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因计算更美好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商场经常搞消费返券的活动,你知道自己真正享受到了多少折扣吗?

  在单位加班时,你能计算出自己应得的加班工资吗?

  在房子装修前,你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装修费用吗?

  不查任何日历,随便提供一个日期,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几吗?

  自己或亲人、朋友怀孕了,你能推算出预产期吗?

  套用一本书中的计算公式,上面的每个问题,我最多几分钟就算出来了。这本书就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生活中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在我的脑海中,计算公式是课堂上的数学知识,离现实生活很遥远。

  这本书让我对计算公式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公式这么亲切、实用!

  聪明的人,在花费人力财力时精打细算,在预测未来、估计情势时神机妙算。但很少有人用计算公式来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可能大家跟我一样,认为计算公式只不过是尘封在仓库里的冷冰冰的铁器而已。

  科学家辛辛苦苦总结出的计算公式,就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如何让计算公式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就看我们自己如何运用它!

  法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纳托尔•法朗士说过:“不会计算的人,也是不会有价值的人。”

  这本书中介绍了24大类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保健、理财、摄影、商业、出版印刷、法律维权、SW、医学等各个领域的常用公式。内容浅显易懂,有的公式列举了例题,有的公式配有说明图。书中的公式就像我们手中的小扳手、小电笔,用起来得心应手、轻松便捷。我发觉,这本书中的计算公式的难度都不大,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能使用。

  科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总存在一条看不见的鸿沟,感谢这本书的作者,为我们在这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好好使用这本书中的计算公式吧,它们会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保护健康、节省支出、提高效率、减少成本、降低风险、避免损害……

  计算公式是一把金钥匙,灵活运用它,你就能打开快乐生活之门,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合理、更快捷、更美好!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16:57 | 只看该作者
鞋码的换算公式


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3月19日发布《皮鞋新标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1002-2005,此标准于2005年9月1日起实施,标准中对皮鞋类产品的鞋号进行了统一,并规定未按标准标注以毫米为单位的皮鞋类产品一律将判为不合格产品。新标准替代原有的胶粘皮鞋、硫化皮鞋、缝制皮鞋、模压皮鞋标准,实现合四为一。

  新标准未出台前,国内市场销售的鞋,鞋号纷杂,其中欧洲鞋号(又称法码)是我们最常使用的鞋号,新标准实施后,对应的新鞋号是多少?很多购鞋者不清楚,所以,有必要了解新旧码的换算方法。

  换算公式为:

  (旧码+10)÷2×10=现行码

  【例】尺寸为38码的鞋子,换算成新鞋号是:

  (38+10)÷2×10=240mm

  法码40的鞋,对应的新鞋号为250;法码37的鞋,对应的新鞋号为235。

  有了这个公式,消费者再买鞋时就不会为鞋号困惑了。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17:46 | 只看该作者
装修费用的一些计算公式


对于大多数装修业主来说,本就对家庭装修是外行,更别说计算家装建材的用量了。所以,下面的几组家装建材用量计算公式对于家装业主来说是很实用的。

  1.地面砖用量

  地面砖的损耗率因房型不同而不同,一般为1%~5%。

  每百平方米的地面砖用量=100/[(块料长+灰缝宽)×(块料宽+灰缝宽)]×(1+损耗率)

  【例】选用复古地砖规格为0.5m×0.5m,拼缝宽为0.002m,损耗率为1%,100平方米需用地面砖块数为:

  地面砖用量=100÷[(0.5+0.002)×(0.5+0.002)]×(1+0.01)≈401块

  地砖总价=地砖数×地砖单价

  2.顶棚用量

  棚板用量=(长-屏蔽长)×(宽-屏蔽宽)

  【例】以净尺寸面积计算出顶棚的用量。屏蔽长、宽均为0.24m,天棚长为3m,宽为2.5m,顶棚板的用量为:

  顶棚板用量=(3-0.24)×(2.5-0.24)≈6.24平方米

  3.包门用量

  包门材料用量=门外框长×门外框宽

  【例】用复合木板包门,门外框长2.7m、宽为1.5m,则其材料用量如下:包门材料用量=2.7×1.5=4.05平方米

  4.壁纸用量

  壁纸用量=(高-屏蔽长)×(宽-屏蔽宽)×壁数-门面积-窗面积

  【例】墙面以净尺寸面积计算,屏蔽长、宽均为24cm,墙高2.5m、宽5m,门面积为2.8平方米,窗面积为3.6平方米,则壁纸用量为:

