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索发现] 黄姓起源——始祖治水有功  后裔书画多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08:4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姓是目前中国第七大姓氏,约有31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48%。
  在洛阳一带,黄姓的影响主要在民间。

  偃师市岳滩镇王庄村有个“黄大王庙”,黄大王指的是黄守才。他生于明万历年间,死于清康熙初年,是明末清初很有名的治水专家。
  原来这“大王”二字是农民对他的神化和尊称。这个黄守才就是王庄人,这个庄上有500多人姓黄。当年李自成打洛阳时,百姓外逃的很多。黄大王识水道,让船工数十人,在黄河上不停往北岸渡人。无奈人多船少,眼看李自成大军越来越近了,南岸还有上万人没有过河,情急之下,黄大王折下一捆柳枝,蹚入河中,从南岸到北岸,一路走一路插,让大家顺着柳枝走,果然一路水浅,上万人都过了河。
  由于黄姓善于宣传族中名人,黄姓名人故事就流传较广。著名的《二十四孝图》中就有“汉黄香扇枕温衾”故事,说的是东汉黄香,刚刚9岁,母亲就死了,这使其更加珍惜亲情,尽心服侍父亲。夏日天热,为了让父亲睡得安稳,黄香用扇子将父亲的枕头和席子扇凉;冬天寒冷,黄香又先钻进被窝,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热被褥。
  说起黄姓起源,大约有三支。
  第一出自嬴姓。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
  传说伯益的后裔有十四支,即徐氏、郯氏、莒氏、 黄氏、江氏等,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建立黄国。
  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争。公元前648年,楚国找了一个借口,发兵把黄国灭掉了。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都姓黄。
  有读者问:为什么以国为姓的姓氏,都是在国家被人家灭掉后,才开始正式以国为姓呢?其实道理简单:这表明了一种反抗,你虽强大,能灭我国,但不能灭我种,我要用姓氏来纪念国家,保留生生不息的根苗。
  第二是出自少昊之后。据有关文献记载:少昊的裔孙叫昧,任水官,生了两个儿子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洮河,被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遗民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黄姓非常能治水,从伯益、台骀到明清时期的黄大王,一脉相承,功莫大焉。
  第三是由其他姓氏改为黄姓的。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另外,回族中的少数蒲姓也有改姓黄的。
  黄姓人的迁徙可谓悲壮,他们从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灭掉后,就开始逃往各地,其中一小部分逃到河南中部,大批的则被强迫迁到楚国腹地,定居于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这些地名皆因黄姓的到来而产生。还有一支迁到江陵一带,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其中黄国贵族后裔黄歇,在楚考烈王时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
  汉代以后,黄姓流动更大,北迁的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的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晋代时大批迁居福建,促成福建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后又衍生了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四安黄氏等。
  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形成一支黄姓。唐末五代时期,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南下入闽,壮大了福建黄姓。
  宋元明600年间,黄姓人口迁徙方向都是向南,遍布江西、福建和两广,甚至一些黄姓迁居到越南、柬埔寨、泰国。
  黄姓名人较多,《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613人:战国有春申君黄歇;西汉有丞相黄霸,东汉有著名孝子黄香,三国名将黄忠、黄盖;唐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宋朝文学家兼书法家黄庭坚;元代纺织家黄道婆、画家黄公望;明朝著名学者黄道周。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黄兴,当代人熟悉的大将黄克诚、画家黄宾虹等。黄姓最明显的氏族技能是擅长书画、音乐和治水。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0-12-21 08:48: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6 05:12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