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白 翎 鸟 萨都刺
凄 凄 幽 曲 双 白 翎 ,
飞 飞 只 傍 乌 桓 城.
平 沙 无 树 巢 弗 营.
雌 雄 为 乐 相 和 鸣.
君 不 见 -------
旧 日 轻 盈 舞 紫 燕 .
鸳 鸯 锁 定 昭 阳 殿.
风 吹 芍 药 春 可 怜,
露 冷 芙 蓉 秋 莫 怨.
我国早期鸟文化将百灵人格化,神化.椐蒙古族的传统说法. 成吉思汗的出生和登基与百灵有关,五彩百灵高叫着;"成吉思, 成吉思------"巨石裂,玉玺露.一代天骄开创了元王朝.少数民族 文化融入中原文化.使得固有的鸟文化添上了宝贵的百灵文化. 自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中原地区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和稳定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逐步融入中原文化,从而使得传统的中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这一时期有一位名叫萨都刺的少数民族诗人广交各地名人雅士,研习唐诗宋词元曲,博采众家之长,方成盛元时期一代较有名气的诗人,他写有一首《题白翎鸟》的诗,可作为百灵被何时发现并笼养的佐证。
《白翎鸟-----百灵鸟飞现白翎,故名,古也有,蓝翎,金翅翎之鸟名》
附一;萨都刺生平;
萨都刺又叫萨天锡,号直斋,他生在公元一二七二年,中过进士,做过元朝的御史,因为弹劾朝中的权贵大臣被贬官,先后做过外任的闽海廉访知事,河北廉访经历。
根据《四库全书提要》记载,说他世居雁门,也就是今天山西省的代县,属于蒙古族。因而近代出版的研究元代文学的一些著作中,也常常把萨天锡误认为蒙古人了。
也有的史书记载,说他是色目人。其实,对于生活在新疆的人来说,很容易看出萨都刺这个名字,是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男性的名字。
关于萨都刺是属于古代新疆那个少数民族,这在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先生所著的《元西域人华化考》一书中,早就作了令人信服的考证。他说萨都刺是回纥人,其族本在葱岭东,最早信奉摩尼教,到了五代的时候,才渐渐改信伊兰教 。从萨都刺的画像来看,他的丰采和装束也都是回纥人的打扮。回纥,就是我国唐宋时期对今天维吾尔族先辈的称呼。
萨都刺在他作官以前,家境清贫,晚年住在武林,武林就在今天浙江省杭州市西。每当风和日丽,他就拄着拐杖,盘山临水,游历名胜古迹,赋诗作歌。他的著作收在《四库全书》里的有《雁门集》,此外,还有《萨天锡诗集》。在元代他的诗词创作成就还是比较高的。在《新元史》萨都拉本传中记载:他的“诗才清丽,美冠一时。”到了明代,刘子钟在《萨天锡诗集》序中评论说:萨天锡的诗,看来用语虽然钝厚,但里边却饱藏着诗的光芒;对偶虽然不够整齐,里边自有铿锵的音律。读之有天马行空举足不凡,蛟龙闹海隐现莫测的感觉。
附二;百灵庙
百灵庙系达尔早贝勒庙的转音,亦称乌力吉套海吉祥湾召庙群位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政论所在地。(百灵庙始建于公元1702年康熙四十二年)用五年时间始告竣工,整座建筑群由五座大殿,九顶佛塔和三十六处藏式结构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各处殿塔雕梁画栋,廊柱林立,墙壁上彩绘着佛经里的人物故事,造型生动构图细腻,大佛殿之上清朝康熙皇帝御赐的“广福寺”牌匾悬挂其中,建筑规模宏大典雅壮观据记载庙内香火最旺时喇嘛达120多名。百灵庙四周岗峦重叠,中央绿树环绕,自古以来是内蒙古北部政治经济佛教喇嘛活动的中心,也是漠南途径漠北、新疆等地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