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上荣祖考下及子孙 清代诰命敕命制作内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17:4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诰命是清代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帝王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形成了一套等级森严的官员封赠制度,利用它来满足官僚士大夫“上荣祖考,下及子孙”的欲望,使之效忠于朝廷。诰命和敕命就是这种制度的一个物证。它由皇帝降旨授予,为体现对臣下的荣宠,书写在贵重的丝织品上,色彩绚丽,精美华贵。
  清代对有功劳、政绩官员的奖赏办法之一,就是在国家庆典时,给官员及家属封赠名号。清制规定,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发给诰命;敕封外藩,覃恩封赠六品以下官员及世爵有袭次者,发给敕命。由于实行“覃恩封赠”,除了封授官员本身以外,还对官员的先代和妻室实行推恩封赠,并可延及官员的子孙后人,有的可以封袭数代。
  清代的诰命和敕命的内容为:先简述皇帝的相关旨意,然后是被封赠者的任官事迹或功绩,最后是封授的品秩、袭次等。由翰林院撰拟,用骈体文,文式上有着严格的限制。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改为各按官职大小统一撰定文字颁布,文式存贮内阁,刷印成册。每当封典时,吏、兵二部题准封赠职务及姓名,由中书科按品级缮写,经内阁诰敕房核参考后,加盖御宝颁发。
  封赠官员的诰敕命均为卷轴形式,宽约32厘米左右,一般长3米左右,有的可长达5米。卷轴外与轴柄相连处,为约50厘米长的红色提花锦缎,轴柄和锦面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鹤锦面;二品为犀轴螭锦面;三四品为贴金轴;五六品为角轴,均牡丹锦面;七品以下角轴,小团花锦面。卷轴内,诰命为五色及三色绽丝织就,一般为红、蓝、黑、浅黄、明黄五种颜色,上面有卷云纹样;敕命的材质为纯白绫,上下镶有蓝绿色边。
  诰敕命卷首、卷尾分别织有升降龙纹图样,首尾相向的两条飞龙之间织有篆体字,诰命为“奉天诰命”,敕命为“奉天敕命”。起首才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固定格式,一般是织在上面的。后面书写的部分,诰命在不同颜色的质地上,用红、黄、绿、黑等不同颜色分段书写;敕命用单色墨笔书写。均为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从右至左书写,满文从左至右书,两种文字向中间延伸,合于中幅书写日期,上面加盖皇帝的“制诰之宝”或“敕命之宝”玺印。
  清代诰命、敕命由宫廷御用丝织机构制造。康熙元年(1662年)定,由江宁织造局织办。光绪四年(1878年),诰命、敕命改由杭州织造局织造。清朝初期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诰命,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现在看来依然光彩夺目。而随着国力衰落,清中晚期诰命丝道已变得十分稀疏,对此,中书科多次提出丝道要紧密,字样要清楚,不能粗疏不匀、偷工减料。但织造局除织造定例缎匹外,还要完成大量临时加派的任务,而清政府织造经费远远不能保证,诰命敕命加工粗劣也就难免了。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2247

帖子

402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02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社区居民

沙发
发表于 2009-3-25 17:57:5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fly]丰-翎-堂 微信:Kevin-NZ      QQ:1013303165[/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3 04:35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