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3-11 20:14:34
|
只看该作者
51一名经济学家到乡间度假,住在一家小客栈,他和客栈主人的女儿有染。
一年后,他旧地重游,见他的女友抱一刚出世不久的婴儿,她说这是他们一夜风流的
结晶。
经济学家说:“你为什么不一早通知我,我们可奉子成婚啊!”婴儿的母亲回答:“
我们家里开会研究之后,决定有一个私生子胜于有一个经济学家的儿子
52经济学家的办法
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漂流到孤岛上,十分饥饿。这时海面上漂
來一个罐头。物理学家说:“我们可以用岩石对罐头施以动量,使其表层疲劳而断裂。”
化学家说:“我们可以生火,然后把罐头加热,使它膨胀以至破裂。”经济学家则说:“
假设我们有一个开罐头的起子……。”
53经济学家到明天才会知道为什么昨天预言的事情在今天沒有发生。
54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职业生涯存在一个规律:当他集中注意力于学术研究几
年后,就会厌倦并想要服务于政界;而当他从事政策制定一段时间以后,又会开始重新渴
望做真正的研究。
55杜鲁门总统曾经恨恨地说: “我希望找到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
56经济学家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并不知道他所谈论的,但是,他让你觉得这是你的错误.
57工程师、化学家和经济学家结伴旅行。有一晚,他们投宿一家小客栈。但是,客栈
只剩下一间双人房,因此有一人必须睡在柴房。
工程师自告奋勇去睡柴房。但是不久他又回来了,说柴房里有一只牛,而他是印度人
,宗教不允许他在圣牛之旁睡觉。
于是,化学家说我去睡柴房。但是不久他也回来了,说柴房里有一头猪,而他是犹太
人,不能睡在那样肮脏的动物旁边。
最后,只好经济学家去睡柴房。
过了一会,有砰砰的敲门巨响。工程师和化学家开门一看,门口站着一头牛和一头猪
。
58 问:数学和经济学的分别是什么?
答:数学难以理解;经济学则莫名其妙。
59 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仪式。
在坦克、火箭各种武器和兵种列队经过主席台之后,是一队着黑衣的文职人员。
赫鲁晓夫问:“他们是谁?”
克格勃头子答:“他们是经济学家,如果需要,我可派遣他们去美国,保证他们会把
美国经济搞成一团糟。”
60经济学家是解释预测为什么失灵的专家。
62 排中律
三个计量经济学家外出打猎,遇上一只大鹿。第一位扣动扳机,但未击中,左偏了一
米。第二位计量经济学家随后射击,也未打中,右偏了一米。第三位先生没有开枪,但是
却胜利地欢呼道:“我们确定了它的位置,我们能逮住它了。”
63两个经济学家的遭遇
一个经济学家在沙漠里旅行,遇到一个因缺水而濒死的年轻人。经济学家带有足够的
水,这时恰好可以和青年做一个交易。但是水应该卖个什么价钱呢?显然此时一瓶水对于
年轻人的效用是极大的--几乎等于他的生命,因此年轻人应该为一瓶水付个好价钱。这样
,经济学家就提出一瓶水的价格是一百万美元。然而,青年没那么多钱,他身上只有100元
。是否接受100元一瓶水的价格呢?经济学家不愿吃亏,他很聪明地想到另一个办法:他要
青年和他签一份劳动合同,规定青年做他的佣人30年,报酬是只管吃住。青年没有别的选
择,只好签了协议。从此以后,经济学家就带着青年四处讲学,青年人在做佣人工作的同
时也学到了一些所谓的经济学。过了快三十年,有一天,当两人走在一处人际罕至的森林
里时,经济学家不小心掉进一个深洞里,摔断了腿。他要仆人救他上去。这时,仆人也就
是原来的青年也得到了交易的机会。他应该为救人的服务定什么价钱呢?他为自己出价一
百万美元。经济学家毫不迟疑地接受了这个价格,并且心里暗想:这个傻瓜,经济学还是
没有学透,他即使要价二百万美元我也会接受的,这次我赚了。
一个经济学家(和前面的经济学家不同,此人认为价格应由成本决定)在沙漠里旅行
同样地遇到一个因缺水而濒死的年轻人。经济学家带有足够的水,就卖给年轻人一瓶。考
虑到将水带到沙漠里的费用,经济学家就提出一瓶水的价格是一美元。青年得救了,他没
有别的事情可做,就希望给经济学家做佣人。经过商量,他们签了一份劳动合同,规定青
年做他的佣人30年,报酬是一百万美元。从此以后,经济学家就带着青年四处讲学,青年
人在做佣人工作的同时也学到了另一些所谓的经济学。过了快三十年,有一天,当两人走
在一处人际罕至的森林里时,经济学家不小心掉进一个深洞里,摔断了腿。他要仆人救他
上去。这时,仆人为他救人的服务要价一美元。经济学家也得救了。
比较以上两个例子,从最后结果看,两个经济学家都付出了一百万美元,但得到的却
不相同。两个青年都得到了一百万美元,但付出的却不相同,因此效率有所不同。第一个
例子中的年轻人虽然最后得到一百万美元,但在那样的劳动合同下,很难想象他会情愿地
做佣人,肯定工作效率不高。而经济学家当然知道他不心甘情愿,因此也要多花时间和精
力做监督工作。而第一个例子中的经济学家自认为在两次交易中都得到好处,但最后他付
出的与后一例子中的经济学家一样多,得到的反而不如后一例子中的经济学家多。这种情
况是怎么发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