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大名著] 周恩来批示保住《五牛图》 当年曾被劫到海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09:3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牛图》为长卷形式,全长139.8厘米,宽20.8厘米

    1950年初,周总理收到一位香港爱国人士的来信,说当年被八国联军劫出海外的《五牛图》,近日会在香港出现并被拍卖。这位爱国人士说,他本想购买下来献给祖国,但画主要价10万港元,他个人无力购买,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出资收回国宝。当时,10万港元对于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可是再困难也要收回国宝。于是,周总理立刻给文化部下达了三条批示:一、派专家赴港对国宝进行鉴定,确定其真伪后负责收购;二、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以确保文物安全;三、文物返回后,交给收藏条件好的单位妥善保管。
   
    文化部接到总理批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赶赴香港。经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后又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买下此画。现此画修复后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画之所以引起国家的充分重视,有两个原因:一是此画是目前所见最早画在纸上的绘画作品之一,纸为麻料制成;二是缘于它的作者韩滉。韩滉曾出任浙东西两道节度使等官职,到唐德宗时官至宰相,封晋国公。
   
    关于《五牛图》的创作过程,有一民间传说。有一次韩滉与友人谈论绘画之事,友人问道:“近来论画者谈及驴、牛和马,皆认为是常见之畜,最难状貌图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见?”韩滉稍加思索后回答说:“此话有一定道理,因牛马都是人们熟悉的家畜,画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误笔,人们就能发现,所以一般画家都不涉及此类题材。”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继续说:“不过,我以为自古迄今,农事为天下之本,而耕牛则为农家之宝。只要画家能够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画出特色的。”
   
    一天,韩滉带领随从来到郊外的田间小道上,看到几头耕牛在低头食草,二三牧童在嬉耍,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笛,逍遥自得。远处又见一头耕牛翘首而奔,另有几头耕牛纵趾鸣叫,有的回头舐舌,有的俯首寻草。在开阔的田野里,有几位农夫正在田间用牛耕地翻土。韩滉看得出神,连忙取出画夹,全神贯注地速写出一幅幅耕牛图景。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修改,终于绘出状貌各异的五头牛。
   
    在《五牛图》的画面中,一头牛在低头慢慢地食草;一头牛翘首向前奔驰,仿佛是撒野的猛兽;一头牛在回顾舐舌,露出一幅旁若无人的样子;另一头牛则纵趾而鸣,好像在呼唤着离去的伙伴;还有一头牛在缓步跂行,似乎走向田头,又仿佛耕地归来,令人回味无穷。
  关于《五牛图》的创作意图,历来说法不一。最早的解释者是元代的赵孟頫,他认为韩滉此图意在效仿梁朝陶弘景画牛寓意的故事。陶弘景是齐梁间著名的道士,他虽修道山中,但并未忘情世间,多次替萧衍出谋划策。萧衍立国为梁后,多次召他出山,他都坚辞不就,并且画了两头牛:“一牛散放水草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南史》卷七十六)萧衍看后,明白了陶弘景的意思,知道他不愿在官场中受约束,就不再勉强他。虽然《五牛图》中有一牛是以红绳络头为饰,略似陶弘景故事,但综观韩氏一生为官从无退隐之意的轨迹,似乎又与此无关。
  当图到了清帝乾隆手里的时候,乾隆又做了另外一种揣测,可从他的题诗上知道:“一牛络首四牛闲”,是讲韩滉的五个兄弟中只有韩滉一人在朝为官;“弘景高情想象间”,是指陶弘景的清高只是一种理想之境界并不足取;“舐龁讵唯夸曲肖,要因问喘识民艰” 这两句包含了“丙吉问喘”的典故,大意是韩滉和丙吉两位先朝的丞相都能从大处考虑,真正的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但当时乾隆身为帝王,正处于大清盛世之际,自然希望得到贤臣良将的辅助,对陶弘景“出世”的做法肯定不赞成。因此,乾隆由《五牛图》联想到汉代名相丙吉也便不难理解了。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938

帖子

12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2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4 10:50:1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4 13:33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