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举案齐眉”的故事里藏着另一个秘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4:5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代国人的进食方式和使用食具,不仅是历史沉淀的传统,也是文化发展与变迁折射的光影。7月18日,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仁湘在首都图书馆,演讲“餐桌上的历史风景--中国古代进食传统”,谈论味外之味。经授权,腾讯文化将演讲摘录如下:

上古人怎么吃饭?有好多例子说明,商代人平常的起居方式,如果在室内待着(当时没有凳子),就坐在席子上面。汉代,坐姿是跪着,人的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坐的时候要脱鞋。

现在我们进朝鲜族人的门,需脱鞋进屋。这个礼仪其实是古代中原民族的礼仪,现在韩国、日本都是这样。古代,在屋里的席子上坐着,都是这样:鞋要脱在房屋外边,所谓登堂入室,不仅要脱鞋子,还有袜子,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这种比较精巧的袜子。那时也是布缝的袜子,叫足衣,脚上的衣服。

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褚师声子(前面两个字是他的姓,跟官衔有关系)是卫国国君的近臣,有一次跟着卫国国君卫出公避难,跑到齐国去了。在齐国,卫出公和大夫们饮酒作乐,在房间里,褚师声子把鞋脱了,但没有脱袜子。卫出公就非常不高兴,褚师声子解释说我的脚有病,跟一般的人不太一样,不好看。让人看到对别人不敬,所以不敢脱袜子,这个理由按说还是很能站得住脚的。

卫出公听了就更生气,旁边的大夫都在劝他,他还是生气。褚师声子没办法,准备起身出去。卫出公抓着褚师声子说我要砍掉你的脚,你违礼了,你这种行为不符合礼法。因为没有脱袜子居然要砍掉脚,可见非常严肃。

故事讲完,再回到“吃饭”。人们吃饭的时候也是跪坐着。这是因为餐桌矮,大家才这么坐着呢?还是因为坐在席子上这么矮,所以桌子不能做高?两者应该说都有关联。

孔子说“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席子如果没摆正就不要坐。肉、菜要切得有分寸,有规矩,乱切乱剁的就不吃。这个讲的是礼仪,礼法,很有内涵,很具体。

我再讲一个小故事。在汉代,有个南方人在北方做官,犯了贪污罪,这是死罪。他被关在死牢里。他在南方的母亲准备来看望,结果不让看,母亲央求着说我做点饭,让监狱给他吃。

官员见到这个饭就非常感动,他说这是我的母亲来了。他一看到饭菜,就知道这是他母亲做的。这个原料连葱切多长都有讲究,他能认出来。皇上后来赦免他的死罪。“割不正不食”,这个传统有很生动的体现,并不是一个虚礼仪。

我们还是说席子,因为没有小凳子,人们依旧是坐在席子上面。一般的席子不止一层,会铺几层。铺好席子以后上面再放餐具,放小餐桌。如果有好几层,那么下面这一层叫“筵”,后面几层叫“席”,合起来叫做筵席。我们现在讲的筵席指宴会,就是从这个典故里来的,这是一个代称,其实它跟宴会关系不大,它只是一个陈设。

但宴会大家是在这个席子上坐着进行的,所以就把筵席说成是宴会了。可以铺几层席子?不是说你有钱就可以多铺几层席子。那时礼法有规定:天子之席五层,诸侯三层。比较讲究的席子还有镶边,用什么颜色镶边都有等级规定。

汉代人吃饭,坐在席上,摆在面前的就是案、餐桌。有一些小餐具就在案子上面,大餐具就直接放在席子上面。这种传统可以往前追溯到三千年前。山西襄汾出土了一些饮食的木案。商代有用青铜做的案子。
战国铜食案


案子都不大,你不可能很多人都围在一起吃,一个人一个案子,自己吃自己的。如果是宴会,每个案子上,每样菜都会给你上到,所以餐具、盘子都不会太大。

这就是分餐制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举案齐眉”。这一成语来源于一个故事。汉代有两夫妻:梁鸿和孟光,他们从北方到南方去打工,没有正经的居住场所,就在屋檐底下给一家富人打工。梁鸿去外面打工,孟光就给他准备食物,食物准备好,就放在小食案上,端过去给他吃。为了表示敬重,举得跟眼眉一样齐。

为什么能举起来?因为食案、桌子不大。
古代精美食案


我们现在聚会很热闹,大家围坐在一起。但至少在唐代以前,都是分餐,唐以后,从分餐制逐渐转变为会食,因为有了高高的桌椅。这一改变是怎么发生的?

