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鉴赏] 百灵鸟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复制链接]

188

主题

530

帖子

49万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99792

创作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00:3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得我第一次看见百灵鸟的时候,是在79年跟随我父亲去他单位的一个退休老师傅的家里面的时候.师傅姓田,据说喜欢了一辈子的鸟,有关他和鸟的故事很多.当时在田师傅家里面,我的注意力完全被几只花色各异的野鸟所吸引(那时候我还不认识这些野鸟叫什么名字).记得自己当时完全陶醉在观看小鸟活泼跳跃的新奇之中!因为老师傅是我父亲的老同事,临走的时候,我提出了希望要一只小鸟的要求,我记得田师傅和蔼的微笑着对我说" 除了百灵,随便拿" !顺着他的指引,我才知道,地上那几个笼里面有沙子的鸟就是百灵,当时我心里面想,"就是不想要这种鸟,不好看" ! 于是我选了一只自己认为最好的鸟(现在知道了,那是老师傅自己逮的大山雀),充满了喜悦地回家去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百灵就给我留下了不漂亮,觉得只是比麻雀大一些,颜色象土一样,也不活泼...很一般的印象 !                  
随着岁月的流失,我也逐渐长大.但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小动物的情感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是我会在百忙之中抽空去花鸟鱼虫市场看看,好奇心的作用,又使我非常希望知道为什么在花鸟鱼虫市场里面或楼下乘凉的人群中间会有那么多的人惟独钟情与百灵?于是,我开始对百灵的有关信息略加注意起来,开始零星的看一些关于百灵的资料或者图片..... 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一大套......                                                      
通过对中国百灵耐心细致的整理 ,也终于揭开了困饶我多年的一个迷团~~~外面平淡无奇的百灵鸟,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首先我想说的是,百灵鸟是我国四大名鸟之一, 百灵作为鸣禽笼鸟历史悠久 !!!      百灵、画眉、绣眼、点颏这四种著名观赏鸟,是我国四大名鸟。百灵和画眉作为鸣禽笼鸟历史悠久,远在宋代就有不少爱好者,进人明代驯养层进一步扩大.到了清代已进人千家万户.大约在这段时期.绣眼和点颏鸟也相继进人名鸟的行列。这样,北方的一大一小(百灵、点颏)和南方的一大一小(画眉、绣眼)终于脱颖而出,它们占尽风流,各领风骚,南北称雄,各居一方,构成了享誉中外的中国四大名鸟。驯养已遍及全国各地,发展成今天我国著名观赏鸟的兴旺一族。将它们列人中国名鸟之列,是因为这些鸟都是在我国本土产出的鸟,是名符其实的“国货”。芙蓉鸟尽管也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观赏价值,但它是从国外引进的。其次,四大名鸟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很高的知名度。这些鸟都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广大观赏鸟爱好者所接受的。因此它们都有一个范围很广的玩赏群体,不仅在中国大陆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在世界一些地区,特别是华裔侨胞集居的地区都备受青睐.                                                                                                                                                                                                                                                                                             
其次,百灵鸟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是因为百灵鸟有其正统的鉴赏标准和驯养的套路,专用的笼具和较为规范化的鸟笼造型和样式,甚至笼中的鸟具、鸟缸等物都有很高档次,有很高的珍藏价值,构成一方鉴赏的天地。这或许也是百灵鸟与一般鸟的根本上的区别 .百灵鸟位于四大名鸟之首位,,说明它从广义上面潜在价值也应该排在第一 !过去曾听说过有位绅士用一处房子换了一只叫得上套的百灵鸟,长篇小说 《 红旗谱 》 上也记载着一头驴换一只点颏鸟的事,可见四大名鸟是名实相符的。看似其相貌不扬的百灵鸟,原来隐藏着如此巨大的秘密!!!                                                                                                                                                                                                                                                                                                                     
再次,百灵鸟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是来自它对世人的神秘面目有关!!!  百灵鸟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之下,绿草如茵,茫茫无际。百灵鸟和草原一起经过几百万年的共同演化,获得了适于开阔草原生存的各种特征.远离人际的环境,使我们难得一见它的真实面容,百灵鸟嘹亮悦耳的歌声,有使我们分外的亲睐!                                                                                                                                                                  
大凡有一定百灵饲养经验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在饲养之前,就需要对百灵鸟有一定知识的了解,而这饲养之前的了解,就已经充满了难度和知识!!!   主要包括以下4个大的方面 ; 1、鸟的选择
  百灵科的鸟大多羽衣朴素、善鸣啭和模仿声音。百灵、沙百灵、角百灵、凤头百灵等属的鸟是广为人们喜爱的笼鸟。比较普遍的是云雀(俗称云燕、鱼鳞燕、叫天子),我国南北方都有饲养。歌百灵只在南方有饲养。沙百灵(窝勒)、凤头百灵(凤头窝勒)则多见于华北地区。最著名的是百灵鸟,它体型大,羽色较美丽,叫声宏亮而善模仿。

