铸雪芽

江苏名茶

1.苏州--碧螺春

2.宜兴--阳羡雪芽

3.南京--雨花茶

4.无锡--无锡毫茶

5.连云港--花果山云雾茶

6.金坛市--金坛雀舌

江西名茶

1.庐山--庐山云雾

2.婺源--婺源茗眉绿茶

3.上饶县--上饶白眉

4.井冈山--井冈翠绿

5.修水--双井绿茶 宁红工夫茶

安徽名茶

1.黄山--黄山毛峰

2.九华山--九华毛峰

3.太平湖--太平猴魁

4.祁门县--祁门红茶

5.休宁--松萝茶

6.屯溪--屯绿

7.六安--六安瓜片

8.宣城--敬亭绿雪

湖北名茶

1.恩施--恩施玉露

2.宜昌--宜昌红茶

3.隆中--隆中茶

4.武当山--武当针井

湖南名茶

1.洞庭湖--君山银针

2.张家界 沅陵--碣滩茶

3.长沙--岳麓毛尖 高桥银峰

4.衡山--南岳云雾茶

福建名茶

1.安溪--铁观音

2.武夷山--武夷岩茶

3.建阳 政和 福鼎-- 白毫银针 白牡丹 白毛猴

河南名茶

信阳毛尖

四川名茶

1.雅安蒙山 蒙顶甘露

2.峨眉山--峨眉竹叶青

3.青城山--青城雪芽

贵州名茶

1.遵义--遵义毛峰

2.都匀--都匀毛尖

3.贵定--贵定云雾茶

云南名茶

1.西双版纳--普洱茶 滇红

2.大理--云南沱茶

3.苍山--苍山雪绿

广西名茶

1.桂林--桂林毛尖

2.昭平县--象棋云雾

广东名茶

潮州--凤凰茶

台湾名茶

冻顶乌龙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5:26:18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雨花茶:碧如翡翠 清香四溢

南京雨花茶简介

产地:南京市郊 

特点:雨花茶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茶叶外形圆绿,如松针,带白毫,紧直。雨花茶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幽,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制作:雨花茶必须在谷雨前采摘,采摘下来的嫩叶要长有一芽一叶,长2.5至3公分,制作过程中全部为手工完成。 




南京雨花茶


南京雨花茶特点  

雨花茶的采摘精细,要求嫩度均匀,长度一致,具体标准是采摘半开展的一芽一叶为原料。 

紧、直、绿、匀是雨花茶品质特色。表现为:形似松针,条索紧直、浑圆,两端略尖,锋苗挺秀,茸毫隐露,色呈墨绿,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叶底嫩匀明亮。沸水冲泡,芽芽直立,上下沉浮,犹如翡翠,清香四溢。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

南京雨花茶是绿茶炒青中的珍品,也是中国三针之一,即:安化松针(半烘半炒),南京雨花(炒青),恩施玉露(蒸青),是优质细嫩针状春茶,产于南京中山陵,雨花台园林风景区,以梅山附近出产的茶为上品,这艺茶树与梅树间种,茶芽于三,四月尽吸含有梅花之清香朝露与夜雾,当茶芽萌生至一芽三叶时,于清明前约十天开采直至清明,只选一芽一叶芽叶,采下长度为2--3厘来的茶芽,杀青(高温杀青,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揉捻,整形干燥,涂乌柏油手炒,每锅只可炒250克茶,一市斤茶须4.5万个芽叶才是正宗雨花茶。 

雨花茶,以紧,直,绿,匀为其特色,即:形似松针,条索紧直,两端略尖,色呈墨绿,茸亳微显,绿透银光。颇受新加坡,台湾和江浙人垂青,北方,西南知此茶者不多!故价格没真的龙井,碧螺春哪么昂贵,珍品千元即可得,造假还未形成风气。它外形圆绿,条索紧直,锋苗挺秀,带有白毫,犹如松针,象征着革命先烈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形象,故定名为雨花茶。 

雨花茶主要生长在南京市郊,在原料选择和工艺*作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谷雨前,采2.5至3公分长一芽一叶的嫩叶,经过杀青、揉捻、整形、烘炒四道工序,全工序皆用手工完成。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冲泡后,茶色碧绿而清澈,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除烦去腻等功效。 

