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欧阳修:掀北宋“三苏旋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5 07:1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宋至和、嘉祐年间,苏洵与他儿子苏轼、苏辙,离开家乡四川眉山,乘舟东下,过三峡,出夔门,到了北宋的京师汴梁应试。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由于这位大师级的文人推荐,三位川籍作家在开封城里掀起了一股三苏旋风。



  与欧阳修“为诗友,自以为不及”的梅尧臣,对于一代新人的崛起,感奋不已。在所写的《送曾子固苏轼》诗中,欢呼“楚蜀得曾苏,超然皆绝足,父子兄弟间,光辉自联属。”。他笔下所写的“光辉”,正是由于欧阳修大力提携、推荐、游说、鼓吹,苏洵及子轼、辙,曾巩及其弟曾布,才得以大展抱负。所以,发现真正有才华的人,并使其充分发挥能量,这才是大师的“师”。所谓慧眼识人,所谓甘为人梯,文学大师的伟大,除了伟大在自身的文学成就上,还伟大在知人、识人,发现人、培养人的堪为人师的这一点。



  凡大师,其学术成就,其文化贡献,其思想深度,其智慧之光,总是能够像电光雷鸣一样,产生巨大影响,在历史的一页上留下浓墨铸成的铭记,永不磨灭。当时,欧阳修为文坛公认的领袖,没有投票,没有选举,而受到“天下翕然师尊之”的拥戴。其第一成绩:纠偏当时文学积弊,创造一代新的文风。《宋史》认为他的功绩可与唐代韩愈的古文运动相比拟,“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起之”。第二成绩:是他发现了一大批如苏东坡这样的文学精英,使他们脱颖而出,造成宋代文学的辉煌。从文学史的角度看,那就更应该大书特书一笔,予以充分肯定的。


  梅尧臣诗里提到的曾子固,即曾巩,也是受到欧阳修关注过的。《宋史》说曾巩“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王安石也是通过他的推荐,得以受到欧阳修的教益。《宋史》的《曾巩传》和《王安石传》里都记载有这段:“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意,遂与之异。”“安石少好读书……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从大师的作品集中,有许多与这些年轻文友们的唱和,交游,思念,酬应的诗篇。欧阳修曾被他的政敌指斥,说他有朋党之嫌。他立即著《朋党论》,毫不掩饰他与同道者的亲密关系。“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



  宋人朱弁在他的笔记《曲洧见闻》里提到:“东坡之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辈类若此。一日,与其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从这里,我们更看到他那宽大的心怀,深情的期勉,以及对于年轻人成功的喜悦。若是受到这样大师的惠泽,岂不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嘛!大师的预见没有错,朱弁接着写道:“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苏轼文字),赏钱增至八百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读坡诗,便自觉气索。”



  韩愈说,不怕没有千里马,而怕没有伯乐,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当然,有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硬是没有伯乐出现,或出现了他也不干伯乐的事,尽去沽名钓誉,尽去风花雪月,尽去疯狂捞钱,尽去谋官求职,那也只能无可奈何,只好靠千里马自己去驰骋了。但千万别碰上一位非伯乐、却装作伯乐的家伙,“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那就该倒霉大了。



  真正的伯乐,必须如欧阳修这样大师风范者,才能造就文学的繁荣。有一次,他读到苏轼的文章,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给梅圣俞写了一封信, “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一个在文坛扛鼎的大人物,会为一个年轻作家的出现,高兴到甘愿为他让路,除了欧阳修,我们还能找出类似的第二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12-25 11:49:58 | 只看该作者
不怕没有千里马,而怕没有伯乐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5 11:51: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花鸟鱼虫,就不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09-12-25 12:36:15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伯乐,必须如欧阳修这样大师风范者,才能造就文学的繁荣。有一次,他读到苏轼的文章,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给梅圣俞写了一封信, “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一个在文坛扛鼎的大人物,会为一个年轻作家的出现,高兴到甘愿为他让路,除了欧阳修,我们还能找出类似的第二人吗?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7-7 08:15 , Processed in 0.1150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