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底钓调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3:3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浮标调钓,首先必须要明确一个问题:我们调钓浮标的目的是什么?调的是什么?钓的又是什么?也就是说调钓浮标的本质是什么?调钓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垂钓前调目的设定;二是调标后钓目的设定。浮标的调有两点:一是无钩调标,无钩调标的目的就是大概了解浮标的吃铅量,同时我们也会了解到大线的受力情况(大线受力大小即是铅重的大小)。通过无钩调标我们能在标目上看到若干平衡点,这些个平衡点就是我们判断整个钓组在水中状态的依据;二是带钩调标,也就是在无钩调标的基础上,我们再挂上钩进行调标,这时就能了解钩的重量,同时也能得到子线的受力情况(钩重的大小即是子线受力的大小)。

        目前也有人讨论带饵调标,可带饵调标时钓饵雾化溶散,每次上饵时饵重的误差调标时鱼就饵等原因,造成带饵调标时饵料的重量不可确定,所以其调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我们调标要的是一个确定结果,特别是底钓的时候。当然我们可以在带钩调标时称出饵重,尤其是钓浮、钓糗鱼时带饵调标的方法可能是明智的选择。下面我再说说钓目的设定的意义,钓目设定后有三项数据是确定的,即垂钓前已确定的无钩调目,及带钩调目,还有新设定的钓目。从力学原理可以推出:根据无钩调目与钓目,我们可以知道子线的受力情况,然后根据带钩调目、钓目、钩重及饵重,我们就能知道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双钩压某一标是4目,带钩调标为2目,这时窝钩调目就应该是6目。当钓目小于6目时,水下的一根子线肯定是直的。而钓目在1~6目,则都是属于钓灵,从钓1目到钓6目就是灵中找钝。当钓到6目时再把浮标逐渐向上拉,这个过程中浮标将保持在6目,这个调目不变的过程即是子线逐渐弯曲的过程。当上拉浮标直至钓目超过6目时,铅坠就已经触底了,而这个过程则是向钓钝的方向走,钩重配合饵重相比较,就能很清楚地知道在特定的调目下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如果钩重和饵重相同,我们调几钓几就是不灵不钝;饵重大于钩重时想钓不灵不钝应从调目向标尾的方向找(如果饵重过大,那么调20目钓1 目也不一定能找到不灵不钝);饵重小于钩重时采取调几钓几的方法此时上钩可能离底,若想钓不灵不钝则应从调目向下(标根)找,即增加钓目。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调钓只是相对的定量,饵重是随时变化的,我们必须控制好饵重才能更精确地控制好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才能根据标目的变化清楚地知道钩上饵的残留情况。

        了解这些对实际垂钓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垂钓时大线起到力的传导作用,它把鱼就饵时对钓组产生的力传导到浮标上。这个力的传导实际上是鱼就饵时钓饵的位移通过子线引起铅坠的位移,再通过水线传到浮标上,所以水线的松紧度直接影响鱼就饵时力的传导。在鱼就饵时吸力较小的情况下,水线过松过紧都可能影响力的传导,这就要求水线的松紧度适宜。水线的松紧度是由浮标的吃铅大小决定的,而浮标吃铅的大小通过无钩调标就能得知(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同一种材料,同样生产工序生产的浮标,标的体积大小决定标的吃铅大小。而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不同工序的标,其吃铅量与标体积的大小就不一定成正比了。通常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材质轻的浮标吃铅量就大,所以浮标体积大小与吃铅量大小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我们平时说标的大小应该有个明确的概念但我认为特指浮标吃铅量的大小比较合适;而体积的大小只决定了浮标在水中的灵敏度。有时即使鱼就饵的力通过水线没有损失掉,但由于力过小就不足以启动标动,所以有时也要视情况选用不同体积的浮标。在某种鱼情下若想有意地掩盖不真实的信号,不能只靠带钩调目与钓目的差距来实现,变换浮标体积的大小一样可以屏蔽杂乱的信号;当决定选用某只浮标后,真正目的不只是为了信号的传递,在遇到大风、大浪、水流、水较深及水线较粗等情况时,都要选择适合的浮标,也就是指吃铅量大小合适的浮标)。另外,无钩调目还能为我们判断钓组的其他状态提供依据,即当钓目被设定后,我们就能通过无钩调目清楚子线的受力情况。我们都知道悬坠钓虽然能在第一时间使浮标出现鱼迅反映,但钩饵被吸入鱼口的难易度除与饵的软硬、大小有关外,还与子线的受力有关——子线受力越大,钩饵的入口就越差,就会出现子线挡口。子线的受力情况除影响钓饵入口外还与力的传导有关——子线松而弯曲,钓饵虽然容易入口,但钩饵的位移不能带动坠的位移,鱼的吃口在标上就表现不出来。所以子线也不能一点不受力,除非是在特殊鱼情下必须钓子线的弯曲(看抬标、钓死口)这些都是通过钓目与无钩调目相结合才能判断出来的。