南京雨花茶来源  

“雨花茶”因产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而得名。“雨花茶”在我国茶名中实为罕见,但“雨花茶”的生产历史却十分悠久。约在公元四世纪的东晋时代,南京百姓就有饮早茶的习俗。陆羽在《茶经》中记述了“广陵耆老传”的故事。说的是晋元帝时,有一个老妇人,每天早晨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百姓都争先恐后地买她的“雨花茶”汤来喝,奇怪的是,这老妇人自一清早叫卖到晚上。老妇人把卖茶所得的钱全部分给孤苦贫穷的人,贫穷的人都很感激她。这个消息被当时官吏知道,派人把老妇人抓了起来,关进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妇人不见了。如今雨花台辟有一千多亩,葱郁碧绿的茶园。
 

鹿谷冻顶:宝岛茶中圣品


台湾的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

鹿谷冻顶由来

据传是由一位叫林风池的台湾人从福建武夷山引入的。清朝咸丰年间(1855年),林凤池赴福建应试,高中举人。衣锦还乡时从武夷山带回了三十六棵青心乌龙茶,种植在鹿谷乡的冻顶山上。经过精心培植的茶树,经由麒麟潭特有的山岚雾露滋润,所制之茶清香神怡。林凤池把它进献给道光皇帝,皇帝饮后赞不绝口,冻顶茶的名气便流传了开来。




台湾的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


冻顶是地名,现在的鹿谷乡仍可找到冻顶巷的门牌。麒麟潭边的冻顶山,据说是因为先民贫穷,少有鞋子可穿,每年寒冬都必须“冻着脚尖上山顶”而得名。属于南投县的鹿谷乡,因冻顶茶而闻名,也已成了一个著名的茶乡旅游景区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下,是开阔的山地里的连片茶园。茶山青青,湖光粼粼,茶园的新绿,湖水的清澈,使人不由自主地去追寻清新的空气里飘浮着的缕缕茶香。

鹿谷冻顶的采制

鹿谷冻顶乌龙茶以青心乌龙为主要栽植品种,一年可采收5次,以春茶、冬茶品质最佳。

冻顶乌龙茶的制作与一般茶叶相同,亦需经过杀菁、揉捻、团捻、焙火等过程;冻顶茶外形呈半球形,其茶菁嫩者,冲泡的茶汤味道醇厚。冲泡冰顶乌龙茶,茶具以陶器壶为佳,容量不要太大,才能冲泡出好茶的精华;茶杯可用白瓷品,藉以一边品茗,一边观赏茶汤的浓淡与色泽。用水方面以不含杂质的山泉、井水为佳,冲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茶叶发生化学变化,影响消化。

鹿谷冻顶产地

鹿谷乡内,几乎家家户户皆有种茶、卖茶,但如果要选购好茶,则以中正路上专门贩售茶叶的商家最为集中;而前往凤凰谷的道路两旁,绵延不尽的碧绿茶园,及点缀于茶园内的农家,隐现在经年常绕的云雾之中,最能让人感受到悠闲的茶园风光。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5:26:43 | 只看该作者
南国佳木:凌云白毛茶

南国有佳木,那佳木特指凌云白毫茶。 凌云白毫茶原名凌云白毛茶,《中国茶树优良品种集》称“凌云白毛茶”。《中国名茶志》亦称“凌云白毛茶”,《中国名优茶选集》称“凌云白毫”,当地人统称“凌云白毫茶”。20世纪末由凌云县申请注册的“八桂凌云”牌凌云白毫茶系列产品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为优质产品。




凌云白毫


中国的云贵高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就是凌云白毫茶的故乡。 凌云白毫茶,一种有性繁殖的大叶种类、中生种小乔木。起源于白垩纪(地质年代的第四代-中生代的第三纪),由山茶亚属进化而来,生长在凌云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带。
《中国名茶志》记载:“凌云白毛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清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 《凌云县志》载:“凌云白毫自古有之(指茶树而言),玉洪乡产出颇多。”据《广西特产物品志》(1937年)载:“白毛茶,树大者高约二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皆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 《广西通志稿》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叶如龙眼树叶而薄,故名。概属野生。

