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文自然] 《西游记》内藏玄机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3:0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本文主要引原典,  稍作解释, 有德者自悟.
《太上虛皇天尊四十九章经》云:
凡欲修道,建功为先,是以诸天上帝、诸天高尊、诸天真人、诸天神仙,咸以功勤超圣真位. 诸天记功而为品格, 积功满千,形神俱仙。功不及千,形灭神仙。功及兆民,玉清之宾。凡蜕为仙, 仙化为真,真人无碍,洞合自然。消则为炁,息则为人,神通自在,变化无形,飞行三界,出幽入明。吾昔在世立世之功, 吾游天中诸天奏功. 一切众生,咸愿济拔,心不退转,自得真道。
《太上感应篇》云: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悟真篇》云:
大道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望诸位道友谨记并实行之.

1. 关于 [积精累气]
《黄庭经》云: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
《西游记》<第二回>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僧伽吒经》云:
佛告一切勇。如是善男子。梵行难得。若行梵行。若昼若夜常见如来。若见如来则见佛国。若见佛国则见法藏。临命终时其心不怖。不受胎生无复忧恼。不为爱河之所漂没。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云:
复次断淫欲天皆名为梵。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欲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
《大佛顶首楞严经》云: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大佛顶首楞严经》又云: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再看佛学辞典对Vajra(金刚)一词的精彩解释:
【Vajra】
金刚
A Sanskrit word which means "durable," "luminous," and "able to cut." It is indestructible and is usually represented by diamond.
Vajra is identical with the self-nature, the essential life force of all living beings, because both are indestructible and adamantine. Furthermore, the eternally dwelling heart all beings have in common is the same as the vajra nature, since it too cannot be destroyed. Prajna, as the highest form of wisdom living beings can attain, is real mark prajna, eternally indestructible. It is therefore referred to as vajra prajna.
FROM:【《英汉-汉英-英英佛学辞典》中华佛典宝库 编】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8-10-30 13:06:14 | 只看该作者
藏的什么玄机!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3:06:31 | 只看该作者
2. 关于 [漏]
世亲菩萨《阿毗达磨俱舍论》云:
从有顶天至无间狱。由彼相续于六疮门泄过无穷故名为漏。
【佛光大辞典】【六疮门】:
指吾人身体中,漏泄不净之六门户。即:眼、耳、鼻、口、大小便道。若将耳、眼、鼻三者开立为两眼、两耳、两鼻孔,则称九疮门。或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漏泄烦恼不净之所,亦称六疮门。
《大般涅槃经》云:
是身不淨九孔常流.
《黄帝阴符经》云: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
【佛光大辞典】【摩顶】:
“传法室内密示闻记”载,佛以四大海水,三点于迦叶之顶,摩顶付嘱大法,而拈华瞬目。
《西游记》第二回: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
钟离权《破迷正道歌》云:
此物在人身中出,四时春夏及秋冬
《大般涅槃经》云:
不流者即是如来。如来九孔无所流故是故不流。又无九孔是故不流。不流即常、常即如来。如来无作是故不流。
(* 此处 "流" 通 "漏", 解释见下文)
《大般涅槃经》云:
无漏即善, 善即无为。无为者即大涅槃。大涅槃即常
《大般涅槃经》云:
为九孔漏求索饮食
(* 注:网上版为 "为九孔脓求索饮食", 但印刷版为 "为九孔漏求索饮食".
"漏" 的梵文为 asrava, 据梵英辞典, asrava 之义为: flow(流), issue(流出) , running , discharge(漏) suppuration(脓), pain, affliction(苦恼).
可见, 不管是"漏"、"流"或"脓", 其实都是同一个梵文词.
《西游记》<第二回>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西游记》<第十七回>:
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大正藏 1509)云:
淫欲即是道  恚痴亦如是
如此三事中  无量诸佛道
若有人分别  淫怒痴及道
是人去佛远  譬如天与地
道及淫怒痴  是一法平等
若人闻怖畏  去佛道甚远
淫法不生灭  不能令心恼
若人计吾我  淫将入恶道
见有无法异  是不离有无
若知有无等  超胜成佛道
张三丰《玄要篇》云:
顺*人,逆成仙,一句儿超了千千万
《道德经》云:
反者道之动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云:
是身种不净  非余妙宝物
不由净白生  但从尿道出
张紫阳《悟真篇》云:
俗语常言合至道,宜向其中细寻讨。能于日用颠倒求,大地尘沙尽成宝。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3:07:26 | 只看该作者
3. 关于 [仙]
《大方广佛华严经》云:
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种种身。种种名。种种色相。种种修短。种种寿量。种种处所。种种诸根。种种生处。种种语业。种种观察。令诸众生。各别知见。诸佛子。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或名最胜。或名导师。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无独有偶, 《大般涅槃经》中也称佛为"大仙", 如:
大仙入涅槃,佛日坠于地
......
