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7-8-29 16:38:42
|
只看该作者
高找到了反对周恩来、刘少奇的机会
当时,毛泽东是党、政府、军队、政协的一把手,正提倡大权独揽,反对分散主义。1953年5月19日,曾写信给少奇和尚昆:“嗣后,凡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电报,均须经我看过方能发出,否则无效。请注意。”(“否则无效”四字下面还加了着重点)同一天又有一个批语:“少奇、恩来、德怀同志阅后,交尚昆同志:一、请负责检查自去年八月一日(八一以前的有过检查)至今年五月五日用中央和军委名义发出的电报和文件,是否有没有经我看过的(我出巡及患病请假时间内者不算在内),以其结果告我;二、过去数次中央会议决议不经我看,擅自发出,是错误的,是破坏纪律的。”(8)在这个批示之前,毛泽东对新税制问题就认为是政务院在组织上犯了分散主义的错误。因而撤销了政务院党组干事会,规定政府各部门的党组直接受中共中央领导,政府工作中一切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要事项,均须事先请示中央,经中央决定、批准后方能执行。政务院周恩来是总理、党组干事会书记,在高岗眼里,延安整风时周就是被批判的经验主义的代表,现在又犯分散主义错误受到处理,此人是不行了。高不仅在北京找人游说,还南下去地方上活动,在背后到处想找往上爬的支持者。
再有,高岗调中央任新设立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政务院20个部委分工时八个经济工业部都由计委领导,被称为“经济内阁”;其他政法、财经、文教都分别由别的一些领导人分管。周恩来领导的政务院巳失去了统筹政府各部门工作的权力,只剩下领导外交工作的权力(包括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文化联络和侨务工作)。实际上巳由总理下降到等于一个主管外事口的副总理,显然这是对周恩来工作的批评和对他领导的工作范围的削弱。在高岗看来,显然他高岗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地位已在周恩来之上了。
关于科瓦廖夫秘密报告问题
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把苏联派驻东北中东铁路苏联专家总代表科瓦廖夫(后来也是联共驻中共中央的代表)的秘密报告交给了毛泽东。这报告对中国党高层为什么了解那么多情况,这样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不曾追查?(高岗秘书赵家梁还在《百年潮》上写文章说从师哲的记述中就可看出,科瓦廖夫给斯大林的信是他在苏联自己写的,而不是高岗让他写的,更不是高岗写好后让他转交斯大林的)。问题是科瓦廖夫所写这些分析中共高层情况的内容是从哪里了解的,这不值得查一查吗?
据《中共党史研究》杂志所载苏联档案,科瓦廖夫给斯大林的报告有十二项内容。这个报告是配合毛泽东访苏而写的,写法很特别,是以反映斯大林对中共所提十二项建议中共执行得如何的形式写的。完全视中苏为父子党关系,是向斯大林报告儿子党执行老子党指示的情况似的。以科瓦廖夫派往中国的身份来讲,他向斯大林汇报中共情况当然不奇怪。斯大林把苏共党内秘密报告交给毛泽东,显然是为了表示他没有要科瓦廖夫写秘密报告,他对科瓦廖夫的报告也不信任而是对中共信任的意思。(其实,斯大林也不是傻子,只要看斯大林派驻延安的代表弗拉基米洛夫所写的《延安日记》就知道,斯大林对他所报告的尽说王明 、博古好话,完全咒骂毛泽东、康生的秘密报告,并没有相信多少,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还是一直支持毛泽东作中共领袖。)
仔细看科瓦廖夫报告的内容,在讲国内经济情况时,说恢复和发展民族工业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国家遇到很大经济难题,但报告中说“除满洲外”。在讲批发和零售贸易几乎完全掌握在个体商人手里时,也说“除满洲外”。再有,相当多的看法都是拿苏联已达到的情况来对比中国当时的情况,相当左。
在关于党的情况方面,报告说:党的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充斥着地富和资产阶级分子,党的组成人员80%是农民。报告中特别详细指出:“在党的队伍包括中央委员中,有一些人过去亲美反苏,中央领导现在支持他们。例如,彭真,中共中央委员,北京市委书记,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林枫,中共中央委员,满洲政府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李富春,满洲政府副主席;李立三,劳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薄一波,财政部长,中共中央委员;然而,高岗却受到了没有根据的批判(在他的领导下,满洲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绩),在他的周围造成了不健康的气氛。这次批判是由中央书记刘少奇领导和组织的。”