中国是茶的故乡,而桂西的岑王老山、青龙山脉一带是凌云白毫茶的故乡。目前我国属于栽培型的茶树品种有600多个,其中250多个栽培面积较大,已被国家审定为良种的有76个。 凌云白毫茶植株高大,最高达900厘米以上,树姿直立,分枝较稀,,叶片呈水平状或下垂着生。春芽萌发期在凌云为3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芽三叶的百芽重平均为99克。始花期11月,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开花结实较少,果小,萼片毛多,成熟茶果绿色。 1964年,在凌云县玉洪乡双谋村枫香坪发现很多野生白毫茶熟,其中最大的一株树高996米,树幅638米,干径25厘米,叶长13.3厘米、宽4.7厘米。 直到2003年,在岑王老山、青龙山一带,沙里浪伏村、力洪乡那力村,玉洪乡九江、盘贤村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凌云白毫茶树。一些原茶树经过人工栽培,选育优化,逐步矮化,形成了如今的凌云白毫茶。

  
岭南白毛茶:满披茸毫 色白如雪


仁化县是岭南白毛茶的故乡。仁化红山乡黄岭嶂的“云雾白毫”茶,曾是清代嘉庆朝的宫廷贡品。这种绿茶银毫披露、汤色清淡、口味甘甜,并且具有天然的兰花香味,为我国三大白毛茶之首。




岭南白毛茶汤色清淡、口味甘甜


仁化白毛茶功能消食除积、清热解毒、提精醒神,有相当的药用价值。民间常用以治疗腹泻、积食等疾病。常饮白毛茶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现在白毛茶在仁化县已大面积推广种植,丹霞山及其周围山地村庄也多已种植。

丹霞山白毛茶色味俱佳,尤以山上的野生白毛茶,往往为庵寺的僧尼精心采摘炒制,风味更是别具一格。

白毛茶以满披茸毫,色白如雪而得名。相传,南山白毛茶为明朝建文帝卓锡手植并命名为白毛茶。《广西通鉴》中载:“南山茶,叶背白茸如雪,萌芽即采,细嫩类银针,色味胜龙井,饮之清芬沁齿,天然有荷花香气,真异品也。”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纪念巴拿马运河开航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二等奖,继而又在南京商品陈列会上,获得二等奖。从此南山白毛茶声誉大著、扬名全球。

白毛茶产于广西横县的南山。茶园主要分布在南山寺及南山主峰一带,海拔高约800~1000米左右,这里山色秀丽,松木翠竹,绿荫浓郁,云雾弥漫,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茶树多为中叶种品种,芽壮毫密,叶薄而柔嫩,是适制白毛茶的理想原料。

白毛茶采于春分至清明期间。采摘标准是,特级茶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1~2级茶标准为一芽二叶。通常,制500克特级白毛茶需采4.5万个左右芽叶。鲜叶进厂后及时进行拣剔,剔去紫色叶、病虫叶及其他杂质,保持芽叶大小和色泽均匀一致。主要的工艺分摊放、杀青、揉捻、初干、足干五道工序。

杀青和揉捻:杀青在斜锅内进行,当锅温达180℃左右,投入摊放叶500~800克,以抖炒为主,结合闷炒,后期降温,继续翻炒,达到杀匀透的目的。当叶质柔软,折梗不断,起锅散热,揉捻成条。

初干和足干:初干是白毛茶紧条显毫的重要工序。初干开始锅温120℃左右。当干度达五、六成干时,降低锅温至70~80℃,开始做形。先将茶叶理直成条,再将茶叶置于双手掌心用力搓揉、抛散。如此反复数次。当茶条紧结,有刺手感,干度约七成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至60℃左右,轻轻地搓揉,使茶条间,茶条与锅面之间相互摩擦,促使茸毫显露,色白如银。当干度达八、九成干时起锅摊凉,摊凉后再行足干。

南山白毛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微曲,身披茸毫,色泽银白透绿,香气清高,伴有荷花芳香,汤色绿而明亮,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绿匀整明亮。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5:27:18 | 只看该作者
皇室贡茶 清茗贵定雪芽