  壁纸用量=[(2.5-0.24)×(5-0.24)]×4-2.8-3.6≈36.6平方米

  5.地板用量

  纵向用量=房间长度÷地板长度

  横向用量=房间宽度÷地板宽度

  如果除不尽,要用进位法,不可四舍五入。计算纵向用量时,不到半块算半块,超过半块算一块。

  地板总价=总用量×单价

  地板损耗=地板面积-住房面积

  地板损耗率=地板损耗÷住房面积

  注:一般地板损耗率不大于5%。

  6.贴墙材料用量

  贴墙材料的花色、品种确定后,可根据居室面积大小合理地计算用料尺寸,考虑到施工时可能的损耗,可比实际用量多买5%左右。计算贴墙材料的方法有两种:

  以公式计算,即将房间的面积乘以2.5,其积就是贴墙用料数。如20平方米房间用料为:20×2.5=50m。还有一个较为精确的公式:

  S=(L/M+1)(H+h)+C/M

  其中:S——所需贴墙材料的长度(米);

  L——扣去窗、门等后四壁的总长度(米);

  M——贴墙材料的宽度(米),加1作为拼接花纹的余量;

  H——所需贴墙材料的高度(米);

  h——贴墙材料上两个相同图案的距离(米);

  C——窗、门等上下所需贴墙的面积(平方米)。

  注意:实地测量的方法更为准确,先了解贴墙材料的宽度,依此宽度测量房间墙壁(除去门、窗等部分)的周长,在周长中有几个贴墙材料的宽度,即需贴几幅。然后量一下应贴墙的高度,以此乘以幅数,即为门、窗以外部分墙壁所需贴墙材料的长度(米)。最后仍以此法测量窗下墙壁、不规则的角落等处所需用料的长度,将它与已算出的长度相加,即为总长度。这种方法更适用于细碎花纹图案,拼接时无须特别对位的贴墙材料。

  7.涂料用量估算法

  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

  房间面积(平方米)除以4,需要粉刷的墙壁高度(分米)除以4,两者的得数相加便是所需要涂料的公斤数。

  【例】一个房间面积为20平方米,墙壁高度为16分米(除12分米的墙裙),那么,就是(20÷4)+(16÷4)=9,即9公斤涂料可以粉刷墙壁两遍。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18:43 | 只看该作者
平板电视尺寸与最佳观看距离的计算公式



我们都知道,不同尺寸的平板电视,最佳观看距离不一样;不同大小的客厅,最适合的平板电视尺寸也不一样。那么,如何科学地计算出自家客厅最适合买哪种尺寸、多高分辨率的电视机呢?下面提供一个计算公式及相应的数据表格,根据这个公式与表格,您就能选购到最佳尺寸的显示设备了。

  显示器材最佳观赏距离、分辨率与屏幕画面高度三者的相关公式:

  最佳观赏距离(厘米)=屏幕高度÷垂直分辨率×3400

  上面的公式虽然准确而好用,但还是有不少人不太会算。下面的表格,是专业人士把公式代入各种尺寸、分辨率,并加入日本人惯用的“3H、4H、5H”(画面高度的3、4、5倍)作对照,制成表格提供给大家使用的。

画面对角线尺寸(英寸) 画面高度(厘米) 480级最佳观赏距离(米) 720级最佳观赏距离(米) 1080级最佳观赏距离(米) 3H(米) 4H(米) 5H(米)

  32 39.84 2.82 1.88 1.25 1.20 1.59 1.99

  37 46.07 3.26 2.18 1.45 1.38 1.84 2.30

  40 49.80 3.53 2.35 1.57 1.49 1.99 2.49

  42 52.29 3.70 2.47 1.65 1.57 2.09 2.61

  46 57.27 4.06 2.70 1.80 1.72 2.29 2.86

  47 58.52 4.14 2.76 1.84 1.76 2.34 2.93

  50 62.25 4.41 2.94 1.96 1.87 2.49 3.11

  52 64.74 4.59 3.06 2.04 1.94 2.59 3.24

  55 68.48 4.85 3.23 2.16 2.05 2.74 3.42

  56 69.72 4.94 3.29 2.19 2.09 2.79 3.49

  57 70.97 5.03 3.35 2.23 2.13 2.84 3.55

  60 74.70 5.29 3.53 2.35 2.24 2.99 3.74

  65 80.93 5.73 3.82 2.55 2.43 3.24 4.05

  70 87.15 6.17 4.12 2.74 2.61 3.49 4.36

  80 99.60 7.06 4.70 3.14 2.99 3.98 4.98

  100 124.50 8.82 5.88 3.92 3.74 4.98 6.23

  103 128.24 9.08 6.06 4.04 3.85 5.13 6.41

  110 136.95 9.70 6.47 4.31 4.11 5.48 6.85

  120 149.40 10.58 7.06 4.70 4.48 5.98 7.47

  130 161.85 11.46 7.64 5.10 4.86 6.47 8.09

  150 186.75 13.32 8.82 5.88 5.60 7.47 9.34

  200 249.00 17.64 11.76 7.84 7.47 9.96 12.45

  表格的相关说明:

