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轶事] 新编中国十大名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15:0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标准:

1)中国抵御外敌。所以内战将领就不考虑了,比如孙武、白起、韩信。至于那些鞑虏和汉奸,比如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袁崇焕、曾国藩,就更是滚远点。


2)考虑实力对比的战绩辉煌。所以,卫青、霍去病落榜。

3)其战绩对国家有重大影响。陈庆之的战绩虽然辉煌,但对国家没有重大影响,所以落榜。

4)历史时期均匀分布。

5)名气。

一) 文明之初。

某一个黄帝。


黄帝不是人名,是黄帝部落的首领称号,是很多个人。这里说的黄帝,是打赢涿鹿之战的那一个,他的姓名、生卒年已经不可考。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结盟作战,但主要指挥者是黄帝。

排除神话传说的成分,我们可以了解战争的大概情况。大约在4千6百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位于晋南、豫西,向东扩展;九黎部落位于鲁西、豫东、冀南,向西扩展。两者在涿鹿迎头相撞,自然就开战了。前者只会制作木石武器。后者会制作金属武器,而且人多势大,首领蚩尤骁勇善战,所以占据了很大的优势。黄帝初期战况不利,后来他总结经验,连结多个外援,改进装备和战术,最终打败了九黎部落,割下了蚩尤的头。

此战奠定了华夏族和中国的基础。所以,黄帝列入十大,是理所应当。

二) 立国之初(夏、 商、西周)。

妇好。

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由于历史久远,三千年来她都默默无闻。直到1976年她的墓被发掘,我们才从甲骨文,知道她的伟大功勋。妇好在丈夫的支持下,打遍东南西北无敌手,共击败了二十几个国家(你有没有咋舌?),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河套战役击败羌方。


三千年前,世界经历了一次小冰河期,掀起了一轮游牧民族进攻农耕民族的黑色浪潮,比如雅利安人灭亡了古印度,建立种姓制度,奴役印度民族直到今天。当时的游牧民族羌方,同样威胁到了创立不久的华夏文明,商朝打了很久,始终不能取胜。妇好率领一万三千的军队北伐,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一场奠定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决战。史学家认为妇好此战的意义,不亚于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之战。

妇好可能不仅仅是指挥军队,还亲自执兵器作战。她的墓中出土了130件青铜兵器,其中一柄大斧,重9公斤。

妇好,很可能是死于多年的伤重,享年33岁。

三) 第一大动乱(春秋、战国)。

李牧。

东周末期的赵国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生年不详,出身权贵家族,年轻时就被任命为防御北疆的将领。就在这里,他给了匈奴前所未有的重创。先是严格整肃军队,示弱诱敌,再包围匈奴,战车兵、步兵、弓箭兵、骑兵多兵种紧密协作,一战歼灭匈奴十万。简直是一部军事教科书。此后,匈奴几十年不敢南下,直到赵国灭亡。


在抗击匈奴中,李牧还表现了一个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性格,令人敬佩。

后来,李牧被调到南线抵抗秦军,接连打败了占巨大优势的秦军,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梦想几乎破灭。可惜,公元前229年他被赵王迁妒忌、害死。可笑的是,仅仅三个月后,秦军攻入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

四) 第一大帝国(秦、汉)。

窦宪。

东汉的权贵家族。因为他骄横违法,被皇帝勒令自杀,所以名声较差,他的功绩就被埋没。但其实他的战绩惊人,近似于后来的李靖。公元90年,他率领汉军八千人,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人出征北匈奴,当即重创北匈奴,在燕然山(今蒙古国的杭爱山脉)上勒石记功,这件事,成为后世无数将领的榜样。第二年,他又派兵出击,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再次打败北匈奴,北匈奴亡国。

北匈奴的余部和西突厥的情形类似,逃往西方,三百年后掀起了欧洲的民族大迁徙,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当然,窦宪的战功也有捡便宜之嫌。首先,匈奴被汉朝多年打击,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又受到鲜卑、丁零等其他游牧民族的围攻;内部分裂。

他的生年不详,公元92年,被**帝以谋反的理由勒令自杀。

五) 第二大动乱(三国、两晋、南北朝)。

谢玄。

东晋的权贵家族。公元383年,淝水之战,摧敌锋于正锐、挽狂澜于既倒,其风采气概,千古之后尤其令人神往。胡酋苻坚,发动九十万大军南侵,他直接率领的主力就有三十几万,气势嚣张,“投鞭断流”。谢玄率领的北府军只有八万。一时之间,华夏命运危如累卵。但谢玄的部将刘牢之,一开始就给了苻坚一记闷棍,以5千击败5万,搞得他草木皆兵。在隔河对峙中,谢玄又诱导苻坚退兵决战,自己趁乱渡河、冲向胡人。

然后……


胜利了!

东晋把战线推进到了黄河沿线。

只可惜,东晋皇帝妒其功高,阻扰他北伐,在郁闷中英年早逝。享年46岁。

六) 第二大帝国(隋、唐)。

李靖。

他是唐初赫赫武功的代表。他是贵族出身,自小研习兵书,但直到47岁加入唐军之前,都是在隋朝担任文官,没有接触过军旅,是典型的儒将。但他一从军,就打遍天下无敌手。国内战争,我们就不谈了。


公元630年正月,59岁李靖指挥十万唐军进攻冻出厥,其中,他亲自率领三千骑兵,冒着严寒,深入大漠,突袭冻出厥王庭。唐军横扫蒙古高原,几个月后就灭亡了冻出厥。李靖被升为右仆射,即宰相。四年后,他告老辞官,不久,吐谷浑入侵,李靖再次披挂上阵,又是在冬天,冲入青藏高原的冰天雪地中,打了几个月,灭亡吐谷浑。

