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 叶公好龙等新编

[复制链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1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秋时楚国的叶诸梁,自称"叶公"。 据说,这位叶公爱龙成癖,家里的梁、柱、门、窗上都雕着龙,墙上也画着龙。就这样,叶公好龙的名声,被人们传扬开了。天上的真龙听说人间有这么一位叶公对它如此喜爱,很受感动,决定去叶公家对他表示谢意。人们也许会想叶公看见真龙时会有多高兴。可叶公看见那条龙时,竟吓得魂飞魄散,赶紧逃走。从此人们明白了叶公爱好的其实并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东西而已。

  这便是刘向《新序.杂事》里的“叶公好龙”故事。这个故事的续编应该是这样的——

  这位叶公此后成了“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代名词。叶公对此颇为不快,为改善自己的形象,叶公想出了一些好办法。

  真龙到来叶公为何如此惧怕?盖因为它到来时呼风唤雨,引得万众瞩目、人心归附,对叶家老少又指手划脚,毫不恭敬。既挑战叶公说一不二的权威,又打算分享叶家独占的利益。叶公深谙个中滋味。为保住自己的既有权威和利益,又能博得好真龙的名声,叶公花了大价钱,连买带捕收罗了一些大蟒蛇,给它们戴上像模像样的龙头,披上像模像样的龙鳞,安上像模像样的龙爪,供养在自己的家中。

  每年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三月,假龙们总要在叶家大厅堂进行一次像模像样的聚会,舞舞有模有样的龙爪,发发装模作样的龙吟。这时,叶公总要请家仆中的高手,给假龙们画一张又一张画像,并及时张贴于全村,以让村人都知道,叶公好的是真龙。

  只是假龙究竟是假龙,它们在大大小小叶家子弟面前低眉顺眼、低声下气的模样,让村里很多明白人看了好笑,更让外村诸多见惯了真龙的人鄙夷。特别是当村庄遇到干旱需要龙们来点风雨时,假龙们那无能为力的窘态,更是让叶公的假把戏暴露无遗……

  买履郑人的“指导思想”

  我们很多人都读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过的那个寓言故事:郑国有一个人欲买履(鞋子),他先量好了自己的脚,将尺码随手放在了座位上。他急忙忙赶到集市,却忘了带那尺码。便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把尺码带来了。”说完便转回家去取。等他赶回来,集市已经散了,最后也没买到鞋子。有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合适不合适呢?”他回答说:“我宁可信那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相信我们很多人都读懂了它:这个郑人买鞋竟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然而,可以肯定,我们有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个故事还不断有续编:

  历史发展了,时代进步了,郑人的买鞋方式也在不断进步。那位郑人虽然当时没有买到鞋,但他仍觉得自己的买鞋方法别具特色、胜人一筹,于是再次去买鞋时,已不再满足于只用尺码去量。郑人经过总结提高,提出了“买鞋理论”,并利用自己的家长权威,发动全家人召开家庭代表会议,把自己的“买鞋理论”上升为“买鞋指导思想”,要求全家人今后无论何时何地要买何种鞋,在买之前都要好好背一背理论,用以对照自己的买鞋行动。并且,郑家家长还要让家里人相信,用自己的“买鞋理论”指导下买到的,肯定是最价廉物美且最合脚的鞋。又经过一代代郑家家长的思想解放、理论发展,郑家又创立了“买衣理论”、“买裤理论”、“买帽理论”,总称为“服饰购买理论”,均不失时机上升为“服饰购买指导思想”。

  于是,一代代的郑家人,不管买什么服饰,都要想一想,自己买东西是否符合“服饰购买指导思想”。只是衣裤鞋帽的样式变化太快,郑家的“服饰购买理论”虽也常有创新,却总是赶不上服饰样式的变化,甚至也赶不上郑家孩子身材增长的变化。所以郑家人虽然都用先进理论作指导,这也让郑家人常常自以为买到了好东西,却往往实际上买到的都是或价高、或质次、或样式陈旧过时早已被淘汰的服饰。

