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金经理纷纷弃公募奔私募的背后原因

[复制链接]

130

主题

235

帖子

389

积分

骑士

积分
38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11:1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希望赚取更高的收入

  “收入”是跳槽时考虑的首要条件。几乎所有受访的公募基金投资人士都认为,“相比自身承受的压力,公募基金目前的收入与私募基金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中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透露,同一家基金公司的不同基金经理,收入差距达3-5倍,即相差50万到300万元。而私募基金那里,所有的收入都要翻10倍,利益的巨大差别是公募转私募的首要原因。

  “目前,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由基本工资与奖金两部分组成。一般而言,只有业绩总排名前25%的基金经理才能拿到奖金。中小基金公司为优秀基金经理提供的收入一般不过百万,即使是大型公司也在200至300万左右。”某基金经理透露,“相对私募基金20%的业绩提成而言,这样的收入水平基本没有竞争力。”

  保持独特的投资风格

  基金行业不断扩张、基金数量飙升,公募基金在利益机制和灵活性上的相对匮乏,是引发基金经理跳槽或转做私募的主要原因。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王群航认为,公募基金管理制度相对严格,投资运作不但受到证监会的很多监管,还要受到基金公司整体战略的颇多限制,与之相对,私募基金往往投资运作灵活,基金经理的权限更大,管理制度相对轻松。

  工作生活可以更自由

  大量基金经理离职,有他们自身的缘由,也暴露了公募基金在基金经理管理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位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表示,自从监管层拿上投摩根唐建“开刀”后,基金经理群体人心惶动。他认为,对不法行为加强监管是好事,但是一上来就对基金经理做“有罪假设”,会令所有基金经理感到不安。“电话被录音、网络被监控、来访被监视,一有谣言便面临公司内外的巨大压力,不管这个人是不是清白的,这样的工作环境,都让人觉得太不舒服。”

  梦想做中国的“巴菲特”

  公募基金经理跳槽去私募,多数是自己创业或者出资做合伙人,无论职位还是职权都能比在公募的时候上几级台阶,未来的发展前景“无限”宽广。公募用人体系已经很完善,升值空间有限,越是规模大的基金公司机制越完善,职位越全面,晋升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一部分自认为优秀的基金经理去私募做合伙人股东或者干脆个人创业,希望能够成为中国的“巴菲特”,这也是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之一。

  希望得到更大的声誉

  在基金表现突出的时候,所有的公募基金都是讲团队的,而基金表现不佳的时候,基金经理要背上投资不力的罪名。而私募基金是讲究绝对收益的,业绩才是真道理,一旦基金表现出色,基金经理就成为唯一的功臣,名声在外了,即使基金表现糟糕,基金经理也没有什么怨言,毕竟是自己全权进行的投资,怪不得别人。

  受政府监管力度小

  前期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老鼠仓”事件东窗事发后,监管层明显加大了对基金经理的监管力度。与此同时,相继又传出有基金经理离职的消息,一些人自然将二者联系起来。对此,一位管理层的人士指出,一般基金经理都是在春节前后签订新一年合同,因此年初部分基金经理选择离职比较正常。

  全国人大财经委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工作首任组长王连洲表示,据有人反映,唐建事件的披露与处理,出现了有的同行弹冠相庆,以及有的同行要求辞职离开公司的现象,这是否意味着其他更复杂、更深层的问题存在,也许引起人们更多思考。但不管怎样,应当相信监管部门,对其他的“张建”、“李建”等,始终会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不过,王连洲指出,基金经理应当有买卖股票或基金的权利,不宜被剥夺这个权利。但是因特殊性的职业要求,需要对其证券买卖行为进行一定限制。

  私募投资范围更大

  公募基金的投资范围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不进股票池的股票根本不能投资,而且投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就要进行逐层研究审批,程序繁琐。公募基金一般只能投资于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而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相比之下就要宽泛得多。

  股票不仅仅是私募投资的唯一途径,股权投资甚至产业投资都被归列在私募的投资范围内,上海一家拥有十多亿规模的私募基金就是以投资尚未上市的股份银行的法人股为主要业务。另外,有些私募基金也不是简单地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同时会通过参与上市的定向增发来获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2-3 06:11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