   百灵科的鸟均需从幼鸟开始饲养,成鸟难以驯顺和调教。从幼鸟中挑选雄鸟是比较困难的,需要仔细观察、综合判断。如百灵,在第一次幼羽时期可选择嘴粗壮、尖端稍钩、嘴裂(角)深、头大额宽、眼睛大有眼神、翅上鳞状斑大而清晰、叫声尖的鸟。第二次幼羽时期已近似成鸟,要着重选择上胸黑色带斑发达、头及身体羽色鲜艳、斑纹清楚、后趾爪长而平直的鸟。

  野生百灵与家养百灵的区别是:野外捕捉的成年百灵羽色鲜艳,羽毛整齐。足趾油亮而呈暗红色,爪黑色;家养百灵羽色稍暗淡,羽毛常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足趾粉红,爪黄色。野生百灵,怕人,常突然猛撞;家养百灵则较安祥,即使受惊,也不拚命撞笼子。购买时应注意区分。

  在选购幼百灵鸟时,除注意选择雄鸟外,还要看其精神状态和体质,是否戗毛(团毛)。用手摸一摸胸部肌肉的厚度,看是否“亏膘”,肛门有无便污,尾脂腺(俗称“尖”)是否完整。

      2、笼的特点
  百灵科的鸟都栖居草原和沙漠等开阔地,常在沙丘、土岗或者空中鸣啭这就需用专制的百灵笼。笼的大小,笼条间距应依据鸟体的大小而调整。另外,需有布制笼套。

  3、饲料和喂法
  幼鸟需人工填喂,把绿豆面或豌豆面、熟鸡蛋(或鸭蛋)黄、玉米面三者以5:3:2的比例搓匀,加水和成面团,用手捻成两头尖的长条,拔弄鸟嘴或以声音引诱鸟张嘴,沾水填入。幼鸟数量多时,一定要逐个填喂,以免有的幼鸟吃不上食。每天填喂5—8次,不给水也不喂菜,待鸟能自己啄食后,把拌好的饲料放软食抹内任其啄食,仍不给水,但可喂切碎的马齿苋菜。当体型、羽色近似成鸟时(第二次幼羽齐),方可喂给干饲料和饮水。幼百灵的饲料因地而异,有加花生米粉的、有喂鸡用混合粉料搓鸡蛋的,也有的纯喂蝗虫、蚱蜢。

  百灵成鸟饲料各地不同,有的喂谷、黍、苏子或苎麻等的种子,有的喂鸡用混合粉料搓熟鸡蛋。从营养、卫生、节约考虑,喂补充“添加剂”的鸡蛋小米较好,(换羽期)再经常喂些面粉虫、蝗虫、蚱蜢、叶菜等就能养得很好。

  4、管理和调教
  食水罐宜深不宜大,多为半圆柱或倒棱锥形。平的一面紧贴笼的底圈,隔1—2日添换一次食水。笼底砂土要细匀,保持清洁、干燥,每周清换1—2次(夏季),平时可用铁丝或竹棍将粪便夹出。一般不用罩笼套,但在溜鸟时或让它学别的鸟鸣叫时需要罩上。为使百灵晚上灯下鸣叫,白天应罩上。夏季南方蚊虫多,夜间也须罩上,以防蚊叮。