以游牧民族为中介,我们可以发现,李靖比西方大肆吹捧的亚历山大厉害多了。亚历山大打败波斯,不过是因为波斯早已腐朽。后来,亚历山大进攻中亚,被一个不出名的小游牧部落打得焦头烂额,最后是靠收买内*害其首领,才解决了麻烦,但从此,他不敢再深入中亚。在唐初,突厥的威力,可不是那个小游牧部落能够比拟的。在突厥中,冻出厥强于西突厥。后来,西突厥也被唐朝灭亡,余部西逃,扫荡西亚和东欧,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建立了塞尔柱土耳其和奥斯曼土耳其两个大帝国。

只可惜,唐朝没有实行恰当的政策来稳固占领这两个高原。否则,李靖的战功就对中国的命运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年老病死,享年79岁。

七) 大衰退(五代、北宋、南宋前期)。

岳飞。

宋朝人。他出身农家,勤学武艺。在靖康国难之时,他24岁,加入了抗击金兵的敢死义士。此后,他转战南北,杀得鞑虏心惊胆战,8年后升任宋朝最年轻的节度使。

由于历史和传说混杂,所以我不能确定岳飞的确切战例。从当时的整体形势看,似乎不能把岳飞的战绩抬得太高。他只是保住南宋的几个大将之一,本来排不上前十的。但他的民族英雄名气太大。而且,在当前的民族虚无空气下,有必要提高他。

享年39岁,被宋高宗嫉恨而杀害。

八) 亡元周期(南宋后期、亡元、明朝前期和中期)。

徐达。

是明朝立国的头号大将。他出身农家,但少有大志。22岁参加反元义军。他先是随同朱元璋占领南京,建立牢固的根据地;又击败南方的其他几个割据势力。

公元1367年,徐达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25万,北伐元军,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收复了山东、河南、河北的大片领土,攻入元的大都,把元顺帝赶回草原,为我汉族摆脱鞑子的奴役,彪炳史册。随后几年里,又收复山西、陕西、甘肃。遗憾的是,他不擅长草原作战,在深入蒙古高原追歼北元的战役中,战绩不佳。

备注,徐达不是被朱元璋害死的。那不过是满清为了贬低朱元璋而造谣。徐达是年老病死,享年53岁。

九) 亡清周期(明朝后期、亡清、民国、###)的前段。因为亡清周期对现代中国影响最大,史料也最为丰富,所以分为前后两段。

毛文龙。

明末人。本是杭州一个落魄的书生,后从军。在面对新一轮的黑色浪潮中,毛帅可谓中流砥柱。公元1621年,在明军主力被后金打败后,他以一个低级军官的身份,带领197人,潜入敌后,建立抗金根据地。他所处的条件十分艰苦,但以大仁大勇的精神坚持下来,救出了几十万的百姓,严重威胁后金,使得后金不能放马南侵。

他最突出的战例,就是丁卯之役,他“中二矢,不为少动”,最终“斩六千余级。”后金的阿敏不得不放弃在朝鲜称王的打算,“杀出一条血路回到本土”。就连在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都向欧洲人介绍说:“此次战役之激烈为中国所未曾见。抗拒鞑靼人最有力的要数英勇盖世的他。”

第二年,他的军队反攻萨尔浒,“斩级三千,擒生六十九人”。

毛文龙对后金的间谍战,扰得后金一日不得安宁。史载后金“大帅名阿骨者,极骁勇,善用兵……毛帅用间以离之,奴竟杀阿骨。”天启三年十二月,他再次“因疑用疑,使其自相鱼肉”,用反间计除去后金大将柯汝栋、戴一位。

皇太极曾经说:“毛文龙在,吾不敢远出,否则家中妇孺不保”。

当时的辽东督师孙承宗,上奏称赞他说:“真足以激发天下英雄之义胆,顿令缩项敛足者愧死无地矣。”明朝的形势一度好转,对后金成包围之势,加上天灾,后金眼看就要崩溃。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毛帅被卖国军阀袁崇焕谋害,享年54岁。史载“清主(皇太极)大喜,置酒高会”,立刻起倾国之兵入关直扑北京,史称“己巳之变”。此后满期时常直犯中原,如入无人之境,保定、济南、兖州、高阳、固安、良乡等许多城市被屠城,数百万百姓遭到掳掠,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他的作用,但为时已晚,直到完全被满清侵占。

十) 亡清周期的后段。

李燮和。

民国人,参加反清的光复会。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过他。但他是辛亥革命中,战绩最高的领导人。他最先是领导光复军,在上海起义成功,救出被清军俘虏的同盟会陈其美。陈其美恩将仇报,指使帮会闹事,抢夺上海都督的职位。李燮和顾全大局,退让。陈其美还不罢休,还要抢夺光复军的军权,就派人刺杀李燮和,没有得逞,就挖空心思排挤光复军。李燮和还是顾全大局,把光复军带出上海,任总司令,和其他革命军一起攻打南京。

南京是满清重点防守的城市,驻有包括张勋在内的满清死忠军队。但还是被李燮和迅速攻占。李燮和没有停留,又带领光复军救援武昌,成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李燮和在报上公开呼吁孙中山,不能信任“两面三刀”的袁世凯,要坚决北伐。孙中山被迫同意。李燮和带领光复军很快就在青岛设立兵站,攻向烟台。但可惜,孙中山和满清、袁世凯妥协,取消北伐。

后病逝,享年54岁。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1184

帖子

263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63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2-7-1 20:50: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7-15 20:48:14 | 只看该作者
看帖子,长知识!
相识是缘分,共事做朋友! 我喜欢养鸟,爱收藏鸟笼! 开旅游客车,诚交天下朋友! 电话;13801263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3 04:57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