  这自然让郑家家长大丢面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郑家家长告诫郑家人,对自己买到的不称心不合身的服饰,千万不能随便声张,要顾全大局尽量忍耐。在某些极端的时候,郑家甚至发生过削足适履、削头适冠、削身适衣、削腿适裤的惨剧。

  有好心的外人实在看不过去,劝郑家人说:“你们为什么不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眼光自己挑选喜欢的衣裤鞋帽呢?或者在买时先穿在身上试一试?或者也听听别人的意见?”郑家家长说:“我们家情况特殊啊。——咦?你这不是存心诱导他们犯错误,存心鼓动他们起来反对我吗?你们到底是何居心?”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147483647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19:50 | 只看该作者
寓言新编.掩耳盗铃

  《吕氏春秋.自知》有一则“掩耳盗铃”(又称“掩耳盗钟”)故事:“(晋)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翻译为:晋国的大夫范氏被灭亡的时候,有个百姓到范氏家中盗得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但是钟一敲又轰轰响起来,那晋人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急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这故事至今也应该有续编了。这个晋人的后代——也称晋人罢——后来混成了地方上的一个人物,甚至还掌控到了本村大大小小诸多资源。但是,虽然现在人前人后吆五喝六风光无比,祖辈过去“掩耳盗铃”的那一段典故却实在流传太广,常常有人故意提起,时时让自己难堪。为了端正自己的光辉形象,晋人想出了一些好办法:

  一是利用自己眼前掌控着的权力,发布告示:从今往后,“掩”、“耳”、“盗”、“铃”四个字成为“敏感词语”,谁都不得随便说出口。不但如此,晋人还从阿Q那里学到一手(阿Q因头上有疤,忌讳说“癞”,顺带把“光”“亮”也忌讳了),把相关的“遮”“偷”“钟”等等也当作“敏感词”禁用了。只要谁故意或不小心说出,马上派人掌嘴消声。

  其二,晋人派得力仆人给自己立传。传记中,晋人的发迹家史光鲜无比,那一段“掩耳盗铃”的历史更是不见踪影。

  但是,晋人当初偷偷摸摸的惯性却是难改。一看到别人家的好钟好铃、好牛好羊,还是忍不住想去盗到手。当然,如今的晋人也早已今非昔比,为了方便自己行事,晋人想出了第三个好办法:晋人宣称为了村庄秩序的需要,为了“下一代的成长需要”,要求全村人在某一时段统统自己掩住耳朵、遮住眼睛,即使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情况,也必须得说“自己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到”。对敢于不听招呼说出自己所听所看者,一律赶到外村去。

  相当一段时间,这样的手法竟卓有成效,晋人过了一段为所欲为、恣意无比的称心日子。但好景不长,村里总有“一小撮人”不买账:有人在要求掩住耳朵时故意留个空隙,也有人在要求捂住眼睛时故意留个指缝,晋人的劣迹还是不断流出。更可怕的是,时代进化了,人们竟然都有了记录声音、行迹与迅速互通信息的设备,并且这些设备在不断改进,晋人的劣迹更是常常被人偷偷录下、不断传播。更有人不知从外村谁那里听到了晋人家的老底,回村后不停地渲染。晋人恼怒异常,恨不得砸掉全村所有的录音录像设备,恨不得抓尽所有敢于暗中擅自录音录像的村民,恨不得斩断所有信息流通渠道,恨不得把自己的势力膨胀几百倍以掌管所有的村庄……
 
踏踏实实地改良传统庄园,并在肥沃的土壤中成长,丰足。 QQ 737605825 手机:137926128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9 22:30:18 | 只看该作者
观看文章,了解学习一下历史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09-12-30 13:06:27 | 只看该作者
独裁的可怕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5#
发表于 2009-12-30 15:50:2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22 02:42 ,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