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有毒的蛇类

[复制链接]

3524

主题

6785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风云使者

追颠使者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财富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13:5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竹叶青   通身绿色为主。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咬伤症状相对较轻。   咬伤症状:常看到两个较小的针尖样牙痕,被伤后数分钟伤口即见红肿,伤口灼痛难忍,其附近可见血性水泡,较重者患肢上端可见瘀斑。伤者有头痛头晕、眼花、嗜睡、恶心、呕吐、胸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反应。 眼镜蛇   通身黑色为主,头竖起,扁颈。体长一般97-200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生活在海拔30-1250千米的平原、丘陵、山地的灌木丛或竹林中,也常在溪沟、鱼塘边、坟堆、稻田、公路、住宅、附近活动,是典型的昼出性活动的蛇类。活动高峰期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左右,天气闷热时多在黄昏时出洞活动。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性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   咬伤症状:被眼镜蛇咬伤后,伤口即感疼痛且渐加重,范围迅速扩大。局部常见两个牙痕,伤口流血不多,而且很快闭合变黑,周围皮肤呈现红肿。伤口中心有麻木感,并向近心端蔓延。局部常有水泡及组织坏死并难愈合。一般在咬伤后约2至6小时,人感困倦、胸部闷胀、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畏寒、发热。 眼镜王蛇   通身黑褐色为主,头竖起,扁颈。分布我国南方。性情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体长120-400厘米,体重2-8千克。生活在平原至高山树木中,常在山区溪流附近出现,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一般隐匿在岩缝或树洞里,有时也能爬上树,往往是后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昼夜均活动。会主动袭击人,紧咬不放。   咬伤症状 能看到较大而深的两个牙痕,牙痕间距常大于1.8cm。首先局部感到剧痛,并逐渐发生红肿等急性炎症,中毒发展迅速,局部症状尚未充分表现以前就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被咬伤后半小时内即觉头晕头痛、四肢乏力、困倦思睡,继而流涎、呕吐,出现言语障碍。 烙铁头蛇   通身褐色为主,其间杂以黄绿或铁锈色斑。头呈三角形,短尾。主要分布在南方。   咬伤症状:有两个牙痕,并有渗血。其局部症状与竹叶青蛇伤相似,但比竹叶青蛇伤重。全身症状与竹叶青蛇咬伤基本相似,但较为严重一些。 银环蛇 金环蛇   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银环蛇)或黄横纹(金环蛇)。别名叫白花蛇、百步蛇、阳蛇、四十八节、银包铁、竹节蛇等等。体长一般在100-140厘米,最大者可达170厘米;体重约350克左右。分布在长江以南,生活在平原、山区、丘陵地带,常栖息在树木或山坡草丛、坟堆、石头堆下、路边、田埂、倒塌较多的土房子下、菜地及农家住宅附近。活动的高峰期在晚间6时到夜里12时,为典型的夜行性活动蛇类,尤其是闷热天气、雷雨前活动更为频繁,偶而可见白天出洞活动。其性情怯弱、胆小,受到惊扰时,或逃走或将头藏于身体下面,很少主动袭击人。较为敏感,离它太近时会张口咬人。其毒性极强。人被咬伤后,只有类似于蚂蚁叮咬的麻木感或微疼感觉,伤口不红、不肿、不痛,常被误认为是无毒蛇咬伤。一般在被咬1-4小时后,即引起全身中毒反应,一旦发现症状,后果严重,常因呼吸麻痹而致死。受惊时逃跑,但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   银环蛇咬伤症状:一般情况下,被咬伤部位30分钟内可见两个较小的如针尖样大小的牙痕,极少有出血。伤口不痛或微痛和麻木感,并向近心端逐渐蔓延。伤口局部不红不肿,任何人不介意就易贻误诊治。全身症状一般在伤后1至4小时才出现。有头晕眼花、头痛、胸闷气促、恶心、腹痛、咽喉不适、全身肌肉疼痛、四肢乏力、舌头活动不灵、张口困难。如延误处理,多数人病势会迅速恶化。   金环蛇咬伤局部症状与银环蛇伤相似。但金环蛇咬伤的伤口可出现局限性轻微红肿,呈“荔枝皮”样。全身症状与银环蛇咬伤基本相同,但病情发展较银环蛇咬伤稍慢。 蝮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呈三角形。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咬伤后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咬伤症状:有两个深而清晰的牙痕,伤口有刺痛及麻木感,周围肿胀明显。局部压痛,活动则加剧,肿痛于2-4天为甚。伤口出血不多,但常见有黄色粘液渗出,局部能看到瘀斑及水、血泡。全身症状多出现在伤后1-6小时,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是蝮蛇伤早期中毒的特征之一。 蝰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呈略长的三角形。受惊时,能长时间对峙。咬伤症状类似尖吻蝮蛇。   咬伤症状:有两个大的牙痕。伤口肿痛,出血,皮下出血形成瘀斑。部份患者伤口有血、水泡,常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和溃烂甚至累及骨质。被咬伤后发病急,症状严重,来势凶,始初阶段使血液大量快促凝固,血液中大量消耗凝血因子,之后,血液失凝。 尖吻蝮(五步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背部有灰白色的方形块斑,头背棕黑色,头侧土黃色,二者截然分明。头大,呈三角形,鼻子上翘(看上去像叼了个烟头),凶狠,主动袭击人。体长一般为120-200百米,体重可达1.5千克左右。生活在山区树林及溪涧岩石或落叶下、杂草地、沟边、路边、村子住宅附近、柴草堆、住宅內或厕所附近。常盘卷不动,头位于体中昂直起,吻尖向上,颤动其尾。体色与环境较为和谐,虽不太活跃,但对人畜危害较大。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咬伤症状:较蝮蛇咬伤严重。牙痕较大、深,间距宽。常伴有出血。伤口剧烈灼痛和局部胀为该蛇伤一大特点,伤口红肿胀而向外蔓延,可扩展至躯干部。伤口附近有较大的水、血泡形成,而且有较大较深的局部组织溃烂与坏死。较快出现且来势凶猛。常见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心悸,胸闷,气促,视力模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9-10-9 13:55:3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分享  
花鸟鱼虫,就不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10-9 13:57:5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下,感谢楼主的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17 18:08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