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花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生保健] 大鱼大肉未必大补 多吃粮食五谷最养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0:0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饮食多肉未必健康

  中医认为鱼、肉是生热生痰之物。痰为人体不需要的废物,会阻塞血管;瘀滞于经络之中,使经络不通;可形成结块肿瘤、血栓斑块;可沉积于内脏之中,使内脏不能正常工作;可降低人的免疫力,使人罹患感冒、炎症、发热、过敏等疾病。

  营养过剩导致疾病,我们古代的医家早有观察和论述。嵇康云:“穰岁多病,饥年小疾,信哉不虚。是以关中土地,俗好俭啬,厨膳肴羞,不过殖酱而已,其人少病而寿。江南岭表,其处饶足,海陆鲑肴无所不备,上俗多疾,而人早夭。北方仕子游宦至彼,遇其丰赡,以为福信所臻,是以尊卑长幼,恣口食啖,夜长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食宿不消,未逾期日,大小皆病。或患霍乱脚气胀满,或寒热虐痢,恶核瘤肿,或痈疽痔漏,或偏风猥退,不知医疗,以至于死。凡如此者,比肩皆是,惟云不习水土,都不知病之所由。静言思之,可谓太息者也。”


  穰岁是指丰收之年。这一段话主要是说,饮食清淡简单的人较少生病且长寿;而饮食鱼肉油腻的人反而较多地出现各类病患,指出营养过剩会导致人生疾病,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

  当然,肉类不是不能吃,而是需要注意一定的荤素比例。赵堂主表示,正确的荤素比例应该为4∶28,即4份荤、28份素。

  别让饮食和生活习惯扼杀健康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陪母亲找赵堂主看病。母亲诊断完毕,小女孩也凑热闹让把把脉。赵堂主看女孩眼圈发青,脸色青黄,嘴唇色淡,就判断女孩是营养不良、肝血不足、肾精亏虚造成的,容易头晕、头疼、无力、多梦、睡眠不好、例假不正常等症状。一问女孩,果然如此。

  这个女孩的情况虽是个例,却反映了目前年轻人普遍存在的身体问题。现在许多年轻人早上不吃饭,中午在外面随便吃一点酸辣粉、麻辣烫之类的小吃就算对付了一顿饭,晚上要么随便对付要么大鱼大肉。混乱的饮食习惯,加上又经常熬夜,就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进食早餐才能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不吃早饭的话,胆囊积聚了一夜的胆汁固留体内容易形成胆囊炎、胆结石。此外,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主时令、凌晨1点到3点是肝经主时令,这段时间内不睡觉,肝胆两脏得不到休息就会亏损。

  粮食要多吃 五谷最营养

  《黄帝内经》有云“夜卧血归于肝”,现代研究表明,人睡觉时回流到肝的血液比白天时多5倍以上,这就是“肝藏血”;肝要把人体一天代谢的废物分解和解毒,在夜晚合成各种营养物质,这就是“肝生血”。

  肝解毒的功能差了,眼圈会发青,脸色青黄;肝生血功能差了,气血不足,女孩子就会例假不正常。长时间的饮食中一个月也喝不上一顿粥,不食五谷怎能化精?不食五谷怎能化气?不食五谷五脏营养不足,而肾是收五脏之精而藏之,肾无精可藏怎能不亏?长此以往,身体怎能健康,怎么会不生病?

  其实,米、麦、豆类等粮食五谷才养人。中医讲“五谷养五脏”,以养肝、脾、肾为主,绿豆为肝之谷,小米为脾之谷,黑豆为肾之谷。尤其是小米粥应该经常食用,以养后天之本。而且经常食用小米粥,对有胃病的人很“养”,坚持食用甚至可以养好胃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9

主题

2万

帖子

214748万

积分

大天使

人生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

积分
2147483647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社区建设勋章团队最酷帅哥勋章贴图大师勋章团队贴图大师勋章

沙发
发表于 2009-12-16 10:26: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fly] [glow=255,red,1]自在养鸟,自由表达,自己成长[/glow] [/fly][flash=260,120]http://www.75one.cn/bbsxp/images/upfile/2006-5/200652010246.gif[/flas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905

帖子

263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263

灌水大师勋章会员最具活力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2 16:2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花 ( 鲁ICP备07009421

GMT+8, 2025-8-6 17:03 ,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