贵定雪芽茶,属绿茶类,创制于1987年,产于贵州省贵定县海拔1000-1300米山水相连、苍松翠竹、花草繁茂、终年云雾缭绕的原生态环境中,与历代进贡珍品——“云雾贡茶”同一产地,用珍稀鸟王地方种为原料,采用获国家发明专利“雪芽茶制备方法”精工制作而成。是“云雾贡茶”持续发展中的优质产品。


  
贵定雪芽茶 


贵定雪芽茶卷曲披茸、色泽翠绿、汤色绿亮、嫩香馥郁、滋味浓爽、回甘力强、叶底嫩绿鲜活。一九九O年五月以总分最高荣获贵州省地方名茶、省优质产品,同年十月又以99.85分名列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全国名茶四项殊誉。北京93 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抗衰老保健精品金杯奖。二OO二年荣获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二OO五年又连续荣获第五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二OO五年在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评比中荣获“贵州十大名茶”。

“云雾茶”,产于贵定海拨1580多米高的云雾山腰,云雾山风景秀丽,常年云雾缭绕,山上的茶叶也因此而得名。云雾山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其山体高大、生态环境独特,以红白杜鹃为主的奇花异草芬芳斗艳,溪流纵横近亚热带气候,日照长,云雾笼罩,光照柔和,散射光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物质积累和芳香物的形成。面朝阳,背夕阳,为“云雾茶”的香高味浓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云雾茶芽叶肥大壮实,叶色绿,茸毛特多,芽形秀丽,内含物质丰富,按照国标GB52/343—92规定,经传统工艺和现代新科技结合精制而成,外形美观,形若鱼钩,条索紧卷弯曲,白毫充分显露,色泽翠绿,香气鲜爽、浓烈,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悠远,并具有独特浓厚的蜂蜜清香味。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均高于省内其它品种,该茶不仅能止渴,退热解暑,提神醒脑,消炎杀菌,而且有降脂降压,防癌辐射及保持美容、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有益于身心健康,因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贵定云雾茶是历史贡茶,又是当代名茶,属名优系列手工茶。“雪芽茶”是现代新创名茶,曾经国家商标局登记,第一次注册为“翘首牌”。云雾茶历史悠久,有二千多年的种茶史、一千多年的贡茶史。中国第一历史博物馆清宫秘档记载:清光绪年间贵定芽茶除进贡给光绪帝一匣(约六公斤)外,还同时要进贡老佛爷留用一匣(约六公斤)。明代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黔记》史书记载:“贵阳军民府定番州辖各长官司并金筑司三年一贡朝觐,茶芽伍拾叁斤壹拾壹两陆钱伍厘”,清康熙《贵州通志》记载:“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山最有名。”当时的定番州所管辖的就是现在的云雾片区,即明代的“定番州贡茶”就是现在的贵定云雾茶。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四月在云雾镇云雾村的关口寨立有石刻碑文,记载云雾茶作为宫廷贡茶,是贵州唯一、全国罕见的有碑文记载的皇室贡茶。 

多年来,围绕着云雾山麓的茶场,大规模地生产出特色各异的国家级品牌茶叶,并辅以精致独特、民族风情浓郁的包装,投放市场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贵定雪芽茶厂的“贵雪牌”、云雾中心茶场的“翘首牌”、云雾山茶场的“山中情”、七里冲茶场的“开华牌”、云雾湖茶场和云雾第一茶场的“神兰牌”等品牌云雾茶,以卷曲披茸、色泽翠绿的可爱形体,汤色绿亮的霸道芳香、余味无穷的甘醇清甜,跻身于中国名茗之位。著名学者、茶学大师陈椽教授曾题:“贵哉定钩,清茗贡修。云海雾都。质量兼优”。 

作为世界和当代名茶,贵定云雾茶是近20年来在国际国内和省内的历次绿茶评比中奖项最多获奖层次最高的优质名茶,《人民日报》、《贵州日报》、《贵州政协报》、《黔南日报》及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曾多次专题报道过云雾茶。同时,云雾茶已被编入《中国茶经》、《中国名茶研究》、《中国名特优产品录》、《中国名特优产品大辞典》、《中国茶文化古今大观》、《贵州企业春秋》、《贵州省名优茶选编》等书刊,载入了中国名茶史册。 
近年来,在贵定一些大型的节庆活动中随处可见云雾茶的身影,它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品牌,被人们所推崇,所赞誉。“2003·冬至歌会”、“2004·全省名优茶审评会暨贵定县云雾茶交易会”以及“2005·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云雾茶尽显其史之久远、今之名贵。 

