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语典故] 奇迹,到唐山地震发生二十年之后,才公诸于世?

[复制链接]

186

主题

378

帖子

374

积分

骑士

积分
374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09:5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奇迹,到唐山地震发生二十年之后,才公诸于世?王成民带着沉重的心情介绍说,他当年作为中国国家地震局华北组组长,在地震前两周发出了事后被证明是极为正确的预报。可是,由于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文革的动乱之中,大规模疏散人口这种决策,要层层招考常委会讨论,一些地方因此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还有一些地区不太重视这个消息,没有认真对待。只有青龙县在得知这一预报后,立即采取了措施,因此全县四十七万人在震前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事后,有人责怪汪成民只把消息告诉青龙县,还有人说应当枪毙他,使他有口难辩,有苦难言。好在他发布预报时有文件记录为证,才没有被冤枉为历史罪人。现在,联合国邀请他访问并向全世界推广这一成果经验,应当说是承认了他的历史功绩。

1999 年买到孙志中写的《1976唐山大地震》(河北人民出版社),提供了进一步的情况:

-- 京、津、唐、渤、张地区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是一次震情监测经验交流会,由国家地震局主持,于1976年7月13日在唐山市召开。当时“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因此,凡是预计可能发生地震特别是强震的地方,都组建了一批群测点,发现异常现象便上报给地震部门,供分析震情参考。这种群测点,不少设在厂矿企业、学校、公社所在地。测报人员由经过地震部门短期训练,能掌握一两种或几种观测技术的热心此项工作的人员担任。


-- 会议既然是交流对震情的群测群防经验,就必然涉及对震情发展趋势的分析。会上发生了一件当时并未引人注意的事情,就是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唐组组长汪成民要求在会上发言。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会议组织者以“日程安排较紧”为由,没有同意这位组长发言。汪成民同志于7月16日晚上,召集部分会议代表开了一次座谈会,介绍了各地反映上来的各种异常情况,提出要重点注意唐山、滦县一带,还讲了他对震情震级的预测分析。据参加这次座谈会的青龙县科委地震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的笔记记载,这位组长说:“1976年7月22日至8月5日,京、津、唐、渤、张地区有5级左右地震,下半年到明年可能有 7-8级地震。”这是一项十分大胆的预测,是发生在唐山大地震前12天的事情。他代表了少数依据地震活动和气象异常因而认为有大震北京的人的意见。但多数人根据当时记录到的唐山 --辽西一带存在的异常,只作为有5-6级地震的背景区加以注意。“地震前几十天至几天,震中区及其周围没有获得大量的突发性异常的报告,也无前震, …… ”

国家地震局负责华北震情的分析预报室主任梅世蓉难于说自己不知道国家地震局1976年11月8日下发又很快收回的《地震工作简报》第 17期中介绍的。但是,无论梅世蓉担任主编由地震出版社1981年出版洋洋 459页的《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或梅世蓉担任主编由地震出版社1993年出版共 500页的《中国地震预报概论》总结“唐山地震的科学价值”时,却没有见到青龙县在唐山大震前有预测、有预报、采取了有效预防措施、取得“奇迹”效果的丝毫信息,好像此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样。

1974 年国务院第69号文件确定了 “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的中国特色地震工作方针。在很大程度上认真贯彻执行中国特色地震工作方针是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负责华北震情的分析预报室主任梅世蓉等多数专家从中国特色地震工作方针是否认真执行与如何执行角度对唐山地震漏报进行的任何总结,这难道是疏忽吗?

再看显然获得中国地震局领导与“专家集体”肯定与支持的《当代中国》 2005年5月再版的钱钢著《唐山大地震》( 2006年“三十周年纪念版”的描写与1986年“初版”相同)如此写道:

--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后) 国家地震局局长刘英勇被召进中南海汇报。

-- 随同前去的专业人员是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

-- “小汪,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我们的责任是推不掉的,推不掉的……”

-- 刘英勇,这位行伍出身的老干部,理所当然地将科学的失误和战场的失败等同相视,把自己和军事法庭联系在一起。

-- “这次地震,你们事先是否知道?”

-- 中南海。政治局委员们的目光逼视着刘英勇。

-- “我们,我们注意过京津唐地区……7月15日还在唐山开过群测群防会……当时没有发现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国务院规定 5级以上才能报……”刘英勇语无伦次,他反反复复地检讨,他请求处分,他说已经派人到震中区去了,他自己也准备立刻去现场监视震情……

……

-- (1976年)7月28日的夜晚,……汪成民到达(唐山大地震灾区)指挥部后,通过电话向国家地震局正式提出:“请立刻封存所有历史数据,以备审查。”

……

-- 1976年7月27 日上午10 时—据唐山地震17小时:

-- 在汪成民等人的再三要求下,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张魁三听取分析预报室汇报。参加者有副主任梅世蓉,专业工作者汪成民、张呈珍、刘德富等人。

-- 介绍震情的汪成民事先写了汇报提纲,他念道:“局领导:自 7月份以来,京、津、唐、渤、张地区有些台站在原有的前兆异常中长期趋势的背景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各有关单位的预报较多,调子较高。据统计,近年以来我们共收到对京、津、唐、渤的预报计 48次,仅7月份就有10次,其中 7次是7月中旬以来受到的。”

-- 汪成民念了与贴在局长门前的“大字报”内容相同的一段文字,接着说:“如何处理京、津地区震情,是项十分重大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认为可能发生较大地震的背景是存在的,北京队已提出自建队以来最突出的异常形势,但大家都同意何时发震要看临震异常。我们已发了表格,但收到的还不多。昨天收到廊坊水氡自纪突跳异常的报告,这种手段在过去几次大震中反映临震较好,情况值得重视。我们要紧急动员起来,密切注视情况的发展,采取什么措施,请领导赶快研究一下!”