此外,在这部分报告中,特别讲了薄一波擅自允许发行人民币造成汇率大跌,物价大涨,引起工人、农民和职员极大不满;讲了薄一波两次批准提高铁路运价,造成粮食、物价大涨;还特别讲了李立三成立企业家联盟捍卫企业家利益;刘少奇、李立三在亚洲国家工会代表会议上反对成立亚洲国家工会组织联络局;全总副主席李立三倡导劳资调解恶化了私营企业工人的利益。
在关于阶级斗争部分,讲了最近在党员中流传一种观点,阶级斗争将会停止,刘少奇也赞同。
在关于对外政策部分,尽管英国和美国过去和现在都积极支持蒋介石,中共中央领导在1949年11月以前还是抱有这些国家会迅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幻想.作为这种心态的反映,刘少奇和李立三都表示反对日本、印度和其他受人支配的国家或与英美集团有联系的国家参加亚洲国家工会代表会议,以便不至于引起美国和英国的强烈不满;周恩来对向上海和天津派苏联专家组也持消极态度,因为在这些地点集中了美英的很大经济利益……
科瓦廖夫向斯大林汇报的这些情况,明明白白在为高岗说好话,汇报中反对的人恰恰是高岗要攻击的人,也恰好表明了毛泽东当时要整肃刘、周的意向。毛泽东对这样明显的里通外国的可疑点都抱在手里而不查,不是很明白在维护高岗吗!从这里似也可看出大家很难理解的批斗李立三很可能不只是“批李射刘”,还在这科瓦廖夫的报告里看到了某些要批判李立三的影子,报告里就专门讲了李的一些“错误”。
参加过处理高饶事件的杨尚昆,在《回忆高饶事件》的文章中也曾指出,高岗为了从“东北王”并进而攫取更高权位,曾处心积虑极力讨好苏联,妄图“挟洋自重”,向苏联表示过“我们之间不存在任何边界”,高曾向苏联顾问造谣说中共党内存在以刘少奇为代表 的“亲美派”。薄一波在《新中国的建立》一文中说:“据说 ,科瓦廖夫这个报告是根据高岗提供的材料在东北起草的。”赫鲁晓夫在他的《最后的遗言》一书中说这些情报“有许多显然是高岗通给我们的。”当代中国出版社《权力巅峰的迷津──高岗饶漱石事件始末》一书 里也说“毛泽东访苏祝贺斯大林70寿辰,要苏联专家组总组长科瓦廖夫同行。高岗曾要科见机报告斯大林:在中共党内,在中央委员中,存在一个反苏的“亲美派”,这个亲美派的代表就是刘少奇。中央的领导现在是支持他们的。由于高岗在国际国内的阶级路线问题上,同他们存在意见分歧,刘便组织对高毫无根据、毫无道理的批判。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也很成问题,民主人士占的比例很大,实际上成了各党派的联合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中共中央个别人和国民党上层及其他民主人士的关系过于密切,关系极大。”高饶事件后,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到里通外国问题时,曾说:“比如高岗就是一个,这是有许多证明了的。”(这说明毛也是肯定高是里通外国的)
看看科瓦廖夫自己怎么说
2000年中国革命博物馆 《党史研究资料 》第一、二期刊出俄国历史学家贡恰罗夫访问科瓦廖夫时,曾问到高岗命运问题。科瓦廖夫回答:“我只想谈一些我亲眼所见并能说明高岗以后命运的事 。”
第一件事发生在1949年7月27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高岗说 ,他建议宣布满洲为苏联的第17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高岗认为,这样做可以保障满洲的安全,使之免遭美国人的进攻,并会使满洲变成一个更加可靠的根据地,以便继续 进攻南方,彻底粉碎蒋介石。为了论证 这样的看法,高岗 还建议在青岛布置苏联的舰队,加强大连的苏军,扩大苏军的人数。高岗讲话结束后。与会者响起一片掌声,斯站起来向高“张作霖同志 !”但是刘少奇却表 现出一片怒色。回住处的车上,刘对高进行了猛烈的指责,高则予以顶撞。刘用密电要把高召回。斯不让立即放高走,三天后专门举行招待会欢送高。斯要我告诉毛他对高进行了非常尖锐的批评。高对我说,想用秘密的方式把中共领导层的情报告诉我。斯不同意我听,另派了人去听。他认为毛泽东的很多战友都有右派托洛茨基的倾向。不久高就在新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担任了要职 。这期间毛泽东同我谈话中经常强调说 ,他一向是支持高的。
第二件事是1949年9月,一个香港百万富翁代表团在沈阳到处只看到斯大林像未看到毛的肖像 ,毛得知后勃然大怒。高告诉我,政治局会议上刘、周狠批了他。后来我同他们达成协议,在苏军事机关,中苏合作机关以及中共党团机关挂斯大林像 。1949年12月初我陪毛访苏在沈停车,邀我一同看察城市,仍只见斯大林像未见毛的像 。高岗林彪准备了一车皮送斯70寿礼物,毛叫摘下,说代表全中国巳有礼品。我给斯大林写的关于中国的详细报告,到上火车时才写完。报告把毛及其战友们在对内对外政策基本问题上的实际做法同斯大林对他们的建议作了比较,我对中国领导人发表了相当尖锐的批评性意见。斯把这个报告及其他一些批评性密码电报都交给了毛,他还同时把高给他的几份情报也亲手交给了毛。斯在世时,毛还容忍着,斯一去世,毛就来清算高了。
这虽然是科瓦廖夫一面之词 ,但这方面的情况,是可以解决我们曾经有过的好多迷雾。毛知道真情而不追究,难道只是因为顾全中苏关系而采取的一种应付苏联的策略手段吗?那又为什么这事之后还要一再特别重用高岗呢?