现今,云雾茶以其纤细秀丽的外形和悠远醇厚的芳香,吸引着中外客商和销费者的视觉、味觉,它的身影已出现在西德、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一些大中城市(包括港、澳、台)。成为人们日常喜爱的饮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礼物。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5:27:51 | 只看该作者
峨眉雪芽:空灵俊逸 千古香茗

峨眉山文化是峨眉山世界文化遗产属性的核心,它涵盖了峨眉山有文字记载四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史。峨眉山文化由峨眉山佛文化、峨眉派武术文化、峨眉山茶文化三大部分组成。




千古香茗“峨眉雪芽”茶


其中,峨眉山茶文化空灵俊逸,润浸于峨眉山佛文化与峨眉派武术文化,又渗融其中,三大文化相互渗透相融。毋以置疑,作为千古香茗“峨眉雪芽”的生态绿茶,则是峨眉山茶文化最具核心的代表。

中国茶业界和世界茶业界有这样的论定: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野生古茶的发源地,川、滇(四川省、云南省)是世界野生古茶生长的中心地带,然而,茶业界在研究千古川滇茶马古道或者以“茶马古道”为题探究川、滇古茶的种植、加工、经营的历史中,却很少着墨“峨眉山茶文化”及它的具象“峨眉雪芽”;四川茶业研究在谈及川茶发展时,绝大落墨也是以古之“官茶”与商贾谋利为主的“茶贩”为题,绝少落墨“峨眉山茶文化”中最具生态魅力与养生功利的“峨眉雪芽”。故而,“峨眉山茶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厚历史与内涵,仍然窖藏于仙山峨眉。

而在历史的时空间,“峨眉雪芽”香茗处处留香,我们翻阅从隋唐至两宋和元、明、清诸朝历代的浩浩文献,上至京华,广及文人墨客,无不闻香织雪芽。

唐代著名诗僧贾岛在《送朱休归剑南》一诗中哦吟道:“芽新抽雪茗”。是可见在唐代 “峨眉雪芽”已名扬天下,贾岛没有来过峨眉山,但在京都长安品饮过仙山峨眉雪芽,当然也听说过“峨眉三月雪中采新茶”奇异景观故事。




茶场


唐代学者李善在其所著的《昭明文选注》中记载:“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黑水寺后绝顶产茶,味佳而二年白一年绿,间出有常。不知地气所钟,何以互更”——这是历史文献中,有关峨眉山茶最古老最完整最形象的史记。

宋代文豪苏东坡嗜饮“峨眉雪芽”且情有独钟。赋文《嘉木记》,又自造“东坡壶”终身相伴。

南宋大诗人陆游经常自诩“江南老桑葶”,一生品饮江南诸多香茗,见识品饮“峨眉雪芽”后,喟叹赞誉:“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后遂将哦吟“峨眉雪芽”佳诗纳入其《剑南诗稿》。

更有历朝历代的道、佛两门的诗僧与道人留墨心迹:“风推万松吼,茶烹千古雪”——这是一幅何等场面的景观,寺外大雪飘飘,风动万松,寺内燃壶煮茶,香气四溢,暖适胃脘。动、静有致之间,点睛出了峨眉山茶文化的诗化场景,一幅让人暇想无边的“峨眉雪芽”香溢风雪图。

道家们则探究峨眉山茶的养生与延年益寿;“青花捧盏,叩问峨眉鬼谷蒲公宝掌山樵千寿何物溢养岁同日月;五千草本,在佑仙山嘉木上承苍天福泽尽纳瑶草芬芳烘成雪芽”。鬼谷先生为公元前“逍遥派”人物,相传曾来峨眉山隐修;蒲公则是山中原住民采药郎,宝掌是中印度高僧,公元四世纪住锡峨眉山洪椿坪后,129岁无疾而终,山樵是山中高寿老叟,这些在千年以前生存条件与医学尚不发达的历史高寿叟者,何以“岁同日月”,是否终身品饮“峨眉雪芽”?虽然无法考究,但透过字里行间,“峨眉雪芽”显然同这些高寿人物有密切的关联。
  

