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草深植与浅栽对兰草影响的探讨

[复制链接]

977

主题

3748

帖子

1768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68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社区建设勋章贴图大师勋章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9:4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翻盆栽植中,兰花的深植与浅栽,一般不被人关注,其实他对兰草的培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特别对兰草的发苗、壮草和防病有一定的关联,有探讨的价值。假鳞茎是兰花养料和水分的仓库,经过光合作用,加工制造成各类有机物质,运至假鳞茎储藏,再源源不断地供应新根和新苗的生长。因此,养护好假鳞茎对整个兰草的成长发苗和开花有着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假鳞茎的功能,都要依赖光照这个动力,从这一原理上讲,就必须考虑到关于兰草芦头的栽植问题,是深植还是浅栽呢?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浅栽比深植好,因浅栽能使兰草的芦头接受光照。但兰草的深植与浅栽也有些具体事宜可深入一步探讨,一、不同兰种在浅栽的程度也有所差异,需区别对待;二、深植与浅栽也各有利弊;三、能否取长补短按兰草生长不同时期,人为改变其种植方式,使之更为完善。

        一、兰花深植与浅栽的利、弊。兰花是深植还是浅栽,具体讲,是针对兰草的假鳞茎的栽植而言,土壤的分解、根部的吸收,加工制造成各类有机物质,运抵假鳞茎储藏,再源源不断地供应新根和新苗的生长。假鳞茎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都要依赖光照这个动力,所以从这一原理上分析,浅栽能让芦头的部分露于植料上面,使其接受到阳光,同时增大通风透气,有利球茎的发育壮大,有利芦头储藏养分,有利兰草更好的生长,因此浅裁胜于深植,但也各有利弊,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1.球茎的发育。芦头的发育,有赖于光照、温度、通风、透气、湿度等条件,深植的兰草芦头埋入植料中,接受不到阳光、温度低、湿度大,通风透气又差,因而球茎发育小,养分的制造和储存也就少。浅栽的情况真相反,由于芦头的一部分暴露在植料之上,因此,采光、温度、通风透气、湿度等,都可通过人为的调节管理,达到比较适宜的状况,使养分的制造和储存多,球茎因此发育大。球茎的发育的大与小、好与差对兰草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2.兰草的发芽率。实践证明,阳光与温度对兰花的繁殖有很大影响。增强光合作用,加速养料制造,对叶芽和花芽的数量、出土期及生长状况都有直接影响。深植因球茎接受不到光照,湿度大、通风透气差等因素,养分的制造和储存少,致使球茎发育小,影响叶芽和花芽的形成.春天发芽少,开花少甚至不开花。而浅栽正相反,球茎光照足,养料制造供应足,通风透气又好,球茎发育大。春天发芽多,开花率也高。

         3.兰苗的成长。兰蕙在孕育着芽宝宝时,深位置的芽总比浅位置的芽壮,这是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特别是新芽,这时细胞生命活动是整个植物生命中细胞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也是整个生命阶段中最多的阶段,因此,深种的新芽整个生长过程,全是一个“润”字。遇“润”并在温度又适宜的情况下,新根生长迅速.当新芽出动,开嘴后,根大多已分生而出,再加上出苗少营养集中,让新芽吃足营养,同时在出土的过程中,由于土深出土阻力大,增加它的出土能力,所以新苗生长快而壮。而浅种兰草,芦头大部露在植料之上,则受着“干”的考验。由于水分少,细胞生命活动慢而芽矮,新根分生慢,再加上出苗多营养分散,所以新苗生长慢而弱。仅此逊于深植。

        4.兰草的病害。利用阳光杀菌消毒,历耒为兰家们所主张,只有阴暗,潮湿,温高,是细菌最佳生存环境,最容易滋生有害细菌。兰花的深种,把老卢头埋末在植料中,由于水分充足,潮湿且阴"暗,正负合细菌生长条件,最容易孳生有害细菌。在春夏天,深种者如果管理不善,往往新芽刚刚出土会因细菌孳生严重而死亡。

        在平时的管理当中,特别是浇水和施肥时,容易把肥,水浇进中心叶,特别是新苗,就容易倒苗,若是湿养法的话,因叶柄和植料紧密接触,就容易使叶柄受到水伤,而折叶。

         另外,深植芦头接触的水分越多,空气就越少,同时越到深处,空气流动更少,给氧越困难,管理不善的话,种得越深,细胞越容易因为无氧呼吸而中毒死亡,从而引起植物的地下部份腐烂.易得软腐病和茎腐病。
                                    
