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长廊] 武则天心念“三阳开泰” 行宫也名“三阳”

[复制链接]

1006

主题

1万

帖子

158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1580534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20:0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过《武则天钟爱嵩山》一文(2009年9月14日《大河报》《古城》版),引发了我对“三阳宫”的兴趣。武则天先后数十次君临嵩山,在登封石淙河畔修建“行宫”——三阳宫,她为什么把行宫取名“三阳”?公元700年(武后久视元年),武则天再度来到三阳宫,并在那里住了数月,都干了些什么?她还在三阳宫“大宴群臣”,又是为了什么?此时的武则天女皇已77岁高龄,她很清楚,人总有大限到来的那一天,自己虽贵为帝王,终不能长生不死,身后是还政于李唐,抑或传位于武氏后裔,她必须在生前作出抉择。她的儿子李显、李旦和她的侄儿武三思是她心目中的“三阳”,她希望他们三个人能和睦相处……经过三阳宫内一个多月的斡旋和多方的政治谋划,所谓的“三阳开泰”终于出台,她还政于李显,李显承诺让武三思在李唐王朝中仍保有一定的地位,李武和谐共处以形成泰兴之局。

后来的事实是,由于狄仁杰的去世,政治变数激增,李武两家互存交融——也就是说“三阳开泰”的局面未能形成。公元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武后崩;次年武三思败死,“三阳开泰”终成画饼。

“三阳开泰”虽然未能成为事实,但“三阳开泰”这个象征着人们之间和平共处的词语却世代流传了下来,古城开封、郑州、洛阳旧时贴春联,门头上就常常有“三阳开泰”的字样出现。(吴凯)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2-1 20:07:15 | 只看该作者
三阳开泰”虽然未能成为事实,但“三阳开泰”这个象征着人们之间和平共处的词语却世代流传了下来,古城开封、郑州、洛阳旧时贴春联,门头上就常常有“三阳开泰”的字样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3 10:11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