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钓鱼台得名于朱元璋杀鱼?与甘雨巷来历一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6:3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元璋为何跟秦淮河里的鱼过不去?

  首先,钓鱼台这个地名,据说就是因为朱皇帝在此钓鱼而得名,其次,周边许多地名的典故,都集中在他对秦淮河中的“鱼”赶尽杀绝的做法上。

  据说,朱元璋登基后,军师刘伯温对他说,有两条“鱼精”从燕雀湖逃向秦淮河边俞通海家附近的小河沟里。朱元璋下令将秦淮河的鱼赶尽杀绝。于是有了从江边将鱼往回赶的“赶鱼巷”(即“甘雨巷”)、设台钓鱼的“钓鱼台”、在上、下浮桥布满滚钩并将钩上的鱼儿全部用柳枝串起挂在街上晾晒的“柳叶街”,用船板拦鱼的“船板仓”(即“船板巷”);用门板在桥洞口堵鱼的“堵门桥”(即陡门桥)……此外,还在俞家对门立了刻有一百个猫头的牌坊(即“百猫坊”)。


  其实,俞通海并不是能威胁到朱皇帝江山的通天人物,即便是,凭老朱的手腕还收拾不了他?那么,堂堂的大明开国皇帝,为何偏要和秦淮河里可怜的小鱼儿过不去?其实,这都是后人们对朱元璋登极后处心积虑诛杀有功重臣不满,跟杜撰出的“火烧功臣楼”一样,是编排出来嘲讽朱皇帝的。

  钓鱼台曾是最大丝织中心

  钓鱼台东口到饮马巷交界处老南京称沙湾,古时叫永安坊,俗称沙窝,因秦淮河在此弯曲拐向西北方向而得名。

  早在三国孙权时,在沙湾地区专门织锦的宫女就达千人之多。这里因地势高不潮湿,织造丝绸不易腐烂,加之正在秦淮河边,用水便利水质又好,是玄缎最理想的生产、储藏和销售基地。织布机声不绝于耳,绫罗绸缎被织出后,就在附近的秦淮河装运,运抵四面八方。由此而带动门西一大片丝绸家庭手工业,不仅是南京丝织业的中心,而且也成为江南的丝绸生产、储藏和销售的集中地。

  湖南会馆是南京最大的会馆

  如今的钓鱼台,除中部被后来开辟的中山南路截断外,其间不少地方已遭局部拆迁改造,还有不少老旧房屋已被刷上大大的“拆”字,记者想拍老房子,镜头却无法避开半新或全新的楼房,历史在这里已经支离破碎。

  清代时钓鱼台的湖南会馆,是当时“金陵各省会馆中之最大者”,它原是明崇祯年间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孔贞运的住宅,俗称孔天官家环碧园,在太平天国时曾是侍王李世贤的府第,英王陈玉成也住过,天京陷落后曾国藩暂住于此。后来湘军诸将买下此宅,改作湖南会馆。

  该建筑为前后五进十院,房屋约三百余间,最值得一提的是宅中一座戏台,戏台前的立柱上曾悬有曾国藩题写的黑色金字对联:“荆楚九歌,客中聊作枌榆社;江山六代,劫后重闻雅颂声。”民国时期,这座戏台时常有京剧、扬剧等演出。解放后,会馆旧址被作为南京市政法干部学习的场所。大跃进以后,这里又成为塑料厂的厂房。

  记者在寻找湖南会馆的旧址时,恰巧遇到钓鱼台196号河房的主人洪先生,他现已搬出,他告诉记者,原来的湖南会馆就在他家的对面,早些年就已被改建为一片住宅楼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09-12-26 17:00: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6 18:11:0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18 14:37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