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种仙鹟简直是忒像了,很容易搞混!
下午大家看过后能更清楚些。。
(以下都为雄鸟!)
蓝喉仙鹟 Blue-throated Flycatcher
雀形目 > 鹟科 > 仙鹟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Cyornis rubeculoides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8厘米)的蓝色鹟。眼先黑色,腹部白色,上胸橙红。指名亚种与山蓝仙鹟的区别在无黑色眼罩,颏及喉蓝色;与棕腹大仙鹟及棕腹仙鹟的区别在腹部白色。雌鸟:上体灰褐,喉橙黄,眼圈皮黄;与雌山蓝仙鹟易混淆,区别为眼先皮黄,尾多偏棕红色。亚种glaucicomans的喉中心橙红。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粉红。
叫声:粗哑的chek 叫声。鸣声为甜美的高颤音ciccy, ciccy, ciccy, ciccy, see。
分布范围:印度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亚种glaucicomans为不常见的夏季繁殖鸟,见于华中及西南;指名亚种繁殖于西藏东南部, 高可至海拔2000米。香港及河北北戴河有迷鸟记录。
习性:喜开阔森林,从近地面处捕食。
山蓝仙鹟 Hill Blue-Flycatcher
雀形目 > 鹟科 > 仙鹟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Cyornis banyumas
描述:中等体型(15厘米)的蓝、橘黄及白色(雄鸟)或近褐色(雌鸟)鹟。雄鸟:上体深蓝;额及短眉纹钴蓝;眼先、眼周、颊及颏点黑色;喉、胸及两胁橙黄;腹白;颏及整个喉橘黄,且腰无闪光而有别于所有其他胸部橘黄的蓝仙鹟。雌鸟:上体褐色,眼圈皮黄,下体似雄鸟但较淡。与雌蓝喉仙鹟的区别在胸多棕色,喉棕非皮黄。幼鸟褐色班驳,上体具皮黄橙色点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褐色。
叫声:甜美悦耳的颤鸣声,音程甚复杂。告警叫声为粗哑的chek-chek。
分布范围:尼泊尔至中国西南、巴拉望岛、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通常罕见,见于四川南部、云南及贵州南部的落叶林和开阔林,高可至海拔2400米。
习性:常静立不动。从低栖处捕食。
棕腹大仙鹟 Fujian Niltava
雀形目 > 鹟科 > 仙鹟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Niltava davidi
描述:中等体型(18厘米)、色彩亮丽的鹟。雄鸟上体深蓝,下体棕色,脸黑,额、颈侧小块斑、翼角及腰部亮丽闪辉蓝色。与棕腹仙鹟易混淆,区别在色彩较暗。雌鸟灰褐,尾及两翼棕褐,喉上具白色项纹,颈侧具辉蓝色小块斑。与棕腹仙鹟的区别在腹部较白。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甚高音的ssssew或siiiii声,短暂停顿后又重复。告警叫声为尖厉的金属音tit tit tit…trrt trrt trrt…trrt trrt tit tit…(据C. Robson)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越冬至泰国及印度支那。
分布状况:为四川、贵州、云南、福建、海南岛及广西等地山区密林及林下灌丛中甚常见的鹟。
习性:森林型鹟的典型特性。
棕腹蓝仙鹟 Vivid Niltava
雀形目 > 鹟科 > 仙鹟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Niltava vivida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8厘米)的蓝色及棕色鹟。甚似棕腹仙鹟但亮丽蓝色部位较暗淡,胸部的棕色上延至喉成一三角形。雌鸟无白色项纹或蓝色颈块,头顶及颈背灰色,喉块皮黄。亚成鸟似棕腹仙鹟亚成鸟,但棕色较多。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叫声:鸣声简单而缓慢,圆润的哨音间杂着刺耳音。叫声为清晰哨音yiyou-yiyou。
分布范围:印度东北部至中国西南、台湾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不常见的山区留鸟, 夏季于海拔2000~2700米的常绿林及混交林,冬季迁至较低处。亚种oatesi见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云南和四川南部;指名亚种见于台湾。迷鸟至香港。
习性:栖于森林中层。
棕腹仙鹟 Rufous-bellied Niltava
雀形目 > 鹟科 > 仙鹟属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Niltava sundara
描述:雄鸟:中等体型(18厘米)而头大的鹟。上体蓝,下体棕色,具黑色眼罩,头顶、颈侧点斑、肩块及腰部辉蓝。与蓝喉仙鹟的区别在喉黑,胸橘黄渐变成臀部的皮黄色。与棕腹大仙鹟的区别在体羽较亮丽,臀棕黄色较浓,额辉蓝色延伸过头顶。雌鸟:褐色,腰及尾近红,项纹白,颈侧具闪辉的浅蓝色斑,眼先及眼圈皮黄而有别于除棕腹大仙鹟外的所有其他鹟的雌鸟,但臀部的皮黄色较重,翼较短。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叫声:生硬似歌鸲的tic声,细薄的see声及轻柔的chacha声。鸣声可能为似喘息的zi-i-i-f-cha-chuk声。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西部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亚种denotata繁殖于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四川、云南、贵州;指名亚种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至西藏东南部及云南西部。为海拔1500~3000米的开阔林地及丘陵森林中的不常见鸟。
习性:性孤僻安静。常低伏于矮树丛,跳至地面捕食昆虫。身体常朝前点动,每隔几秒钟尾抽动一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