浮花清爽 都匀毛尖传九洲


都匀毛尖简介

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都匀位于贵州省的南部,市区东南东山屹立,西面蟒山对峙。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海拔千米,峡谷溪流,林木苍郁,云雾笼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




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采制工艺

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与《都匀县志稿》所述“自清明至立秋并可采,谷雨前采者曰雨前,茶最佳、细者曰毛尖茶”是相吻合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 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都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丰富。优良 的芽梢,为形成毛尖茶的品质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心拣剔,剔除不符要求的鱼叶、叶片及杂质等物。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尖茶炒制,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杀青:锅温120--140℃,投叶量500—700克, 以抖为主,抖闷结合,采用双手翻炒的手势。做到抖得散,翻得匀,杀得透。当叶质转软,清香透露,降低锅温进入揉捻工序。

揉捻:揉时长、用力重,是都匀毛尖茶揉捻的特点,是 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因素之一。锅温保持70℃左右, 用单把揉的手法,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重力推揉, 达到细胞破碎充分的目的,当达五成干时即转入搓 团提毫工序。

搓团提毫:锅温50--60℃,将茶叶握在掌中合 掌旋搓,搓成茶团,抖散炒于,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 改用双手捧茶,压搓茶条,边搓边炒,搓炒结合,搓至 白毫竖起,茶叶约八成至九成干时,降低锅温(50℃ 以下),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 炒干时作轻巧翻 炒动作,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增进香气。

都匀毛尖品质特点

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主民茶界前辈庄晚芳先生曾写诗赞曰:“雪芽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爽味,心旷神怡功关灵!”

都匀毛尖名茶鉴赏

都匀毛尖茶又叫都匀细毛尖、白毛尖,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都匀毛尖采用“清明”前后数天内刚长出的一叶或二叶未展开的叶片,要求叶片细小短薄,嫩绿匀齐。都匀毛尖素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成品毛尖茶外形卷曲似螺形,白毫特多,色泽绿润,品质润秀,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在国内外市场有盛誉。其品质优佳,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

都匀毛尖名字由来

2007年5月初,记者采访“都匀毛尖”节时,有当地人对记者说:“你知不知道,‘都匀毛尖’是毛主席亲自取的名。”其后,许多都匀茶商也告诉记者这件事是真的。 

记者在一本由省农业厅和商务局主办、省茶叶文化研究会主编的内部刊物《茶韵》上查阅到对此事的详细记载。该刊记录了1956年谋划制茶送给毛***的五位团山乡干部的姓名和当时的工作单位。分别是乡长罗雍和、主任谭文邦、团委书记谭修芬(女)、会计王顺天、谭修凯。记者依此在当地进行寻访,了解到罗雍和以及谭文邦已故,但谭修芬尚健在。记者在都匀黑沟茶农公司打听到谭修芬现居住在平塘县城,在公司负责人艾照坤的帮助下,5月5日,记者见到了当年毛***为“都匀毛尖”命名时的见证人谭修芬,在该县城粮食局宿舍,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当年那感人的故事。

1956年,谭修芬还是一个20出头的采茶少女,也是一把制茶的好手。担任都匀县团山乡团委书记。谭修芬老人告诉记者,当年4月2日晚,团山乡乡长罗雍和与乡干部谭修芬、谭修凯等人阅读报纸,正好读到《贵州农民报》上一篇题为《人民热爱毛主席,万里边境送虎皮》的文章。受此触发,几位干部想,人家可以送虎皮,咱也可以送一点我们家乡的鱼钩茶给毛主席品尝。最后,与会干部一致决定炒制3斤上好的鱼钩茶送给毛主席。说干就干,罗乡长第二天便发动群众上山采茶。时值清明节前后,正是出好茶的时节。上好的茶青经心灵手巧的谭修芬精心制做后,又请乡里的工匠打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包装茶叶,连同一封信一并给毛主席。 