  为了驯熟,昆虫幼虫、蝗虫、蚱蜢等动物性饵料应用手拿着喂。为培养鸟儿上台歌唱的习惯,可在鸣台外边围一硬纸壳圈,稍高于笼的底圈,并常用夹粪棍捅其脚让它上台,或者常在鸣台上喂“活食”。

  培养百灵鸟鸣叫是很费功夫的。幼鸟绒羽一掉完。雄鸟喉部就常鼓动,发出细小的滴咕声。(俗称“拉锁”)。此时就该让它学叫。用驯成功的老鸟“带”最省事,也可到自然界去“呷”或请“教师鸟”。有的用放录音的方法,但有时声音失真,还须到野外或由其他鸟矫正。可喜可贺的是,我国的唐县老娄于公元2006年已经成功填补了百灵幼鸟的繁殖项目的空白,将为我国百灵文化的研究开辟一片崭新的领域!!!

          培养百灵鸟鸣叫是很费功夫的 这也是形成百灵鸟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幼鸟绒羽一掉完。雄鸟喉部就常鼓动,发出细小的滴咕声。(俗称“拉锁”)。此时就该让它学叫。用驯成功的老鸟“带”最省事,也可到自然界去“呷”或请“教师鸟”。有的用放录音的方法,但有时声音失真,还须到野外或由其他鸟矫正等等.                                                                                                                                                        
我国笼养百灵的历史,从宋代到今天已经形成其正统的鉴赏标准要求和驯养的套路 ,也是中国人在有关鸟类饲养智慧的结晶!            
这一套正统的鉴赏标准不仅要求高,而且难度大, 百灵的“叫口”,我国讲究“十三套”,即会学十三种鸟、兽、虫鸣叫的声音。但这“十三套”的内容、先后排列却因地而异。南方笼养百灵允许有画眉的叫口,而在北方却忌讳。北方笼养百灵鸟的基本叫口要有红(沼泽山雀)的鸣叫声,南方则不要求。北方的所谓“十三套百灵”,一般是麻雀叫开头,母鸡嘎蛋、猫叫、砂燕或雨燕、犬吠、喜鹊(灰喜鹊或喜鹊)、红、油胡芦(一种大型蟋蟀)、鸢啸鸣、小车轴声、水梢铃响、大苇莺,虎伯劳结尾。还要求要做到三不怕:即不怕各种车辆,不怕各种颜色,不怕人群围观。并要经常训练上下凤凰台,一早一晚到室外遛鸟在每一个套路里面,还有相应的典故,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从侧面也可以说,百灵鸟是中国的国宝,我国的百灵文化正在面临失传的危机,需要紧急保护和抢救 !!!                                                                                                                          
也就是说,正是这充满了艰辛和难度的培养过程,和与生具来的绝美歌喉从根上把百灵鸟和一般的鸣鸟做出了区分 ! 百灵文化永远闪烁着中国人智慧的光芒!!! 只要我们认真理解百灵文化的传统历程,就不难明白百灵鸟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9542 收起 理由
仙境百灵 + 1888 优秀文章
凤凰城人 + 1800 好帖子
奈古山客 + 800
唐县老娄 + 1666 好文章
顺平三宇 + 1800 优秀文章
柳泉凤头 + 158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683

帖子

681

积分

中花顾问

积分
681

最具号召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灌水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8-5-30 09:00: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坐下来慢慢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513

帖子

413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41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8-5-30 10:48:52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学习
[fly]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34

帖子

261

积分

骑士

积分
261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08-6-2 19:09: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01

帖子

238

积分

骑士

积分
238

灌水大师勋章

5#
发表于 2008-6-2 21:53:5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楼潇洒公子于2008-05-30 10:48发表的  :
努力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232

帖子

297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97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QQ
6#
发表于 2008-6-2 22:24: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介绍的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969

帖子

325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25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居民

7#
发表于 2008-6-3 06:44:5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说的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5-29 22:32 ,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