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受少数民族的影响。我们历史上很多王朝是北部少数民族建立的。每次他们都会带来一些自己的风俗,高高的椅子,像现在坐的折叠椅,就是少数民族带来的,汉代以后的椅子,有点像我们现在的马扎子,可以折叠,只不过它可能更高更大一些。这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带来的坐具。

我们有些人很喜欢西餐。在古时候,西餐就叫胡食,就是胡人的饮食。胡人穿的衣服叫胡服,餐具叫胡器。而在古代,贵族很喜欢这些新鲜东西,有文献记载,汉代、唐代的皇帝非常提倡。唐代墓葬的壁画里,很多人穿着胡服。这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带来的变化。

胡食里最有名的就是胡饼,胡饼就是烧饼,芝麻烧饼,不是本土有的。它是烤出来的,我们的传统面食不是这么烤的。

胡人的椅子很快就普及开来。我们最早可以在西魏的敦煌壁画上能看到高大的椅子,在唐代已经是司空见惯。厨师是站在高大的桌子前收拾食料,不像汉代,要坐在席子上干活。在一幅唐代墓葬壁画中,桌子上面有各种食料、餐具。板凳上可以坐三个人。当然这时期还是一个过渡时段。有的是像现在那样坐在凳子上,有的像坐在席子上一样,盘着腿坐着,不像我们,把腿放直了坐。其实这种盘腿坐的姿势我们在偏远的地区还能看到。你给他一把椅子,他可能盘腿坐在椅子上。

然而《韩熙载夜宴图》记录的宴会场景说明,虽然有了高桌大椅,但还可以用分餐制。图中有人欣赏乐舞,他们还是每人一套餐具,一套瓷具,一套桌椅。这在当时也是传统起的作用,不那么轻易改变。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红楼梦》里有很多宴会场景,有大家围在一起吃的,也有一个个分餐而食的,但虽然分餐,却不坐在席子上,是坐在高椅上,用餐的方式还是分餐。有时人们会为了追求古代的风雅,也还会用这种方式。

宋代以后,分餐完全过渡到共食了。

《东京梦华录》里提到当时的宴会场所,有一种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要下请柬、安排座次,宴席上劝酒、劝菜,这个职业叫白席人,他是维持宴会秩序的。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白席人,但你要是参加一些传统的宴会,桌子上虽然大多数都是客人,但一定有个主人,这个主人就是东道主。东道主就代替了宋代白席人的作用--引导客人举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

我们知道,有礼节的宴饮不是一道菜一上来,自己觉得很想吃拿起筷子就吃。你要等主人说咱们大家开吃,主人把菜一点,大家才可以动筷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宴会里,上来一道菜,就吃一道菜,没吃完的菜你想吃第二口可以随意吃,但新上的菜要听东道主的。这就是共食、合食的规矩。

这个白席人在宋代还有个很特别的作用,就是主持宴会。现在还是这样,很多你去参加的红白宴会要随礼,随礼不一,有的多有的少。而在宋代,那时候规定:你如果随礼多,你就可以多吃几道菜,你随礼的数额不够,你就没有权利吃那道可能档次高一点的菜。

比如说这道菜上的是烤全羊,白席人就会说,送五百文人的退席。你就可以走了,人家随礼多的人才能吃这道菜,这就是白席人的作用。

宋以后出现了八仙桌,可以坐八个到十个人。这更加促进了由分餐到会食的转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00 收起 理由
大浪淘沙 + 2000 学习了!

查看全部评分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53

帖子

20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99
沙发
发表于 2015-7-21 19: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604

帖子

67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9922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团队最具号召力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最爱沙发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版主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5-7-22 19:45:14 | 只看该作者
赏花养鸟、观景摄影、上网交流、快乐休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25 21:35 ,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