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诊断疾病的手段主要是望、闻、问、切。而其中的(切)“把脉”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中医给病人号脉的情景常常见诸电影、小说,悬丝诊脉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古典小说《西游记》就有“悬丝把脉”的描述(出自《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其实,这仅仅是艺术上的夸张,但中医特有的一些对待和处理疾病的方法,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技艺。时至今日,中医、中药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用处,这就是中国古代医学家的贡献。新中国的邮票也记录了他们。
中 医
中 药
人参为名贵中药,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曼陀罗。别名洋金花、闹羊花。中医学上以叶、花和种子入药,花名“洋金花”,性温、味辛,功能麻醉止痛、平喘,主治咳逆气喘、胃痛等症;并为中药全身麻醉的主药。种子名“风茄子”,外用治风湿痹痛等症。
射干为常用中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满山红。学名兴安杜鹃,又名满山红、达子香。能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肠炎、急性菌痢。
桔梗是一种很有效的药物,其祛痰、利咽、排脓的效果更好。中医常用它治疗咳嗽痰多,胸膈痞满,咽痛失音等症。由于桔梗作用部位主要在肺经,所以既能开泄肺气,又善于祛痰,可促使肺中痰浊脓血排出体外。
淡黄色花的萱草,俗称黄花菜,又叫金针菜,是一种营 养丰富的干果蔬菜珍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蛋白质、脂肪、天门冬素和秋水仙素等;还富含钙、磷、铁、胡 萝卜素等人体所需物质。在它含苞待放时将花蕾采下,蒸熟晒干保存,吃时在水中泡开即可。
百合的营养成分大部分是淀粉、蛋白质及脂肪,另外还有生物碱。历来被认为是滋补佳品。根据药理研究,百合有良好的止咳作用,并可以增加肺脏内血液的灌流量,改善肺部功能。百合也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贝母,有清肺化痰、止咳功能。生境分布生于林下、草甸或河谷。
乌头含有乌头碱,有剧毒,但经加工炮制后,毒性减低,中医学上用作温经散热、止痛药,性大热、味辛,主要治风寒湿痹、寒疝腹痛等症。
天南星主治: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芍药,又叫做离草。古人评花:牡丹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芍药的根仍称为“芍药”,是著名的中药材。芍药以其养血敛阴,补而不腻,柔肝缓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可以说,芍药是妇女一生的常用药,不愧为女科之花,妇女之良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