迦叶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即于佛前说偈问曰:
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
云何得广大,为众作依止?
实非阿罗汉,而与罗汉等?
云何知天魔,为众作留难?
佛说波旬说,云何分别知?
云何诸调御,心喜说真谛,
正善具成就,演说四颠倒?
云何作善业?大仙今当说!
......
云何示多头,唯愿大仙说?
......
唯愿大仙尊,为我分别说。
众生大依止,两足尊妙药,
今欲问诸阴,而我无智慧。
精进诸菩萨,亦复不能知,
如是等甚深,诸佛之境界。
......
《佛学大辞典》对"第七仙"的解释:
(杂名)释迦如来之别号。释迦为过去七佛之第七,具长生不死之德,故云第七仙。
【佛光大辞典】之【大仙】辞条云:
梵语 maharsi。又作大仙。即佛之敬称。行道求长生之人,称为仙;声闻、辟支佛、菩萨等亦称为仙。佛为仙中之极尊,故称大仙,或称金仙。
《西游记》<第一回>云;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3:08:06 | 只看该作者
4. 关于 [眼]
《黄帝阴符经》云:
机在目
吕洞宾《水龙吟》:
目前咫尺长生路,多少愚人不悟。
张三丰《玄要篇》:
目前现有长生路,千万凡夫迷本宗。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
问只在目前。为甚么再三不睹。师云。截耳卧街。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 2008)云: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諠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西方只在目前
《西游记》第七回:
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
《大般涅槃经》云:
是大涅槃亦不可思议。若有修学是经典者。得正法眼能为良医。若未学者。当知是人盲无慧眼、无明所覆
(* 注: "正法眼"网上版本作"正法门", 但寺院的印刷版作"正法眼". 与其他同修校堪交流后发现, 很多版本都作"正法眼". 网上大正藏版的"正法门"可能是录入错误或有人故意更改了此一重要教言.)
呆堂禅师云:
应无所住生其心,廓彻圆明处处真。直下顶门开正眼,大千沙界现全身。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云:
师云。山僧今日败阙。有人点捡得出。许他顶门上一只眼。
张三丰《玄要篇》云:
一来浑身暖,二来囟门彻,三来天目开,便见大千世界,
《道德经》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圆悟大禅师《碧岩录》(大正藏 2003)云:
多少人向苍龙窟里。作活计。直饶是顶门具眼。肘后有符。明眼衲僧。照破四天下。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3:08:50 | 只看该作者
5. 关于 [北斗] 和 [斗柄] :
薛道光《还丹复命篇》云:
北斗南展下,眉毛眼睫边。
圆悟大禅师《碧岩录》(大正藏 2003)云:
祖佛从来不为人, 衲僧今古竞头走. 明镜当台列像殊, 一一面南看北斗. 斗柄垂, 拈得鼻孔失却口.
宋明僧杨大年云:
八角磨盘空走。金毛师子变作狗。拟欲藏身北斗中。应须合掌南辰后。
《西游记》第二回:
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
《碧岩录》(大正藏 2003)又云:
钵里饭桶里水, 多口阿师难下嘴. 北斗南星位不殊, 白浪滔天平地起. 拟不拟, 止不止, 个个无裈长者子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云:
僧问。学人不问西来意。藏身北斗意如何。师云。拈头作尾汉。
《西游记》第七十回:
我身虽是猿猴数,自幼打开生死路。遍访明师把道传,山前修炼无朝暮。倚天为顶地为炉,两般药物团乌兔。采取阴阳水火交,时间顿把玄关悟。全仗天罡搬运功,也凭斗柄迁移步。
白玉蟾云:
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一点真阳生坎位,补却离宫之缺。自古神仙,这些离坎日日无休歇。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
《破迷正道歌》云:
驱回斗柄元关理,斡转天关万象通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物华交泰,斗柄回寅。草芽遍地绿,柳眼满堤青。
悟元子《演道二十四首》:
斗柄回时万物鲜
《西游记》第一百回:
却说那长安唐僧旧住的洪福寺大小僧人,看见几株松树一颗颗头俱向东,惊讶道:“怪哉,怪哉!今夜未曾刮风,如何这树头都扭过来了?”内有三藏的旧徒道:“快拿衣服来!取经的老师父来了!”众僧问道:“你何以知之?”旧徒曰:“当年师父去时,曾有言道:‘我去之后,或三五年,或六七年,但看松树枝头若是东向,我即回矣。’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3:09:27 | 只看该作者
6. 关于龟蛇: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有一景, 叫"灵龟朝北斗", 是什么意思呢?
广州光孝寺的放生池里有几个龟蛇石雕. 龟的头斜向上昂起, 龟背上的蛇弯弯曲曲呈"己"型, 又是什么意思呢?
