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人到中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益民的画眉缸

[复制链接]

2943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突击队员勋章

11#
发表于 2010-7-7 21:08:10 | 只看该作者
QQ群107643903欢迎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22:32:1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8楼淡然于2010-07-07 18:00发表的  :

不是色差的问题,因为他还不会烧釉里红啊,你可以去网上查一下,正宗的釉里红是怎样的。釉里红是用氧化铜作为上色剂的,是最难烧的颜色。
哈哈  不是他不会烧釉里红,是你对瓷器了解的太浅薄了。
教你怎么认识釉里红:
    釉里红是我国传统的釉下装饰之一,它是铜化合物配合一定的原料磨至极细面画在釉下呈色。其开始创作年代可能早在宋朝,因为《宋史》有“仁宗召见学士王硅设紫花坐墩”的记载,紫花坐墩就是釉里红的产品,由于彩釉配合及烧成条件末恰到好处,钢在釉下便显出一种紫色,所以过去多有“钧紫”、  “元紫”,  “青花夹紫”的记载,估计它最初是由钧窑紫红斑启而创造的品种,不过它与钧红紫红斑不同之处:一是彩料从釉面移到了釉下;二是从彩料的随意涂布进到了有规则的花纹彩绘。
    由于烧成相当困难及当时的艺术风格,釉里红在元及明初多绘制简单的图案花纹。特别是明永乐时以三鱼、三果等画面较多,有的文献谓由于元代胭脂石的宝料不多,非常爱借,只好把那些原料重点的放在鱼形上,其实元瓷之紫及宗钧之紫都是以少量铜的化合物来着色,而不是依赖胭脂石的宝料。故把它用于三鱼三果的绘画上,只是工艺上和装饰风格的需要,并非真的是胭脂石的宝料不多。过去由于制法保密,做文字记载者又多不知着色特性,故有此臆测。
    釉里红流行以后就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为《陶说》中叙及宣德红鱼把杯时谓“以西红宝石为末,图画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鲜红夺目”以后明清两代的官窑、民窑都曾经大量制造釉里红产品,所以传遗下来的样品还不少。青花与釉里红画在一起的称为“斗彩”又称“青花夹紫”或“青花釉里红”。它们配合在一起,互相衬托,效果良好,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过去民间大量烧造的斗彩鲤鱼盘,几乎行销到我国城乡每个角落,解放后对釉里红的烧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质量又较前有所提高。   
    其制作方法是:先在坯胎上施一道青白底釉,:然后用釉里红色料绘画,最后再吹上一层青白盖釉,在还原焰气氛下,于1280℃一1300℃温度下烧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13#
发表于 2010-7-7 22:47:1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楼淡然于2010-07-07 12:18发表的  :

兄弟, 这个不是釉里红,只是西洋红。釉里红发色还要正。
许四缸顺子缸时间都分不清的朋友,你对瓷器的那点点认识,就别在这误导人家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15 20:53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