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犬类病防] 犬蛔虫病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10:4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在我国分布较广,主在危害1~3月龄的仔犬,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

病原及其生活史

犬蛔虫(犬弓首蛔虫)呈淡黄白色,头端有3片唇,体侧有狭 长的颈翼膜。犬蛔虫的特点是在食道与肠管连接处有1个小胃。雄虫长50~110毫米,尾端弯曲;雌虫长90~180毫米,尾端直。狮蛔虫(狮弓蛔虫)颜色、形态与犬蛔虫相似,但无小胃;雄虫长35~70毫米,雌虫长30~100毫米。

犬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3月龄以内的仔犬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在肠内卵出幼虫,幼虫钻入肠壁,经淋巴系统到肠系膜淋巴结,然后经血流到达肝脏,再随血流达肺脏,幼虫经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再经喉头被咽入胃,到小肠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全部过程4~5周。年龄大的犬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幼虫随血流到达身体各组织器官中,形成包囊,幼虫保持活力,但不进一步发育;体内含有包囊的母犬怀孕后,幼虫初激活,通过胎盘移行到胎儿肝脏而引起胎内感染。胎儿出生后,幼虫移行到肺脏,然后再移行到胃肠道发育为成虫,在仔犬出生后23~40天已出现成熟的犬蛔虫。新生仔犬也可通过吸吮初乳而引起感染,感染后幼虫在小肠中直接发育为成虫。

蛔虫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被犬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进而钻入肠壁内发育后返回肠腔,经3~4周发育为成虫。

诊断要点

(1)临床症状 逐渐消瘦,粘膜苍白。食欲不振,呕吐、异嗜,消化障碍,先下痢而后便秘。偶见有癫痫性痉挛。幼犬腹部膨大,发育迟缓。感染严重时,其呕吐物和粪便中常排出蛔虫,即可确诊。

(2)实验室检查 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或直接涂片法,检验粪便内的虫卵进行确诊。

防治措施

(1)定期检验与驱虫 幼犬每月检查1次,成年犬每季检查1次,发现病犬,立即进行驱虫。可用左咪唑,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用甲苯咪唑,1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服2次,连服2天。磺苯咪唑15毫克/千克体重或用噻嘧啶(抗虫灵)5~1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或用枸橼酸哌嗪(驱蛔灵)10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

(2)搞好清洁耳卫生 对环境、食槽、食物的清洁卫生要认真搞好,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发酵处理。
-----------------------------------------------------------------------------------------------------
犬蛔虫病是幼犬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周-5月龄的幼犬,重者可导致死亡。蛔虫病是幼犬肠套迭的主要因素之一。

    [病原]犬的蛔虫主要有两种:一是犬弓首蛔虫,该蛔虫是幼小犬寄生的主要蛔虫;二是狮弓首蛔虫,常发生于成年犬。但成年犬两种蛔虫均为终末宿主。另外一种在犬中很少寄生的蛔虫是猫弓首蛔虫。

    犬弓首蛔虫,雄虫长50-110毫米,雌虫长90-180毫米。虫卵圆形,大小为68X74微米。狮弓首蛔虫,雄虫长35-70毫米,雌虫长30-100毫米。虫卵似圆形,大小为49X86微米。

    [生活史]犬弓首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0-15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当感染性虫卵被成年母犬吞食后,幼虫随血液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形成包囊、幼虫保持活力,当母犬怀孕后,幼虫随血液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以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已经感染了。当幼虫在胎儿体内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时)变为第三期幼虫,当胎儿出生后,第三期幼虫已移行到肺脏,在肺中停留一周后,变为第四期幼虫,随呼吸进入气管至咽部。当幼犬吞咽时被咽入胃中然后进入小肠中。幼犬出生3周后小肠内的蛔虫已发育为成虫。所以幼犬在一个月左右最易发生蛔虫性胃肠炎。上述生活史是幼犬感染蛔虫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感染方式是,当2-3个月龄幼犬直接由外界吞食感染性虫卵;在犬的小肠内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肠壁、经淋巴系统到肠系膜淋巴结,然后经血液到达肝脏,再随血液到肺脏,感染后的第5天,肺中的幼虫到达高峰,幼虫经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到达咽部,再被咽入胃,到小肠后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幼犬从吞食感染性虫卵到幼虫发育为成虫,大约需4-5周的时间狮弓首蛔虫生活史较简单。感染性虫卵被犬吞食后,幼虫在小肠中逸出,进入肠壁发育,发育的幼虫又重返回肠腔内,经3~4周发育为成虫,没有体内移行过程,狮弓首蛔虫一般多感染于成年犬。

    猫弓首蛔虫很少发生于犬。

    [症状及致病作用]蛔虫在小肠内造成机械性刺激,夺取机体营养并分泌毒素。

    蛔虫在犬肠道内是比较粗大的寄生虫,寄生的数量不等。笔者在一两个月的幼犬蛔虫性梗阻手术中一次由肠腔中取出83条蛔虫。蛔虫在狭窄的小肠中,对肠道机械性刺激最为严重,可引起卡他性肠炎、肠粘膜损伤、出血。特别是在饥饿、发热、饲喂食物改变及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下,虫体活动更为频繁,可窜入胃中、胆管或胰管内,引起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当虫体大量集结成团时可造成肠管阻塞,更易引起肠套迭,以致肠坏死及穿孔。

    蛔虫幼虫在犬体内移行过程中,损伤肠壁、肺毛细血管及肺泡壁,可见有血便、咳嗽、气喘及肺炎症状。

    虫体在小肠内寄生时向机体掠夺了大量的营养,可导致机体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症状。虫体在体内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损害机体,可使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中毒,出现贫血及神经症状及过敏反应。

    主要症状大致为渐进性消瘦、可视粘膜发白、营养不良、被毛粗乱无光、食欲不振、呕吐,偶见呕吐物中有虫体;异嗜,消化功能障碍、触诊、隔腹触压肠管,大量虫体寄生时可感到肠管套迭界线。有腹痛症状,患犬不时的叫唤。出现套迭或梗阻时,患犬全身情况恶化、不排便。

    另外,虫体在肺移行中,出现咳嗽,重者可造成肺炎症状,体温升高。

    [诊断]根据呕吐物及粪便中见到虫体可以确诊;用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也可确诊。

    [治疗]

    (1)左旋咪唑,8-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3日。

    (2)丙硫苯咪唑,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3日。

    (3)硫苯咪唑,?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2-3日。

    [预防]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幼犬在两个月左右一定要进行驱虫。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主题

1076

帖子

240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408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8-9-19 12:08:43 | 只看该作者
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
微笑的人才够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1 00:55 ,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