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老沱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艺] 紫砂常识普及荟萃

[复制链接]

36

主题

472

帖子

561

积分

认证会员

饮水当思源

积分
561

团队终身成就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2:19:4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喷浆工艺

喷浆,是一种装饰工艺,就是在坯体表面用喷枪喷上一层物质的方法。从工艺学的角度说,当然无可厚非,关键是这种喷浆的目的为何,即这种工艺用做什么。这就好像一个人拿着菜刀在厨房切割,评价操刀者的肯定是刀工如何,但如果你拎着菜刀在闹市左顾右盼,来找你的肯定就不是开饭店的人,而是警察了。菜刀只是工具,但用做干什么却决定着菜刀的性质:用作切菜,是工具,用作行凶,是证据。
如果外衣足够好,没人会再在外面套上一层,之所以再套上一层,肯定是里面的衣服不够好,或者就是为了掩饰。之所以穿外衣,其目的不是装饰就是掩饰。这个道理很简单。
紫砂的材质特点之一,就是成品可以素面素心,独立成器。紫砂文化的核心就建立在紫砂这个品性之上,那就是真诚。所以,本人认为,喷浆工艺施于紫砂,不仅不是工艺要求,而且是违背紫砂道德的。
许多紫砂从业人会极力肯定喷浆工艺的工艺价值,但却会极力否认自己的作品进行过喷浆处理。为何?如今紫砂市场上(特别是低端市场)经过喷浆的所谓紫砂壶比比皆是,但是哪个紫砂艺人或商人在销售时主动承认自己的壶是经过喷浆处理的?
喷浆(注意,我说的是喷浆,而不是粉浆),只用在注浆成型和拉坯成型这两种成型工艺制作的半成品(生坯)上。从工艺条件上说,砂,是无法注浆成型、拉坯成型的,或者说,很难(必须对材质进行特殊的处理,即在砂里面添加介质,常见的为液体水玻璃)。作为一种独立材质,能注浆成型、拉坯成型的,只有粘土,即泥,而不是砂。
能用普通粘土制作紫砂壶吗(当然这个紫砂壶得加引号)?如果能,那无论材料成本和制作成本都将大大降低(因为注浆成型、拉坯成型的生产效率要比挡坯成型、手工成型高得多)。当然不能,但是,能不能做成看似紫砂壶的茶壶呢?当然能,其方法就是坯体做好后在外面进行喷浆处理。
当然,紫砂泥中添加一定量的水玻璃,也可以拉坯成型,但是经过这样的紫砂泥,烧结后已经不能保持紫砂独特的透气性能了,因为这样的坯体烧结后已经没有开放性的气孔了。
理论上,只要材质能成浆(200目以上的颗粒),都可以用喷枪喷出,所以将紫砂加工为细小的颗粒,再用喷枪喷到坯体表面,工艺上当然完全可行,但会增加加工成本。如果坯体原本就是紫砂,何必再这样做呢?
注浆壶、拉坯壶一定是要经过喷浆处理的,一是能产生鲜艳的颜色效果,一是能增加成品的光洁度,不仅成本较低,而且足能令许多不懂紫砂的消费者将其误认为紫砂。从审美角度,也的确有其价值,但这已经不是紫砂之美了。
在所有紫砂泥中,只有一种紫砂无论是矿源还是生熟粉和成品都呈红色,俗称“红皮龙”,这是一种相当稀少的优质紫砂,价格也很高,但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有人将其用做浆料。更多的,是在粘土中添加化工合成的染料,俗称铁红粉,所以,喷浆壶最多的是“红泥”壶,当然,也有少量加入其他颜色化工染料的,如绿壶(号称“本山绿”)、灰壶(号称“天青泥”)和黑壶(号称“黑泥”)。更多的,“本山绿”壶、“天青泥”壶、“黑泥”壶,更多的是在泥料中添加化工合成染料,那比喷浆更为简单经济。
鉴别这样的壶很简单,就是敲击起来声音清脆。但敲击声音清脆的并不肯定是喷浆壶,因为只要是用泥(粘土)做的壶,敲击声音都清脆,因为烧结后胎体中已经没有气孔存在(或气孔很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472

