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7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 今日中国,每一所村庄都是一座圆明园

[复制链接]

1060

主题

2135

帖子

22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8132

团队终身成就勋章贴图大师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8: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一所农村豪宅说起

刚过去的鸡年春节里,一则新闻引发热议。

在浙江海宁某新农村,有农民耗费100万,在自家宅基地上修建起600平的五层精装豪宅。

农民自建的五层精装豪宅

看一眼这五层豪宅与室内装潢,不禁让人好生羡慕,感叹江浙农村多土豪。

在当地,就连有过旅美经历的人都忍不住惊叹:“在美国,普通人家的住房条件与装修标准都没有这么好!”

这本是一则歌颂农村新面貌,赞美农民新生活,充满满满正能量的新闻。

但此时此刻,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在谈及该如何居住这么一栋超级大豪宅时,楼主人这么回答:
家中有五口人,两个年迈老人单独住2楼的一整层,面积130平;

我们夫妇两人住3楼的一整层,面积也为130平;

还在读研究生的儿子,平常不怎么回家,毕业后也很可能去杭州工作定居,但4楼一整层的130平,还是预留下给他做婚房。
在楼主人的回答中,能隐隐地感觉到,他心里其实也明白,儿子毕业后不会回到这个拥有百平大豪宅的农村老家,但还是耗费巨资为儿子加盖一层,哪怕建完后一直空着。

而可以预见的是,当年迈老人离逝后,这个农村家庭还会再多出一整层的空房子。

届时,当只剩两人独自留守这空荡荡的百万豪宅时,家的温暖与温馨,不知从何而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0

主题

2135

帖子

22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8132

团队终身成就勋章贴图大师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居民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2
人越来越少,楼越建越多

海宁的这户农民,只是今天中国九亿农民的一个缩影,但又是其中最最幸运的。

说幸运,是因为这户农民生在长在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中心区!


▲浙江海宁市地理位置(紫色虚线内)

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虽然自身人口也会遭到大城市无情抽吸,但因毗邻上海、杭州、宁波、等发达城市,一定程度上会享受到大城市外溢带来的各种福利。

但中国绝大多数的村庄却没有如此幸运,因远离大城市、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产业缺乏,只能沦为给发达地区不断输血(人口)的牺牲品。

在今天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运动面前,从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出走的资金、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几乎永远不会再回来,这绝非危言耸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0

主题

2135

帖子

22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8132

团队终身成就勋章贴图大师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居民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8:22:29 | 只看该作者

▲西部农村一户农家,空凳子代表赴外打工的家人

事实上,今日中国之农村,已经为世人呈现出这样一盛世怪象:村里的常住人口与一排排楼房数量远无法成正比。

一边,没有丝毫产业可言的农村因人口流失急剧空壳化;而在另一边,从南到北,由东至西,农村凡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大量楼房却在拔地而起。

楼房所起之处,思维僵化的人们依旧在按照原始的本能和生活惯性,建造着心中臆想的房子。

通常情况下,一户农家有多少个孩子,就会建造多少层(栋)的房子,加上家中老人和自己的居住需要,最终建成的房子,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以下几大特征:
多层、房间套数多
居住品质差
人均居住面积超大

这其中,最最令人感到刺骨锥心的是,建造这些楼房,大多要花掉农民一生的积蓄!

对此,我一直有种深深的困惑:

为何不按需而行、量力而行,将不必要花费的钱节省下来,作为自己或孩子在城市买房的首付款?

为何不把不必要花,省下来的钱投入在子女的读书教育上?

为何不建造小而美的房屋,把省下来的钱把房子装修得舒适温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0

主题

2135

帖子

22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8132

团队终身成就勋章贴图大师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居民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8:23:08 | 只看该作者
3
是豪宅,还是废墟?

今天,农民大量进城,曾经热闹的村庄,仿佛被掏空了心脏,只剩下莫名的凄凉。

一老家在河南周口的网友,过年返乡期间,用自己的手机镜头,分享了几张村中的所见所闻:

上图中的红色大门,如今显得有些斑驳,这家人全家都在外地打工求学,每年只在春节时回来一次。

上图是村里最高的一栋三层洋楼,但偌大的楼房,里面却只住着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楼房建好后,这户人家便又去城里打工挣钱。

而上面的这栋房子,上下两层共一千多平米,图中每个窗户便代表一间房屋,但这户人家却只有三口人……

看着这些照片,心中满是疑惑,让一个七十多岁老太,独自一人住在这么一栋楼里,这合适吗?

再看看那建得跟厂房似的二层楼房,不知人住进去是否真的会很气派?

今天,农村地区像这样的“豪宅”早已遍地开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0

主题

2135

帖子

22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8132

团队终身成就勋章贴图大师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居民

5#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8:23:57 | 只看该作者
4
对农村的洗劫才刚刚开始

中国农民恐怕是全世界最勤劳但也是最不富有的农民 ,他们从土地中刨食,在血汗工厂打工,却把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凝固在老家高楼的钢筋水泥里。

和城市里的房子不同,中国农民虽有耕地和宅基地,却没有产权,得不到法律上的保护。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及在其上面建造的房屋,没有产权,就无法自由交易(法律只认可同村村民之间的交易),也不能抵押贷款,更不能像大城市里的房子可以出租(农村根本就没租房市场),进而彻底沦为一种“死资本”。

未来,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与转移,许多村庄将继续衰败下去,自然村每天正以几百个的速度消失,而且还会越来越多。
但很不幸的是
城市化对农村的洗劫才刚刚开始

这种洗劫不仅仅只体现在抽走农村宝贵的人口与资金,屡见不鲜、屡禁不止的污染下乡、强拆强征等等,同样在洗劫农村的一切,破坏农村的肌体。

城市化运动面前,那些花费农民一生血汗钱,建起的楼房将不再拥有价值,甚至连其最基本的居住价值,恐怕都将因缺少人烟而丧失,彻彻底底沦为老鼠和蜘蛛们的乐园。

更为可悲的是,许多人还在村庄本能和惯性生活着,麻木无知地生活在自己或别人的评价里。

因为思维早已固化,对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严重缺乏认知,我们的父老乡亲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个时代正对自己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主题

2604

帖子

67万

积分

版主

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9924

团队贴图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团队最具号召力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最爱沙发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版主勋章

6#
发表于 2017-2-13 10:52:32 | 只看该作者
赏花养鸟、观景摄影、上网交流、快乐休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7#
发表于 2017-2-13 22:48: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农民啊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0 05:03 ,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