        总而言之,从上述兰草深植和浅栽利弊的具体分析中,可结沦为:“兰草的浅植利大于弊,深植弊大于利”,为此,养兰人一般都采用浅栽方式植兰。明冯京弟《兰易》中也有“兰喜土但畏厚”,的浅栽总结。

         二、兰草的深植与浅栽,必须根据各类兰草的习性要求,有区别的对待,不能一概而论。就是在浅栽中也稍存差别:

        如莲瓣兰、寒兰等宜浅植,因莲瓣兰、寒兰根多而长,特别好气,浅植利于透气。莲瓣兰、寒兰则宜露出土面3/4,有“兰花种的好,风吹都会倒”的谚语。而一般兰类栽植时,芦头宜露出土面1/3~2/3,因此,也有必要根据各类兰草的自然特性来决定浅栽的深、浅程度。

           唯独蕙兰根叶长而壮,脚壳特别高,芦头小埋于土中,适宜深植。蕙兰原生地海拔高,喜欢生长在山冈、山头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且假鳞茎细小,为了适应山高风大的生存环境,蕙兰靠粗壮的兰根纵深发展。因为山巅狂风的吹动,假鳞茎自然深埋土中,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养成蕙兰脚壳高,芦头埋入土中的生长特性。由于脚壳高,也不会因浇水伤害球茎,深植反而有利于它的生长,这是蕙兰不同于其它兰的独有的生长特性。(蕙兰如不是很健康或尚处保种阶段,不易采用深植的方法,否则易生病、易烂芯)。
                                   
        三、根据兰草的生长时期,人为地改变深、浅的种植方式。

        为克服两种栽种方式的缺点,保持其优点,可根据兰草的生长时期,人为地改变深植与浅栽的种植方式,达到更好的种植效果。

        根据阳光是制造肥料的动力,芦头必须充分接受阳光来制造吸收储存养分,才能输送养份供兰草生长的原理,对于浅层芽来说可以模拟深层芽的生长环境来达到壮芽。即我们先把兰花浅栽,让芦头充分接受光照,通风透气、在温湿度相当的环境中,养壮芦头。然后在看到芦头出芽点后,在新芽开嘴前,可以人为地改变浅栽为深植,埋住球茎,使有充足的水分,促进细胞的生命活动,有利于新芽与新根的生长。兰草幼苗期到开嘴展叶到球茎成熟时,再露球茎改为浅栽,既能避免水分过多,给氧困难而引起的新芽腐死,又能增强光照、通风,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促进球茎的发育,兰草的进一步成长。

        具体做法:由浅栽改为深植,可用一层水苔把老卢头包起来,模拟兰草种的深植,或增加盆面植料的厚度,形成深种,使浅层芽变成深层芽,并给于适当水肥管理。

       对适宜深植的蕙兰也可尝试改变其生长习性,达到更合理而有效的种植效果,蕙兰下山落户后,它的生存环境也随之变化,从原来的山高风狂的山颠环境,改变成风和日暖的平地环境,我们也能随环境的变迁而偿试改变它的生长习性,也就是说,可同上述其它兰草一样,按不同生长期来人为地改变浅栽与深植方式,在冬春发芽前,可以适当浅植,让蕙兰的假鳞茎微露在表面,保证给予充足的光照来激活原动力,增加通风透气和温差,培育好球茎,当芽体萌动或到了萌芽时节,可以在原盆表面适当填加植料,深度以掩盖芦头1到2cm左右。这样由深植→浅栽→深植,既可多发苗又可育壮苗,达到更好的养护效果。

        上述有关兰草深植与浅栽对兰草影响的探讨,仅供栽兰者的参考和进一步研讨,能有益于兰草的健康成长。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688 收起 理由
沈阳老张 + 2000 好帖子
逍遥独行鹤 + 1688

查看全部评分

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5万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Rank: 8Rank: 8

积分
22166

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灌水大师勋章突击队员勋章社区建设勋章最具号召力勋章金点子勋章财富勋章团队终身成就勋章会员终身成就勋章社区优秀版主勋章社区居民最爱沙发

QQ
沙发
发表于 2009-5-21 19:49:0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学习了!
      [fly]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fl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360

帖子

206

积分

认证会员

积分
206

灌水大师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5-23 10:29:05 | 只看该作者
兰草的浅植利大于弊,深植弊大于利”,为此,养兰人一般都采用浅栽方式植兰。明冯京弟《兰易》中也有“兰喜土但畏厚”,的浅栽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055

帖子

357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357

灌水大师勋章

地板
发表于 2009-5-27 15:24:36 | 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4-11-26 03:59 ,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