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野生动物] 野马百科

[复制链接]

3524

主题

6785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风云使者

追颠使者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财富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3 12:2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野马 Equus przewalsrii 普氏野马 学名:Equus przewalsrii
英文名:Przewalski's horse
别名:野马 准噶尔野马 蒙古野马

分类位置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马科 Tapiridae
             马属 Equus
濒危等级:CITES附录I
             IUCN:野生灭绝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级

物种特征:普氏野马外形酷似家马,比野驴略大,体重250~400kg,体长2200-2800mm。头部较大,耳短而圆,颈鬃短而直立,额部无长毛,尾的上半部的毛较短。夏毛背部呈浅棕色或焦茶色,体侧色淡,腹部浅黄色;冬毛长而厚,毛色更淡呈浅黄色。背部中央自腰部到尾基有一条狭窄的黑色脊线。夏季四肢具2-5条不十分明显的横纹,冬季很难看出。染色体 2n=66, 不同于家马的2n=64;二者的杂交后代有繁殖力。有较多分类把普氏野马列为和家马同种(Equus caballus),但二者基本属于不同起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普氏野马

分布范围:曾经分布于阿尔泰山以南、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及玛纳斯河流域,沿乌伦古河向东延伸到北塔山、甘肃的马鬃山,以及内蒙古的居延海附近。国外曾见于蒙古国的科布多盆地。据Mohr 1971 (Duncan, 1992) ,野马的分布范围曾经是85o-97oE, 43o-50oN。如今自然界已经绝灭。最后一次发现记录是在20世纪60年代(Captive Breeding Specialist Group, 199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生活习性: 野生的普氏野马生活在开阔的戈壁荒漠或沙漠地带,三五只或十余只成群游荡,群体之间在进食之后常互相清理皮肤,一般呈相反方向站立,然后将头伸到同伴的侧身,轻轻地啃拭对方的耆甲、肩部、背侧、臀部等。有趣的是,双方啃拭的都是同一个部位,当一方改变部位时,另一方立即相应地改变,配合十分默契而完善。有时也进行自身的护理,包括打滚、自我刷拭和驱散蚊蝇等,特别是在沙地上。休息和睡眠有站立、腹卧和侧卧等3种姿势,但警惕性很高,稍有动静便处于应激状态。感觉灵敏,警惕性高,奔跑能力强,昼夜活动,但以夜晚为多,以荒漠上的棱棱草、芦苇、红柳等为食,饮水量也很大。叫声的种类也很多,争斗开始时发出声调尖而单一的吼叫;失群时发出声音洪亮而高亢的呼唤信号;感到某种满足时,就发出轻微的喉音;当反感时则发出尖而细的声音。更多的情况是打响鼻,表达的情感也十分复杂,大多为恐吓对方,也有时是由于鼻腔内有异物、蚊蝇干扰、异味刺激或感冒患病等因素引起的。 普氏野马一年四季均可发情,但以春夏季为主。雌兽的发情周期为28—22天,持续时间为5—7天。发情时表现为精神兴奋,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起卧不定,互相嗅闻等。为了争夺领群的地位,雄兽之间则昂首静立,两眼凝视,耳朵朝向前方,而后嘶叫、前蹄刨地、打响鼻、低头小跑,鼻孔喷出粗气,接近以后就互嗅抿耳,怒目而视,举弹前蹄,发出尖锐而短促的吼叫,继而竖起前身扭打在一起,其争斗的残酷性和凶悍程度比家马要强烈得多。雌兽之间也有一定的攻击行为,主要是地位较高的经常表现出护食和阻止其他雌兽与雄兽交配。交配前雄兽和雌兽互相嗅闻会阴部和生殖器,然后雌兽将臀部朝向雄兽,雄兽则轻咬雌兽的颈部或膝部,促使雌兽前进,然后进行爬跨,经过3—7次骨盆冲动完成射精。健壮的雄兽可以在30分钟之内与2匹雌兽连续交配8次之多。雌兽的怀孕期大约为307—348天,翌年5—6月产仔。幼仔刚出生时为浅土黄色,2小时后即可吃奶。3岁左右性成熟,寿命为30岁左右。 普氏野马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据记载内蒙古上世纪末在居延海见过,解放后未发现,1957年在我国甘肃肃北县野马泉和明水间猎捕野马一只后,再未得知自然界中野马生存的确切信息。也有报道称,1966年匈牙利动物学家 Z. Kaszab 在蒙古靠近我国新疆边境的地方见到8只一群可能是最后一次发现,但原苏蒙联合多次考察均未能发现证据(Duncan, 1992)。 1981-1983年由中国科学院下达"中国野马、野骆驼考察"任务,历经3年深入新疆、甘肃和青海进行考察,行程30000km,未有发现。但专家们仍未彻底放弃发现野马残存的一线希望。