《西游记》第二回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天来子青龙歌》云:
龟能飞,蛇能舞,隐在北方号真武,阴阳混作水火精,仙圣降归为道祖。
陈楠《翠虚篇》云:
诚指北方玄武事,龟蛇因甚两相缠
《圆悟大禅师碧岩录》(大正藏 2003)云:
垂示云。高高峰顶立。魔外莫能知。深深海底行。佛眼觑不见。直饶眼似流星。机如掣电。未免灵龟曳尾。到这里合作么生。试举看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3:10:02 | 只看该作者
7. 关于 [龙虎]: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云:
学云。恁么则大众沾恩。学人礼谢也。师云。龙头蛇尾。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又云:
如来正法眼藏。委在今日。......进云。与么则云散家家月也。师云。龙头蛇尾汉。
圆悟大禅师《碧岩录》(大正藏 2003)云:
江国春风吹不起, 鹧鸪啼在深花里. 三级浪高鱼化龙(通这一路。莫谩大众好。踏着龙头), 痴人犹戽夜塘水
吕洞宾《又记》(《全唐诗》卷859_5)云:
紧把赤龙头,猛将骊珠吸。
刘海蟾《还丹破迷歌》云:
左手捉着青龙头
张紫阳《悟真篇》云:
扶桑海底牝龙吟
《悟真篇》又云:
东海青龙不可当
《悟真篇》又云:
日居离位反为女
张三丰《玄要篇》云:
拿住龙头收紫雾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云: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龙吟雾起虎啸风生。
陈楠《翠虚篇》云:
虽然不见龙之吟,波浪高涌千万寻。虽然不见虎之啸,夜深风声吼万林。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云:
风从虎兮云从龙。
刘海蟾见道歌云:
函谷关当天地中,往来日月自西东。试将寸管窥玄窍,虎踞龙蟠气象雄。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云:
少室传来兔角杖。千圣护持为顶相。虎踞龙蟠势未休。云影山形冷相向。有时闲倚在处空。寥寥匝地凝秋霜。有时大作师子吼。德峤临济何茫茫。今日提来还不惜。分明普示诸知识。解拈天下任横行。高振风规有何极
《易经》第一卦: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张三丰《玄要篇》云:
凿开虎尾露金光
水庵禅师云:
不起一念须弥山,待立当头着眼看。牛一缕丝轻绊倒,家家门底透长安。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云:
师云。是则二俱作家。要且只解收虎尾。不能据虎头。若使德山令行。并须瓦解.
《明觉禅师语录》(大正藏 1996)云:
诸禅德。要明陷虎之机
《易经》第十卦:
履虎尾,不咥人。
刘海蟾《还丹破迷歌》云:
右手拿住白虎尾
圆悟大禅师《碧岩录》(大正藏 2003)云:
八万四千非凤毛。三十三人入虎穴。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袈裟外。别传何法。迦叶召阿难。阿难应喏。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着。阿难遂悟。已后祖祖相传。
张紫阳《悟真篇》云:
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似月圆。
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云: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
陈泥丸云:
白虎自兹相见后,流珠哪肯不相从。
圆悟大禅师《碧岩录》(大正藏 2003)云:
垂示云。七穿八穴。搀鼓夺旗。百匝千重。瞻前顾后。踞虎头收虎尾。未是作家。牛头没马头回。亦未为奇特。且道过量底人来时如何。试举看
《西游记》第二回:
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云:
尔时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佛身卑小,诸菩萨众、其形亦小,而汝身四万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万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轻彼国、若佛菩萨、及国土,生下劣想。’
《西游记》第二回云:
只见那魔王:头戴乌金盔,映日光明;身挂皂罗袍,迎风飘荡。下穿着黑铁甲,紧勒皮条;足踏着花褶靴,雄如上将。腰广十围,身高三丈。手执一口刀,锋刃多明亮。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
猴王喝道:“这泼魔这般眼大,看不见老孙!”魔王见了,笑道:“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怎么大胆猖狂,要寻我见甚么上下?”悟空骂道:“你这泼魔,原来没眼!你量我小,要大却也不难。你量我无兵器,我两只手勾着天边月哩!"