  根据表格选择电视尺寸:拿出卷尺,测量主要观赏位置至电视机的距离,取得距离数值之后,比对表格中“720级最佳观赏距离(米)”与“1080级最佳观赏距离(米)”下方的数值,找出最接近者。例如实际测量的距离是2.5米,“720级最佳观赏距离”对照的结果是42英寸,“1080级最佳观赏距离”则是65英寸。

  反之亦可根据电视尺寸确定最佳观赏距离。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19:20 | 只看该作者
加班工资的计算公式


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给予劳动者合理的加班工资。有关规定和计算公式如下:

  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调休等方式代替;用人单位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则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过节费和加班工资在性质上不同,不能互相代替。加班工资是对劳动者休息时间的经济补偿,过节费虽然也属于工资的组成部分,但带有福利性质,无须劳动者提供额外工作。此外,由于加班是指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延长的工作时间,因此,在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根据需要安排劳动者值班,不能视为加班。

  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一定是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员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在集体合同中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月工资的70%确定。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办法确定的加班工资计算基数低于最低工资的,则要按最低工资计算。

  计算加班工资时,日工资按平均每月工作时间20.92天折算,小时工资则在日工资的基础上再除以8小时。五一长假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0.92×200%

  根据1999年国务院令《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为元旦1天、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各3天,共计10天,而休息日一般为星期六和星期天,即通常所说的双休日。因为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的性质不同,所以加班工资也不一样,节假日的加班工资要高于休息日的加班工资。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四十一、四十四条的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的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别情况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自身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①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②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③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目前,国家规定的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92天和16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应按此进行折算。

  【例】以某职工月岗位应得的工资750元计算,日工资标准约为35.85元,小时工资约为4.48元。

  元旦加班一天(8小时),该职工加班费计算公式为:

  4.48元×300%×8小时=107.52元

  1月2日和3日加班二天(每天加班8小时),该职工加班费计算公式为:

  4.48×200%×16小时=143.36元

  如果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未能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工资报酬,劳动者可向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6#
发表于 2010-1-21 11:21:46 | 只看该作者
了解学习生活因计算更美好!赞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22:30 | 只看该作者
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的推算公式

交管部门规定,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在每百毫升血液20毫克及以上、80毫克以下,定为酒后驾车;每百毫升血液80毫克及以上,定为醉酒驾车。血液酒精含量推算公式为:

  1.发生事故时

  车辆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检测出车辆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采集血样时间和发生事故时间的间隔-1)×10

  式中,10是车辆驾驶人1小时代谢的酒精含量。

  此公式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采集血样时间和发生事故时间间隔应为1小时以上,二是检测出车辆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要在每百毫升血液10毫克以上。

  如李某9时20分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当天11时5分在医院抽血检测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15毫克,而采集李某血样时间和发生交通事故时间的间隔为1.7小时,据此推算出交通事故发生时李某血液酒精含量=15+(1.7-1)×10=22毫克/百毫升,根据这个结果认定李某为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

  2.车辆驾驶人采集血样时已死亡

  车辆驾驶人生前血液酒精含量=检测出车辆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检测出车辆驾驶人血液正丙醇含量×20

  式中,检测出车辆驾驶人血液正丙醇含量应大于或等于零。正丙醇含量是检测驾驶人生前血液酒精含量的专用技术指标。

  如王某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死亡,尸体检验时抽血检测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25毫克,每百毫升血液正丙醇含量为0.5毫克,据此推算,交通事故发生时王某血液酒精含量=25-0.5×20=15毫克/百毫升,根据这个结果认定王某不属酒驾发生交通事故。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23:21 | 只看该作者
胎儿体重的推算公式:

  900×双顶径(cm)-5200

  注:此公式计算出的结果误差在±15﹪之间,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以克为单位的,还要换算成斤。