-- 军人出身的张魁三副局长:“说了半天,你们的意见呢?你们分析预报室有什么倾向性看法?……你们有没有掌握什么规律性的东西?……”

-- 与会者无言以对。

-- 会议由技术人员出身的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最后拍板:“鉴于目前科学院会议较多,这样,一、你们拿出京、津地区的详细资料。二、下星期准备一周,要圈出几个危险区,然后派出队伍去抓地震。三、明天派一辆车到廊坊,落实水氡异常。”

-- 参加会议的主要人员都表示同意。

-- 会议于中午结束,此时距唐山地震发震时刻只有 15个小时。

……

-- 在 >1976年7月27日上午的汇报会上,汪成民作为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被一种巨大的责任压的透不过气来。半年来,他已三次去唐山一带核查异常情况,如此一个地区,在台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可是他不能像耿庆国那样大声疾呼,甚至断言“首都北京将晃一次房子”。他的身份要求他拿出更精确的论据、更权威的意见,然而他毕竟没有。


显然,中国地震局领导与“专家集体”通过他们肯定与支持的钱钢著《唐山大地震 —三十周年纪念版》,有意将唐山地震漏报的责任栽到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头上,怪罪汪成民在1976年7月27日上午的汇报会上“毕竟没有”拿出“ 更精确的论据、更权威的意见 ”,从而轻松脱掉情身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主任始终反对华北地区还有重大震的梅世蓉的首要责任。

这里非常必要回顾一下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发生之前那天早上发生的情况:

2006 年发表获得中国地震局充分肯定的《预报1975年海城地震》 ( Predicting the 1975 Haicheng Earthquake )的作者: Kelin Wang ( kwang@nrcan.gc.ca , 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 – 加拿大地质调查队 );陈琪福( chenqf@seis.ac.cn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第三研究室主任);孙士宏( sunsh@seis.ac.cn , 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处长 );王安东( 辽宁省地震局 副局长)。


-- 简要的第14期《地震信息》后来被官方称之为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测。尽管写的方式并非确定,声称“震级正在进一步增加”以及“一个有较为大的地震非常像要来临”,它发出了没有先例的紧急警告。辽宁省地震办公室过去的报告中从来没有使用过类似的文字。朱凤鸣将这个简要的报告提交给刘益民,省革委会直接负责地震办公室的低层官员。(1975年2月4日)上午 08:00,刘益民带着朱凤鸣去见省革委会华文副主任。

-- 2004 年,我们采访了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当时的工作人员,有一点看法一致∶他们当中没有人尝试过,或者感觉能够,将发震时间预测到一天之内。朱凤鸣告诉我们,他当时写“一个较大的地震非常像要来临”时,他实际“设想的时间范围为一至两周”。然而,当他们2月4日清晨将有关的震情报告给华文副主任时,华文感受到更高程度的紧急性。令我们惊讶的是,正是华文 08:00时做出的行政管理决定有效地帮助做出了省一级对于海城地震的预测。

-- 根据辽宁省地震办公室一位人士震后回顾的有关情况,当办公室工作班子提议先派地震专业人员到营口—海城区域调查,而后再采取紧急反应措施,华文当时说∶“可能没有足够时间这样做。你们最好确定开会的地点,我们〔省革委会〕将通知有关城市和县召集会议讨论立即采取的反应措施。”

可以预见,国家地震局的局长们与分析预报室主任梅世蓉,即便到1996年7月26日上午的会议上听取了汪成民“ 我们认为可能发生较大地震的背景是存在的,北京队已提出自建队以来最突出的异常形势,但大家都同意何时发震要看临震异常。 …… 昨天收到廊坊水氡自纪突跳异常的报告,这种手段在过去几次大震中反映临震较好,情况值得重视。我们要紧急动员起来,密切注视情况的发展,采取什么措施 ”的汇报后,如果采取军队干部辽宁省革委会华文副主任在海城地震前了解有关情况后类似的态度,至少应当能够形成意见立即向中央领导以及京、津、唐三市的领导进行通报。如果这样,至少还有十五个小时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时间,与1975 年2月4日海城地震发生之前那天早上的情况类似 。

但是,在此之前十五天,1976年7月13日由国家地震局主持在唐山市召开京、津、唐、渤、张地区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期间,如果查志远局长不是以“日程安排较紧”为借口没有同意汪成民发言,而是同意了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发了言,让汪成民将7月16日晚上座谈会(唐山市的代表晚上都回家了,没有参加当晚这次座谈会)上讲的同样内容在白天唐山市代表都参加的大会上进行了交流,那么唐山大地震完全有可能取得远比海城地震更为有效的防震减灾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8-6-19 14:58:5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特色地震工作方针。在很大程度上认真贯彻执行中国特色地震工作方针是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根本原因。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2-3 06:30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