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发掘出用蚌壳堆塑的龙虎图,距今 6000年左右: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3:10:48 | 只看该作者
8. 关于烧:
烧, 在密宗称为"护摩"(Homa). 护摩又分内外两种, 外迹之设坛烧物, 即外护摩.  那么内护摩又是怎样的呢?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秘密漫荼罗品第十一>云:
护摩有二种 所谓内及外
业生得解脱 复有芽种生
以能烧业故 说为内护摩
外用有三位 三位三中住
成就三业道 世间胜护摩
若异此作者 不解护摩业
彼痴不得果 舍离真言智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世出世护摩法品第二十七>云:
复次内护摩 灭除于业生
了知自末那 远离色声等
眼耳鼻舌身 及与语意业
皆悉从心起 依止于心王
眼等分别生 及色等境界
智慧未生障 风燥火能灭
烧除妄分别 成净菩提心
此名内护摩 为诸菩萨说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云:
其身火燃、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跏趺坐,忽然化生。
《大乘密严经》云:
是中菩萨从色无色无想之处。以三昧力生智慧火。焚烧色爱及以无明。转所依止而得智定。意生之身神足力通以为严饰。无窍隙无骨体。如日、月、虹、电、紫金明珠、颇梨、珊瑚、诃利多罗、占波迦、孔雀花月、镜中之像。
圆悟大禅师《碧岩录》(大正藏 2003)云:
痴爱网遭智火焚烧
陈楠《翠虚篇》云:
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却把太虚为炉鼎,活捉乌兔为药材。
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云雷。
昔时混沌今品物,一时交结成圣胎。
全真道士:
千斤石辊水上浮,四两葫芦沉到底。火烧狗尾猪头焦,南辰鼠入北斗里。
《黄帝阴符经》云: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 2008)云: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西游记》<第二回>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大般涅槃经》云:
水中生于莲花非为希有。火中生者是乃希有。
《妙法莲华经》云:
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妙法莲华经》云:
如来一切所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13:11:33 | 只看该作者
9. 关于[圣胎 / 道胎 / 婴儿 ] (基督教、炼金术中称为圣子/圣婴):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云:
于妙乐轮具大力能有士夫用。相应出生清净果报。是等义类说名圣胎为游止处。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云:
具此十心而能少分化诸众生。超过二乘一切善地。是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
《大佛顶首楞严经》云: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陈楠《翠虚篇》云:
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却把太虚为炉鼎,活捉乌兔为药材。
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云雷。
昔时混沌今品物,一时交结成圣胎。
张伯端《金丹四百字》:
会的阴阳理,圣胎不难结。生子又生孙,长生永不灭。
石杏林《还源篇》:
欲炼先天气,先干活水银,圣胎如结见,破顶见雷鸣。
张三丰《玄要篇》:
气神和合养灵质,心命相依结圣胎。
钟离权《破迷正道歌》云:
三千刻内婴儿象,百日功夫造化灵,十月炼成纯阳体,自然寒暑不来侵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西游记》第四十回:
未炼婴儿邪火胜,心猿木母共扶持
刘海蟾《还丹破迷歌》云:
真个佛法便是道,一个孩儿两个抱。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二十( 大正藏 1997 )云:
修禅道人。随身卓庵。取名于佛果、老子。因与名之若虚。乃会三为一也。而不出本分事及禅教。永嘉云。体若虚空没涯岸。佛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混元云。深藏若虚。宣尼云。实若虚。云一滴滴水一滴滴冻。只么平常表里空洞。根尘绝偶六门互用。快住此庵十八不共。要戏罅隙灼然无缝。应物非缘谁为幻梦
《重阳全真集》(正统道藏 1176)云:
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
识心见性全真觉,知汞通铅结善芽。
《大般涅槃经》云: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当于是大般涅槃经。专心思惟五种之行。何等为五。一者圣行。二者梵行。三者天行。四者婴儿行。五者病行。
《黄帝阴符经》云: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西游记》第二回:
祖师道:“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云:
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烧,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云: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大般涅槃经》云:
我今未死已得天身, 舍于短命而得长命。舍无常身而得常身
《大般涅槃经》云:
凡夫亦尔。虽有善法皆是如来正法之余。何以故。如来世尊入涅槃后。窃盗如来遗余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诸贼劫掠群牛。诸凡夫人虽复得是戒定智慧。无有方便不能解脱。以是义故不能获得常戒常定常慧解脱。
钟离权《破迷正道歌》云:
三千六百旁门法,不识狂邪尽惧人
《历代法宝记》:
可大师告众人曰:‘我法至第四祖,化为名相!’ 语已悲泪,遂示形身流白乳,肉色如常。
(* 慧可大师为汉地禅宗二祖, 从他数到第四祖, 即六祖惠能)
吕洞宾《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
请师开说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
《大般涅槃经》云:
善男子。如来世尊有大方便。无常说常常说无常。说乐为苦说苦为乐。不净说净净说不净。我说无我无我说我。于非众生说为众生。于实众生说非众生。非物说物物说非物。非实说实实说非实。非境说境境说非境。非生说生生说非生。乃至无明说明明说无明。色说非色非色说色。非道说道道说非道。善男子。如来以是无量方便为调众生。岂虚妄耶。
《妙法莲华经》云:
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
文殊九宫八卦图: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07:06 ,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