几天以后,茶农社收到一封落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回信。大家激动不已。信件是打字机打印的,大致内容是:你们给毛主席的茶叶已经收到,经主席批准,寄给你们十五元作成本费。落款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信件下部付有几句毛主席的亲笔签字:“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毛***。”毛主席回信一事在十里八乡传开了,各地群众纷纷涌进团山乡学习观摩。乡里还组织了歌舞活动庆祝。 

可惜的是,如今那封有毛***亲笔签名的信件已经遗失。2001年5月,都匀市政府还出资一百万元寻找毛主席的亲笔信件,但至今没有下落,不过,毛主席为都匀毛尖命名一事在当地传为佳话,都匀毛尖也名声大噪。

都匀毛尖背后的故事

“细细毛尖挂金钩,都匀毛尖传九洲,世人只知毛尖好,毛尖虽好茶农愁。”

这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首民谣,它道出了都匀毛尖茶形如金钩,清香淡雅.被人称赞,同时也透露了从前茶农内心的忧愁。都匀毛尖茶,原产地在都匀市与贵定县交界的。云雾山上。后来人工栽培于都匀市郊蟒山下的茶农寨一带.每年“清明“前三五日采摘第一批为上品。此茶叶尖誊曲,白毫显露,色泽鲜绿。汤清味醇。据说还有醒脑、润肺、治痢等功能。《都匀府志》记载:明初为上贡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解放后又远销日本、新加坡、港、澳等地:都匀毛尖茶誉满全球,名不虚传。关于她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古的时候,都匀蛮王有九个儿子和九十个姑娘,蛮王老了,突然得了伤寒,病倒在床,他对儿女们说:“谁能找到药治好我的病,谁就管天下。”九个儿子找来九样药,都没治好。九十九个姑娘去找来的全是一样药——茶叶,却医好了病。蛮王问:“从何处找来?是谁给的?”姑娘们异口同声回答:“从云雾山上采来,是绿仙雀给的。”,蛮王连服三次,眼明神爽,高兴地说:“真比仙丹灵验!现在我让位给你们了,但我有个希望,你们再去找点茶种来栽,今后谁生病,都能治好,岂不更好?’’。姑娘们第二天去到云雾山,不见绿仙雀了,也不知道茶叶怎么栽种。她们在一株高大的茶树王树下求拜三天三夜,感动了天神,于是天神派一只绿仙雀和一群百鸟从云中飞来,不停地叫:“毛尖…茶,毛尖…茶。”姑娘们说明来意,绿仙雀立马(方言,立刻的意思)变成一位美貌而聪明的茶姐一边采茶一边说:“姊妹们.要找茶种好办,但首先要做三条:一是要有一双剪刀似的手,平时可以采药,坏人来偷茶时,就夹断他的爪爪(方言,手的意思);二是要能变成我这样的尖尖嘴,去捕捉茶林中的害虫;三是要能用它医治人间疾苦.让百姓健康长寿。”姑娘们说:“保证做到这三条.请茶姐多多指点。”茶姐拉着这群姑娘的手叽叽咕咕,指指划划,面授密决,姑娘们一阵欢笑,高兴得边唱边跳《仙女采茶舞》。