  【例】某孕妇怀孕已32周加4天,双顶径为7.6,胎儿的重量为:

  900×7.6-5200=1640(克)

  胎儿的体重大约为三斤三两。

  预测胎儿体重的计算公式还有以下几种: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说明:

  ①可以使用其中任一个公式计算,公式5的精度最高。

  ②参数的含义如下,参数可以从B超单中查到:

  Y:胎儿体重的估算值(g)

  HC:头围

  AC:腹围

  FL:股骨长

  FTH: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孕中期通过B超判断胎儿的发育大小是一种较有参考价值的方法。在做B超的时候,孕妇会看到检查报告上有一些数值,这些数值告诉了宝宝的发育大小。

  孕13周:双顶径平均值2.52±0.25,腹围平均值6.90±l.65,股骨长平均值1.17±0.31

  孕14周:双顶径平均值2.83±0.57,腹围平均值7.77±1.82,股骨长平均值1.38±0.48

  孕15周:双顶径平均值3.23±0.51,腹围平均值9.13±1.56,股骨长平均值1.74±0.58

  孕16周:双顶径平均值3.62±0.58,腹围平均值10.32±1.92,股骨长平均值2.10±0.51

  孕17周:双顶径平均值3.97±0.44,腹围平均值11.49±1.62,股骨长平均值2.52±0.44

  孕18周:双顶径平均值4.25±0.53,腹围平均值12.41±l.89,股骨长平均值2.71±0.46

  孕19周:双顶径平均值4.52±0.53,腹围平均值13.59±2.30,股骨长平均值3.03±0.50

  孕20周:双顶径平均值4.88±0.58,腹围平均值14.80±l.89,股骨长平均值3.35±0.47

  孕21周:双顶径平均值5.22±0.42,腹围平均值15.62±1.84,股骨长平均值3.64±0.40

  孕22周:双顶径平均值5.45±0.57,腹围平均值16.70±2.23,股骨长平均值3.82±0.47

  孕23周:双顶径平均值5.80±0.44,腹围平均值17.90±1.85,股骨长平均值4.21±0.41

  孕24周:双顶径平均值6.05±0.50,腹围平均值18.74±2.23,股骨长平均值4.36±0.51

  孕25周:双顶径平均值6.39±0.70,腹围平均值19.64±2.20,股骨长平均值4.65±0.42

  孕26周:双顶径平均值6.68±0.61,腹围平均值21.62±2.30,股骨长平均值4.87±O.41

  孕27周:双顶径平均值6.98±0.57,腹围平均值21.81±2.12,股骨长平均值5.10±0.41

  孕28周:双顶径平均值7.24±0.65,腹围平均值22.86±2.41,股骨长平均值5.35±0.55

   孕晚期的准妈妈一定也想知道宝宝发育得是否正常,那一定要读以下内容,仔细与自己的B超结果对照一下。

  孕29周:双顶径平均值7.50±0.65,腹围平均值23.71±1.50,股骨长平均值5.61±0.44

  孕30周:双顶径平均值7.83±0.62,腹围平均值24.88±2.03,股骨长平均值5.77±0.47

  孕31周:双顶径平均值8.06±0.60,腹围平均值25.78±2.32,股骨长平均值6.03±0.38

  孕32周:双顶径平均值8.17±0.65,腹围平均值26.20±2.33,股骨长平均值6.43±0.49

  孕33周:双顶径平均值8.50±0.47,腹围平均值27.78±2.30,股骨长平均值6.52±0.46

  孕34周:双顶径平均值8.61±0.63,腹围平均值27.99±2.55,股骨长平均值6.62±0.43

  孕35周:双顶径平均值8.70±0.55,腹围平均值28.74±2.88,股骨长平均值6.71±0.45

  孕36周:双顶径平均值8.81±0.57,腹围平均值29.44±2.83,股骨长平均值6.95±0.47

  孕37周:双顶径平均值9.00±0.63,腹围平均值30.14±2.17,股骨长平均值7.10±0.52

  孕38周:双顶径平均值9.08±0.59,腹围平均值30.63±2.83,股骨长平均值7.20±0.43

  孕39周:双顶径平均值9.21±0.59,腹围平均值31.34±3.12,股骨长平均值7.34±0.53

  孕40周:双顶径平均值9.28±0.50,腹围平均值31.49±2.79,股骨长平均值7.4±0.53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24:13 | 只看该作者
儿童体重、身高的推算公式

1.体重是体格发育尤其是近期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正常新生儿初生体重平均为3kg。

