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星二锅头酿制技艺入选北京市级"非遗"

[复制链接]

264

主题

2088

帖子

855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855

社区建设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09: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红星二锅头酒酿制技艺等7个项目入选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该区已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市级“非遗”名单。

  该区这次入选市级的7项“非遗”项目是:北京红星二锅头酒酿制技艺、杨树底下村百年敛巧饭习俗、年丰庄善缘老会、长哨营满族食俗、小罗山祖传任氏正骨、板栗栽培技术和满族蹴球(踢石球)。

  为摸清区内“非遗”家底,怀柔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专业小组,走村串巷、深入农家,共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01项。其中,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的“敛巧饭”,后山铺村的民俗婚礼仪式,庙城镇桃山村的傅麻子香油制作技术,九渡河镇花木村烟叶的栽培技术,怀北镇大水峪村家乡肠制作技术等一大批鲜为人知的“绝活”重现,成为怀柔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其中316项进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汇编怀柔卷》,20项正式列为首批怀柔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去年,怀柔区满族乡“二奎摔跤”和“百年竹马舞”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共计105项。RJ218

  又讯 乾隆皇帝御赐牌匾的“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清真菜大王“厨子舍”清真菜民间宴席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崇文区政府昨天透露,至此,该区已有2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市各区县中居首。

  烧麦形成的历史十分久远,距今已有400多年。在全国众多制作烧麦的店铺中,北京“都一处”的烧麦远近驰名。坐落在前门大街的都一处烧麦馆,始建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是有名的百年老店。

  都一处烧麦制作工艺复杂,从和面到成熟共有16道工序。老师傅们说:“烧梅(烧麦)好吃难和面,皮薄包馅打花难。”都一处擀制烧麦皮、包制烧麦的过程也极具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一个三寸大小的白面皮,要用中间细、两头粗的梅花擀杖擀成二十四个花折,代表着二十四个节气。面点师右手执擀杖,左手揉面团,一揉一擀,一张张整齐划一、四边皱起、形似荷叶花边的烧麦皮就如同变戏法般从手下飞出。包上馅后,手一扭一抹就成了一朵梅花。上笼蒸熟后,烧麦清莹透明,顶端泛着白霜,酷似朵朵梅花。这就是为何古时人们称此小点为“烧梅”的原因。

  清真菜大王“厨子舍”的民间宴席制作技艺是典型的家族式传承,技艺可追溯到明朝。其特点是上菜快,多种菜肴从落座到起座,最多25分钟左右,称为流水席。

  除去这两项技艺,崇文区推荐的北京宫灯、“葡萄常”、老北京叫卖等17项技艺同时入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猎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9

主题

1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创作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幽默大师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

QQ
沙发
发表于 2008-1-22 11:13:44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二锅头,好喝!我长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5-20 02:29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