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砂壶制作过程中独特的练泥法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5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代诗人汪文柏曾这样赞美紫砂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一丸土。”历代茶客甚至把紫砂壶奉为“世间茶具之首”,珍同拱璧、贵如珠玉。《砂之魅壶之魂》为您解读宜兴紫砂泥的独特之处。

    紫砂壶,不仅实用,也可置于案上欣赏。上面有诗、有画、有情趣,甚至有灵魂。从几两泥到一把壶,这一过程,完全由个人独立制作完成。有怎样的人,就有怎样的壶。所谓见壶如见人。以慧心制壶,一人一壶就是一个世界。《一人一壶一世界》将为您梳理紫砂壶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道》中说:壶的保养通常称为养壶,目的是能使壶“蕴味育香”,壶本身也能发出浑朴之光。对壶迷来说,“养壶”并不仅仅是这样一条生硬的定义,还意味着人与壶之间的万种风情。《养壶,也是养心》给大家介绍了各种养壶法。

    紫砂器是泥土与火相结合的艺术,泥土只有经过火的洗礼才能成器并逐步升华。龙窑便是古代中国人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发明创造出来的一种窑炉。自唐代以来,不计其数的经典紫砂器均出自龙窑。《龙窑——泥与火的相知》将为大家讲解龙窑是怎样完成泥与火的相知?

    以下文字节选自《砂之魅壶之魂》一文

    炼 泥有几道程序:洗料、摊晒、捣碎、过筛、加水调和、锤炼,所有程序全为手工,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方法。不过,现在很多泥多是用机械炼制的。二者之间的区别 是,传统方法炼制出来的泥料要比用机械炼制的更符合紫砂泥的特性。比如,同样的泥料,用机械炼制的表面质感显得比较平滑,颗粒变化小,无法达到用传统方法 炼制泥料的质感。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用机械粉碎、过筛的成泥,其颗粒有锐角;其二是在真空炼泥机里炼泥时,由于含水(液限)有限,无法让泥料得到 充分的漂洗与浸润。

    “也不完全是这样吧,我那几把用机械炼制的泥料做成的新壶,表面质感滋润度还不错啊。”朋友反驳道。

    “从 表面上来看,机械炼泥所做的壶是有一定的滋润度,但那是采用现代化的手段,通过在泥料中添加部分熔剂性原料后形成的。你的那几把新壶,表面有明显的玻璃光 泽,就是因为泥料中掺和了较多的熔剂性原料的结果。而添加了较多溶剂性原料的结果,就会破坏紫砂泥料的内部结构,即通气性(也称透气性),而透气性这一物 理特性是紫砂材质与其他材质的根本不同点之一。”我有点不忍心,但还是把秘密揭穿了,“一般来说,用原泥做成的壶经过泡养后,表面的包浆显得自然、圆润; 而泥里添加了溶剂的壶呢,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泡养后,其表面色泽也鲜亮,但它的那种亮度并不自然,用你们北方话说就是‘贼亮贼亮’的”。

    事 实上,从矿砂到泥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一般情况下,50千克好的矿砂仅能提炼出3—3.5千克的好泥料,炼泥率远不足10%。如果按传统方式炼泥,一 周也只能炼出几百斤的泥料,这和用机械设备一天就能炼制出一千多斤泥料的效率来讲,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如此,历代以来,但凡制壶名家,对紫砂泥料还是 非常讲究的。他们大都直接到矿山去挑选紫砂矿料,然后请熟人代为加工,有的则自己炼制,再陈腐(它可以使泥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的溶解)很长的时间,这样做 出的壶经过泡养后,温润凝重,不做任何加工,入手便光润古雅,质感可比商代青铜器。

经过这几年对泥料的研究,我发现,但凡制壶高手,首先 就是炼泥和调砂的高手。历代制壶大师除精于选泥外,还善于调砂,但各家都谨守独家调砂的秘密,以保证自己做出来的壶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以增强艺术价值和市 场竞争力。其实,在我看来,调砂并不神秘,一句话,无非就是相同或不同的泥料的混合,如此而已。根据我的经验,相同泥料的调砂,比如60目(指筛网的目 数,简洁地说,就是一定面积含有的孔数,60目就是这个面积中有60个孔。)朱泥通粉(指炼泥中有冲浆或加了铁红粉的朱泥),为了表现砂粒闪现的粗犷感, 在通粉的基础上再调以相同的单一40目或50目朱泥,做出来的壶就会有砂粒突现的不同于通粉的美感。这是最普通的调砂方法,任何一个做壶的师傅都会。而不 同泥料的调砂则指用颜色不同的紫砂原矿以通粉加通粉或通粉加粗砂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调砂,以这样的方式会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紫砂壶。好比画家画画,几种不同颜 色的颜料,通过不同的比例就可以调出五彩缤纷、绚丽悦目的颜色;这也有点像做饼干,加点芝麻或碎花生米,质感就不同。

    一把壶调砂调得 好,就会非常养眼,调得不好,惨不忍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先生1988年以庆祝节日的宫灯为题材制作了一把龙宫宝灯壶,整个茶壶的泥色是大红色、黄 色和黑色三种。由于这三种颜色的收缩率不同,难度很大,粘接后容易出毛病,在烧成上有相当的难度,但徐先生凭借着高超的调砂技术,壶身用大红袍,柄、嘴和 钮用黑色泥做成,柄上还隐有玉器龙纹的图案,把宫灯的富丽、喜庆色彩完好地表现了出来。如果徐先生没有用心去理解这三种泥色的特征,没有严谨的调砂技艺, 我想是很难做出来这样经典的作品的。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很多所谓的“调砂”并不是用正常的天然泥料,而是在低档泥料里加入大量化工 颜料,来调出稀奇古怪的颜色来。有些朋友因为缺乏对调砂概念的了解而误认为凡调砂就是调化工颜料,谈调砂而色变。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知名紫砂壶 “收藏家”,因痴迷于古壶而看轻现作,历尽万辛千苦寻找到一把“古壶”,可惜的是这把壶已经有残损,于是这位仁兄忍痛把它打碎,调以新泥好料,重新做了一 把壶,然后就说:“吾此老泥好壶也”。他哪里知道,他这样的做法充其量不过就是“调砂”而已。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25 16:15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