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浇水不湿:“夏、秋不可干,冬、春不可湿”, 这是前人总结的养兰经验。冬季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兰花浇水量也要减少,使兰花体内水量降低,细胞液的浓度提高,有利于植株增加抗寒能力,冬天浇水要掌握下面几点:
控制浇水:冬天若不控制浇水,长期保持低温高湿,就会影响兰株的呼吸,造成烂根。但也不是越干越好,过干也会导至兰草空根。同样会造成生理失水,影响兰株生长发育。必须掌握好“润而不湿”的尺度。
适时浇水:冬季浇水的时机,是在盆面植料干而不燥,盆底孔润而不湿时,即为给兰株浇水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表土已干,下层盆土微潮的时候需要浇水。冬天浇水的时间,应选择中午进行。
浇水间隔期限:冬季浇水的间隔期,一般讲:比夏、秋要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能公式化,要根据:不同的天气变化,不同的兰盆植料,不同的兰花品种,不同的生长情况、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地区灵活掌握。如阴雨天气,湿度高,比晴燥天气,浇水期适当延长并少浇。用泥瓦盆,水分蒸发快,比紫砂盆、塑料盆,浇水期可缩短要勤些。用仙土、砖粒等硬植料,排水性好,比兰花泥、塘泥等,浇水期限要短些,并多浇。兰花苗弱小,根系差,要比生长好的苗,浇水期限延长些,要少浇。阳光充足湿度低的环境,比阳光少而湿度高的环境,浇水期限短些,要多浇,南方温度高的地区,比北方寒冷地区,浇水期限可短些,要多浇。
其它:
1.用自来水浇兰花,宜往水里滴点食用米醋。一可使土壤酸化,使兰叶增绿亮丽,二可杀灭盆土里的病菌、害虫。
2. 冬天勿用冷水浇灌,水温要和室温相近,以8—10度为宜。如果水温过低,对兰根刺激性太大,会伤及兰株。可以加适量的热水提高水温。
总之,冬季兰草浇水,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去研究,去领会,要灵活掌握,“只有统一的浇水道理,绝无统一的浇水方法”。千万别照搬硬套。
六、根外追肥。冬季要控制施肥,适宜低浓度的以磷钾肥为主的根外追肥。
冬季兰花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根的吸肥能力非常薄弱。如果像秋季一样继续施肥,兰根不能及时吸收,基质中的肥料浓度增加,容易产生肥害,损害兰根。因此,冬季要控制施肥。但,只是控制,不是不施,因为兰草为了新陈代谢,还日夜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这种呼吸作用,不停地消耗养份,需要及时补充,否则,只靠球茎内贮藏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就会产生入不敷出的矛盾,削弱兰草的抗寒能力,给兰株带来冻害,而且会严重影响生殖生长。所以要及时进行根外追肥,使肥料直接从兰叶吸收,既不影响兰根的呼吸作用,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及时补充有机物,使兰株健康生长,安全越冬。根外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可采用磷酸二氢钾、鱼精肥。同时也可掌握三要素平衡的低浓度复合肥,有助于兰蕙的生长开花,如花宝一号、二号等、喜硕、植全等。
七、病虫防治:入冬后,由于气温低的缘故,病菌处于抑制状态。抵抗力大大减弱,各类药效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是一年中兰花病害防治最有效的时刻,不能坐失良机。只要对病菌穷追不舍,来年病害的发生程度就会大大降低。
1.入室前,对养兰场所进行一次杀菌消毒,可以用敌杀克、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悬浮剂500倍液喷洒地表墙壁,也可用波尔多液或石灰水等进行杀菌消毒。做到预防在先,防重于治。
2.入室后,冬天,因兰房封闭,空气得不到置换,这种环境十分有利病原菌的越冬, 同时 当封闭的兰房,因白天阳光辐射,温度会升到15。C以上,病菌仍会得到缓缓繁殖, 因此入冬后,定期喷几次杀菌剂十分必要。
3.清理预防:
①修剪。首先要修剪病枯叶, 剪下的病叶集中销毁,杜绝菌类的寄生场所
②清房。待晴朗天气,把兰房中的垃圾、灰尘、杂草等清理干净,消灭病原菌的落脚点。
③消毒。首先,做好种苗消毒。秋季引种应精选壮苗,淘汰病、弱苗。避免引狼入室.新引进的品种或下山草先进行药物处理,用1000-800倍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
其次,到开春出房前,兰房再进行一次消毒清理。因经过漫长的严冬,病菌和害虫绝大多数已被冻死,但仍有少量的存活了下来,待到春暖花开时它们会继续繁殖相继暴发,那时再去灭杀就麻烦多了,如果在开春前,兰房再进行一次消毒清理。给它来一次歼灭性的打击,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④更换植料。对于管理正常而却生长十分不良的兰株,很大可能是植料感染了病菌,我们在兰花休眠期把它倒盆,检查根系,如有黑根、烂根,说明根系已受到病菌侵染,有根腐情况发生,就要给它换植料,消毒,重栽。以改善兰根生长环境。同时对兰盆灌药一至二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灌根只是针对植料中的病菌,如果病菌已侵入兰根,再好的药也无效,因为兰根的根皮厚,药液是进不去的,只能剪除病根,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后患无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