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闻趣事] 梁武帝何以卖身献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6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062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幽默大师勋章创作大师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突击队员勋章贴图大师勋章财富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16: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梁武帝(464—549),名萧衍,字叔达,祖籍南兰陵中都里,即今江苏丹阳。萧衍据说出身十分显赫,其祖上是大名鼎鼎的汉代开国名相萧何,萧衍算是萧何第二十五世孙。萧衍多才多艺,学识广博。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绝对能排前三名。

令人十分不解的是,萧衍虽君临天下,可在佛祖面前却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萧衍精通佛学经典,常到寺院给人讲学,底下听众多是可达万人。有趣地是作为皇帝的萧衍,常常一边处理军国大事,一边还琢磨出家为僧的事儿。这事儿听起来非常滑稽,但是,它的确发生过。据史料记载,萧衍曾以九五之尊,舍弃江山社稷,先后四次跑到寺院里,当起和尚来。

萧衍对佛祖的虔诚绝对不是装出来的。不仅他统治的梁朝是中国佛教的极盛期,比如仅寺庙梁朝就有两千八百四十六座,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余人,仅在天子脚下的建康城就有大寺七百余座。而且萧衍本人更是以佛门弟子自居,平常不近女色,也不动荤腥。饶是如此,还提倡朝廷上下,全国臣民一起效仿:每当祭祀宗庙时,都不准再用生猪、活牛,代之以蔬菜果品。自从萧衍定下佛门戒律后,中国的和尚们便告别了大口吃肉的幸福生活——一律只能吃素。

按萧衍的观点,既然自己是佛祖的奴隶,当然就得给佛祖的供奉之所——寺庙提供点赞助。如果硬性摊派索捐,那么,百官富豪肯定是不大太心甘情愿的。于是萧衍便琢磨出了一个聪明的创收方法——卖身献佛。

公元527年,萧衍亲自赶赴同泰寺,正儿八经地当了三天“住持和尚”。自从进了一回同泰寺,萧衍似乎尝到了出家的甜头儿,此后,他又接连在528年、545年、547年,三次跑进庙里“舍身”做起和尚来。

第一回,他当和尚的时间很短,只用了四天时间,百官没掏钱。

第二回,有了经验的萧衍便死赖在同泰不走。这样一来,天下无主,诸王百官自然急了。而当时的风俗是,和尚返俗,是要交给寺院一笔赎身费的。百官探到的口风是:得交上一亿元,同泰寺的和尚才会放人。大伙西拼东凑,终于凑到了一亿元,然后集体跑到寺院的东门口山呼万岁,呼唤萧衍回来当皇帝。萧衍倒不着急,磨蹭再三,才答应回宫。

过了十几年,萧衍又犯了当和尚的瘾,百官再次大放血。紧接着,第二年,他又故技重施,赎身的情形与前几次又如出一辙。梁武帝前后当了四次和尚,朝廷总共破费了4亿钱。而且,他每赎一次,便要郑重其事地更换一次年号,以此纪念,以致他的年号最终有七个之多。

有了这几笔史上最昂贵的赎身费,同泰寺的和尚自然赚得盆满钵满。在这几场赎身的闹剧中,明着看,捐的钱都是从百官诸王的腰包里掏出来的,没有花国库一分一文,也没有耗费百姓的民脂民膏,看似萧衍是很有分寸的,是十分爱民的,可萧衍不曾想到的是,那些官员在这里丢失的,肯定会从百姓那里加倍搜刮回来!
  [fly]   一杯茶 品人生沉浮  平常心 阅万千世界 [/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2-24 10:31 ,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