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之一: 遛鸟
-----------谨以此文献给城市遛鸟人
作者:星天外
聚树而居为村落,聚井而市,就有了城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村落生息繁衍的节奏.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是城市安身立命的法则.
男耕女织,休养生息,是村落的追求.于是就有了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商贾发达,自由幸福,是城市的向往,于是就有了在智者精英苦苦探索寻求中的"乌托邦".
人们总不安于现状.
村落的向往城市的灯红酒绿.
城市的羡慕村落的有地有房.
不能去城市的富裕村落盖得房和城市一样,花花绿绿的砖檐述说着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不能去乡村的富裕地方盖的房和村落一样,前庭后院的花草阐述着他们自然化的脚步.
没有别墅,也没有前庭后院的我,和这个城市的多数人一样,住在高高的楼房中.打开窗是缝隙一样的天空,走下楼是车水马龙的世界.楼下绿地的草坪是不可以坐的,楼下的走道是不可以喧哗的.人行道也不可以立得太久,来往的行人太多.
于是我们就养上了鸟.
就象下雨天,一开始找不到蜗牛.当找到一个就一下看见许多一样.我猛地发现了城市另一群人-----遛鸟人.
我刚开始留意到他们,是在汉口路那的一个街心花园,不远处有一个现在已经没有的江阴路花鸟市场.都是退休的提笼架鸟.一个个兴致很高,边晒太阳边遛鸟边聊天.
随着城市的变迁,这样的街景在渐渐褪去.
养鸟者的年龄也宽泛了,是各个年龄都有.我看见一对小夫妻买了红嘴相思,喜孜孜走了.我看见一个小男孩陪几个女孩买了对桃脸鹦鹉,很高兴的样子.我也看见几个中年男子,人手两个鸟笼,来挑靛颏.也碰见一个老者一边自己挑绣眼,还一边告诉我挑的方法.
骑车遛鸟也多了.车有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当然也有我这样的提笼遛鸟的,可是不多.
我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如图片上这样执着的遛鸟者不知道还能保留多少?
他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踩着自行车到鸟友聚集的绿地茶食,一起遛画眉.然后迎着朝阳回家,再匆匆上班去.他们可以为鸟付出,为鸟执着.他们是爱鸟人的中坚力量.
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不安分的人.
不过有的人把不安分只投给了车房等物质,他们却投给了鸟.
安分守己地工作,梦想全送给了鸟,这也是可敬佩的.
这也是一种境界.我想在这里没有财富和地位的区别了.
我成不了这样的鸟人,所以我的鸟也只是一般.
每天清晨听见它们叫就是我们全家的快乐.
一个城市有小鸟就会多一种声音.
一个城市有他们就会多一种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