上面提到过浮标调钓中经常会涉及的一个术语,那就是“调几钓几”,实际上“调几钓几”就是带钩调目与钓目相同。很多钓鱼人在垂钓时只知道带钩调目,再通过这个带钩调目来设定钓目,实际上通过以上分析,带钩调目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钓组的判断。带钩调目与钓目决定的是钓饵在水底的状态(触底、轻触底和离底等),而钓饵在水底的状态能引起鱼就饵,调整钓饵入口性及改变钓饵对塘底浆层的压力等多种作用。只知道带钩调目与钓目,虽然也可以通过应变来提高中鱼率,但钓目高于调目后却只能是心里没底,但知道无钩调目后纵然千变万化,心里也一目了然。总之,我们在调钓浮标时对无钩调目、带钩调目、钓目都应该很清楚才行。

知道了浮标调目的本质,在实际垂钓中的应用就游刃有余了,下面就举几例说明一下:

        1.鱼小轻口:遇到这种鱼情,首先要选用短身、体积和吃铅都小的浮标,用线也要细,目的是尽量不损失力的传导。如果鱼能主动就饵,也可以钓双钩饵到底,这样钓饵在水底不动,鱼就饵时较容易入口,特别是比赛时受惊的鱼,虽然它们能主动就饵,但对飘动的钓饵还是心有余悸。为了控制子线挡嘴的问题,钓要离无钩调目近一些。如果鱼不能主动就饵有两种办法:一是钓双钩到底但要抛满竿,注意抓底部截口,钓饵到位后还要注意引逗;二是钓上钩离底,即钓目要小于带钩调目,同时仍要注意引逗,但子线因钓饵的拉力会受力较大,又由于鱼口轻且小,所以子线挡口的问题就很明显,这时应变的措施就只能是减轻钩重和饵重了。由于钩重、饵重的减轻,钓目和无钩调目就会接近些。

        2.鱼小滑口:这种鱼情应选细长身、短尾的小标,线要细,钩要轻,钩距要小。如果鱼能主动就饵,可以钓双钩到底。由于钩轻,无钩调目和带钩调目很小,钓目最好不要大于带钩调目。又由于子线的受力小,力的传导受影响,所以浮标反映出的动作也不大,通常只有上、下蹭动,但中鱼率却很高。有人把浮标表现出的动作称为下顿小口,但根据下顿的原理,似乎又很勉强,因为有时信号连下蹭都说不上,标动时只看得到水面局部向下轻轻一凹,仅此而已。如果遇到吃口不好,鱼不太主动就饵,可带钩调高一点,一般调3~4目,仍然要钓双钩到底。此时钓目要低于带钩调目,要抛满竿,主抓浮标到位后的动作,如浮标到位后没动作应采取引逗。由于钩轻、饵轻,子线受力不大,引逗时钓饵连动引鱼就饵,所以鱼就饵的挡口情况就会降到更低。这种鱼情切忌不能钓钩饵轻触底,不能让钓饵在底部产生晃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鱼不主动就饵时调高目的原因是便于引逗与观标,而鱼口好时调低目会对我们的视觉刺激更强烈一些。

        3.鱼小口好:这种鱼情一般指生口小鲫,钓底可选用吃铅大的浮标,口乱时调高目,口不乱时调低目。钓底时对于口不乱的生口鱼调低目能更好地抓离底截口信号;而口乱时调高目是为了把鱼压在底层钓,同时调高钓高更有利于择口。由于底钓生口鱼可抓底部截口或钓饵到底后短期内的信号,所以对钩重、饵重要求不高,影响于吸饵入口的主要因素是饵料的状态。钓快鱼时钓目是不定的,而当鱼变慢时则与前面提到的钓轻口鱼情的应变之策雷同。

        4.钓大鲫鱼:对付大鲫鱼,鱼口好时选中长身、中等吃铅的浮标,带钩调低目;鱼口较少时短身标,带钩调高目,这样更有利于引逗。钓底时有口不中鱼,钓目应向无钩调目靠近。

        5.钓综合鱼:钓综合鱼最好准备两套线组,各调一大一小两支浮标,顺风、无风、搓大饵时用小标;顶风、侧风、拉饵钓时用大标。带钩调目要高些,有口不中鱼时钓目也要向无钩调目靠近。
底钓调标首先要掌握无钩调目和带饵调标,实现垂钓时钓目的选择要以鱼情、鱼口及中鱼情况而定。当钓饵轻触底与减轻子线受力相矛盾时可调节钩重、饵重及引逗来解决。至于带钩调高目还是调低目要与鱼口或钓法的要求相对应。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5636

帖子

820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820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幽默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8-12-2 13:48:18 | 只看该作者
钓鱼真经!!!学习了!!!谢谢,
鸟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7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4
板凳
发表于 2009-2-13 11:14:25 | 只看该作者
好经验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30 20:45 ,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