饲养情况:19世纪末,波兰的地理学家 N. M. Przewalski 首次将一野马从中国带到国外饲养。饲养种群经20世纪上半叶数十个动物园的精心饲养,得以免遭绝灭。国际野马谱系1988年公布,1987年全世界共有野马797匹,分别圈养于26个国家的112个动物园及有关单位。野马的圈养数量从1950年的34头增加到1989年超过900头(Captive Breeding Specialist Group, 1990)。现在各国动物园及野生动物繁殖中心饲养的野马逾1000只,主要是野马繁殖的后代,但其中也含有家马的血缘,而真正的野马当初只有12只。饲养繁殖项目的目的为企图保留95%目前平均个体杂合性(Duncan, 1992)。中国于1985年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和英国交换引进16匹野马。继后,甘肃也引进了一批野马,计划等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再放归于自然以恢复其种群。
致危因素: 自然界野马种群的陡减是由于人类的捕杀,并由于草场被家畜侵占所致(Duncan, 1992)。此外,由于种群水平的遗传飘变和个体水平的近交造成小型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丧失是目前野马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全球的饲养种群都出现雄性出生少、死亡多的情况,这种雌雄性比的偏斜,影响了种群的有效群体大小。由于长期的人工饲养,现在饲养的野马或多或少地带点家养的表型特征。据认为现在的野马种群来源于13头祖先,其中12头为野马,另一头为家马。研究表明,从大约1900年饲养野马开始,到1970年野马基因快速而持续地消失,速度大约为10%。1970年以后基因丧失的速度减慢,速度大约为3%(Captive Breeding Specialist Group, 1990)。
现有保护措施:野马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先后建立了2个饲养繁殖基地,即新疆吉木萨野马饲养繁中心和甘肃武威野生动物繁殖中心。国际IUCN红皮书列为野生灭绝(EW)等级。国际濒危物种公约列为附录 I 物种。野马饲养种群的拥有者企图通过基因库管理的现代技术和重引回野马至其历史分布区来克服这些威胁。为此,1990年第5次国际野马保存研讨会上成立了"全球管理计划工作组",拟定了一个全球性的管理计划。并来完成这个使命。
保护措施建议: 据IUCN圈养繁殖专家组(Captive Breeding Specialist Group, 1990): 1、加强人工饲养的野马的生态、生理和遗传研究等工作,为种群的饲养和繁殖管理提供科学根据。 2、管理驯养野马种群,以保持现有的遗传变异,具体措施如下: (1)保持95%现有的个体杂合性; (2)避免马匹丧失现有的基本野生野马的等位基因。应加强繁殖个体的表型选择的工作,原有的有关野生捕捉的野马的表型的描述是表型选择的基础。在进行表型选择的同时,要避免野生野马基因的丧失。 3、使现有野马饲养基地拥有相当有效群体大小的种群(建议至少有50头到250头成年马),建立系统全面的谱系记录,避免过渡近交。并加强各野马饲养种群间马匹的交换。 4、加强重建野外野马种群的工作,使野生的野马种群可以在自然环境下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发展。重引入到野外必须注意尽可能选取不同的种群(基因库),并且必须确保释放的野马没有机会同家马精心杂交的可能。 IUCN斑马、野驴和野马专家组(Duncan, 1992)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是强调保持饲养种群及其遗传多样性,提出种群的大小的要求,饲养种群至少拥有500只,野外种群至少2,500只,方可使其野生型特征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得到保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普氏野马头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0-23 12:25:10 | 只看该作者
野马百科,了解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24 07:34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