姑娘们终于得到了茶种,她们回到都匀后头一年种在蟒山顶,被冰雹打枯了;第二年种在蟒山半山腰,又被霜雪扎死了;第三年姑娘们种在蟒山脚下。由于前两次的失败,这次他们更加精心栽培,细心管理,茶苗长势越来越好,而变成一片茂盛的茶园,人们就叫这地方为茶农。为了不忘记绿仙雀的指点,后来这茶就取名叫“都匀毛尖茶”。都匀蛮王有了这茶园,国泰民康。但不知过了多少代,传说到了明洪武调北征南的时候,有一支官兵驻扎在都匀薛家堡。由于水土不服,很多士兵都病倒了,上吐下泻.喊爹叫娘。当地一位布依老人晓得这病情后.就主动带上一把盐、茶、米、豆,煮汤给官兵喝,一连三碗,终于把病治好了。后来,有一位将领打听主要是茶叶的妙用后,就在市场上悄悄买得一包都匀毛尖茶,带回京城禀功。皇帝品尝后,觉得很开胃,又是一付良药,连连点头说:“太好了,太好了!“此后每年派专人来都匀要上贡茶一都匀毛尖茶。有一年,京城一帮官兵来收贡茶,却一两也收不到。他们气急了,亲自跑到蟒山下的茶农一看,只见十来个采茶的姑娘马上变成一群绿仙雀,飞来啄这伙狗腿子的眼睛,官兵们在茶农无立脚之地。他们听说都匀牛场还有一片茶园,又赶忙跑到牛场来,但牛场的茶园又被几十头牛马拉屎拉尿淋茶树了。官兵们得不到贡茶,怕回到京城交不了差。正在为难时,都匀蛮王的一位长官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呀,这样吧,你们回京城后,就说都匀一带的毛尖茶,统统被有毒的绿尖嘴雀啄过,又淋上牛屎马尿.根本不能吃了.做药也不灵验了。”皇帝听了这番话后.信以为真.从此减免了贡茶。但好景不长,事隔两三年,京城又来了一伙官兵。他们来到都匀后,巧立名目.敲诈勒索,贡茶年年猛增,弄得茶农倾家荡产,茶园也变成一片荒丘。

都匀毛尖荣誉和经济

都匀毛尖茶优秀的品质带来了一路的荣誉。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优奖,后人誉为“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1956年,都匀市哨角寨农民采摘加工了三斤“鱼钩茶”寄给毛***主席,毛主席品尝后批复:“茶很好,可在山坡上多种些,此茶可叫毛尖茶”。都匀毛尖茶由此得名并名气大增;1982年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都匀毛尖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8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荣获国际抗衰老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4年获中绿杯名优绿茶和蒙顶山杯国际名茶两项金奖;2005年获华铭杯全国名优绿茶金奖等殊荣。

都匀毛尖茶文化节,茶叶交易达20亿元,从“首届中国都匀毛尖茶节”组委会获悉,举办的都匀毛尖茶文化节上,海内外客商茶叶交易量达20亿元。都匀市是贵阳经济圈的黔南民族自治州首府,地域内盛产茶叶,现有茶园16万亩,年产茶叶3500吨,年产值在35亿元以上,其中以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都匀毛尖茶最为出名。按照黔南州的茶文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匀市将以茶文化链的经济形式,加入贵阳经济圈,形成绿色生态农业经济。

2007年5月8日上午黔南州体育中心首届“都匀毛尖茶节”在都匀毛尖茶之乡都匀市隆重举行。由中共黔南州委、州政府主办,中共都匀市委、市政府承办,在今天的首届“都匀毛尖茶节”开幕式上还宣读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都匀为“中国毛尖茶都”称号的来函。有来自州内12个县市的近百家茶叶生产经营和茶叶深加工企业进行茶叶的展销;黔南州的茶艺、茶歌高手云集都匀,登台展示黔南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在“都匀毛尖茶节”活动期间,广大游客和来宾还可以观茶艺、听茶歌、游茶山、吃茶宴、看炒茶、品毛尖,欣赏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在黄金周期间领略到都匀毛尖这一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大餐。

2008年4月28日,贵州省有两大茶事活动同时举行,分别是都匀市举办的第二届都匀毛尖茶节和余庆县举办的中国西部茶海·遵义·茶文化节暨余庆首届旅游节。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两件茶事活动的举办届次都是二,而且都和茶叶有关,这也是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建设500万亩茶园规模,打造中国绿茶大省策略后,贵州省主要产茶区举行的又一系列茶事活动。通过一系列茶事活动的举办,让外界充分了解贵州绿茶。

茶事活动是茶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把贵州打造成优质绿茶的生产基地,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大企业投身于为民增收致富的茶产业发展中来,各产茶大县以茶为媒,相继举办和参加各种茶事活动。举办各种茶事活动不仅是对贵州深厚“茶德”、“茶礼”、“茶品”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是成为贵州茶叶品牌打造的核心动力。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宠物鸟管家 该用户已被删除
6#
发表于 2009-6-12 15:43: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6-12 15:47:59 | 只看该作者
西湖龙井,让人喜欢!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3 10:20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