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
——养鸟风俗杂谈!!
广西西林位于广西西部,俗称:“广西省尾”,隶属于广西"百色地区",北连贵州西连云南,是云贵高原的余脉山高林密;大多为土山部分为石山;古称"句町"国,东连"苍梧"国,北连"夜螂"国,西连"大理"国;聚集多个民族,养鸟的历史悠久,古来有之;据说从明、清两朝起养鸟之风盛行,养鸟的种类较多,如:原鸡、竹鸡、鹧鸪、八哥、鹰、画眉等,其中以画眉为多,由于西林境内的少数民族养鸟人其祖先多来自云南等省;故而养鸟之风俗类似于云南。
西林养鸟自明、清两朝起,特别是从西林那劳乡的岑毓英(清云贵总督)、岑春煊(清两广总督,岑毓英之子)、岑毓宝(清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弟),史称岑氏一门三总督及其部僚将西林鸟上贡清廷王公贵族后,西林画眉鸟被外界认识,在京城也得到好评,历史上曾经出过许多画眉战将和唱鸟。养鸟之风因此久经不衰,就是“文革”时期的那种高压的政治局势下也未中断过画眉的饲养。
西林养鸟之风俗类似于云南,隔丝斗多为训练鸟较嘴,农村多为之,而滚笼斗为正式斗法,据笔者了解西林是本地区目前唯一使用公笼打斗的县,自成一体,其它各县均为广试斗法(陪母斗,俗称带老婆打架)。西林斗鸟采用无底公笼,这是长期以来总结的结果;近似于画眉在大自然中的博斗,有利于画眉充分发挥其博斗的才华,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争论,既公平又合理;唯一不足的是驯度不够的鸟难以进入公笼打斗。西林斗鸟多为自娱性的遛鸟玩鸟活动,起源于山区的广大劳动人民,没有打彩和赌博之类的玩法。
西林画眉土山鸟较多,石山鸟少,多为青毛类鸟,红毛类鸟少;眼多为青眼类,黄、红、白类的少见;大多为中等个子,也不乏个子大者;90年代以后少出现个子大者,西林鸟古来多出战将,根据在西林工作和经过西林将西林鸟带到外地饲养反馈的信息来看,西林鸟出将率高,个子虽不很大但打斗凶残、耐力不错,虽不说称王称霸却也战绩赫赫。西林出的斗鸟多数为山毛、原毛;西林人不管是县城和农村的的爱好者,养画眉均喜爱遛鸟,特别是山遛,因此多采用较矮的西林本地产的鸟笼和云南产的拱顶式画眉笼,这两种笼轻便美观大方经济耐用,而且又适合于开鸟进公笼打斗;特别是近十年来利用交通工具遛鸟后更为适合.
西林养鸟的历史较为悠久,在农村少数民族中多有养鸟世家,几代人养鸟,相鸟养鸟的水平较高,只要你碰到他们跟他们谈论画眉的事,他们均能与你泛泛而谈。痴迷于画眉的人也不少,据笔者了解目前在县城鸟场遛鸟的画眉老人不少,最高龄者87岁;如此高龄的养画眉者恐怕在国内也不多了。在西林过去曾经有不少人以牛、马、骡等大型动物来调换自己喜爱的画眉鸟,由此可见其对画眉的痴迷程度;西林养鸟饲料多为自制很少买外地的成品饲料,以玉米粉加牛肉、鸡肉、羊肉、狗肉、鸡蛋等等拌制而成;80年代以后为图方便逐渐使用小鸡饲料;部分养鸟高手的饲料有的达几十元一斤;有的还用其它小动物来喂鸟。农村养鸟人的饲虽不比城市的饲养者,但是他们喂给的其它小虫类动物城市人是无法可比的;尤其是遛养之功更甚,直得佩服的是那些难养的老毛画眉在他们手上2、3个月就叫出花,褪一次毛就能大打;其驯服的程度令人叹服!西林地处大山区,画眉来源丰富而易得,故而在西林养画眉鸟以1~3褪为黄金时代,4褪以上的鸟均逐渐淘汰基本上没有饲养价值了;所以在西林你很难看到有脚杆干瘪的老鸟;而在西林以外的地方则比比皆是。
西林目前的养鸟规模大不如90年代以前,因农村的绝大多数养鸟的年青人的观念转变都到外地打工去了;西林鸟大多被云南、贵州、广东、浙江、等地的鸟友、老板和本省的鸟友买走。
论坛此类话题太少,你是否可介绍你们那里的养鸟风俗以便了解提高认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