  1岁以内小儿体重估算公式:

  前半年:

  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

  后半年:

  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5

  1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9kg)。1~2岁一年中体重平均增加3kg,2岁时的体重为出生时的4倍(12kg)。

  2周岁以后每年平均增加2kg,故2~12岁期间的体重推算公式是:

  体重(kg)=年龄×2+8

  12岁以后为青春发育阶段,受内分泌影响,体重增长较快,不再按上述公式计算。

  因个体差异,小儿体重可上下波动10﹪。低于15﹪以上,应考虑营养不良。高于20%以上,应考虑营养过剩。

  2.身长是反映骨骼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1岁内增长最快,身长估算公式:

  前半年:

  身长(cm)=出生身长+月龄×2.5

  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cm。

  1岁时约为75cm,1~2岁期间一年增长10cm,2岁时约为85cm。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故2~12岁平均身长推算公式是:

  身长(cm)=年龄×7+70

  身长的个体差异较大,若低于正常身长平均数的30﹪以上,则为异常。

  0~10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体重(单位kg) 身高(单位cm)

   男 女 男 女

  1月 3.6~5.0 2.7~3.6 48.2~52.8 47.7~52.0

  2月 4.3~6.0 3.4~4.5 52.1~57.0 51.2~55.8

  3月 5.0~6.9 4.0~5.4 55.5~60.7 54.4~59.2

  4月 5.7~7.6 4.7~6.2 58.5~63.7 57.1~59.5

  5月 6.3~8.2 5.3~6.9 61.0~66.4 59.4~64.5

  6月 6.9~8.8 6.3~8.1 65.1~70.5 63.3~68.6

  8月 7.8~9.8 7.2~9.1 68.3~73.6 66.4~71.8

  10月 8.6~10.6 7.9~9.9 71.0~76.3 69.0~74.5

  12月 9.1~11.3 8.5~10.6 73.4~78.8 71.5~77.1

  15月 9.8~12.0 9.1~11.3 76.6~82.3 74.8~80.7

  18月 10.3~12.7 9.7~12.0 79.4~85.4 77.9~84.0

  21月 10.8~13.3 10.2~12.6 81.9~88.4 80.6~87.0

  2岁 11.2~14.0 10.6~13.2 84.3~91.0 83.3~89.8

  2.5岁 12.1~15.3 11.7~14.7 88.9~95.8 87.9~94.7

  3岁 13.0~16.4 12.6~16.1 91.1~98.7 90.2~98.1

  3.5岁 13.9~17.6 13.5~17.2 95.0~103.1 94.0~101.8

  4岁 14.8~18.7 14.3~18.3 98.7~107.2 97.6~105.7

  4.5岁 15.7~19.9 15.0~19.4 102.1~111.0 100.9~109.3

  5岁 16.6~21.1 15.7~20.4 105.3~114.5 104.0~112.8

  5.5岁 17.4~22.3 16.5~21.6 108.4~117.8 106.9~116.2

  6岁 18.4~23.6 17.3~22.9 111.2~121.0 109.7~119.6

  7岁 20.2~26.5 19.1~26.0 116.6~126.8 115.1~126.2

  8岁 22.2~30.0 21.4~30.2 121.6~132.2 120.4~132.4

  9岁 24.3~34.0 24.1~35.3 126.5~137.8 125.7~138.7

  10岁 26.8~38.7 27.2~40.9 131.4~143.6 131.5~145.1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24:48 | 只看该作者
预测身高的计算公式:

  儿子身高(厘米)=(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

  女儿身高(厘米)=(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成年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较普遍采用的有两种:

  一种是:

  [身高(cm)-100]×0.9=标准体重(kg)

  另一种是:

  男性: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

  女性:身高(cm)-100=标准体重(kg)

  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基本已被广泛采用。

  计算中国人理想体重的常用公式:

  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体重=[身高(cm)-150]×0.6+48(kg)

  标准体重如果结合性别和身高进行判定,会更科学。严格地讲,不同地区应制定不同的标准。

  国内学者提出的按性别计算标准体重的公式:

  男性平均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女性平均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

  日本学者提出的亚洲人按身高计算标准体重的公式:

  ①身高159厘米以下者:

  标准体重(千克)=身高-105

  ②身高160厘米以上者:

  标准体重(千克)=(身高-100)×0.9

  应该说明的是,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出的标准体重并不是绝对“标准”,实际体重高于或低于标准体重10%以内,都应该视为正常体重。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3 23:50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