高岗得意忘形撞地雷
高岗在陕北临阵脱逃现在已不受注意,这次“东北一党员”对东北局及他本人贪污腐化的揭发,他认为都没有动摇他在毛面前的地位和信任,他照样被提拔到中央并受到重用。高岗个人主义的野心便愈来愈膨胀,他就更加放胆地进行阴谋活动。他没有估计到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里并不是都像他一样为了个人利益便不顾党的团结,不顾组织原则大搞非组织活动。毛泽东党中央发现他的问题是在1953年12月,决定处理他的问题,最关键是在他向邓小平、陈云活动支持他当党的副主席被他们向毛泽东揭发出来以后。(9)他趁毛泽东提出要在八大以前采取重大的组织措施,他就散布说毛泽东打算让刘少奇搞人大,周恩来搞部长会议,我高搞政治局。这就可看出他想拱倒刘少奇、周恩来,他借休假到南方几省进行非组织活动,到处散布他这些说法,就更暴露无遗。毛这才指 出北 京 有两个司令部,一个在他那里,一个在高岗住的地 方。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因饶漱石搞“射安(子文)批刘”使组织工作会议开不下去。这时候组织上做工作,有两人坦白了高饶一系列的阴谋内幕,饶漱石被责令停职反省。此时高岗到南方游说还未返回北京。
处理高岗问题时,高不知道毛对他的态度,他要求去杭州见毛主席,毛泽东拒绝了。他可能就认为毛不会包庇他了,不会饶恕他了。高的自杀,这不能不是个重要因素。
毛泽东其实是主张对他网开一面,治病救人的。毛布置了四中全会的特别开法,会上批评不点名,允许他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这之前对于李立三的所谓“工团主义”,这之后1958年对部队刘伯承、叶剑英、萧克、李达、宋时轮、陈伯钧、粟裕等元帅、大将、上将的所谓“教条主义”,都是采用的大会批判斗争后撤职的方式,惟有四中全会是这样批评法。而且,毛要求四中全会不对任何人展开批评的同时,却要求刘少奇在会上宣读自我批评稿。而刘自我批评的内容,至少关于农业合作化、怎样对待富农党员、工会工作等问题,正是高岗多次直接指责过刘少奇的所谓“错误”。这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可说是党的生活中不同寻常的现象,这是党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党组织生活。这不能不令人怀疑这场闹剧完全是毛泽东自编自导自演的了。也可算是专制独裁制度下必有的表现的一例。
从教训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最高领导层缺乏民主制度和监督机制,提拔干部、监督干部、处理干部一般都还是一把手说了算。一般干部也容易讨好一把手,欺骗一把手。在一把手未发现、一把手未下决心之前,一般是有问题也得不到及时处理的。一把手也容易采用非组织原则玩弄权术任人唯亲。因为我们的制度里面不但没有对一把手的监督,而且党中央书记处还明确给予第一把手有最后决定权。但这事也说明,即使在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有陈云、邓小平这样不为阴谋所动的同志,对那些做了小官还想做大官的野心家、阴谋家,也是能抵制、能揭穿的。(很可惜邓小平后来在对待胡耀邦、赵紫阳的时候也采取了非组织程序的做法,这正如邓小平自己所说,这是制度问题)。说高饶事件的揭露和处理,对巩固团结、加强组织纪律起了极大作用,是党内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这只是毛泽东对刘少奇、周恩来的不满的处置移后一些时候罢了。所谓加强团结的决定,只是毛泽东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所运用的一个形式或说手段而巳。
注释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198页
(2)见金冲及《刘少奇传》下卷第730页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193页
(4) 见《刘少奇选集》下卷第62页“国营工厂内部的矛盾和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一文及题解
(5) 见金冲及《刘少奇传》下卷第732-738页
(6)《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81页
(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139页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29-230页
(9)见金冲及《刘少奇传》下卷第743、744页
作者胡甫臣是原中国工人出版社社长,已发在五柳村中的文章:对历次政治运动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