帖子

561

积分

认证会员

饮水当思源

积分
561

团队终身成就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22:21:50 | 只看该作者

全手、半手壶的差异与鉴别

关于全手半手烧成品的透气性,一般是认为半手的透气性要好,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首先,我简单介绍下全手半手的制作过程的区别,大家了解两者工艺流程的不同,就可以自己做出判断。
无论是全手还是半手,首先都是打泥条。泥条,是用类似木锤子的木搭子垂直用力,泥条受到挤压水平延展,达到一定的厚度(当然,还要均匀),就成为用来做身桶的泥片。相同的泥料(相同的材质、相同的干湿度),全手和半手的泥条,致密度是一样的(即使厚度不一样,致密度也是一样的)。
接下来,身桶的定型,两者工艺就不同了,这也是全手和半手制作工艺的区别所在。
全手,是围好泥条(筒状)后,放到转盘上,用类似炒菜用的木铲子的木拍子拍打成型(一边拍一边转)。这个过程,泥条的受力也与泥条面呈垂直状。着力分解为两部分,一小部分作用于继续提高泥料的致密度,大部分力作用于使泥条改变形状,
半手,是将先围成大概形状的身桶放进用于定型的石膏模具内,放在转盘上,然后手伸进去,一边转一边用手和与模具弧度基本一致的硬橡胶刮板从内部用力挤压,处理完退下模具,就得到了精致度与模具完全一样的身桶。这个过程的用力也被分解为两个部分:大部分力是水平的,用于处理坯体平整,小部分力是与泥条垂直的,作用为挤压,继续提高泥条的致密度。
两者比较可以看出,身桶成型过程的外力,会被分解为两个部分,垂直于泥片的部分作用于压,结果是导致致密度的提高,水平于泥片的部分,导致泥片平整,对致密度的改变没有作用。
全手工艺,力都是垂直的,但力被叠加性分解,大部分用于改变形状,小部分用于挤压泥片;半手工艺,力被水平和垂直方向分解,大部分用于可导致致密度提高的挤压,小部分作用于平整处理。综合用力的结果,是多余的泥料被处理下来。
不可否认,无论如何,全手和半手对可能导致泥片致密度改变的力是有所不同的,但这些区别是否就导致烧成品气孔大小的不同呢?我认为微乎其微。
A、用搭子拍打泥条成泥片的过程,泥料的致密度是否已经达到极限?或者,无论是全手的拍子拍还是半手的手挤刮子压,其力量是否大于打泥条时搭子的作用力?我的结论是否定的。这个结论也可得到验证:搭子砸到手上的疼痛感是否小于拍子拍打或手的挤压?
B、紫砂壶,最后都要经过烧制,合格的紫砂壶成品,气孔率都要在3%-5%之间(也有资料说为2%-6%之间,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研究,暂且引用这些结论)。烧制,就是继续提高坯体的致密度,以达到所需要的受外力的强度和通透性。这个过程,是融化泥料中的部分物质实现的。一定的物质,熔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全手还是半手,同样的泥料,同样的烧制温度,所融化的物质是一样的。合适的烧制,就是已经融化和尚未融化的物质比例恰当,未融化的部分成为器的骨架,已经融化的部分将骨架粘接起来。
假设上述A不成立,全手坯和半手坯封闭性气孔(气泡)不一致(全手多),气泡会阻碍对流热导,从而影响坯体的吃温,进而影响烧结程度,导致烧成品透气性不同,但这个情况也可排除:烧结过程,壶内是不存在对流导热的,只存在介质传导。也就是说,坯胎里面泥料与气泡的温度一样,所不同的是坯表与坯内,如果烧制时间不够长,会有内外烧结程度的差别。假如两者因致密度不同,如果烧成品要达到相同的气孔率,调节烧制温度,即可实现相同的气孔率。反证,如果两者致密度不同,那么两者的吃温就会不同,同样的器型、同样的大小、同样的烧制条件,两者烧成后的颜色就会有所不同。但这样的情况是否出现了呢?我的实验结果是没出现。
借助这个话题,顺便介绍下全手和半手壶的鉴别问题(呵呵,比较长,没耐心的朋友可以分段看、分时看)。
我说过,一切痕迹都可制造,一切痕迹都可掩盖,所以用痕迹来判断全手半手的成型方法,不是刻舟求剑就是误入歧途。但有一点无法掩盖,那就是做壶过程的用力。因为成型,无论是哪种工艺,同样的变化(弧度,平整性),都是同样大小外力作用的结果。
全手,成型是没有模具规制的,只能通过拍打(或镶接片)。拍打不到位,就会导致弧度不同,后期通过竹篦子篦平,就会导致致密度不同,即使生坯看起来很平整,烧制收缩后,凸凹也会显现出来。所以,假设泥片薄厚一致,拍身筒的环节就是最关键的了,力度、频率、轮盘转速都要很讲究,这又与泥料特点和干湿度(软硬度)相关,变量可谓最多,不是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的高手,基本处理不好,只能靠后面的篦子、明针刮压补救。但即使壶坯看起来很平整,经过干燥和烧制收缩后,成品表面也会有微小的凸凹差别,在反光下,就会很清楚地显现(对光的折射角度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0
123#
发表于 2015-4-3 15:40:07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22 01:38 ,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